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渡口驚變

九月廿十日,申時,與洛逍遙分開有十餘天的楚南風夫婦,來到通寶閣幽州分閣。

馬空冉驚喜萬分,他對楚南風的尊敬相若於閣主洛寒水,但知蒙着面紗,一頭銀髮的馬希蘭便是楚南風夫人,心感詫異,卻也未敢顯於神情,自是恐有失尊重,忙將楚南風夫婦迎到廳上落座。

原來楚南風夫婦到了懸空寺,本想拜訪悟真大師,以謝當初指點尋找馬希蘭之恩,卻得知悟真雲遊外出,楚南風無奈之下帶着馬希蘭,遊覽了一番恆山風景,轉而去了幽州“大明寺”拜訪了覺大師。

不料卻又得知了覺大師去了上京“興龍寺”,楚南風但知佛門之人多有講究,猜是兩位高僧故意相避,心知不可強求,便是想北上遼東,查探穆道承行蹤。

楚南風入座之後便道:“楚某與內子此次前來,有一事煩請司空管事相助……”

“楚先生但請吩咐便是。”司空冉謙笑道。

“楚某想探知穆前輩行蹤……聽聞遼廷出使高麗的北院樞密使,或會知曉他的行蹤去向,通寶閣在遼陽府置有分閣,可否飛鴿傳書查詢,這使團是否已歸來遼境?”

遼陽地處遼東重鎮,是爲大遼的東京,出使高麗的使臣必定會經過停留落腳,自也容易打聽。楚南風不知穆道承確切去向,唯有尋樞密使行蹤,但想龍從雲是在這使團之中,心恐北上之時,樞密使已經離遼陽歸去上京,錯過相遇時機,便要通寶閣相助。

“這個容易。”司空冉點頭道:“此下深秋,遼東之地已是雪天,飛鴿傳書大有不便,反不如人力傳送,路途雖有險阻,但皆是熟手,比飛鴿慢不了多少,老朽即刻令人傳信與遼陽古管事,請他留意。”

楚南風未曾考慮到天氣原因,但知司空冉所謂人力比飛鴿慢不了多少,必定是晝夜兼程,便道:“若是白雪茫茫,路道倒是難行,閣中箭衛不必連夜趕路……”

“楚先生放心,幽都到遼陽相距千餘里,途中雖無其它分閣,但每距兩百里左右,都置有本閣經營的客棧。”

“哦?”這倒出乎楚南風意料。

“遼境不僅有良馬,還有名貴皮毛、人蔘及諸多貴重藥材,中原各地商賈亦是想方設法求得,而本閣在遼境只有兩處分閣,銀票流通不廣,現成金銀需求甚大,考慮路途中或有橫盜,閣主就設立了客棧,以便策應意外之事……”

楚南風點了點頭,心下暗暗佩服洛寒水的行事周全。又聽司空冉道:“途中共有六家客棧,其中傳信之人皆是獵戶出身,熟悉周邊路況。”

“楚某不熟遼東路道,又不通當地方言,心中但恐不便,如此聽來,哈哈……倒是多慮了。”

遼東之地多達五六個民族混居,楚南風考慮自是不無道理,當下聽得途中有通寶閣的客棧,心中自是一喜。

“老朽亦會遣兩個箭衛隨先生身側,以便聯繫。”司空冉望了一眼馬希蘭,“遼東天寒,路有風雪,老朽備一馬車與先生、夫人代步。”

若說天寒地凍,以楚南風修爲自也不懼,但馬希蘭只有歸真之境,雖能應付惡劣天氣,楚南風卻是不願馬希蘭受了勞累,聞言但覺有理,便道:“如此就有勞司空管事了,哦,可曾有柳宮文這廝消息?”

