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書房密談(下)

“同門之義?爲娘從光祿大夫江大人隻身前來入仕來看,倒是未必……”

趙匡義道:“孩兒在藥王谷時,聽嚴秋師兄講過,書院立院開始就有了規矩,學子倘若入仕朝堂不準道出自身師門出處……”

“哦?”趙杜氏稍是一愣,“這倒未聽你言及……這是何原因?”

“聽說像是恐書院有了名聲,各個朝堂會傾力拉攏,而書院學子本身就來自五湖四海,恐他們日後會爲自己所在國邦自相殘殺。”

“嚴師兄又說,若非書院長輩因……因聖上賢明,也不會讓江先生前來相助,而聖上登基後,書院長輩對弟子入仕中原朝堂有支持的意思……”

“如此看來……”趙杜氏沉吟道:“這書院長輩有心懷天下百姓安生的抱負,若當今聖上有失仁德卻也不會讓書院弟子相助於他……但若如此,倒是大有好處。”

趙匡胤兄弟二人一時疑惑,又聽趙杜氏言道:“他們此等胸懷必是會大局爲重……即使當今聖上有失,繼統之人只要能造福於民,他們亦會鼎力相助。

從青青在巴公原救駕一事來看,若說賜以財物或是一官半職倒是說得過去,但以軍功見封一個尋常出身之人爲郡主……當今聖上意圖不淺呀。”

“母親是說……”趙匡胤似有所悟。

“聖上此舉是有多種用意,青青的兄長是書院弟子,對她恩賜,一來,可澤及他兄長等人,也可以說是間接報答書院的相助之情。而書院學子又來自各個朝邦,此舉亦可激勵衆學子來爲中原朝堂效力。

唉,可惜爾等未去書院求學受教……但聽廷宜所言,爲娘猜想書院育人之心,必定是天下百姓爲先,天下太平爲念,那些剛出山的學子必然是一番熱血,懷有家國天下的情懷……”

趙杜氏言語一頓,端起書案上的參茶茗了一口,緩緩言道:“你兄弟二人日後要多與他們親近,特別是元朗,你此下爲殿前指揮使,是爲他們的上司、前輩,先與他們講家國大義,再慢慢潛移默化……讓他們明白入仕朝堂錢權的重要性。

倘若你引導得當,這些學子日後必會有人因榮華富貴而爲你所用,他們涉世未深……先可與之平交,再暗中使人打壓,而後出面施以相助,他們定當感恩於心,意氣使然之下,屆時‘忠’字見輕,‘義’字就見重了,所謂士爲知己者死……此中道理你二人當要明白,記在心中。”

趙匡胤與趙匡義互視一眼,齊聲點頭應道:“母親所教,孩兒謹記在心。”

趙杜氏大爲欣慰的點了點頭,“聽聞書院楚先去的姐夫也是奉事朝中……”

“正是。”趙匡胤應該道:“諫議大夫程正程大人便是。”

“嗯。聽說他有個千金待嫁閨中,貌美溫柔……即是楚先生甥女,想必也是知書達理,賢良淑德……”趙杜氏微微一笑,“平章事、門下侍郎範質範大人的二公子年少有爲,也未婚娶,此二人倒是良配,爲娘今日做次媒家,與他們牽個百年好合……”

“這如何使得?範宰輔對聖上大是忠心,而楚先生雖卸了山長之務,但其在學子心中是爲神明,倘若他日應事……範宰輔必會反對,屆時……”

趙匡義與嚴秋、宮少文同在藥王谷學醫,對於書院的內情也知曉一二,但知楚南風在衆學子心中的威望。心想他日若郭榮有失,對郭榮忠心耿耿的範質必是擁護他子嗣爲帝,而趙杜氏將楚南風甥女做媒許配與他,無形中又是給範質增加的勢力,對於趙杜氏的安排卻是大爲驚疑。

