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殺豬刀法(二)

沈連城一怔,壓住心頭怒意,“此事是沈某屬下有錯在先,閣下若認爲沈某處事不公,大可見官處理……”

“好、好,打不過就想講理,講理不成就想用官家壓人……嘿嘿,若我不應呢?”

“那閣下又待如何?”

“將我家阿黃厚葬,行兇之人披麻帶孝叩拜,你們也要執禮作躬。”

“哈哈……”沈連城怒極反笑,“看來閣下是要仗着通天的武學不講理囉?”

“平生沒仗過,今日對你們這些仗勢欺人之徒,秀才我就仗一仗又如何?”

沈連城此下已知事難善了,側首瞄了一眼身邊的顧言春等人,緩聲道:“替我掠陣,防範他的丹神。”

他心知殺豬秀才是元嬰修爲,自也不敢託大,但想顧言春、雷焦等人未受重傷,可以側應防範殺豬秀才的胎丹神識,便是岀言吩咐。

“嘿嘿,不若你們一起上好了……”

聽得殺豬秀才狂傲的言語,沈連城並未動怒,一臉凝重的盯着他數息,倏忽而動,剎時間劍光幻起,劍氣凜人中,殺豬秀才身子一退,避開沈連城的一劍疾襲。

沈連城旋即變招而上,但見殺豬秀才隨着他快若疾電的攻勢,身形忽左忽右挪閃,卻也不作反擊。

楚南風暗自一嘆,輕輕捏了捏握在右掌中馬希蘭的玉手,言道:“我當如何處之?”

以楚南風的修爲,自是斷出沈連城等人絕非殺豬秀才的對手。對於沈連城的爲人,楚南風並不瞭解,但從他手下兵衛在街市上策馬橫衝直撞行爲來看,心猜他非行善之輩,對於殺豬秀才出手懲戒也是持贊成態度。

但洛逍遙在刺殺遼使之時,受他暗中相助才得以脫身,楚南風知恩圖報之人,若是眼下殺豬秀才對沈連城不利,自也不願坐視不理,心有矛盾之下,纔出口相詢馬希蘭。

馬希蘭智慧之人,在顧言春危險之時,楚南風不爲所動,而沈連城出手之後,便生爲難言語,立馬猜出他的心思,聞言一愕之下,旋即又是一嘆,“顧言春、沈連城欺壓百姓,受人懲戒,若生不測是爲咎有自取,計先生恩怨分明,想必他也不會怪罪夫君坐視不理,但沈連城畢竟有恩於逍遙……唉,且是助他一回,算是還了他的人情。”

見楚南風默默點頭,馬希蘭目光轉向打鬥場中,但見殺豬秀才依是未作反擊,卻是心感奇怪,不由得問道:“他是想摸清沈連城的招數?”

楚南風搖了搖頭,“他對這六壬劍法是爲熟悉……沈連城先一招招式將盡,他已知下一招攻勢所在,而先退到空位,雖未出手反擊,此下倒像是他在逼沈連城變招防護。”

以馬希蘭的修爲眼力,在沈連城、殺豬秀才快若閃電般的遊鬥中,只是能看到殺豬秀才未作反擊,卻是瞧不出其中厲害所在,聞言更是奇怪,“那他又何以如此浪費時間?難道是……有所顧忌。”

但想到殺豬秀才方纔差點置顧言春於死地,馬希蘭將本欲說殺豬秀才顧忌‘怒劍’向嘯天的言語改成‘有所顧忌’。

“他如此身手,隱在這村野之中,路見不平,卻又拔刀相助,顯出修爲……行事作風卻是難以讓人猜測。”

聽得楚南風所言,馬希蘭望了一眼已是躲進對面米鋪之中,被殺豬秀才救下的小孩,點了點頭,“沈連城有意息事寧人,未傷及人命的情況下……他算是得理不饒人,此下明明可以制勝,卻又不出手,當是令人費解。”

