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

崇寧五年正月十二日,由於彗星依舊長懸於空中,因此趙佶便依姚舜輔之言,下詔求直言,準中外臣僚直言朝政闕失。此議一下,原本便蠢蠢欲動的有心人頓時沉不住氣了。奏疏猶如雪片一般送往中樞,其中彈劾蔡京擅權誤國的佔了一多半,剩下的有彈劾高俅的——其連年用兵虛耗民力;有彈劾阮大猷的——長年位居中樞而無寸功;有彈劾蔡卞的——執掌樞密卻趨附宰執……就連遠在西北的嚴均也沒有拉下。

看到這些奏疏,趙佶自然是覺得心煩意亂,但是,他又知道這求直言萬萬不能只做一個樣子,因此勉強耐着性子看了一些。孰料次日受彈劾最多的蔡京便以腿疾告病在家,聲稱不能上朝,緊接着,高俅也稱病不出。這尚書左右僕射同時缺席政事堂議事,朝中上下頓時大譁。只苦了吳居厚和阮大猷幾人仍得勉強振奮精神入朝理事,只有張康國暗自高興。但是,他仍舊沒有貿然行事,仍舊在觀風色。

接下來的事情更是出乎人們意料,樞密使蔡卞告病,同知樞密院安惇去世!兩個宰相外加一個樞相同時告病,而樞密副使去世,這種情形自太祖開國從未有過,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象愈發明顯,人人都在猜度趙佶的反應。大宋歷來宰執最貴,要是蔡京蔡卞高俅沒有因爲這一次的事情而落馬,那麼,屆時這三人重返中樞,免不了要有衆多的人吃掛落。

葉夢得自忖坐定了京黨二字,乾脆頻頻出入了蔡府。而蔡卞則是真正的閉門謝客誰都不見,而高俅雖然號稱閉門養病,卻仍然不時接見一些前來探望地客人。能夠在這個時候上門探望的大多都是平日和他交往密切的人。先有陳次升和陳瓘,然後便是陳王趙佖。再接下來則是剛剛遷爲中書舍人地霍端友。

陳次升和陳瓘都是赫赫有名的直臣,自從趙佶即位之後雖歷經波折卻始終未曾去位,乃是臺諫中深得人望地老臣;陳王趙佖是趙佶的兄長,寵信不衰敬重最隆;而霍端友是崇寧二年開科取士的狀元,三年之中累次遷官。趙佶甚至以他之故令給事舍人賜穿金紫服,乃是新一代士子之中的第一等人物。如此聲勢,倒是讓別人暗自心悸。

高俅倒是有苦自己知道,這個節骨眼上,他當然不敢跟着蔡京裝病,但事情偏偏就巧在這裡,一直身體健康的他居然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先是發熱,然後是頭痛外加渾身無力,就連幾個平時妙手回春地大夫開的方子也不濟事。一副面色憔悴的樣子把前來探望的三撥人都嚇了一跳。

陳次升和陳瓘原本還以爲高俅是借病躲開,見到高俅本人方纔嚇了一跳。面面相覷了一陣子,陳次升便先問了病情。待知道是冷熱交襲方纔放了心,但仍舊是要來方子仔細察看。這二陳都是君子,見高俅是真病也就沒有多加盤桓,問明瞭情況便草草告辭。

來探病的陳王趙佖卻是受了趙佶的請託※以跨入房門之後便皺起了眉頭←乃是久病成醫的人,先前去探望蔡京的時候便知道蔡京是在裝病,因此在看到藥方和高俅的模樣時,他便明白這位宰相是真病了,心中不免苦笑。

“高相公,你這病的可真不是時候。”趙佖已經和高俅熟絡慣了,順勢便在牀頭坐了下來,“我剛剛纔跑了兩家,元長相公和元度相公都坦言是借病躲開別人,你倒好,居然真地病怏怏的!看來還是官家明白你,我還沒來之前就斷定你是真病,還真讓他說準了。”

高俅聽得心裡發苦,恨不得現在就讓人擡着到大街上轉一圈,但他知道這不過是癡心妄想。別說他如今的病最忌諱吹風,就說這流言蜚語也不是他地露面就能夠平息的〖來想去,他只得勉強開口答道:“我也沒法子,這病來如山倒,一點預兆都沒有,前天晚上睡下去的時候還好好的,誰知道就這麼病了!煩請陳王回去之後把實情稟報聖上,唉,清者自清,我又不像元長元度那樣資格老,在家裝病算怎麼回事?”

