第十八章 太平誰識靖康年(中)

黃二愣子、關老蔫兒和劉樹山的棺槨是北滿鐵路哈爾濱鐵道工廠的木匠工友,用三寸厚的黃花松木製成的,爲三位工友遮風擋雨是沒有問題的。黃二愣子的靈柩旁,用秸稈鋪成的“爬巢窩子”中,黃二愣子八九歲的侄子跪於其中守靈。如果是家中老人去世,是“喜喪”,孝眷跪在“爬巢窩子”中,表現的是“烏鴉反哺”之義。

在黃二愣子棺槨的上方,放着一個瓦盆,裡面燃着火,黃二愣子的侄子不斷往裡添着燒紙。“三十六棚”的工友們來弔唁的,都會買上一大捆黃紙送過來,燒紙產生的煙霧嗆得人喘氣都費勁。人亡即燒紙錢,送亡靈上路,這是必須的。火光照亮了黃二愣子侄子稚嫩的臉龐,人們看到的那是一張非常憔悴,卻又與年齡極爲不符,充滿仇恨的臉。黃二愣子侄子的表情非常凝重,一聲不吭,不斷地翻動着瓦盆裡的黃紙。

解耀先昨兒個來黃二愣子家落忙的時候,黃二愣子還沒有入殮,屍體頭西腳東,直身仰臥在堂屋中,臉上蓋着白布。黃二愣子的“靈牀”用板鋪搭成,搭的不高。據說,“靈牀”的高度要看死者的年齡大小而定。年齡大的要高一些,年齡小的要矮一些,但最高不能超過炕沿。東北民間謂之“死人再大也不能壓過活人!”因爲農村的土炕是要睡活人的,不能讓死人高過活人,那樣會犯忌諱的,也不吉利。

同時,還要注意停屍的地方不能讓貓狗之類的動物進入,防止死人借氣還魂。過去也聽說過死人停屍挺長時間後復生的,老百姓稱之爲“炸屍”。說實在的,那不是什麼“炸屍”,是人沒有死透,又緩過氣來了,和跟前有貓狗沒有任何關係。可是,在民間這種事兒經過人們神秘兮兮的傳來傳去,就言之鑿鑿,確有其事了。難免就有傳說,說臨死的人是不能見貓了狗了之類這些東西的。別說貓狗,耗子都不能見。而且,這種傳說還有理論依據,也就是“畜生截氣”的說法。說是人活一口氣,氣沒了,命也就沒了。這“氣”看不見摸不着,但百八十斤的活人,全靠體內這口“氣”撐着,人要死了,“氣”也就跑了。萬一不巧正好貓狗路過,截了這口氣,那就能成精了,吃人敗家,不在話下。

黃二愣子英年早逝,是不可能預備“裝老衣服”的。家中有高壽的老人,準備了“裝老衣服”的鄰居,感佩黃二愣子、關老蔫兒和劉樹山三位工友不畏小日本鬼子淫威,慘遭殺害,自願拿出“裝老衣服”,送給三位工友。幾位有經驗的老孃們兒,特意燒了一鍋開水,爲黃二愣子、關老蔫兒和劉樹山三位工友洗臉、擦身,並把手腳上的指甲全都修剪一遍,再爲三位工友換好了鄰居送來的壽衣和壽鞋。“裝老衣服”的面料不能用緞子的。因爲緞子的諧音與“斷子”相同。所以,老百姓都十分忌諱。死者也不能穿皮衣,大小衣都不能用鈕釦,只縫綴飄帶。另外,所有去世的人都不能穿褲衩子。因爲褲衩子屬於“半截子”衣褲,如果穿上褲衩子,來生託生人時會過早夭折的,不能長壽。爲此老百姓都忌諱“半截子”,所以褲衩子是必須得脫掉不能穿的。黃二愣子的口中含着兩枚“老叔”呂振國放入的刻有“道光”、“光緒”的銅錢,這在東北民間叫“含玉”,那是祝願黃二愣子來世能大富大貴的善禱善祝。

