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

楚南風想起計經海在莫忘島誦竹的感慨,知道每個人的心境不一,對情感的執着與堅守各自不同。

洛寒水所言聽來灑脫實是令人感懷傷心,想起二十年前與馬希蘭前去拜訪洛寒水夫婦一事,卻是頓然眼前,不禁嘆道:“二十年了,洛陽相別之後……唉。”

洛寒水聞言臉顯惆悵,緩聲吟道:

洛河寒水輕舟疾,

雪亭淑寧溫酒香。

楚南風瞬一回神,接言道:

南風催暖霜珠墜,

馬希蘭望向廳外的細雨緩聲接道:

綠衣披色春妝將。

二十年前,洛寒水夫婦去洛陽賑民,在分閣別院中的範淑寧,見趕來相助的楚、馬二人,便着箭衛傳書讓身在洛寧賑民的洛寒水歸來相聚,把酒言歡。而不久後範淑寧生下洛逍遙,因父母爲水賊所殺,鬱鬱而終。

相聚時一人一句吟成的即興詩,此下誦來,往事涌現,卻是唯缺“雪亭淑寧溫酒香”的吟者範淑寧。

三人有所感傷之下一時沉默不言。良久之後,馬希蘭方道:“往事如煙,而今逍遙已是長大,淑寧泉下有知,當是放心了。”

洛寒水緩緩的點了點頭,轉而道:“那此下就先靜觀其變……秋白歸來之後,打聽一下君貴在太祖皇帝寢陵的安排,想是不會讓他有所見疑。”

“嗯,此爲必要之舉,只要不與他言及佛劫之事便可。”楚南風沉吟片刻,又道:“不過有一事倒是令我擔擾……”

“何事?”洛寒水略有驚訝。

“但若依文益大師所言,恐怕此中還會有變故……”

“哦?此話怎講?”洛寒水疑道。

楚南風遲疑片刻,言道:“此下君貴雖有龍氣加身,但其氣尚弱,是其還未得到龍脈氣運加持的緣故,待行滅佛之舉,龍脈中的氣運方會借寄附逍遙身上的運道傳與他。”

洛寒水先前聽楚南風言過,對於脫離地脈的運道寄附在洛逍遙身上實爲難以理解,但想文益有道高僧,當是不會妄言,故而也未去詳問,此下聞言心念一動,“可是發覺不對之處?”

“如方纔所喻,這龍脈是爲水潭,君貴爲之支流,逍遙是爲渠道。當君貴行了滅佛之舉,潭水上溢,透過渠道流入支流……而待他應劫消怨功德圓滿,逍遙身上的運道纔會真正迴歸地脈,屆時方得渠通水流之勢,氣象大漲……”

“這無有不對之處呀,倘使北魏太武帝之時,沒有消劫人出現,應劫帝王早已功德圓滿,此劫也不會重生入世。”洛寒水言道。

“前日聽得文益大師稱,世間有偷天換日之術,方纔綠依又言先天、後天之說,卻是我擔憂所在,”楚南風沉吟道:“智苦搶走金訣與經書,真正的目的……想是不僅是尋出護道人,恐怕還有更大的佈局?”

洛寒水一驚,“有何佈局?”

“記不記得我與你言及過智光曾擄去南唐燕王之事?”

洛寒水當日破劫醒來之後曾聽楚南風言過,只是當時未曾知曉如此之多的內情,此下又事關洛逍遙生死,聞言不由得沉思起來,半晌後方道:“南風你是說他們會利用金訣與經書之術法,偷天換日……將應劫帝王做爲棄子?可護道人不滅,即使應劫帝王身亡或是易換,滅佛之氣亦不會消失。”

“那燕王被擄到一個山洞之中,取去了幾滴鮮血,以智苦‘漏盡通’的神通,加上金訣經書,若非有所圖謀,當不會無緣無故將人擄去又送回……應如綠依所言,他在尋與龍脈五行契合之人,以圖改變佛劫之難。”

楚南風頓了一下,又道:“可惜我等未有精通堪輿術法之人,這其中的變數實是難以預料……目前先設法從江師弟口中打聽岀朱先生的佈局,不定會有所眉目……”

洛寒水沉吟道:“那傳與逍遙功法的道人應是知曉這其中的來龍去脈,待遇上逍遙詢問清楚,或是生有對策……”

“嗯,天數有變……應還是得道者多助。”楚南風點了點頭。

“但願如此……”洛寒水無奈的搖了搖頭,端起案几的香茶茗了一口,忽是笑道:“被你言及了這佛劫,還差點忘了告知你一事……”

“哦?”楚南風見他展顏輕笑,便道:“有何喜事?”

