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

由於是二十五歲正壽,因此天寧節上自然是極爲熱鬧,百官上首,諸國使者同賀,再加上教坊女伎的演樂歌舞以及左右軍內等子的相撲大賽,及至再上演了一場蹴鞠,端的是君臣萬民同樂。

如同上元節一般,整個東京城中都懸掛了無數彩燈,百官簪花而歸,燈火通明之處,不少人竟是徹夜狂歡。就是原本心有他事的各國使臣,在宣德樓上看到這盛世太平景象時,也禁不住嘖嘖稱讚,而原本就殷羨中原漢化的高麗使臣更是讚不絕口。

陪同趙佶在宣德樓上觀燈,高俅也禁不住感到一陣恍惚。北宋到了趙佶這一代君王,經過種種內政和軍事措置,可以說正處於極盛時期,府庫雖然還談不上極度充盈,但至少較之以前的窘迫來說已經是大爲改觀,至於東京城更可以說是天下最繁華之地,那富貴風流之處自然是其他任何地方都不能及的。

見遼國和西夏使臣藉故告退,他不由曬然一笑。遼國遭逢大變,正式的消息也已經傳到了京城。儘管說得含糊不清,但是,天底下原本就紙包不住火,更不用說此事大宋早就知道了,至於高端禮等一干使節是否尷尬,那關他何事?只不過,到了這步田地,西夏李乾順若是還沒有什麼表示,便未免太不領顏色了!

“這景象我還是第一次看到,上京雖然號稱北國第一都,但與東京相比還是遠遠不能及!外臣第一次來大宋就看到如此景象,此行不虛!”

趙佶聽到這聲感慨,立刻轉過頭來,見是高麗使臣王繼,不由微微一笑:“貴使這麼說,大約是曾經出使過遼國?”

王繼乃是高麗王的堂弟,此番奉旨出使大宋,原本就帶有其他目的。此時連忙彎腰答道:“陛下,外臣曾經三次出使遼國,在上京逗留過多日,始終覺得那城池缺乏大氣,如今一覽東京城,卻是覺得那天朝上國風範盡顯無遺!”

“哈哈哈哈!”儘管知道對方是言帶奉承,但趙佶心中仍舊萬分得意,畢竟。這種話是一個君王最愛聽的。高麗自很久以前就受遼國冊封,先前和大宋往來也是偷偷摸摸唯恐被人得知,現如今高麗已經可以名正言順地出使大宋,除了因爲大宋國力日盛的緣故,也因爲遼國對於高麗再也鞭長莫及的緣故——如今女真作亂,遼國哪有閒心去管高麗的事?

不過,對於大宋而言,高麗卻仍然是一個值得拉攏的對象。不單單是高麗的位置,而且是爲了多一個盟友。女真是靠不住地,因爲它就像一頭小狼。一旦養大了便極有可能噬主:而遼國和西夏更是世敵。需要嚴加防備;南邊的大理雖然恭順,但是,由於地域關係。可以作爲對吐蕃的橋頭堡,卻不能用用;這樣算下來,海外的高麗便能夠有莫大用場了,那些正在建造的鉅艦就是爲了這個緣故。

“貴使三次出使遼國,如今第一次來到大宋就說出這樣的讚語,恐怕是有些偏心了!”趙佶見王繼臉色一動,似乎想要解釋,便擺擺手道,“如今遼主因爲墜馬而臥牀不起,遼東的戰事卻愈演愈烈。這戰火不知何時才能夠消停了。”

