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百蟲毒經

院中四周種着各種奇花異草,五六十丈外有條小溪,有位身着灰色布衫的白鬚老者正取水行來,從遠處望見甘少龍醒來,微微一笑,進入竹樓院中,招手示意甘少龍下樓。

那老者指着樓梯邊的房間,對着怯生生的甘少龍道:“肚子餓了吧,鍋裡給你留有饅頭稀飯,應該還熱着,自己去取。”

甘少龍遲疑一下,壯了壯膽子,進了房間取了稀飯饅頭,放在樓前的石桌上吃了起來。在他身旁開始搗藥的老者待他吃完道:“你真命大,要不是“蒼茫”發現了你,恐怕你已經被野獸給吃了。”

“蒼茫?他是誰?”甘少龍疑道。

“嘿嘿,”那老者輕笑一下,指了指遠處天空中一隻盤旋飛翔的老鷹道:“是它。蒼茫發現了你,谷主才把你救回,給你吃了點藥,不然你小子哪來這麼精神。”

甘少龍此下才知“蒼茫”就是那隻老鷹,動了動四肢,才發覺四肢一點都不痠痛,心下奇怪,“爺爺,這裡是什麼地方?那谷主呢?”

其實甘少龍隱約中已經猜出這是藥王谷,只聽那老者道:“這裡是藥王谷,谷主他們去山中採藥了,午時便會回來,你叫什麼名字?爲何會來這裡?”

甘少龍遲疑一下,正欲作答,卻聽天空中傳來一聲鷹唳,一隻兩尺來高,羽毛黑白相間的老鷹疾衝而下,在安姓老者頭上空盤旋一圈,叫了幾聲,飛到中間了竹樓頂上停了下來,安姓老者將棒槌一放,站了起來,笑道:“谷主他們回來了。”

約莫有一盞茶功夫,從竹籬笆院牆門外進來了三個人,前面是一位面容清瘦身着灰色布袍,年近五旬的老人,身後跟着一位頭梳雙丫髻,約莫十三四歲,面容姣好的女孩子,還有一位是十五六歲眉清目秀的少年。

那老者望了一眼甘少龍,點了點頭,徑直向中間竹樓走去,那少年放下揹簍,跺了跺腳,與那少女相視一笑,向甘少龍這邊走了過來。

來到石桌邊坐下,望着甘少龍笑道:“我叫苗修竹,剛剛進竹樓的是我爹,這是我師妹皇甫秀,你呢?”

甘少龍略有羞澀的應道:“我叫甘少龍。”

這時那老者換了一襲青衫走了過來,對着苗修竹與皇甫秀笑道:“還不去換衣服。”

兩個少年男女哦了一聲,一左一右分開向對面竹樓奔去。那老者望着甘少龍道:“你叫什麼名字?爲什麼來到這山裡?”

甘少龍怯怯的望着這老者,心猜他應是這裡的谷主,嚥了一下口水,支吾着說道自己的父母得了重病,無錢醫治而亡,想來學點醫術,卻也不敢說想要學武報仇,害怕眼前這老者拒絕。

這老者正是藥王谷主苗長寧,聽得甘少龍要學醫術所言,卻是未置可否,指了一下身後一座單層的竹屋,“你以後先住那裡吧,平常幫安伯搗藥,收藥草便是。”

他口中的安伯自是指那白髮老者,甘少龍也就此在藥王谷住了下來,與安姓老者一起搗藥,曬藥草,苗長寧與苗修竹、皇甫秀每隔兩三天都會進山採藥,偶爾也會帶上甘少龍,漸漸甘少龍也通曉了一點藥理。

過了半年後,苗修竹卻是也傳授他打坐練氣動法,想是那苗長寧的意思,甘少龍大喜過望,自是勤學苦練,如此過了一年多,竟也達到練氣境。

有一天,苗長寧帶着皇甫秀離谷外出,說是領皇甫秀到楚地探望家人,順便尋些藥草,大概要一個月才能回來。待苗長寧走後的第二天已時,苗修竹便神神秘秘來到甘少龍房間,帶着甘少龍從竹屋後窗鑽出,拉着甘少龍往谷中後山而去。