“嘿嘿,對君貴而言,應算是大喜之事。”洛寒水笑道:“通寶閣的由來,南風你是知曉,當年郭令公將大唐皇帝賜與的財富,讓先祖等人行商坊間,其用意是賑災濟民。”

“黃禍起後,但見天下大亂,先祖遵令公本意,傳承大願……他日若有明君逢難,通寶閣當傾力助之,此下依朱先生所言,一統天下的明君顯然是應在君貴身上,我想解散通寶閣,將財物獻與大周朝廷,以資國力……”

楚南風與馬希蘭大感意外,不禁相顧訝然。又聽洛寒水道:“朝堂平亂、革新多需財物,通寶閣雖是有行賑濟災民,但終是治標不治本……”

楚南風點了點頭,“雖說如此……但寒水兄要將先輩苦心經營幾百年的基業解散,是否有此必要?何況箭衛傳遞信息對於……”

洛寒水知他言下之意,截言道:“去年鎮州賑民,依先父遺願,將存在閣中無主之財濟民之餘,也修築的鎮州城牆,兩個月後,契丹、冮南分閣……有些官貴突然將存銀提走。”

楚南風一驚,疑道:“你是說遼、唐朝廷有動通寶閣的意圖?”

“本閣之所以能存世幾百年,就是依祖訓不插手朝堂之事,此次岀資修築城牆,自也是讓各朝國窺岀本閣的立場,想是要決意對本閣不利,一些朝官便將存銀取走。”

楚南風知他一向行事謹慎,此番不加隱瞞讓人知曉幫助中原大周,定有用意,便道:“寒水兄想是早有打算,應是還有什麼佈局吧?”

“在我醒來之後,想着朱先生之言,就決意相助中原朝堂,但想大周朝廷定會行南征北戰之舉,屆時各朝堂萬一窺出本閣相助中原朝廷,突然發難,必讓本閣措手不及。

此次對出資修築鎮州城牆,岀資購置軍需未加隱瞞,就是要試探周邊諸朝國的反應……本閣財物的存主多有各朝堂的官貴,自也知道本閣財力、人脈的雄厚。

各朝國自也生有拉攏之心,在打聽不岀我的身份來歷,便讓這些官貴將存在閣中財物取走,想來警告之意,卻也給了我緩衝時間……從去年到如今,除了中原尚有幾處分閣還未解散,各朝國已無通寶閣存在了。

而六年前我已着力在各朝國重要州縣建有客棧酒樓,爲恐樹大招風之弊,這些客棧名稱不一,外面無人知曉是通寶閣的產業,那些解散後的箭衛有一部分是轉到各地客棧之中。”

洛寒水頓了一下,笑道:“這些飛鴿、人力傳遞信息的重要渠道,卻是絕不可丟掉的,而客棧雖說盈利不如銀號,但供養這些人手還是綽綽有餘。”

楚南風知他是佈局厲害之人,點了點頭,“那各分閣的管事、長老等人物,寒水兄如何安排?”

“這些九大分閣的長老能爲我所用,都是因爲有隱世之想,住在各分閣別院中,若非暗中護送銀兩之舉,幾乎算是足不出戶,此下通寶閣解散,自然是到房州靈秀村隱居。而另外管事、執事加上剩餘的箭衛共近兩千人,我皆讓他們自已選擇去留……其中有七百餘人願意留下。”

“但那離去之人……會不會對客棧的存在造成隱患?”馬希蘭道。

“幾百年來,通寶閣的規矩對於閣中人事變更都有其防患之處,有賞有罰自是難免……想必不會有人行禍害子孫之事。”洛寒水淡聲道。

江湖上每個幫派堂會,都會有一套不爲外人知道的治下賞罰規矩,但聽洛寒水話意,想是有誅連之舉,楚南風與馬希蘭不禁相視苦笑。

又聽洛寒水道:“待秋白歸來,我將那些願意爲朝廷效力原管事、箭衛近五百餘人推薦與他,倒是可以加入禁衛軍、神虎營,剩餘的兩三百人手就回房州休養,以便後用。”

楚南風笑道:“我看寒水兄倒是個將帥之人,當可去領兵打仗……”

正在此時,但見院井中步入四個人,卻是裴管事帶着趙印山、尚佑及一位少女而來。

行到廳廊的趙印山哈哈一笑,“師弟我尋上分閣借宿,聽聞楚師兄、師嫂,以及洛師兄在別院,便使裴管事帶我前來……”

尚佑緊忙上前見禮:“弟子尚佑見過楚師父,楚師孃……見過洛師伯。”

他本應該稱楚南風爲師伯,但覺稱呼馬希蘭師伯母拗口,而以書院弟子的身份,稱楚南風爲師父亦是可行,便以師父、師孃相稱。

馬希蘭望向尚佑身邊臉有七分驚喜,三分羞澀、亭亭玉立的少女,心念一動,“你是婉真?”