言語中,但聽場中沈連城暴喊一聲,劍氣徒然大漲,‘嘶、嘶’可聞之際,劍尖觸及殺豬秀才身遭兩尺之距,卻又是‘嗡嗡’作響,竟似像被人用手指彈動一般。

兩招過後,只聽殺豬秀才一聲輕笑,身形倏忽一頓,卻是探手切入劍式之中,右手指一彈,沈連城但覺劍尖一道氣機涌來,從劍身傳向右臂襲來,竟是將他自身氣機吞蝕一般,從手腕起奔涌而上,手中長劍已是握之不住,心頭大駭,忙是撤手暴退。

“咣噹”一聲聲響,長劍落下地上。站在路口正中的殺豬秀才,望向退到兩丈之外背向楚南風的沈連城,“嘿嘿,這十八招六壬劍法,你倒是施展的有模有樣,看來‘太始心經’你也悟得五成妙諦了……不錯、不錯。”

若是楚南風未踏入元嬰境,沈連城的招勢氣機看來是爲趨近圓滿,而以此下的眼力,卻是瞧出他將‘太始心經’修了有八成之勢。

須知同一個人的武學氣機,在不同修爲境界的人眼光看來,其達到的層次評價各自不同,自是修爲愈高之人,看的愈真。但聽殺豬秀才如此作言,楚南風心中暗自一凜,便是猜到他的修爲至少高出自己半籌。

“你身在軍旅居於高位,能有如此修爲,看來也非是聲色犬馬之徒……再給你一個機會,秀才我剛剛所言的厚葬阿黃之事,你若答應,此事便到此爲止。”

尋常之人修到抱丹大成,須得靜心潛修數十年,‘太始心經’雖是大成武學,沈連城若是醉心酒色自也無法達到此下境界。但聽殺豬秀才言下之意,有以此來判斷沈連城並非大惡之人的意思,楚南風夫婦不禁相視苦笑。

“閣下武學是爲通天之能,但也非是可以隨意拿捏沈某……你想不殺人而誅心,壞了我等心境,嘿嘿,大可不必費這心思。”

沈連城在與殺豬秀才鬥了十招之時,已是知道自己隨時都會爲他所敗,見他待自己將威力最爲厲害的最後三招使岀,方纔出手反擊,是有讓自己輸得心服口服之意。

而所謂士可殺不可辱,以沈連城的武學修爲及身份地位,受人尊敬日久,卻是不會因顧全性命與人低聲下氣,何況是與一條狗去披麻帶孝。

“呵呵,秀才的雕蟲小技倒是可行,陽謀大計卻是被你看破。給我阿黃披麻帶孝你覺得會壞心境,那秀才就殺猴給雞看了……”

楚南風夫婦此下方知他待沈連城使出最後一招纔出手的心思,聽得他言語反倒着說法,馬希蘭又是搖頭苦笑。

就在殺豬秀才言到最後一字之時,楚南風心念一動,鬆開握住馬希蘭的右手,背上的‘青魚劍’脫鞘而起,半空中疾射而去,只聽“當”的一聲,一柄長劍被青魚劍擊偏,堪堪從閃身右避的沈連城左肩劃過,帶着餘勢卻是向楚南風疾射而來。

原來當殺豬秀才言到‘了’字之時,掉落在地上的佩劍憑空而起,襲向沈連城。楚南風早已聽出他話意有出手之心,便是喚出胎丹神識,電光火石間使劍相擋。

沈連城與殺豬秀才遊鬥之中,身形位置自是有所轉變,在被逼退之後,卻是背向楚南風,當他心感不妙之時,襲擊而來的長劍已至身前一尺之處,若非楚南風有備再先,使青魚劍震偏長劍,縱使他向右疾閃,長劍必也會刺中他的左肩。

而楚南風心知殺豬秀才修爲了得,未使青魚劍由上而下相擊,自是恐其直襲的餘勢仍會傷了沈連城,便使招斜擊長劍。待見餘勢不減的長劍向自己疾射而來,反手將馬希蘭輕攬身後,同時左掌拍出,那長劍劍尖離他掌心三寸之處,停滯不前,“嗡嗡”作響數息,“咣噹”一聲,便是掉落地上。