黃二愣子家的屋裡屋外,人多得都沒有落腳的地方。院子裡吹嗩吶的樂隊都是自發來的。限於規矩,他們不得不只是象徵性的收點錢,他們要用自己的特長,送三位工友最後一程。那種東北民間“二人轉”曲調的喪曲是不能停的,一撥兒又一撥兒,換着人吹,換着曲子吹。像什麼《哭七關》、《八條龍》等,在東北民間最流行的《大出殯》那是不能少的。

在令人悲傷欲絕的《大出殯》嗩吶聲中,一位男“二人轉”演員穿着一身白色的孝服,頭上扎着白帶子,就好像是自己的親人故去一樣,鼻涕一把眼淚一把的演唱着:“情悠悠,恨悠悠,幾代悲歡幾代愁。漫漫人生路,處處有關口,你也走,他也走,彎了腰,白了頭。多少愛和恨都付水東流。……情悠悠,恨悠悠,幾代悲歡幾代愁。青春不常在,人生能多久?你忍受,他忍受,心在哭,淚在流!……”

在悽婉、激越的嗩吶聲中,《大出殯》的歌聲傳出了很遠很遠,任誰聽了也會落下淚來,聽得殺人眼睛都不眨的解耀先都感到瘮得慌。

和着嗩吶吹出的曲調,這邊的“二人轉”演員還在唱着悲傷的《大出殯》,那邊做飯的老孃們兒緊忙地忙乎着。吃飯的人很多,手中大都捧着一個大海碗,都很有秩序的排隊等候。餐具都是從左鄰右舍借來的盤子碗筷,落忙的各有分工,管飯的給一個人的空碗中盛了一大勺高粱米飯之後,這個人捧着飯碗走到還在“咕嘟”、“咕嘟”作響的大鐵鍋前,管菜的會舀一大勺土豆燉白菜放到高粱米飯上。如果運氣好的話,土豆燉白菜中會有一大片肥肉。盛完飯菜的人,直接蹲在院子的空地開造。高粱米飯和土豆燉白菜絕對管飽,吃完了再盛。

解耀先雙手抄在袖子中,剛站在領取碗筷的隊伍後面,負責發放碗筷的那老七就發現了他,大叫道:“唉呀媽呀……先生,你來了!……各位老少爺們兒,這位就是教咱們讀書識字兒的先生!……大家夥兒說一說,咱們是不是讓教咱們讀書識字兒的先生先吃飯呀?……”

“讓先生先吃飯那是必須的!……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先生!……”一個人大聲附和道,排隊等着領取碗筷的人們也連連稱“是”。

那老七這一嚷,以及左鄰右舍的熱情,把解耀先鬧了個大紅臉,真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解耀先連連推辭,可是經不住熱情的人們一再謙讓。那老七不容解耀先分說,親自拿了一副碗筷,盛了半碗高粱米飯,又走到管菜的老孃們兒身邊,叫了一聲:“二嬸子,多給教咱們讀書識字兒的先生來點兒肥的!……”

那“二嬸子”呲着大黃牙衝解耀先笑了笑,立刻心領神會的在大鐵鍋裡扒拉來扒拉去的,把四五片大肥肉蓋在高粱米飯上,再舀了一大勺子土豆燉白菜盛到碗裡。

解耀先猛然想起他叫戰智湛在哈爾濱讀大學那前兒,由於結義四哥“老高麗”宋永智的面子賊大,他去食堂打飯時,只要後勤處的李處長在食堂,總會看在四哥的面子上喊一嗓子:“那誰……王師傅,給這個同學來點瘦的!……”

那食堂的王師傅見李處長髮話,自然不敢怠慢,於是乎,就開始在菜裡面東摳西淘地給戰智湛打點,直到把戰智湛的菜盆裝滿爲止。看得旁邊的同學眼睛直冒綠光,不知是嫉妒還是憤怒,或是兼而有之。