這少女正是李婉真,她自也聽說馬希蘭受害一事,望着眼前年近五旬、氣質高雅的婦人,立時猜岀身份,忙跪拜道:“弟子李婉真叩見師父。”

馬希蘭經歷苦難,年已四旬,與楚南風無有生兒育女的想法,望着這個溫婉中帶着三分英氣的徒弟,母愛由然頓生,將她扶起,柔聲道:“武師父說你秀外惠中,果是如此,我讓逍遙代爲傳藝,就是怕人將你搶去。”

此言卻是將李婉真講了臉色一紅,見過尚佑的行禮,自也知道楚、洛二人的身份,羞澀之中忙對楚、洛二人行禮道:“見過先生、見過洛師伯。”

楚南風輕笑一聲,“我本是代你師父收了一個徒兒,可後來學了你師父的武學卻成了我的徒弟,你師父偶爾還是意難平……這下就好了,她有聞香、婉真,我有逍遙、慕雲,好、好。”

“我此下算是無官一身輕,看來也要去收個弟子,哈哈……”洛寒水心有所感,眼前掠過愛女洛明珠調皮的笑容,不禁一笑,轉而對着趙印山道:“趙師弟爲何此下來到汴京?應不是秋白告訴你南風受傷之事吧?”

“啊,楚師兄受傷?”趙印山大驚,“何人所爲?”

“大周司天監發生一些事情,剛巧遇上,來人武功不凡,印證之下受了小傷,已是痊癒了。”

洛寒水笑着接言道:“趙師弟若非是聞訊趕來探望南風……那就是秋白邀你去軍中相助,可是如此?”

“應不會是去軍中吧?”趙印山搖了搖頭,“七日前,有箭衛送信到書院,是秋白的親筆傳信……說來奇怪,信上所言極爲簡單,只說有一事至關重要,事不容緩,要我與尚佑接信後趕來,具體事項他另有書信留在宅上,找江弟妹要便是……屆時按信上要求行事即可。”

“哦?我與他碰面我與他碰面之時卻未聽他言及……”楚南風心感詫異,言語一頓,舉目望向洛寒水,二人心有所感的點了點頭,“夜已深了,大家一路勞累,且先去休息吧。”

……

翌日清晨,前往江秋白宅院的趙印山與尚佑,卻是擡着一個大箱子回來。楚南風與洛寒水見狀甚覺詫異。

當看完江秋白的留信,楚、洛二人心頭皆是大震,楚南風望向趙印山,臉色凝重,“今日廿二,距澶州冠袍冢葬還有五天,河、魏兩府的劍甲冢葬還有近半月,趙師弟可與尚佑先行澶州,依錦囊地點、時辰將冠袍葬好,再回來取劍甲分頭去河、魏之地。”

“太祖皇帝的劍冠葬冢之事,你二人就依秋白信上所言,切不可與外人言起。”洛寒水接言道:“早點去尋到錦囊所載地點,以免誤了時辰……劍甲先由我與南風在此看護,你二人即刻備上馬車,速去速回。”

趙印山與尚佑心知江秋白不用朝堂之人辦理此事,定是有所隱情,望向楚南風點了點頭,“師兄放心,那我與尚佑即刻行事。”

待趙、尚二人離去後,楚南風望向洛寒水道:“想來朱先生的錦囊之策,就是太祖皇帝的劍甲冠袍冢葬,此事君貴、秋白二人倒是想得萬全,用書院之人行事。”

洛寒水點了點頭,沉吟道:“若是如此,這些葬冢應是護住龍脈的關鍵所在,智苦他們應會千方百計尋找,要不要……遣人護冢?”

楚南風沉思片刻,“以智苦‘宿命通’、‘漏盡通’神通都無法窺探,這朱先生所佈之局定是有所仰仗,若是遣人看護,反是易露出馬腳。”

“可惜你我二人皆與智苦、智光照過面,不能前去行葬冢之事,萬一趙師弟二人途中有所閃失……”洛寒水心有擔擾。

他與楚南風二人分別與智苦、智光交過手,若是去助趙印山二人埋葬衣冠劍甲,倒是真的有可能露出馬腳。

“寒水兄不必如此作想,趙師弟與尚佑此行所爲之事,外人無從知曉,倘若真是遇到智苦他們,那也只能說是在劫難逃……”

此時馬希蘭帶着林婉真行進廳堂,楚南風言語一頓,望向李婉真,笑道:“逍遙與小虎他們有沒有說過何時回書院?”