“爲娘不知日後的變數會是如何……但以高僧從未言及舉兵造反一說,猜想其中機緣必是權謀爲上……故纔敢行此策略。

範大人之忠只是一家一姓而己……對以天下太平爲念的楚先生來說還是見小了。倘使他日有機緣造成騎虎難下之勢,範大人的立場反會因楚先生顧全大局之心所改變……或是說不得不改變。”

趙匡胤兄弟二人聞言面面相覷,又似有所悟般,相互點了點頭。

“不僅如此,中書侍郎王溥的女兒……爲娘也想將他做媒牽與江大人的公子,”

“啊?!”趙匡胤、趙匡義復是驚訝。

“呵呵,相輔相成之勢,用之得當,也可使之相互牽制。而他日事成,朝中的文臣武將,亦也是新朝之臣子,爲娘此下與媒之情,他日卻爲恩典了……

元朗你此下但記謙恭,殺敵但爭人前,功勞應讓與他人……聖人不爭,神人無功,其中之理淺薄釋之,當是以退爲進。

此下得此機緣,已非行臣子之道,當懷潛龍之志,你二人但有使百姓安生之願,天下太平之念,自當問心無愧行之、圖之。”

趙杜氏最後一段話,聲音低沉,卻也激昂,趙匡胤與趙匡義起身下拜,齊道:“孩兒謹記母親教誨。”

“起來吧。”

待二人回身落座,趙杜氏望向趙匡胤,“元朗大慧之人,爲娘但知我兒必會理解爲孃的苦心……方纔去而復返,想是有所悟通,可否見告爲娘。”

她讓趙匡胤退去休息之時,告知智光隱在府中,實有勸他以家人性命爲重,答應入緣智苦偷天換日之舉,見趙匡胤默然點頭而退,心猜他大爲委屈。

她知趙匡胤至孝之人,故意留在書房,造成寢食難安之勢,迫使趙匡胤心思有所煎熬,以期他能回心轉意。

當趙匡胤返回書房,她自也看出趙匡胤轉變心意了,便將自己的看法、佈局言出。此下觀趙匡胤心甘情願之願,卻是問起他返回書房的原因。

趙匡胤略一遲疑,應道:“孩兒本是不信佛劫之說……突想前巴公原大捷之後,聖上震怒於寺廟僧尼之行止……”

“哦!?何以如此?”趙杜氏詫異道:“你倒從未與爲娘言及,說來聽聽……”

趙匡胤便將當時在營帳之中郭榮與方常勝對話之事言岀。

“高僧有言三年佛劫起應,果是如此。”杜杜氏臉顯敬畏之色,沉言片刻,又道:“你二人此後行事須多多留意了……變數應期難料,當着力謀備應對力量。”

“哦……元朗,你可知馮元老在世之時,協助他督造太祖皇帝寢陵……除司天監官員之外,主要輔助官員還有何人?或是宮中侍衛有何人蔘與?”

趙匡胤一時疑惑,“母親的意思?”

趙杜氏未與作答,依是問道:“那時你爲神虎營指揮使,聖上若暗中遣宮中侍衛相助馮元老,想必你是知道,你且仔細想想……”

趙匡胤皺眉思索良久,搖了搖頭,“孩兒但記那時,聖上並無有讓宮中禁衛協助……神虎營是聖上最爲信任之親兵侍從,若是暗中有令,必要以神虎營侍衛爲先……”

“嗯,元朗所言有理。”趙杜氏點了點頭,便將智苦相疑有衣冠冢之事言出,又道:“想是高僧他所料不差,暗中有高人指點先帝或當今聖上,此事當是極其隱秘……”

頓言片刻,沉吟道:“舉重若輕……定是如此,大凡智者行事,愈是重要之事,反愈發淡然處之,聖上想是讓馮元老自行處之,只吩咐他不要讓外人知曉……”

趙匡胤接言道:“而馮元老處事謹慎,聖上雖未刻意着重強調,忠君之密的心態使然之下,必是使自己的親信去辦。”

“我兒所言有理。”趙杜氏點了點頭,“此下馮元老雖是過世,其子嗣猶奉事朝堂,你當尋機會與他們結交,從中探出究竟……”