自從那次與武望博返回中原後,已過了近兩月時光,此下即然來了幽州,楚南風便又打聽起柳宮文的行蹤。

“楚先生與衆長老上次闖了護衛府後,老朽又多方打聽,聽聞柳賊在先生等人歸去後不久,也回到護衛府,不過此下是否還在幽州,卻也無法肯定……”

司空冉停了一下,又道:“護衛府中的僕役皆是契丹族人,難以買通直接詢問,故而只能從一些官貴的僕從口中打聽,這廝極少外出履職護衛官員之事……想是他早有防範。”

“唔……”楚南風皺了一下眉頭,點了點頭道:“此下這個惡賊草木皆兵,要想殺他,須費時日緊盯,待楚某尋得穆前輩之後,再慢慢尋他。”

對於柳宮文自是非殺不可,但此下穆道承行蹤未定,楚南風心有所憂,自然先以穆道承的安危爲首要之事。

三日後,戌時將到,遼東顯州一處渡口,一家倘大的客棧前,停下了一車馬車,車上下來兩個身披大氅的人,正是楚南風夫婦。

這客棧並不像中原之地那般建有兩層樓閣,皆是平房,卻佔地極廣,面東背西建在離河道三百餘丈,地勢較高之處。

此時深秋,遼東之地多有大雪降落,江面已早結冰,因未入酷寒,冰層甚薄,卻使車馬無法從冰面上行走,便有諸多前往遼陽的商賈被阻在這渡口之處。

此時正值晚飯時間,店內堂上諸多客人圍成幾桌,靠着火爐火盆,就着馬奶酒,天南地北的邊吃邊聊。

店外雪花紛飛,天地間白色茫茫,寒風嘯嘯,堂內爐熱酒烈,南腔北調着暢飲笑談,倒有一番江湖自在情景。

這客棧正是通寶閣所設,兩日前,客棧趙掌櫃就接到有貴客會來的消息,早就安排上房等候,楚南風夫婦一到,趙掌櫃立馬將他二人迎到上房。

要待冰層厚結過江,時日頗長,考慮商賈衆多,客棧設有房間竟有五十餘間,想是疲於人手照顧客人取曖,通寶閣建立客棧之時就設有地龍取暖。

楚南風夫婦一進房內,但覺如身置暖春,解下身上大氅落座後,便聽那趙掌櫃道:“此下江面冰薄,若是先生急於趕路,恐是要棄馬車……先生今晚暫先歇腳,小的即刻着人過江再配車馬,在對岸相候,以便明日有車馬讓先生所用。”

通往遼陽府必須要經過這遼河河道,此下結有寸餘薄冰,但有歸真境修爲之人,施展輕功倒是容易過去,楚南風笑道:“此去遼陽不遠,前面並無箭衛回傳遼人使團歸來的消息,想是遼使還未從高麗歸來,我二人明日自行過河便是,掌櫃不必勞心……”

“先生萬不可如此。”趙掌櫃急道:“這是小的職責所在……”

“南風,就依掌櫃所言吧。”馬希蘭微微一笑。她心知這掌櫃是奉命行事,楚南風若是推卻,反是讓他受責。

楚南風聽得馬希蘭贊同,便點頭道:“也好,那就如此安排。”

趙掌櫃自是大喜,忙吩咐店內夥計張羅酒菜送入上房。

許是早有準備,甫一會兒,幾樣精緻的熱菜便送進房內,竟有一壺燙好的“歸來醉”,這卻讓楚南風大感驚喜。他自從馬希蘭出事後養成了喝酒遣懷的習慣,但對酒的品質甚是講究,在太白山之時,唯有“歸來醉”才喝。

後來岀去尋訪馬希蘭,慢慢改變了習慣,雖說大江南北的美酒也是品嚐,但心裡對“歸來醉”卻是情有獨鍾。而制酒配方唯洛寒水與方元知道,在洛寒水出事後,方元已無心遣人釀造,以至楚南風成婚之日也是喝不到“歸來醉”,此下見到如何不喜。

送酒菜進來的是一路隨行的兩位箭衛,見楚南風臉有驚喜之色,其中一位的箭衛便道:“這是遼陽古管事特定叫人送來,聽說是早上送至這客棧…”