李婉真搖了搖頭,“一個月前他們與明無大師一起離去,弟子……問過逍遙師兄何時歸院,他曾說要去看望師父與先生後再說。”

“這小子,在靈秀村住了三天,就與小虎師弟三人去了藥王谷。”洛寒水搖了搖頭,嘆了一聲,“倒是不想讓自己安靜下來了。”

馬希蘭接言道:“他心中悲苦,尋些事情、岀外走走,倒不失是遣懷的一種方法。”

“心中悲苦?”李婉真大爲吃驚,望向洛寒水道:“洛師伯已經脫險,師兄他還有何事憂心……?”

三人互視一眼,知道洛逍遙未曾將蕭慕雲中蠱之事告與她,馬希蘭略一遲疑,嘆息道:“你慕雲師姐爲奸人所害,中了蠱毒,恐是要一兩年後纔會康復,故而逍遙他心生傷感……”

“啊?!爲奸人所害?”李婉真頓然花容失色,“要等一兩年?這……”

“幸虧慕雲福澤天與,終是逃過了大劫,待趙師弟二人回來,師父帶你去看望慕雲,還有聞香師姐……你若願意,就在莫忘島住下,師父也好教你功法。”

林婉真愣了一下,神情由悲轉喜,“婉真願意侍着師父身邊。”

楚南風望着馬希蘭對李婉真的疼愛神色,心有所感,“綠依,汴京倒是繁華,剛好婉真前來,你倒是與她一起去逛下京都景色。”

馬希蘭嫣然淺笑,“那你呢?不若一起走走……”

楚南風笑了笑,“我想與寒水兄談談一些事宜。”

馬希蘭心知他所謂的事宜應是與洛逍遙、龍脈有關,便點了點頭,起身與一臉欣喜的李婉真帶上幾名箭衛離去。

“寒水兄,若是通寶閣遣散事畢,對於翁長老一衆真的讓他們在靈秀山莊養老?”楚南風道:“你即有心助君貴,何不讓他們護在君貴身邊。”

洛寒水淡然一笑,“這些人物除了武師父與我可以駕馭,對於你、華先生也只是尊重居多,雖說此下與逍遙有關,但是不能與他們言明真相,叫他們隨行軍中或是皇宮,嘿嘿,每個人都會不願……先父與我當年能將他們招納入通寶閣奉事,就是與通寶閣不問朝堂、江湖之事有關。”

“當日這些長老同仇敵愷,殺入護衛府尋柳宮文報仇,是因苗谷主可解我拳劫之傷的原因……這次付長老是你拿出如我親臨的‘寶’字牌,才隨軍出行,但待他歸來後,以我使他參予朝堂之事爲由離開本閣,我就無理由挽留了。”

楚南風知道這些人物雖是對他恭敬尊重,實也是洛寒水與自己關係的原因,但想付長老此次與江秋白隨軍,或是勉強了他,心中不覺苦笑。

“就如武師叔、華先生,他二人雖有助君貴之心,若是要他們委身軍伍、皇宮,想來也是做不到。”洛寒水頓了一下,笑道:“南風你應知道他們的行事作風,此下言及翁長老他們,想是有所打算吧,不若說來聽聽……”

楚南風笑了一笑,“此下智苦在暗,君貴在明,我等要是相助君貴,也只能在暗中行事。若以武學來講,他們最忌憚的應是明無大師、穆前輩與我三人。若我三人隱於幕後,自會讓智苦行事處處忌憚,而他們若是要逼我與明無出現,恐會時常來找君貴麻煩。”

“但想出面之人應是龍從雲、智光,故而我想讓寒水兄將有抱丹修爲的方主事、翁長老、唐長老等人集在汴京之地,以防萬一……免得鞭長莫及,屆時我也請武、華二位師父到來與他們一同……如何?”