到了後山一個有沼澤的地方,從身上掏出一個竹筒,從裡面倒岀一些略有藥香氣的黃色藥粉,灑在沼澤地不遠的幾棵樹邊,然後指了指身邊的一棵大樹,“上去。”

甘少龍不知就裡,也自隨他爬上樹去,過了不久,只聽見樹下傳來嗖、嗖、嗖的爬行聲,接着便見從樹下面陸陸續續爬出二三十條大小不一,吐着信子的毒蛇,甘少龍嚇得差點從樹上掉下。

那些毒蛇爬到黃色藥粉處,便停了下來,伸縮着舌信子,一會便自不動了,像是睡了,苗修竹便從樹上躍下,取出一個布袋,在蛇羣中挑了五條放了進去,回頭看了一眼不敢跟上來的甘少龍,嘻嘻笑道:“膽小鬼。”

然後拎着布袋領着甘少龍繼續前行,邊走邊說:“這些蛇大多有毒,我放袋子裡的是毒性最強的銀環蛇,它們吸了龍香粉,十二個時辰都不會動。”

提起布袋遞給甘少龍,卻是把甘少龍嚇得一跳,苗修竹看了一下甘少龍,瞪着眼睛輕笑道:“都說了十二個時辰纔會動,還怕什麼,膽子還不如我師妹。”

“別看這些蛇有毒,但它們的毒液也能救人,所謂以毒攻毒。把它們的毒液提煉出來,加上一些藥材,能練出毒死老虎的毒藥,也能練岀救命的靈丹,不過我爹……”

似乎想到什麼,便停止不語,指着不遠處一條山路,“等下過了這條小路,那邊有個大沼澤地長有一種黑蜈蚣,速度極快,我爹喚它爲百足泥鰍,嘿嘿,只要被它碰到就會全身發麻,半個時辰後一命嗚呼了,怕不怕?”

甘少龍跟他相識一年多,知他不是口出妄言之人,便點了點頭:“怕。”

“這種蜈蚣很少,我爹這一年來才捕到十條,有一次我還差點被它咬了。”

“那我們還去?你……你對付了嗎?”

苗修竹指了指布袋,“它們能對付,嘿嘿,不過,你要幫忙……”

甘少龍聞言一驚:“我如何幫你?”

“這種蜈蚣最喜吃蛇,龍香粉也能誘使它們出來,但是它們不會像蛇那樣睡了,最早我爹把龍香粉放在竹筒裡,待它爬了進去後,便上前想把竹簡封住,誰知這蜈蚣嗖一聲,就竄了出去,跑進沼澤,後來就想到用蛇來引它,它會鑽進蛇腹,那時我們上去封住竹筒,就可以捉住它了,”

看着一臉驚恐的甘少龍又道:“用木塞子堵住竹筒會不會?”

甘少龍點了點頭道:“會,那你呢?”

“這種蜈蚣一出來就是一對。”苗修竹從袖中變戲法般拿出兩根半個手臂長的竹筒,拔開木塞,將“龍香粉”灑了進去,然後打開布袋,從中取出兩條銀蛇,一個竹筒放一條,用木塞子塞了一下,又拔開來,如此反覆兩三次,“嘻嘻,可以了。”

然後又從懷中掏出一個瓶子,倒出兩顆魚眼珠大小的丸子,服下一顆,遞給甘少龍一顆,“百草丹,解毒,一個時辰內萬毒不侵。”

言罷格格一笑,領着甘少龍到了那片大沼澤地,在距離沼澤地七八丈處的一棵大樹邊停了下來,扔給甘少龍一隻竹筒,低聲道:“聽我數聲,三下爲止,拔開塞子後放下,往後退到這裡,哦,忘了,你現在是練氣境了吧。”

甘少龍點了點頭,苗修竹言道:“一息時間三丈沒問題吧?”