在沈連城驚疑的目光中,只聽殺豬秀才揚聲笑道:“站在秀才家的肉鋪前,秀才我還以爲是貴客買肉來了,卻未料是來砸場子的,哈哈……好、好。”

“這二人是誰呀?怎麼會出手相助那些官兵……”

“噓,小聲點,莫讓人家聽得不痛快,一劍飛來把你切了……”

此時街道上觀看的衆人竊竊私語起來,但見馬希蘭微笑着側首望來,言語之人俱皆將頭縮回了鋪內。馬希蘭心感好笑之際,只聽收回青魚劍的楚南風低聲言道:“希蘭,你就在這裡相候。”

話音一落,馬希蘭便覺腰間一鬆,楚南風已是舉步向十字路口行去。

“在下楚南風,見過李先生。”他看到肉鋪招牌是爲‘李記肉鋪’,便知殺豬秀才姓氏,自是執禮以先生見稱。

“先生倒是不敢當。”李秀才也不還禮,言語一頓,左手拇指一動,“嘟”一聲響,酒葫蘆塞子彈跳而開,便見他仰首喝了一口,‘嘖’了一聲,望着楚南風,又道:“你是想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了,嘿嘿,這世道倒真得是反的。”

楚南風已是知他喜歡將話倒着說,言下之意想來是說自己助紂爲虐,聞言微微一笑,“當世雖聲教不一,善惡也是可分。楚某亦知官兵驕橫無狀,實應懲戒,萬幸李先生神人,使禍事消去,此下……”

未待他將話講完,李秀才接言道:“此下無有人命發生,還望李先生講理……楚先生是這個意思吧?”

楚南風尷尬一笑,“先生神思敏捷,令人佩服。但言‘講理’二字,楚某不敢論及。國有律法爲準繩,江湖亦有行事規矩……”

“秀才殺豬爲業,只知賣完豬肉,喝上一口美酒,什麼朝堂律法、江湖規矩又與我何干?”李秀才輕笑一聲,頓了一下,又道:“不過,看楚先生的穿着舉止,應是學識淵博之士,秀才我倒是想聽上一聽……”

此時但聽站在林中驛道路口的雷焦‘哼’了一聲,“欺軟怕硬之徒。”

雷焦從楚南風馭劍使招,已是知道他是元嬰之境,此下出手相助沈連城,只道是爲自己人,想着李秀才剛剛言稱,可以仗着武學修爲,不講道理教訓自身一衆人等,而此下與楚南風卻是講起規矩,心有所恃之下,便是岀言譏諷。

“秀才我就欺軟怕硬,你待如何……”言語之中,李秀才身形一閃,夾着一聲驚叫聲,又見一道身影騰空而起,掉向路道北面的田地之中。

站在林道路口岀言譏笑的雷焦,瞬息間已是被李秀才扔到五丈之外,衆官兵相顧駭然,紛紛倒退進入林間驛道。

回到原位的李秀才,瞄了一眼從他身側疾掠而過,去往沈連城身邊的顧言春,嘿嘿一笑,望着楚南風道:“無知之徒,擾人心神,秀才我把他扔了,楚先生可以講了……”

但觀這李秀才豪放不羈之性,猶勝過穆道承,楚南風心頭暗自一笑,“楚某未曾奉事朝堂,也非算是江湖之人,不敢大言律法、規矩,只知事有衡量之度……”

“哈哈……”李秀才又是一笑將話打斷,“原來楚先生講事喜歡借古喻今,娓娓道來……不若讓沈大人與他的屬下擡張桌子來此,再泡上香茶旁聽楚先生講理,秀才也好飲酒作陪。”

楚南風身爲書院師長,教導學子時長,與人交談自是循循漸進,但聽李秀才有嫌自己婆媽之意,一時苦笑,“楚某短見淺識,但恐乍言唐突……”