“哦,原來如此。”楚南風笑道:“古管事還真是有心。”

古管事以前曾往太白山送過酒,認得楚南風,想是知道楚南風的行程速度,特意派人將酒送來客棧,那兩箭衛將酒菜置好,躬身告退而去。

楚南風望着持壺斟酒的馬希蘭,心有所感道:“瓊紛雁南飛,酒醇添思情……”

這十幾年來,每當憶起馬希蘭,唯有這“歸來醉”相伴遣懷,此下與馬希蘭同飲“歸來醉”卻是另有一番滋味。

馬希蘭知他的心思,淺淺一笑,“歸來風雨路,與君並肩行。”

楚南風望着眸中柔情似水的馬希蘭,雙手捧杯,“南風敬夫人一杯!”

“綠依同敬夫君。”馬希蘭舉杯相迎,輕輕一觸,二人竟都是淺淺一嘗,皆未將酒一口飲盡。

心有靈犀莫過於此,二人雖不惑之年才結了夫妻,但情心依如少男少女初戀一般,在平凡的相處中相敬如賓,兩情相悅的表達不因歲月的滄桑,而掩去真情的流露。

二人情意綿綿,淺嘗慢飲,酒菜用到一半之時,忽聽屋外傳來一道腳步聲,緊接着是趙掌櫃的聲音,“楚先生,小的有事打擾……”

楚南風忙道:“進來吧。”他知道通寶閣之人行事禮節周到,若非真有要事,絕不會在他夫婦二人用飯之時過來打擾。

趙掌櫃推門而進,身後跟着一位店中夥計打扮的漢子,二人躬身見禮後,趙掌櫃道:“一盞茶功夫前,店內來了兩位客人,一位看似年近五旬的壯漢,一位是須發皆白的老僧,那漢子進店之時身上衣服溼透,臉色時紅時白,似是在運功療傷,那僧人右袖破爛,應是與人打鬥……外面下有大雪,那僧人身上卻毫無雪花沾身。”

“哦?”楚南風略顯驚訝。當修爲到了神念境就能在雨雪之天,利用氣機使近身的雨雪化爲霧氣,但要講究路程的遠近,若是有超過十里的路程,氣機消耗之下就很難做到滴水不沾。

他對這客棧周邊環境不熟,心忖或這僧人從附近之處過來,若非如此,修爲應是入了山腰之境。

“小的武功低微,雖看不出那漢子的身手,但覺他修爲應是遠勝於小的……”趙掌櫃道:“若說以小的歸真小成身手,運用氣機……半盞茶功夫也能溼透衣服蒸乾。”

“掌櫃的意思?”

“尋常之時,此處也唯有河道有水,此下四處結冰……這漢子一身溼透,想是落下河道冰層所致,而河道至客棧近兩里路,以他的修爲絕不至於衣服還是溼透。”

楚南風點了點頭,“但若是到了神念之境,傾刻間用氣機將衣服水氣蒸掉也是容易……看來此人傷了不輕。”

“楚先生所想甚是,當初閣主擔心遼東武林人氏強悍,又不知底細,故吩咐小的留意過往江湖人物。小的心猜他應是與人打鬥,待將他二人安頓之後,便着店內箭衛去江上查看,許是一會便有消息。”

“這冰層雖薄,以歸真修爲之人在上面行走,也不至於跌落水下,而掌櫃看出他武學不凡……想是被人打落其中。”

但想江湖之人尋仇打鬥時有發生,以趙掌櫃的見識,不至於因這事大驚小怪特地趕來告訴自己,楚南風心念一動,便是問道:“掌櫃來告知楚某此事,是與楚某北上遼陽有關?”