甘少龍白了他一眼沒有作答,苗修竹輕笑一聲道:“走,開始……”

往前走了五丈,停了下來輕聲道:“一、二、三,放。”

言罷快速向後退去,隱在大樹觀看,待約半盞茶後,兩隻近一尺長的黑蜈蚣從沼澤中爬了岀來,爬到竹簡起,略一停頓,便迅速地鑽了進去,苗修竹對甘少龍使了一個眼色,二人同時吸了一口氣,腳下一點疾身竄到竹筒跟前,迅速將竹筒塞住。

苗修竹拿起竹筒向甘少龍豎起來大拇指,笑道:“好,大功告成了,哈哈……”

在回去谷中的路上,苗修竹一本正經的道:“今天的事千萬別說,不然我爹知道了會不得了。”

甘少龍有點不解問道:“爲什麼?谷主一年才抓到十條黑蜈蚣,你一出來就抓了兩條。”

苗修竹瞄了一眼甘少龍,“反正你誰都不能說,不然我會被罰面壁,而你會……”

“會怎麼樣?”甘少龍心裡有點發慌。

苗修竹遲疑了一下道:“會被逐出藥王谷,我爹以前收了個徒弟……學了我爹的醫術、武功,但用毒術去害人,後來仇家找上我爹,我爹就不收徒弟了,也不准我學毒功。”

“哦,我明白了,你是想偷練毒術,你……你這不是害了我嗎?”甘少龍急道。

“哼,不學毒功我怎麼去尋那惡賊,爲我爹出氣……”苗修竹瞪眼道:“只要你不說就沒人知道。”

甘少龍心頭一亂,將手中竹筒丟給了苗修竹,也不言語,疾步行去,竹樓前的小溪邊,坐在一塊兩尺來高溪石上發呆。

這近兩年來他心中無時不想着報仇,只是才踏入練氣境小成而已,武功招式一點都不會,一般的尋常大漢都對付不了,更別說是許姓大戶家裡有四五個彪形大漢。

剛剛聽了苗修竹的話心頭涼了一大截,想那苗谷主是不會輕易再收徒弟了,想起父母慘死的情景,心如刀割,突聽遠處傳來安姓老者喊吃飯的聲音,擡頭一望卻已到了黃昏。

用過飯後,甘少龍便回到竹屋,也不理睬身後叫喚的苗修竹,關上了門,躺在牀上胡思亂想起來,不知不覺竟睡着了,不知道過了多久,醒了過來想去院外解手。

茅房岀來後,便望見苗修竹所住竹樓樓下的房間亮有燈光,便覺得奇怪,心想這小子是睡在二樓,這三更半夜在一樓幹什麼,便順着籬笆外牆彎着腰,躡手躡腳的靠近那亮有燈光的房間後窗,便聽到裡面傳來一道低沉的聲音:“修竹,你……你竟然敢這麼做,要是被谷主知曉,你可知道後果嗎?”卻是安姓老者的聲音。

“安爺爺,我、我知道錯了。”

安姓老者嘆了一口氣:“你應該知道谷主不准你練百蟲毒經的原因,那柳賊……哎,也算是你的師兄,心術不正,卻連累了藥王谷……你知道我武功是怎樣廢掉了嗎?”

只聽苗修竹顫聲道:“知道,我就想學上毒功去尋那人爲爺爺報仇。”

安姓老者氣道:“你……你現在已經長大,須知大丈夫要恩怨分明,柳賊是你爹爹弟子,傷的人家愛侶,那人尋來報仇自是有理,你怎會生岀尋那人報仇的念頭,要尋仇應是尋那柳賊報仇……”

wωw⊕ ttκΛ n⊕ ℃O

“我……我……”苗修竹一時支吾。

“若非他手下留情了,藥王谷已是沒有了,谷主答應那人不再將百蟲毒經外傳,自然要做到,將百蟲毒經送回谷主的書房放好,這些蛇蟲我拿走燒掉,莫再偷練毒經了。該教你的時候,谷主會教你的……”安姓老者沉言道。