“陛下所言極是。”王繼總算等到趙佶把話題轉到這上面,心頭自然大是振奮,“女真不過是白山黑水的蠻子,區區數萬人卻有不臣之心,外臣原本以爲遼**馬必定能夠一舉克復,誰知這仗竟打到了這個份上!”他一邊說一邊惋惜地搖了搖頭,“女真先前也曾經兵犯我國邊境,卻爲我國將士打退,可想而知。這打仗還是要靠士氣地。”高俅冷眼旁觀王繼的做戲,心中卻冷笑連連。這是猴年馬月的事了,也值得拿出來顯擺?當年女真人被遼國逼得生存艱難,又沒有什麼兵器戰馬,高麗那麼多人,打退女真的進攻還值得誇耀?女真頭一次起兵乃是應遼國之命對抗蕭海里的叛亂,那時不過只有區區八百餘人,可想而知再以前能有多少兵馬。看來,這高麗人的不虛不實之風,乃是自古有之。王繼卻不知道旁人看得通透,自顧自地說:“敝國自從接受遼國冊封以來,一直是恭謹有加,彼時和大宋聯絡不便,並不知道南朝還有如此大國。而自從兩國互通使臣以來,敝國方纔知道南朝的繁榮昌盛還在北朝之上。而北朝如今奸佞橫行,這形勢便不好說了。”

高麗一直都有向宋之心,這一點大宋君臣全都知道,自從早年安煮出使高麗以來,高麗使節便頻頻帶着厚禮前來大宋,貿易商船更是連年不斷,雖然也有逐利的緣故,但是,政治上的原因也不可小覷。此時,見王繼漸漸說到了點子上,高俅瞥了一眼趙佶的神色,便上前一步搭上了話。

“遼主臥病不起,原先權柄盡付外戚之手,如今雖然勉強糾正了過來,但仍是要倚靠皇后臨朝主政。若是前方戰事順遂倒還好,可若是戰事一旦有變,恐怕朝局又會有變。”說到這裡,他微微一頓,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地笑容,“女真如今一意西進,其志恐不在小,貴國和女真毗鄰,也該多多防備纔是。須知今非昔比,正是猶如此證。”

“高相公好意,外臣記下了!”王繼畢恭畢敬地一彎腰,然後便琢磨開了其中地道理。能夠屢次出使外國,不單單是因爲他的身份貴重,也因爲他的口才眼光。此番見遼使在宋帝面前似乎不能揚眉,再結合種種跡象,他已經敏銳地感覺到,一直維持不變地中原格局似乎會有變化。而如何抓住這個契機才能爲高麗帶來最大的利益,那就得看自己的眼光是否獨到了。

等到蔡京上了宣德樓,王繼告辭離去,趙佶看看身邊都是自己人,不由笑道:“想當初遼使每每來朝時,總會在各方面挑剔萬分,此番冷落了高端禮這麼久,他卻還得違心和此次的賀使來賀天寧節,足可見此消彼長,朕很是快意!”

天子得意,蔡京自然不會不在這個時候湊趣:“如今各國皆亂,唯我大宋安若泰山,確實值得聖上高興。只需再等等,聖上便可順遂心願了。”

“希望如此。”趙佶頷首點頭,擡眼見遠處燈火通明,更是露出了欣慰的笑意。二十五歲,他的日子還長得很,不愁看不見北定燕雲西出沙州!

高俅見一個小黃門躡手躡腳地想要上前爲趙佶繫上披風,連忙朝他擺了擺手。此時宣德樓下仍然聚集了衆多百姓在觀賞節戲,更有無數人在看着城樓上的官家,這一襲披風無論如何都不能在這個時候披上,須知衆口鑠金,誰知謎會傳成什麼?正胡思亂想的時候,突然聽到有內侍高聲報說:“啓奏聖上,皇后駕到!”

天寧節原本就是萬民同慶的節日,但由於王皇后身子一直不好,因此屢次天寧節都未曾怎麼露面,反倒是鄭貴妃王淑妃頻頻在人前出現,佔據了大多數目光。此時聞聽皇后駕到,不單單是站在不遠處的鄭王二妃露出了驚愕地神情,就連趙佶也頗感意外。

大宋雖然有外戚不能掌權的規矩,但是皇后向來最尊,見王皇后緩緩行來,宣德樓上諸臣慌忙下拜不迭,口稱皇后千歲,而王皇后一一含笑應對,到了趙佶跟前方纔盈盈下拜。

“你的身體不好,這夜晚風大,若是不能支撐便不該出來!”趙佶親自扶起了王皇后,見她臉色看上去還好,心中不由一鬆,連忙朝旁邊的內侍喝道,“快去取一件披風來!”