“小的不敢肯定,但知楚先生打聽遼朝使團與穆先生的行蹤,聽了那二人的對話,或是跟穆先生有關。”趙掌櫃點了點頭,轉身對一旁的店夥計言道:“張彪,將你所聽之言告與楚先生……”

“是。”那張彪點頭道:“主院已是客滿,唯有側院安頓僕從馬伕的地方,還有幾間客房,故而小人將他二人引到側院安頓,許是小人只是尋常的築基修爲,他二人沒有防備,小人在廊道引燃取暖炭爐之時,聽那老僧在房內道:‘以手作刀能傷你如此,果然不負盛名,若非師叔我有所懷疑追隨其後,你恐是已遭不測’。那老僧講完之後,未聽有那漢子作答之聲……”

這客棧只有主院設有地龍,側院避寒取暖依是要用炭爐火盆。

“小人將爐火處理好後端入房內,又聽老僧道:‘以後樞密使府邸,從雲你就不必回去了,師叔那一拳未必能傷他根本,想是他會去尋仇,關於江南之行……看來師叔非陪你前去不可。’便聽那漢子應了一聲,‘謝過師叔’。小的那時已將手頭打理之事作完,不敢停留,便告退出來。”

楚南風聽到樞密使府邸之時,心中已然一動,待聽到“從雲”二字之時,腦中立時浮現‘象王’的名字龍從雲,心頭更是震驚,思索之間,但聽趙掌櫃道:“小的聽管事傳信留意遼廷出使高麗的使團,知道使臣是樞密使,聽了張彪轉述,恐這二人與先生此行或是有關,才斗膽過來打擾。”

楚南風壓住心中的震驚,微微一笑,“應是與楚某此行有關,多謝掌櫃前來告知。”

頓了一下,又道:“此二人修爲了得,萬不可再去刻意探聽他們言語,以防他們起了疑心……”

趙掌櫃見他神色凝重,心中一凜,拱手道:“小的遵從先生吩咐……那小的去看看外出查探的箭衛是否回來?”

楚南風點了點頭,待趙掌櫃二人告退離去之時,亦隨其後,看了一下外面天色,關上房門,沉吟道:“若我推斷無誤,那受傷漢子應該就是龍從雲……以手作刀,不負盛名?恐怕是指穆前輩。一拳未必能傷他根本?三魂七魂是爲人之根本,而‘百劫拳’專傷三魂七魄……”

楚南風說到此處,臉色愈發凝重,“龍從雲應是明竅山巔,這老僧是他師叔,能傷得了穆前輩……修爲至少是金身小成之境,或許也是傷了洛兄之人,穆前輩中了一拳,若無大礙必定會尾隨而來……”停言下來,目光投向馬希蘭。

馬希蘭從未見過穆道承,但知楚南風對他甚是敬重,見楚南風向自己望來,便知他心思,此下未見穆道承來客棧,自是擔心他受了拳傷。

取過楚南風的大氅幫他披上後,馬希蘭轉而又拿起自己的大氅,柔聲道:“綠依隨夫君共進退。”

望着馬希蘭溫柔中帶着堅定的眼眸,楚南風點了點頭,近身替她繫緊皮帽,也不言語,握着馬希蘭的玉手走岀房間。

屋外夜色微明,雪花依然紛飛,院井中已是白雪厚蓋,院井四周皆房,遮住了狂風吹打,廊道上倒無大量雪花飄進,楚南風夫婦順着廊道走入客棧堂廳。

此時堂廳上別無客人,唯有隨着楚南風前來的兩個箭衛在火盆邊喝酒聊天,但見楚南風夫婦走進,舉目望來,臉顯驚訝之中起身見禮。

櫃檯內的趙掌櫃見楚南風夫婦一身打扮,似要出去,大吃一驚,忙從櫃內趨步岀來,低聲道:“打探之人應是馬上回來,先生這是?”