“說文論道,必是要借古論今,律法、規矩亦要借鑑先例,尋常之人講理更須有根有據,李先生高才,想是我夫君不如……”此時一道輕脆的女子聲音響起。

但見楚南風受李秀才言語譏諷,馬希蘭便是踏步而來,“我夫君是循禮之人,若是李先生有此雅興,搬張案几在此一擺,品茶論酒,慢慢講理也無不可。”

李秀才臉顯詫異,旋而一笑,“楚夫人方是高見,秀才我剛剛多喝兩口,忘了沈大人他們是官兵,失禮了、失禮了……”

有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李秀才拐個彎又是譏諷沈連城一衆驕橫跋扈。

已是來到楚南風身側站定的馬希蘭淺淺一笑,“倘若那小孩有失,按律法來斷,那騎馬兵士也罪不當死,或論江湖人物行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之下,也未必定要置那兵士死地。”

“而有幸李先生出手,此下小孩平安無事,我夫君之意是爲人命關天,若沈大人一衆與李先生無有仇恨瓜葛,李先生何必爲了阿黃要置人死地。”

“楚夫人講禮之人,不願直接道稱阿黃是牲畜、是狗,秀才我倒是感激了……”李秀才言語一頓,突是擡頭望着天空片刻,旋而目光投向楚南風夫婦,“楚夫人道理中所謂人命關天,想是要教秀才明白,雖說萬物有靈,但人畜終是有別……是不是?”

此下未待馬希蘭作答,楚南風應道:“楚某與內子正是此意,即如先生所理解人畜有別……”

“那依楚先生意思,是如何處理此事?”

“雖說小孩無事,但也受驚嚇,可使沈大人與家屬道歉,與上些許銀兩慰問。殺了阿黃的兵士可斷去他的行兇之手,以示懲戒,再讓他花錢將阿黃安葬。”

“就這樣啦?”靜靜地聽完楚南風所言後,李秀才笑了一笑,“我觀賢伉儷心心相護,想是知曉情之所鐘的念思所在,姑且不論阿黃與我形影不離有十年之長,就憑它是我傾心之人所送……我將行兇之人殺了也不爲過。”

夫婦二人心頭一震,想着自己二人分離十七年,每天望着易換而佩的‘青魚’、‘藍蛟’寶劍,也是可以慰藉思念之苦,但想若使這寶劍被人所搶,定是會與人拼命。

此下方知默默無聞的李秀才何以突然間顯露身手,且得理不饒人,是因爲他心愛之人所送的阿黃死去,觸動到了逆鱗所在。 www◆тTkan◆¢Ο

“敢問楚先生,這個算不算得上是仇恨?”

楚南風聞言一怔,心中暗歎一聲,言道:“有謂士可殺不可辱,何況與牲畜披麻帶孝,有失天道靈序,望李先生三思……”

“好個士可殺不可辱,李觀書今日就依楚先生所言……”

楚南風此下與李觀書相隔一丈,在聽到他自報大名之時,已是感應到他的胎丹神識躍出天關,心念一動,自身的丹神也是躍然而出,當李觀書話到‘所言’兩字之時,他的胎丹已經攻向退到三丈之外的沈連城。

若是兩年前,楚南風的丹神只能在三丈之內使招,但他此下已近元嬰小成圓滿,卻是可以在五丈範圍內攻敵,但知李觀書身手了得,心恐沈連城相避不及,喚出青魚劍相阻李觀書丹神之時,口中亦是喊道:“退岀五丈外……”

他此言是爲吩咐馬希蘭後退,衆人聞言也是紛紛後撤。此時青魚劍在三丈之處街道鋪面前半空中直刺橫斬,卻是把那些觀看的小販村民看了目瞪口呆,竟有幾人跪拜在地,對着憑空騰飛的青魚劍磕頭起來,口中唸唸有詞。

五息過後,楚南風胎丹神識但感李觀書的丹神氣機收回,便也喚回了青魚劍。

“哈哈……今日倒是有幸,能同時領教‘五太心經’兩門功法。”李觀書望向楚南風,“即然敢出手相阻秀才快意人生,想必是有所仰仗。好、好,若是能勝過秀才的殺豬刀法,那此事就依楚先生說的算。”