接着燈光熄滅了,一陣腳步聲中,安姓老者與苗修竹已是離開了房間,甘少龍不敢出聲,蹲在籬笆牆外一陣,猜測苗修竹他們差不多都休息了,才躡腳躡手的順着籬笆牆,轉到自己所住的竹屋從後窗爬了進去,自是不敢從院子正門進去。

回到房間躺在牀上輾轉反側,一夜都睡不着,想到如苗修竹所言,恐怕在藥王谷主只會教些醫術,與一般防身武功,若想學到真功夫,恐是不可能,或是等到十年八年後學成之日,那孫姓仇人卻是死去,想起父母屈死了情景,甘少龍愈發悲憤。

不甘之下,竟心生偷走毒經,練毒術去報仇的念頭,愈想愈覺得此法可行,在十天後,趁安姓老者與苗修竹不注意,溜進了苗長寧的書房,卻是將“百蟲毒經”,和一瓶“龍香粉”、一瓶“歸元丹”偷走。

那隻喚作“蒼茫”的老鷹本是看守那竹樓的,只是甘少龍也曾進到書房幾次,也經常餵食於它,算來也是熟悉,自也沒有攻擊甘少龍,卻讓他得手。

偷走毒經後自是片刻不做停留,向金州方向逃去,待逃入離老家一百餘里的一處山谷中,尋了一個山洞落腳下來。此時他已年近十六,有一些武學身手,又懂了醫術,卻也在山中存生下來,按照百蟲毒經上捕捉毒蟲、提煉毒術的方法,尋找一些藥草相輔,半年時間卻是被他煉岀半瓶無色無味的毒液。

回到了金州老家,混進了孫姓大戶家中當個砍柴挑水的小廝。他早年身材瘦小,到了藥王谷兩年多也修了一些煉氣功法,加上飲食營養比早年貧困時不知好了多少倍,變得魁梧雄壯,自然沒人認得。

待過了月餘,恰逢孫家大戶的女主人做壽,便在菜中下毒,毒死孫家大戶及家奴十餘口人,逃離金州,自然有一些僕人未有食用飯菜活的下來,待官府來時,便描述其容貌,四處張貼追捕。

甘少龍並非大奸大惡之人,大仇得報之後便想回藥王谷將百蟲毒經歸還,要殺要剮就憑藥王谷主處置,行了一段路程,卻終是沒有勇氣前去,便翻山越嶺逃到了河東一帶。

這“百蟲毒經”上面記載不僅有提煉各種毒蟲毒液的方法,還有一種煉化毒液的“千毒掌”武學功法,甘少龍便按着藥經上的方法修煉,卻不知修煉這毒掌,需有苗家的“周天心法”相輔纔可,不然無法將練化後殘餘的毒素排出體外。甘少龍只是學的苗家入門的基本功法,練的三四年後,雖有所成,毒素也隱入經脈之中。

有一年,來到了相州,宿在相州城外破廟中,那廟中聚有十幾個乞丐,見他衣衫破爛,也自然認爲他也是乞丐,一陣寒暄,便邀他入夥。甘少龍三四年來,多是隱在山中,餓了打些野味,河魚之類的充飢,形同野人,見衆乞丐相邀入夥也便同意。

於是有個喚作程三的乞丐告訴他在相州行乞規矩,方纔知道這乞丐也不是隨便能當的。

相州城一帶的乞丐有一個頭目叫方常勝,住在城中一個大院裡,所有行乞的人都劃有地段,每個月都有規定要向這姓方的頭目上繳一定的銀兩,不然就會被逐出相州,而這些住在城外破廟的乞丐要進相州城去行丐,每人每天要繳納兩文錢,不然被城中的乞丐發現,不僅會被打,行丐所得也全部沒收,一時間聽得甘少龍目瞪口呆。

第二天,衆乞丐抽籤決定今天誰進相州行乞,而甘少龍剛入夥,是必須要去,他父母雙亡後,出外拜師學藝半年中也曾行乞過,卻未碰過如此情況,和幾個老少不一的人分頭進了相州城,行乞到了下午,得了一些口糧,和幾文錢,卻也沒碰到什麼人爲難,便回到了破廟中,將一些口糧分與衆人。

沒過多久,幾個一同進城行乞的陸陸續續回來了,其中兩個老者和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孩都是鼻青臉腫的,想是被城中乞丐所打,衆乞丐見狀一陣唏噓,甘少龍心中大怒,便向那程三打聽方常勝的住處,程三忙道:“小兄弟,你打聽作甚?”