“是。”趙匡胤點頭應道。

趙杜氏從袖中取岀裝有玉佩的錦盒,望向趙匡義,“此玉佩雖不知送與聖上的用意何在……但想應是對他日應事大有幫助,廷宜,此事就交與你去辦。”

“讓孩兒去辦!?”趙匡義一時驚疑。

“不錯,晚秋廿二之日乃當今聖上誕節,你可借高平郡主之手將此玉佩送與……”

“這……高僧使此玉與聖上,決非是讓它放在錦盒之中藏起,但想應是讓聖上日常佩戴……”趙匡義疑道:“若孩兒所獻,縱使貴重萬般,聖上未必會放在眼裡……”

“呵呵,你是有智慧。可你未明爲娘之意。”趙杜氏輕聲一笑,“所謂‘借’,並非叫你轉借郡主之手獻上,而是讓你使此物成爲郡主之物,使她自己奉與聖上。”

“母親是讓孩兒將此物贈與青青……可她年紀雖小,卻是個明理之人,又重情重義,若是肯收下他人贈物,絕不會輕易將所受物件再行轉贈他人,若因聖上之故……或有可能,但萬一不舉,豈不是更無機會?”

“你尚未細想爲娘話意。”趙杜氏微微一笑,“城中‘李家珠玉’行鋪的掌櫃與管家親近,明日爲娘使之將此玉佩寄售其中,你尋個時朝,帶青青郡主前去……不就可使此玉落入她的手中嗎?

此玉溫潤如脂,豔而不俗,乃上等玉品,又是黃色……非天家之人不敢與佩,光憑此點,亦足以讓她動了心思,爲娘亦會吩咐那李家掌櫃非郡主不賣,屆時你暗中亮明她的身份,適與砍價便可。”

“孩兒明白。”趙匡義恭聲應道。

趙杜氏點了點頭,將餘下參茶一飲而盡,言道:“元朗,兵權之要,當是此中關鍵所在,禁衛軍各司統領你當要用心結交……與之恩惠,急之所難,使之‘義’字當先,日後應見大用。

廷宜你就在郡主身側……書院學子來奔投朝堂,必都會與她交往,你多認識結交,但凡有一絲機會,都要將他們舉薦到元朗帳下。

若有主見者,設法孤立此等人物,將他隻身調到無有相熟之人的營帳中,擾其心志,再慢慢誘之,圖之……”

此時宅外傳來‘梆、梆’的打更聲響,卻已是四更天,趙杜氏站起身子,微微笑道:“夜已深了,元朗你還要早朝,爲娘也累了,都去休息吧。”

“是,母親。”兄弟二人應聲而起,隨着趙杜氏離開書房。

******

孟冬,天氣微涼,辰時時分,山南東道襄州一處渡口岸邊,行有三人,正是洛逍遙、林婉真與莫不善。

當他們一衆在江寧府脫險之後,便連夜護着尚佑的遺體趕回汴京開封。郭榮對尚佑甚爲器重,未知他此行卻是身亡,聞訊之下傷感不已,竟是罷朝一天,着人將尚佑家人接到開封安頓厚待,下葬之日更是親自前往弔唁。

安葬了尚佑之後,林婉真但想他是爲了自己而去,悲痛難當之下,便是想回荊南靜心。而洛逍遙與尚佑不僅有師兄弟之情,二人更生有知交之誼,自也同林婉真一般心境,也想回房州靈秀村,便與莫不善三人一同南下。

“洛公子,就此留步吧。”來到渡口前,莫不善頓住身形言道。

洛逍遙望着隨風盪漾的湖面片刻,目光轉而投向神色憂傷的林婉真,“人死不能復生,師妹切勿生了心結……”