剛纔那個捧着披風的小黃門慌忙上前,吶吶言道:“聖上……這是您的披風……”

趙佶卻不管這麼多,拿過披風就爲王皇后系在了身上。月光之下,這一襲龍紋披風自然是格外耀眼,底下的百姓早已聽說是皇后親自蒞臨,又是好一陣喧譁。

儘管這兩年已經領受過了趙佶的頗多溫情,但在人前這還是第一次,王皇后的臉上不由露出了幾許紅暈,原本尚有些蒼白地臉色頓時顯得嬌豔幾分。”臣妾一直都沒有機會親自爲聖上的天寧節添彩,此次身子稍好一些,怎能再缺席?”

“好,好!”趙佶連連點頭,下意識地抓住了王皇后的手,帝后兩人便站在了宣德樓的最高處。此時此刻,底下山呼萬歲聲不絕於耳,竟是震耳欲聾。

見帝后兩人看上去琴瑟和諧,高俅心中卻有些黯然。翰林醫官院院使羅蒙是他舉薦的,因此,即便他不去刻意打探消息,對於宮中衆人的身體狀況卻依舊是廖若指掌。據羅蒙說,王皇后的身體已經日漸孱弱,怕是熬不過明年。如今看來,這位皇后怕也是在把握最後一點時間了。

“元長,伯章!”

聽到這聲呼喚,蔡京和高俅連忙上前,卻只見趙佶轉過頭來,神采飛揚地道:“將來若有天下大定的那一日,朕便要在這宣德樓大閱諸軍,一觀獻俘闕下的盛況!”

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12章 捉襟見肘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22章 曾布回朝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15章 元旦大朝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14章 夜深人靜截人時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40章 謀痹敵步步爲營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28章 擊掌爲誓第20章 重拳出擊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11章 賓客盈門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9章 微服出遊第17章 略施薄懲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14章 君王自古無家事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12章 魑魅魍魎煽人心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8章 商人重利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7章 天家兄弟皆有心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39章 春花秋月第30章 巧舌如簧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11章 天子謀國有遠慮第33章 狹路相逢第33章 同仇敵愾應大敵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13章 元符皇后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4章 百日抓週第5章 仇人相見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12章 觀前路蔡相憂心第36章 宮中私語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29章 信口開河第37章 蔡王府獄第38章 痛苦抉擇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36章 宮中私語第2章 計議將來第26章 驚聞隱情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
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12章 捉襟見肘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22章 曾布回朝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15章 元旦大朝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第17章 相忌深落井下石第28章 諸臺諫心繫同僚第14章 夜深人靜截人時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40章 謀痹敵步步爲營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32章 聞婿言如夢初醒第28章 擊掌爲誓第20章 重拳出擊第1章 哪堪平地波瀾起第11章 賓客盈門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第4章 人生難得幾回搏第9章 微服出遊第17章 略施薄懲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14章 君王自古無家事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12章 魑魅魍魎煽人心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8章 商人重利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7章 天家兄弟皆有心第8章 故人相見如陌路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4章 文武事人盡其才第39章 春花秋月第30章 巧舌如簧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11章 天子謀國有遠慮第33章 狹路相逢第33章 同仇敵愾應大敵第13章 觀相撲官家有感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13章 元符皇后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4章 百日抓週第5章 仇人相見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12章 觀前路蔡相憂心第36章 宮中私語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29章 信口開河第37章 蔡王府獄第38章 痛苦抉擇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12章 應邀約高俅承情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33章 泱泱大國四方朝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20章 賀婚事天子降恩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11章 幕後手漸露端倪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21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36章 宮中私語第2章 計議將來第26章 驚聞隱情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