甘少龍怒道:“自是與他講理。”

程三自是以爲聽錯,一時錯愕中,卻見甘少龍在廟外尋來一塊大石頭,一掌拍成粉末,程三回個神後,卻不無擔憂的對甘少龍道:“他們人多,所謂雙拳難抵四手,何況他們當中也有練武之人,小兄弟還是不去爲好。”

“這你且不管,只是官府不管嗎?”

“如今這世道,官府哪會管你乞丐的事,不過可別出人命,大家其實都是無家可歸的流民,哎……”

甘少龍沉默片刻:“明天帶我入城指了地方,你回來便可。”

翌日中午,程三便領着甘少龍進了相州城裡,來到一條巷子,指了指不遠處一個宅院,低聲道:“他們就住左邊那個院裡,你自己小心。”

言罷卻是不敢停留,疾步離開回了城外的破廟,過了兩個時辰,正替甘少龍擔心的程三等人,卻見到廟外來了兩個乞丐,留下一袋食物,並聲稱衆丐以後可以在城中落腳行乞。

原來甘少龍到了院中與那方常勝理論,方常勝自是認爲他失心瘋了,叫幾個乞丐把他趕走。豈料幾招過去,甘少龍便將那幾個乞丐打翻,這方常勝年過三旬,能爲衆丐頭目,自然也是身有武學,已是踏入固元境大成,見甘少龍厲害,便親自下場與之過招,二十餘招卻是被甘少龍一掌拍中,半身發麻,不得動彈。

受制之下,自是唯甘少龍是從,允許程三等人進城行乞,而甘少龍替方常勝解去“千毒掌”掌毒時,在這院中住了兩天,突覺若是隱身於此處,也是不錯,便也不言離去,那方常勝自然不敢將他趕走,久而久之相處後,二人倒是結了兄弟之義。

在相州隱了下來後,甘少龍有時出去附近山脈中尋找毒蟲,尋常都呆在這大院裡修練毒功。有一次在房中練功突然身上一陣抽搐,口乾舌燥,痛不欲生,足有半個時辰方自緩解。

甘少龍卻是不知練“千毒掌”累積的毒素髮作,心頭大驚,卻是尋不出原因,過了一個月後在院中納涼時,毒性又發,自是痛得滿地打滾,口乾難忍,順手捉起身邊雞舍中的公雞,朝着雞脖子便咬,吮吸起來,誰知劇痛竟漸漸緩解,但這毒卻是每個月初都會發作。

甘少龍始覺不妙,他自也通曉一點醫術,不得其因之下,已是猜出與所練的毒功有關,聽說相州城有個神醫,醫術不凡,便前去求治。

這神醫本是後唐時的宮中御醫,醫術精湛,待與甘少龍把脈過後,複用銀針扎入他手掌上諸穴,拔岀銀針只見針尾隱隱發黑,便知甘少龍練有毒功,卻也不點破,與甘少龍言稱此毒難解,需百年以上的“龍涎香”再加上一些藥草方能解去。

甘少龍便打聽這“龍涎香”出處,方知這“龍涎香”極其難得,多是海外番國進貢朝廷而來。一般幾十年的"龍涎香”都是難求,更不用說是百年,且多藏於皇宮大內之中。

甘少龍探問這“龍涎香”的形狀,那神醫恰藏一塊半個指頭大小的"龍涎香”,便取來與甘少龍觀看,言道手中這個顏色灰黑、香氣四溢的只是十年八年的那種,百年"龍涎香”是灰白色的,原本汴京皇宮藏有一塊,後來契丹兵馬南下,滅了後晉被蒐括而去,甘少龍便自記下,又詢問爲何喝了雞血也能止痛,那神醫聽了卻也感困惑難知。