自尚佑身亡至到襄州之中,洛逍遙心恐惹林婉真傷感,從未出言勸慰過她,此下作別在即,擔心之下,卻是岀言相慰。

林婉真默默的點了點頭,明眸中卻是隱見淚花,沉言良久,方是幽幽的嘆了一聲,“尚師兄救我而死,若說沒有心結,卻是不能,唉,身心兩非心自心……終是辜負了他的一份真情。”

洛逍遙與折德守當初本想搓合她與尚佑結成良緣,從尚佑死後,已是無有這個念頭,此下但聽林婉真感傷之中卻是含有禪機一般的言語,一時便是疑惑不解。

“倘若我平常勤於修習武學,當不至於連累尚師兄離去,此下追悔無用了……記得先生曾說我有破境跡象,此次回去荊南,若生了契機,想是要閉關數月,若是如此,恐怕年前不能去島上了……望師兄轉告先生與師父,以免他們擔心。”

洛逍遙點了點頭,“武學之道,入境重在水到渠成,尤是歸真之後的境界,師妹但勿心急。”

他心恐林婉真自責之下,會借用天寶地材的藥物相助入境,倘使如此,每一境界都難有圓滿之勢,屆時同境之下,氣機綿長卻是會輸人半籌一籌。

林婉真自是明白他言下之意,點了點頭,“師兄放心,我自不去強求破境之功……蕭師姐未愈,尚師兄蒙難亦是令你傷痛,你亦是要多多保重。”

洛逍遙點了點頭,望向莫不善,“見到高郡主,且代我與她問好……就說在下雜事纏身,不能前去拜訪,望她諒解。”

“洛公子客氣,那日公子相助救下王爺之情,郡主日日牽掛在心,常說要探得公子府邸所在,前去相謝……今日公子託言問侯,想是會讓她大爲歡喜。”

洛逍遙但想起高保融逼婚之事,心頭便生苦笑,聞言搖了搖頭,“若說言謝,當謝出手相救的仙長……”

“郡主聽聞其中事情,亦是慶幸萬分,但言若遇上公子,定是要打聽道長的仙居所在,莫某也是承道長大恩,心中亦是感念。

前日忙於刺殺之事,未敢出言詢問公子,今日恰是分別……還望公子告知。”

當日譚峭驚走智光之後,卻也是帶着洛逍遙離開,想是高若玉認爲洛逍遙與譚峭相熟,纔有此吩咐,洛逍遙心頭苦笑,“在下與那仙長亦是初遇,見我受傷……攜到一處山洞救治後,卻也是辭別而去,在下亦是不知仙長來歷。”

莫不善但想自身受了重傷,那道人給了藥丸治療,而洛逍遙明顯只是輕傷,自不必帶到什麼山洞救冶,心知洛逍遙有所隱瞞,卻也明言道破,“想是無緣之人,難使道長賜與機緣,他日公子若有緣遇上道長,望代王爺與莫某向他致謝。”

洛逍遙自也聽出莫不善言中的話意,已是猜出自己言謊,便是笑道:“若使莫先生遇上,也要代在下相謝道長。”

“洛公子不僅武學精進,語鋒也是愈發厲害了。”莫不善輕笑一聲,“公子的吩咐,莫某記下了,那就此別過,望公子多多保重。”

言罷拱手作別,向十餘丈遠的渡口舟船行去,林婉真望了一眼莫不善離去的背影,嘆了一聲,轉而對洛逍遙行禮道:“師兄保重。”猛一轉身,便是踏步行向渡船,身形鑽入艙內,也未再見她探頭相望。

在她言出“師兄保重”之時,洛逍遙已然看見她珠淚悄然而下,猜她傷感之下生出孤寂心境,此下與自己作別,更爲不捨而落淚。

心頭一嘆,亦有一股莫名的惆悵頓然而生,呆呆了站在岸邊望着湖面,直到渡船離岸時,船上的莫不善高聲作別方是回神。

……

洛逍遙回到靈秀村已過未時,洛寒水見他歸來大喜過望。關於尚佑之死,他已從方元口中得知,心知自己的兒子摯友不多,蕭慕雲又受了蠱毒,心恐他傷感過度,便讓洛明珠纏着洛逍遙到後山捕鳥,先使他寬心開懷。