第一百零五章 鼉鼓三聲誰家眠(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妖氛散作空中煙(二)第三十七章 好收吾骨瘴江邊(一)第五十八章 坎井不知江河寬(一)第三十四章 原野遺骸葬若干(四)第六十一章 有餘不足夔憐蚿(四)第十四章 勞勞車馬未離鞍(上)第七十三章 誰道無心力堪殫(一)第八十六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橫刀立馬斬兇頑(二)第二十二章 漫隨天外雲舒捲(下)第三十六章 漢家還有烽火然(三)第十八章 太平誰識靖康年(中)第七十三章 誰道無心力堪殫(三)第四十一章 一江風月趁魚船(二)第七十五章 宿酒醒掌天下權(四)第九十一章 出頭椽木總先爛(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將衣鉢卸雙肩(四)第八十一章 卻道故人心易變(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橫刀立馬斬兇頑(二)第一百一十章 欲憑赤手拯元元(二)第七十八章 棲身高處不勝寒(一)第四十二章 不教胡馬渡陰山(三)第九十章 白薴生裁踏月殘(二)第五十章 良言一句三春暖(四)第八十章 丈夫未可輕少年(四)第四十九章 四山聲作海濤翻(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鸚鵡前頭不敢言(二)第九章 纖弱麋鹿有誰憐(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妖氛散作空中煙(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妖氛散作空中煙(四)第四十九章 四山聲作海濤翻(二)第四十五章 一壺濁酒付笑談(一)第八十二章 刀光劍影任翔旋(一)第一百零四章 笑撚菖花揭酒帘(一)第八十七章 冷碧殘紅半破蓮(三)第十二章 遺民淚盡心豈甘(三)第九十八章 雨罷新晴怯宿寒(二)第四十三章 付與時人冷眼看(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妖氛散作空中煙(二)第六十二章 夢馳鐵馬戰城南(一)第一百零四章 笑撚菖花揭酒帘(一)第三十七章 好收吾骨瘴江邊(一)第一百章 淚雨零鈴終不怨(二)第六十九章 對面相逢難結緣(一)第四十四章 卷地風來忽吹散(三)第九十三章 自古忠孝難兩全(三)第四十二章 不教胡馬渡陰山(一)第四十六章 玉軫風薰春夢短(一)第二十九章 諜海同舟共揚帆(三)第八十四章 淒涼寶劍匡國篇(二)第九十四章 京華父老望和鑾(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留得清白在人間(三)第八十七章 冷碧殘紅半破蓮(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橫刀立馬斬兇頑(四)第八十五章 征衣風塵化雲煙(一)第二十六章 漢兒盡作胡兒言(四)第三章 路漫漫兮其修遠(下)第九十八章 雨罷新晴怯宿寒(三)第七十五章 宿酒醒掌天下權(一)第二十九章 諜海同舟共揚帆(三)第八十章 丈夫未可輕少年(四)第八十四章 淒涼寶劍匡國篇(四)第三十八章 世人笑我太瘋癲(一)第四十五章 一壺濁酒付笑談(一)第五十九章 莫教風浪打郎船(二)第二章 大慈大悲賜魂還(下)第十五章 取得倭首見閭閻(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有心殺賊難迴天(三)第三十二章 夢來還隔一重簾(上)第五十九章 莫教風浪打郎船(三)第一百零九章 無人跡處偶奇觀(一)第六十二章 夢馳鐵馬戰城南(三)第一百零一章 神交袍澤忙救難(一)第六十五章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第三十六章 漢家還有烽火然(一)第八十六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三)第七十八章 棲身高處不勝寒(四)第三十六章 漢家還有烽火然(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論生死根相連(二)第五章 銷魂獨我情何限(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橫刀立馬斬兇頑(一)第七十七章 不恨古人吾不見(二)第六十四章 閻羅包老也顢頇(四)第七十五章 宿酒醒掌天下權(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鸚鵡前頭不敢言(三)第六十一章 有餘不足夔憐蚿(四)第五十四章 九州一同悲不見(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論生死根相連(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論生死根相連(四)第八十四章 淒涼寶劍匡國篇(二)第六十六章 謹慎能捕千秋蟬(四)第十九章 蠟燭成灰淚始幹(一)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二)第三十四章 原野遺骸葬若干(三)第一百零八章 萬物興歇皆自然(二)第二十八章 欲渡黃河冰塞川(四)第九十一章 出頭椽木總先爛(四)