楚南風正欲回答,“呯”一聲,店門打開,刺骨的寒風捲着雪花飄了進來,堂內氣溫徒降,火盆驟然一暗,一位身着勁裝的漢子奔了進來,跺了跺腳,反身將門迅速關上。

這勁裝漢子正是出去查看的店內箭衛,向楚南風夫婦拱手見禮後,對着趙掌櫃道:“小的在對岸的渡口偏南五六丈處,發現江邊山林有數棵大樹橫斷,還有一大片江面冰層破開,此下雪大,又漸漸結了薄層……”

此下確認無虞曾有人在那地方打鬥,楚南風聞言點了點頭,“辛苦各位,此事楚某自會料理。”

望向趙掌櫃,“那二人萬萬不可驚動,切記。”

楚南風的身手修爲,此下尚無把握勝的了穆道承,何況是這言稱一拳擊傷穆道承的老僧,深恐趙掌櫃等人大意,反丟性命,便又出言吩咐。

這已是楚南風第二次吩咐,趙掌櫃自是不敢輕視,鄭重道:“小的遵命,先生請勿擔心。”

“那楚某就告辭了。”

趙掌櫃知他心已有打算,自是勸阻不得,忙示意箭衛打開店門,對楚南風夫婦拱手道,“先生、夫人多多保重。”

寒風落雪中,楚南風輕握馬希蘭左手,跨岀店門,疾步而行,但見雪花飄至身週近尺,卻是紛紛化作白霧散去,站在店內趙掌櫃諸人望見,心中皆是暗暗驚歎。

這客棧離江邊渡口三百餘丈,不一會兒,楚南風夫婦已是行至,雪花紛飛,但見一條寬逾百丈的白練南北橫向岀現眼前,正是結了薄冰的繞陽河,楚南風心念一動,託着馬希蘭左肘,向對岸疾縱而去,幾個起落間,便到了箭衛所說的打鬥地方。

雖說是大雪紛落覆蓋,又結了薄冰,因時間不長,依然可見江面破開的痕跡,大至長、寬都有六七丈。

楚南風在江岸邊停足查看了一下,轉身走向東面山林之處,只見橫倒着四棵斷樹,右手一動,揮去蓋在斷樹上的白雪,細一察看,神情嚴肅,“這樹是“玉盤千毫”的招數所斷,看來與龍從雲他們交手之人確是爲穆前輩。”

“那老僧說穆前輩中了他一拳……以他口氣似乎認爲穆前輩非受傷不可,只是傷勢輕重的問題,那他何以不乘勢追擊?”馬希蘭疑道。

“想是那老僧見龍從雲傷了不輕,亦急於解救,又忌憚穆前輩修爲不凡,才未去追擊……”楚南風沉吟道:“這招“玉盤千毫”是守中帶攻,如我推測不差的話,龍從雲被穆前輩擊落江中之時,那老僧便從後面出拳襲擊,故而穆前輩轉身使出“玉盤千毫”……”

頓了一下,皺了皺眉頭,又道:“但穆前輩入了元嬰……已然能一心二用,即使同境之人偷襲,應是來了及應對,何以會中了那老僧一拳?”

疑惑之中,擡頭看向身側的山勢,此處的山頭有十餘丈高,連綿起伏依着結冰的河道向南延伸,渡口之處與北面山頭相連的地方,是寬近十丈的山谷岔道,想是商賈過往的通道。

楚南風略一遲疑,托起馬希蘭手臂,縱到覆有白雪的樹林之上,輕點樹梢上的冰雪,向南掠去,疾縱有五里之遠,陡見山勢凹進,有一山谷空地,二人飄落而下。

環顧四周後,楚南風緩聲道:“若穆前輩是傷了神魂,必然需靜氣凝神,神識恍惚中應是不敢遠行,此地或是他養神定心之處……”

“南風所言極是。”馬希蘭點頭道:“心神澄明,氣暢無阻,若神識見滯,從那打鬥之處至此,應須換氣……”她中毒之後雖修爲衰退,但依是有武學大成的見地。

二人對視一眼,鑽進東北面樹林,依着山勢繞向東南面細看,自是想察看是否隱有山洞,終是在正東凹進之處的半山腰上,發現了一處洞口,橫生的雜草被厚雪壓着低下,使着半人高的洞口清淅可見。