楚南風從胎丹神識的感知之中,卻是看不出李觀書攻向沈連城的氣機、招式的來歷,被他一言道出自己的功法所在,心中不由得一凜,但知此下一戰無法避免,聞言便道:“那就請李先生指教了。’

李觀書微微一笑,也不作答,將酒葫蘆往左腰側一掛,接着緩緩拔出別在右側腰帶上的一把殺豬刀。

只見那殺豬刀長七寸,寬三寸餘,刀身青黑油亮,一道有近寸寬的白色鋒刃,帶着弧度從前端而下,使刀頭呈有彎尖之狀。

“這把刀跟着秀才十五年,殺了一千八百六十六頭豬……”李觀書目光掃過刀身,微微一笑,“今日就讓楚先生用寶劍消去它的罪孽。”

“不敢,還請李先生賜教……”

“呵呵,打鬥也須這麼講禮嗎?好,那秀才就吟詩一首與楚先生聽聽……”

李觀書言語一頓,身形向後退了半步,驟然而動,同時口中吟道:“皇居帝裡崤函谷……”

離有兩丈之距的楚南風,頓覺身前白光幻起,刀影竟如大雪紛飛,隨着氣機若狂風暴吹驟襲而來,即使他動用‘他心通’神通,卻也無法感應到這一刀砍來何處,電光火石間,一招‘玉盤千毫’使出,同時引身疾退丈餘。

刀劍未曾交實,“嘶”了一聲,氣機卻是相撞,如同布條撕裂般發出一道長響。

“鶉野龍山侯甸服……”身形略有一頓的李觀書,隨着吟詩聲又是欺身而上,楚南風但覺一道刀氣如波浪向腰間涌來,便是一招‘長影暗雪’劈下,只見李觀書身形一閃,“五緯連影集星躔……”聲中,一劍劈空的楚南風又覺左側刀意襲面而來,忙是變招‘霧繞華光’相護,同時身形向右疾退。

李觀書出手三招,雖說楚南風能從氣機感應到其攻勢範圍所向,卻也無法確定其刀身所在,以至於青魚劍都未能與殺豬刀交實。

但想他的速度變化之快,是爲生平僅見,兩丈外站定的楚南風,望着未作追擊的李觀書,心頭大凜之下,鬥意反是生起。

雖說李觀書速度奇快,有‘唯快不破’之能,楚南風但想若任由他先動手,自己反是更爲被動,心念一生,便是一招‘秋水悲心’疾使而出,直襲李觀書胸口。

李觀書不退反進,“八水分流橫地軸”聲中,一道刀意頓然如潮水奔涌,迎向楚南風劍氣,‘嘶、嘶”撕裂聲中,又聽“當”的一聲脆響,二人身形在兵刃相交時,一觸即分,復是回到各自原先的位置。

“呵呵,”李觀書輕笑一聲,“原來楚先生也會‘太始心經’,不錯,不錯,比沈大人用起來可是威力多了。”

原來楚南風心知他速度奇快的厲害,便是用上了‘粘’字心法,當劍氣與李觀書刀意相交之時,使他相攻而來的速度一滯,一瞬間中才看到襲來的刀身。

楚南風本意是爲窺探李觀書刀身所在,招勢自未用盡,剎那間劍尖一轉,青魚劍抵上刀身,二人氣機在兵刃相撞之下,頓然使自身身形反震分開。

當世中自是有人身懷數門‘五太心經’功法,但聽李觀書所言,六丈處的沈連城卻是猜出楚南風的‘粘’字訣,應是來自於計經海。但想自己與李觀書連鬥十八招,也使出‘粘’字訣,卻是未能拖住李觀書絲毫變化的速度,便又是暗呼慚愧。