第一六八章 護冢之戰(九)第一七一章    岀海(上)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九十一章 錦囊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一三九章 心疑第五十三章 仙姑庵第一章  通寶閣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一六九章 一世錢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七十四章 龍從雲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八十七章 念情劍法第十八章 蕭二公子第一七一章    岀海(上)第一四七章 涼州行(四)第一三六章 誅殺卓青蓮(五)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一一一章 殺豬秀才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五十三章 仙姑庵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一五四章 紫金山之戰(六)第七十三章 渡口驚變第一三六章 誅殺卓青蓮(五)第三十三章 獻寶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八十章 詠竹第一一九章 清風驛刺殺(四)第一一三章 赤子情懷第一五零章 紫金山之戰(二)第三章 送親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三十五章 歸順第一六九章 一世錢第一七六    報仇雪恨(二)第四十六 言親第一八九章    玉碎向君恩第四十二章 神僧無跡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六十二章 築心樓第一七八章   報仇雪恨(四)第一五九章 天市人和陣第一四二章 解惑第六十三章 根枝相連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十六章 燕仲長第一八九章    玉碎向君恩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四十三章 龍衛營第一五六章 謀劃第一八四章   兵變(中)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第二十八章 洛明珠第十一章 報恩第一四九章 紫金山之戰(一)第八十七章 念情劍法第九十七章 劫傷(上)第一五八章 無悔山之行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一七七章   報仇雪恨(三)第十一章 報恩第九十章 易氣金訣第五十三章 仙姑庵第一一七章 清風驛刺殺(二)第十七章 懸空寺第一六三章 護冢之戰(四)第一五二章 紫金山之戰(四)第七章 刺殺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六零章 護冢之戰(一)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九十章 易氣金訣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二章 兵禍第二十九章 浮生入夢劫第三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五十六章 半年之約第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反施其身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二五章 殺豬刀法(二)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五章冷刀第一零五章 高平郡主第一零三章 高平之戰(五)
第一六八章 護冢之戰(九)第一七一章    岀海(上)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九十一章 錦囊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一三九章 心疑第五十三章 仙姑庵第一章  通寶閣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一六九章 一世錢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七十四章 龍從雲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八十七章 念情劍法第十八章 蕭二公子第一七一章    岀海(上)第一四七章 涼州行(四)第一三六章 誅殺卓青蓮(五)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一一一章 殺豬秀才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五十三章 仙姑庵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一五四章 紫金山之戰(六)第七十三章 渡口驚變第一三六章 誅殺卓青蓮(五)第三十三章 獻寶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八十章 詠竹第一一九章 清風驛刺殺(四)第一一三章 赤子情懷第一五零章 紫金山之戰(二)第三章 送親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三十五章 歸順第一六九章 一世錢第一七六    報仇雪恨(二)第四十六 言親第一八九章    玉碎向君恩第四十二章 神僧無跡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六十二章 築心樓第一七八章   報仇雪恨(四)第一五九章 天市人和陣第一四二章 解惑第六十三章 根枝相連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十六章 燕仲長第一八九章    玉碎向君恩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四十三章 龍衛營第一五六章 謀劃第一八四章   兵變(中)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第二十八章 洛明珠第十一章 報恩第一四九章 紫金山之戰(一)第八十七章 念情劍法第九十七章 劫傷(上)第一五八章 無悔山之行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一七七章   報仇雪恨(三)第十一章 報恩第九十章 易氣金訣第五十三章 仙姑庵第一一七章 清風驛刺殺(二)第十七章 懸空寺第一六三章 護冢之戰(四)第一五二章 紫金山之戰(四)第七章 刺殺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六零章 護冢之戰(一)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九十章 易氣金訣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二章 兵禍第二十九章 浮生入夢劫第三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五十六章 半年之約第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反施其身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二五章 殺豬刀法(二)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五章冷刀第一零五章 高平郡主第一零三章 高平之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