待用過晚膳後,方纔招呼洛逍遙到廳堂言談,落座之後,洛寒水先是嘆了一口氣,言道:“此次尚師侄遇難,是爲父慮事不周……只道沈連城、周童等人憑方主事與你們所去之人的身手可以對付,卻未料婉真姑娘直接參與事中,而你若非沈連城之故……唉,萬一有了閃失,爲父一生便難以心安了。”

當他得知洛逍遙參與刺殺一事,還特地前去莫忘島與楚南風商議。但想若由楚南風、穆道承岀手相助,動靜卻爲太大,而他自身與翁牧皆與智苦交過手,但恐惹來智苦關注,不得已之下,才安排方元暗中相護。

方元已是抱丹大成修爲,行事又極爲周到,但想合付、劉兩位長老之力,足以攔住周童、沈連城二人。

而洛逍遙亦是抱丹小成身手,加上折德守、尚佑及朝堂上遣派的幾位神念境高手、十餘位歸真境弓箭手,應是可以對付南唐及契丹的一衆護衛,何況還有朱管事帶領的通寶閣箭衛,卻是未想到林婉真無法恢復身手,以致尚佑身死。

洛逍遙心知若非方元出現拖住周童,即使沈連城有心相護,恐怕也會大折人馬,但見洛寒水臉有悸色,言含自責,頓時心生惶恐,忙道:“是孩兒有累父親操心了。”

“此事是爲變數難料,爲父悔之無用,只是恐你感傷。”洛寒水點了點頭,“這次去了莫忘島,聽你師父所言,慕雲姑娘因禍得福,倒是你師孃歸來後,唯一一件讓爲父欣喜之事。

關於與蕭家聯姻之事,爲父已是作了準備,待慕雲痊癒之後,爲父與你師父便會着手安排。”

洛逍遙聞言心中狂喜,臉色卻是頓紅,“孩兒全憑父親作主。”

“呵呵,”洛寒水輕笑一聲,頓了一下,沉吟道:“你此下作何打算?是在莊上,還是去往莫忘島……?”

“孩兒此次若非沈連城暗中相助,恐也是大有危險……孩兒想趁慕雲師妹痊癒之前,參悟武學。”

洛寒水聞言正中下懷,心下大喜,“那就在莊中如何?落下閒暇之時也可替爲父照顧一下明珠,啊哈哈……”

但聽洛寒水開懷大笑,洛逍遙想着自己少年心性,卻是不懂父親心中的快樂所在,但想從他康復至今近兩年時光,自己身在靈秀村卻是不足一月,聞言便是生出慚愧之心,忙行禮應道:“孩兒但聽父親安排。”

………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卻是到了來年春天。清明節前三日已時,練完劍法的洛逍遙行去往廳上之時,卻是在中庭院井遇上許久未曾會面的古橫山,心下一時驚喜,忙迎進廳內。

與廳中品茶閒談的洛寒水、方元、翁牧見禮之後,古橫山從懷中掏出三張請柬,呈與洛寒水,“這是江先生讓屬下送來的請柬……”

“哦?!莫不是有婚嫁喜慶……””洛寒水驚訝之下,伸手接過逐一而看後,便是哈哈大笑,“好,好,果是如此……連南風的甥女也喜結良緣,當是可賀呀!”

“屬下不知楚先生在江南的落腳之處。”古橫山執禮道:“江先生說交於閣主您便是了……”

原來洛寒水自尚佑死後,想起楚南風的建議,就將閣中的一些長老安置在開封別院,以便日後便宜行事,恰逢喜事,江秋白便讓古橫山將請柬送來靈秀村。

“嗯,逍遙……”洛寒水將其中兩張請柬遞與洛逍遙,言道:“正好你節後要去莫忘島,就將這兩張喜柬帶與你師父。”