正如沈連城所料,在計經海指點洛逍遙修習‘太始心經’之時,楚南風對‘粘、蕩’兩字訣大感其妙,便也用心記下,時下與李觀書作仗,卻也發揮了作用。

第一四八章 魄元丹第五十七章 沈連城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二十四章 天蠶體第三十三章 獻寶第一六七章 護冢之戰(八)第三十七章 苗家傳承第一六三章 護冢之戰(四)第一六二章 護冢之戰(三)第八十章 詠竹第三十七章 苗家傳承第一六八章 護冢之戰(九)第一四九章 紫金山之戰(一)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一六三章 護冢之戰(四)第一二零章 龍氣易脈(上)第五十六章 半年之約第一三四章 誅殺卓青蓮(三)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二十二章 甘少龍之死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六十八章 追殺第三十一章 失劍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二十六章 水龍吟第八十七章 念情劍法第七十三章 渡口驚變第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反施其身第二十章 舌戰第四十三章 龍衛營第一八零章  殿前都點檢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一六零章 護冢之戰(一)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一七五章   報仇雪恨(一)第一四一章 衣冠冢第十六章 燕仲長第一八六章   官家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三十三章 獻寶第三十一章 失劍第十一章 報恩第二十四章 天蠶體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零二章 高平之戰(四)第一三零章 魂失悟命通(上)第一五六章 謀劃第一八五章   兵變(下)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一七五章   報仇雪恨(一)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四章 南下第一二二章 書房秘談(上)第二十八章 洛明珠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一五六章 謀劃第三十四章 郡主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九十七章 劫傷(上)第九十一章 錦囊第五十一章 法無我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三十八章 劉繼業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一四八章 魄元丹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一七七章   報仇雪恨(三)第一五二章 紫金山之戰(四)第十二章 救人第八十七章 念情劍法第一七九章   海難第三十一章 失劍第一三九章 心疑第一三三章 誅殺卓青蓮(二)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七十一章 負情蠱第四十二章 神僧無跡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一七零章 扶搖子第二十二章 甘少龍之死第三章 送親第九十章 易氣金訣第一二四章 殺豬刀法(一)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三十四章 郡主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一二八章 明月長存
第一四八章 魄元丹第五十七章 沈連城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二十四章 天蠶體第三十三章 獻寶第一六七章 護冢之戰(八)第三十七章 苗家傳承第一六三章 護冢之戰(四)第一六二章 護冢之戰(三)第八十章 詠竹第三十七章 苗家傳承第一六八章 護冢之戰(九)第一四九章 紫金山之戰(一)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一四三章 太易心經第九十八章 劫傷(下)第一六三章 護冢之戰(四)第一二零章 龍氣易脈(上)第五十六章 半年之約第一三四章 誅殺卓青蓮(三)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二十二章 甘少龍之死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六十八章 追殺第三十一章 失劍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二十六章 水龍吟第八十七章 念情劍法第七十三章 渡口驚變第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反施其身第二十章 舌戰第四十三章 龍衛營第一八零章  殿前都點檢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一六零章 護冢之戰(一)第十五章 千機散〈下〉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一七五章   報仇雪恨(一)第一四一章 衣冠冢第十六章 燕仲長第一八六章   官家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三十三章 獻寶第三十一章 失劍第十一章 報恩第二十四章 天蠶體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零二章 高平之戰(四)第一三零章 魂失悟命通(上)第一五六章 謀劃第一八五章   兵變(下)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一七五章   報仇雪恨(一)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第十三章 太白書院第二十五章 龍脈第四章 南下第一二二章 書房秘談(上)第二十八章 洛明珠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一五六章 謀劃第三十四章 郡主第七十八章 策馬論俠義第九十七章 劫傷(上)第九十一章 錦囊第五十一章 法無我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三十八章 劉繼業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一四八章 魄元丹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一七七章   報仇雪恨(三)第一五二章 紫金山之戰(四)第十二章 救人第八十七章 念情劍法第一七九章   海難第三十一章 失劍第一三九章 心疑第一三三章 誅殺卓青蓮(二)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七十一章 負情蠱第四十二章 神僧無跡第一百章 高平之戰(二)第一七零章 扶搖子第二十二章 甘少龍之死第三章 送親第九十章 易氣金訣第一二四章 殺豬刀法(一)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三十四章 郡主第十九章 十二春秋消無形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一二八章 明月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