第一百零五章 鼉鼓三聲誰家眠(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妖氛散作空中煙(二)第三十七章 好收吾骨瘴江邊(一)第五十八章 坎井不知江河寬(一)第三十四章 原野遺骸葬若干(四)第六十一章 有餘不足夔憐蚿(四)第十四章 勞勞車馬未離鞍(上)第七十三章 誰道無心力堪殫(一)第八十六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橫刀立馬斬兇頑(二)第二十二章 漫隨天外雲舒捲(下)第三十六章 漢家還有烽火然(三)第十八章 太平誰識靖康年(中)第七十三章 誰道無心力堪殫(三)第四十一章 一江風月趁魚船(二)第七十五章 宿酒醒掌天下權(四)第九十一章 出頭椽木總先爛(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將衣鉢卸雙肩(四)第八十一章 卻道故人心易變(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橫刀立馬斬兇頑(二)第一百一十章 欲憑赤手拯元元(二)第七十八章 棲身高處不勝寒(一)第四十二章 不教胡馬渡陰山(三)第九十章 白薴生裁踏月殘(二)第五十章 良言一句三春暖(四)第八十章 丈夫未可輕少年(四)第四十九章 四山聲作海濤翻(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鸚鵡前頭不敢言(二)第九章 纖弱麋鹿有誰憐(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妖氛散作空中煙(四)第一百一十二章 妖氛散作空中煙(四)第四十九章 四山聲作海濤翻(二)第四十五章 一壺濁酒付笑談(一)第八十二章 刀光劍影任翔旋(一)第一百零四章 笑撚菖花揭酒帘(一)第八十七章 冷碧殘紅半破蓮(三)第十二章 遺民淚盡心豈甘(三)第九十八章 雨罷新晴怯宿寒(二)第四十三章 付與時人冷眼看(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妖氛散作空中煙(二)第六十二章 夢馳鐵馬戰城南(一)第一百零四章 笑撚菖花揭酒帘(一)第三十七章 好收吾骨瘴江邊(一)第一百章 淚雨零鈴終不怨(二)第六十九章 對面相逢難結緣(一)第四十四章 卷地風來忽吹散(三)第九十三章 自古忠孝難兩全(三)第四十二章 不教胡馬渡陰山(一)第四十六章 玉軫風薰春夢短(一)第二十九章 諜海同舟共揚帆(三)第八十四章 淒涼寶劍匡國篇(二)第九十四章 京華父老望和鑾(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留得清白在人間(三)第八十七章 冷碧殘紅半破蓮(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橫刀立馬斬兇頑(四)第八十五章 征衣風塵化雲煙(一)第二十六章 漢兒盡作胡兒言(四)第三章 路漫漫兮其修遠(下)第九十八章 雨罷新晴怯宿寒(三)第七十五章 宿酒醒掌天下權(一)第二十九章 諜海同舟共揚帆(三)第八十章 丈夫未可輕少年(四)第八十四章 淒涼寶劍匡國篇(四)第三十八章 世人笑我太瘋癲(一)第四十五章 一壺濁酒付笑談(一)第五十九章 莫教風浪打郎船(二)第二章 大慈大悲賜魂還(下)第十五章 取得倭首見閭閻(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有心殺賊難迴天(三)第三十二章 夢來還隔一重簾(上)第五十九章 莫教風浪打郎船(三)第一百零九章 無人跡處偶奇觀(一)第六十二章 夢馳鐵馬戰城南(三)第一百零一章 神交袍澤忙救難(一)第六十五章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第三十六章 漢家還有烽火然(一)第八十六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三)第七十八章 棲身高處不勝寒(四)第三十六章 漢家還有烽火然(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論生死根相連(二)第五章 銷魂獨我情何限(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橫刀立馬斬兇頑(一)第七十七章 不恨古人吾不見(二)第六十四章 閻羅包老也顢頇(四)第七十五章 宿酒醒掌天下權(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鸚鵡前頭不敢言(三)第六十一章 有餘不足夔憐蚿(四)第五十四章 九州一同悲不見(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論生死根相連(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論生死根相連(四)第八十四章 淒涼寶劍匡國篇(二)第六十六章 謹慎能捕千秋蟬(四)第十九章 蠟燭成灰淚始幹(一)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二)第三十四章 原野遺骸葬若干(三)第一百零八章 萬物興歇皆自然(二)第二十八章 欲渡黃河冰塞川(四)第九十一章 出頭椽木總先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