程正與他不熟,程柔出閣嫁人,自是未下柬相邀洛寒水,這兩張喜柬皆是送與楚南風。

“是。”洛逍遙忙起身接過。

“哈哈……看來要將存着的百餘壇歸來醉,一併送去開封了。”洛寒水笑道:“只有十餘日時光,方主事,你早做準備,待過了清明節,與我一同開封行走。”

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六十八章 追殺第一八四章   兵變(中)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七十五章 言婚第七十九章 言謊第一四一章 衣冠冢第一二四章 殺豬刀法(一)第九十五章 十朝元老(下)第一四六章 涼州行(三)第六十九章 卓青蓮第一六零章 護冢之戰(一)第一七二章   出海(下)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一零章 偷天換日第一六四章 護冢之戰(五)第二十四章 天蠶體第四章 南下第一二三章 書房密談(下)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一七一章    岀海(上)第一二四章 殺豬刀法(一)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六十五章 惡訊第三十二章 臥龍島第二十九章 浮生入夢劫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四二章 解惑第一一一章 殺豬秀才第五十九章 元嬰境〈上〉第八十二章 向素素第五十一章 法無我第九十二章 北上第一零三章 高平之戰(五)第六十八章 追殺第七十五章 言婚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九章 破敵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九十五章 十朝元老(下)第六十章 元嬰境〈下〉第一三三章 誅殺卓青蓮(二)第一六八章 護冢之戰(九)第七十一章 負情蠱第三十三章 獻寶第一三三章 誅殺卓青蓮(二)第二章 兵禍第一五四章 紫金山之戰(六)第二十八章 洛明珠第一六三章 護冢之戰(四)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四十八章 燕王李弘冀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六章 敵襲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一六六章 護冢之戰(七)第一七五章   報仇雪恨(一)第四十三章 龍衛營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一四五章 涼州行(二)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二十四章 天蠶體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一六二章 護冢之戰(三)第一八一 章     困局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七六    報仇雪恨(二)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一一零章 偷天換日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四章 南下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第三十二章 臥龍島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九章 破敵第二十二章 甘少龍之死第一四七章 涼州行(四)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九十一章 錦囊第十六章 燕仲長第三十二章 臥龍島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六十一章 周娥皇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
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六十八章 追殺第一八四章   兵變(中)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七十五章 言婚第七十九章 言謊第一四一章 衣冠冢第一二四章 殺豬刀法(一)第九十五章 十朝元老(下)第一四六章 涼州行(三)第六十九章 卓青蓮第一六零章 護冢之戰(一)第一七二章   出海(下)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一零章 偷天換日第一六四章 護冢之戰(五)第二十四章 天蠶體第四章 南下第一二三章 書房密談(下)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一七一章    岀海(上)第一二四章 殺豬刀法(一)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六十五章 惡訊第三十二章 臥龍島第二十九章 浮生入夢劫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四二章 解惑第一一一章 殺豬秀才第五十九章 元嬰境〈上〉第八十二章 向素素第五十一章 法無我第九十二章 北上第一零三章 高平之戰(五)第六十八章 追殺第七十五章 言婚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九章 破敵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九十五章 十朝元老(下)第六十章 元嬰境〈下〉第一三三章 誅殺卓青蓮(二)第一六八章 護冢之戰(九)第七十一章 負情蠱第三十三章 獻寶第一三三章 誅殺卓青蓮(二)第二章 兵禍第一五四章 紫金山之戰(六)第二十八章 洛明珠第一六三章 護冢之戰(四)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四十八章 燕王李弘冀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六章 敵襲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一六六章 護冢之戰(七)第一七五章   報仇雪恨(一)第四十三章 龍衛營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一四五章 涼州行(二)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二十四章 天蠶體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一六二章 護冢之戰(三)第一八一 章     困局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七六    報仇雪恨(二)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第一一零章 偷天換日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四章 南下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第三十二章 臥龍島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九章 破敵第二十二章 甘少龍之死第一四七章 涼州行(四)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九十一章 錦囊第十六章 燕仲長第三十二章 臥龍島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六十一章 周娥皇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