“呵呵,武師父與華先生也唯有南風你可以說服。”洛寒水輕笑一聲。

“先師與他們失意於各自所經歷的朝堂,心中的家國情懷以至消沉,而今君貴的仁德、志向使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懷復燃,我只是吹吹風而已。”

楚南風感嘆道:“他們其實從未放棄……幾十年來雖是用院規限制了學子們的抱負,但他們的教授卻也是讓學子們保留着赤誠之心。”

洛寒水沉吟片刻,言道:“這些長老卻是不同,若以朝堂大義恐難說服他們……若說已找到傷我之人,爲樑長老,楊伯報仇倒是可以讓他們與龍從雲、智光周旋。

事有始終……就依南風所言吧,我着人在汴京尋個大的宅院,將他們與武師父、華先生聚在一起,以七八個抱丹之人的力量終是可以讓他們忌憚。”

洛寒水言語一頓,轉而嘆道:“只是不知逍遙之後如何行爲,就如郡主所言,我恐他要四處走走……唉,少年心性,遣懷也與我等不同。”

“當年我因希蘭之故,隱在太皇池,你是恐我一人孤零,傷了心境,帶來逍遙拜我爲師,讓我走岀自困。

而今逍遙決定走出書院遣懷,你卻因智苦尋他之故,勸他、壓他隱在書院、靈秀山莊或莫忘島,恐是會傷了他的心境……

有謂是禍躲不過,他是護道人,你要想天意之難違,非以你我之力可改變,強而爲之,或是會再生出別的意外。”

“唉,此下想來,慕雲姑娘之難,也許就是逍遙入了佛劫的開始……”洛寒水若有所思道。

第三章 送親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八十二章 向素素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一三九章 心疑第一六二章 護冢之戰(三)第一八八章      立誓第六十六章 蕭雁北之死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一章  通寶閣第八十七章 念情劍法第八十二章 向素素第十六章 燕仲長第一一一章 殺豬秀才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一七七章   報仇雪恨(三)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三十八章 劉繼業第一七九章   海難第一零五章 高平郡主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六十七章 真相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九十五章 十朝元老(下)第八十一章 毒書生第一五八章 無悔山之行第四章 南下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一四二章 解惑第一八一 章     困局第四十六 言親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一零六章 氣運之分第六章 敵襲第八十七章 念情劍法第二十章 舌戰第九十一章 錦囊第三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六十九章 卓青蓮第一零二章 高平之戰(四)第七十四章 龍從雲第一二三章 書房密談(下)第二十章 舌戰第一七九章   海難第七十一章 負情蠱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四十二章 神僧無跡第八十七章 念情劍法第一七九章   海難第一七四章    決戰青龍峰(下)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一章  通寶閣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一零八章 雙龍池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六十四章 隱門第一一一章 殺豬秀才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十章 百蟲毒經第十六章 燕仲長第一三六章 誅殺卓青蓮(五)第九十四章 十朝元老(上)第八十九章 破障音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二十六章 水龍吟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一八六章   官家第一五九章 天市人和陣第九十四章 十朝元老(上)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一八六章   官家第一一一章 殺豬秀才第六十四章 隱門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一六六章 護冢之戰(七)第一一零章 偷天換日第一零三章 高平之戰(五)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一六三章 護冢之戰(四)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六章 敵襲第五十章 父愛無疆第五十九章 元嬰境〈上〉第八十二章 向素素第六十七章 真相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
第三章 送親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八十二章 向素素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一三九章 心疑第一六二章 護冢之戰(三)第一八八章      立誓第六十六章 蕭雁北之死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一章  通寶閣第八十七章 念情劍法第八十二章 向素素第十六章 燕仲長第一一一章 殺豬秀才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一七七章   報仇雪恨(三)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三十八章 劉繼業第一七九章   海難第一零五章 高平郡主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六十七章 真相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九十五章 十朝元老(下)第八十一章 毒書生第一五八章 無悔山之行第四章 南下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一四二章 解惑第一八一 章     困局第四十六 言親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一零六章 氣運之分第六章 敵襲第八十七章 念情劍法第二十章 舌戰第九十一章 錦囊第三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六十九章 卓青蓮第一零二章 高平之戰(四)第七十四章 龍從雲第一二三章 書房密談(下)第二十章 舌戰第一七九章   海難第七十一章 負情蠱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四十二章 神僧無跡第八十七章 念情劍法第一七九章   海難第一七四章    決戰青龍峰(下)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一章  通寶閣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一零八章 雙龍池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六十四章 隱門第一一一章 殺豬秀才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十章 百蟲毒經第十六章 燕仲長第一三六章 誅殺卓青蓮(五)第九十四章 十朝元老(上)第八十九章 破障音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二十六章 水龍吟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一八六章   官家第一五九章 天市人和陣第九十四章 十朝元老(上)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一八六章   官家第一一一章 殺豬秀才第六十四章 隱門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一六六章 護冢之戰(七)第一一零章 偷天換日第一零三章 高平之戰(五)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一六三章 護冢之戰(四)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六章 敵襲第五十章 父愛無疆第五十九章 元嬰境〈上〉第八十二章 向素素第六十七章 真相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