第四十八章 燕王李弘冀第一六零章 護冢之戰(一)第一六三章 護冢之戰(四)第四十八章 燕王李弘冀第三十二章 臥龍島第四十二章 神僧無跡第一四六章 涼州行(三)第三十八章 劉繼業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一一八章 清風驛刺殺(三)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二十六章 水龍吟第一八八章      立誓第二十六章 水龍吟第一四九章 紫金山之戰(一)第八十一章 毒書生第六十八章 追殺第九十七章 劫傷(上)第一四七章 涼州行(四)第十二章 救人第一零八章 雙龍池第五十七章 沈連城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七十章 身陷韶州第一二八章 明月長存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第四十六 言親第六十三章 根枝相連第十一章 報恩第一零六章 氣運之分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一三七章 誅殺卓青蓮(六)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二十章 舌戰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九十章 易氣金訣第四十八章 燕王李弘冀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六十二章 築心樓第一八二章   大愛無情第一四一章 衣冠冢第一七零章 扶搖子第一八一 章     困局第一五六章 謀劃第一五七章 尋策第五十三章 仙姑庵第四章 南下第一七三章    決戰青龍峰(上)第一六九章 一世錢第一六四章 護冢之戰(五)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四十八章 燕王李弘冀第八十章 詠竹第六十六章 蕭雁北之死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二十九章 浮生入夢劫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三十八章 劉繼業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十章 百蟲毒經第三十九章 八脈還魂針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一一九章 清風驛刺殺(四)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七十六 白髮哀情出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三章 送親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一五八章 無悔山之行第六十六章 蕭雁北之死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二章 兵禍第五十一章 法無我第四十六 言親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一零三章 高平之戰(五)第一零五章 高平郡主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四十六 言親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第六十四章 隱門第四十二章 神僧無跡第六章 敵襲第三十章 天雷音
第四十八章 燕王李弘冀第一六零章 護冢之戰(一)第一六三章 護冢之戰(四)第四十八章 燕王李弘冀第三十二章 臥龍島第四十二章 神僧無跡第一四六章 涼州行(三)第三十八章 劉繼業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一一八章 清風驛刺殺(三)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二十六章 水龍吟第一八八章      立誓第二十六章 水龍吟第一四九章 紫金山之戰(一)第八十一章 毒書生第六十八章 追殺第九十七章 劫傷(上)第一四七章 涼州行(四)第十二章 救人第一零八章 雙龍池第五十七章 沈連城第八十六章 破境第七十章 身陷韶州第一二八章 明月長存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第四十六 言親第六十三章 根枝相連第十一章 報恩第一零六章 氣運之分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一三七章 誅殺卓青蓮(六)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二十章 舌戰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八十五章 譚道人第八十四章 離別第九十章 易氣金訣第四十八章 燕王李弘冀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六十二章 築心樓第一八二章   大愛無情第一四一章 衣冠冢第一七零章 扶搖子第一八一 章     困局第一五六章 謀劃第一五七章 尋策第五十三章 仙姑庵第四章 南下第一七三章    決戰青龍峰(上)第一六九章 一世錢第一六四章 護冢之戰(五)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四十八章 燕王李弘冀第八十章 詠竹第六十六章 蕭雁北之死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二十九章 浮生入夢劫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三十八章 劉繼業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十章 百蟲毒經第三十九章 八脈還魂針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一一九章 清風驛刺殺(四)第一四零章 離島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七十六 白髮哀情出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三章 送親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一五八章 無悔山之行第六十六章 蕭雁北之死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二章 兵禍第五十一章 法無我第四十六 言親第五十二章 仙女湖第一零三章 高平之戰(五)第一零五章 高平郡主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四十六 言親第七十七章 心靜悔遺害第五十五章 天眼通第六十四章 隱門第四十二章 神僧無跡第六章 敵襲第三十章 天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