趙佖聞言不禁失笑,說了說朝中景況,又提起了內外紛紛揚揚地謠言,坐了將近一個時辰方纔告辭離開。細算下來,比起先前造訪蔡卞和蔡京的府邸來,他在高俅府中呆的時間最長。

霍端友卻是晚間來的,當看到高俅滿臉病色時,他着實吃了一驚,然後方纔致歉道:“高相見諒,我原以爲……”

“你原以爲我在裝病,對吧?”高俅見霍端友臉色尷尬,不由苦笑着擺了擺手,“算了,你也不是第一個,早先陳次升和陳瓘大人來過,接着陳王也來過,看到我這個樣子都吃了一驚。唉,要是我還有一分力氣,勉強撐着也會去理事,現在卻不成了!”說到這裡,他心裡很有一種心灰意冷的感覺。什麼時候不好,偏偏這個關鍵時刻病了,這老天爺還真不夠開眼的!

“高相既然在病中,就不要想這麼多了!”霍端友心中一沉,連忙勸解道,“我若是謎見到聖上,一定會稟明此事。聖上對高相一向信任,應該不至於會聽信謠言。”

高俅瞟了一眼鄭重其事的霍端友,心中不禁暗歎。怪不得自霍端友自狀元入官以來,人人都說其乃是士子典範,就看他如今說話的方式,就不是那些喜好以揣摩上意進身的人可以比的。只不過,正則正矣,倘若沒有一絲一毫的機心,其將來的仕途之路,恐怕並不好走。

“仁仲,此次星變非同小可,與其說決斷大權在於聖上,不如說是握在百官手中,你明白嗎?”見霍端友一瞬間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他不禁想到了遠在西北的嚴均,“聖上乃是有決心的天子,斷然不會朝令夕改,但是,在羣臣的重壓之下,縱使是聖上信任,有些東西也是難以挽回的。不過,你如今隨侍御前,不妨注意一點,那就是不論如何,西北不可動!”

西北不可動!

霍端友乃是持重之人,仔細品味了一番便立刻點了點頭。”高相放心,我明白輕重,一定會清清楚楚地回報聖上!”

你還是不明白!高俅無奈地搖了搖頭,這種攸關大局的決定,趙佶一定會堅持己見,但是,若有人藉着星象以及之前簽訂的合約而大做文章,縱使是天子官家也不見得能夠支撐下去。想當年王安石變法時,神宗是何等信任,最後還不是不得不將其罷相。而這一次的崇寧星變,正好便給了反對派一個重要的契機。蔡京下臺是十有**的,蔡卞是不一定,至於他高俅是否能夠留任,也得看局勢發展。只可惜,這些話即使對霍端友交待也沒用。

沉默良久,他方纔對霍端友道:“總而言之,仁仲你謹言慎行也就行了。”

見霍端友告辭出去,裡屋的英娘方纔悄悄走了出來,喚來兩個使女讓高俅躺好,她這才憂心忡忡地道:“高郎,看他們的樣子,似乎外頭鬧得很兇,你是不是需要另上一道摺子?”

高俅卻冷笑一聲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如今看着牆倒衆人推的感覺也不壞!”

“高郎!”

見英娘急得臉色通紅,他不禁下意識地抓住了妻子的手,笑着解釋道:“你不用擔心,蔡元長那麼聰明的人,怎麼會不知道這個時候告病在家便意味着要挾聖上?撇開他不談,蔡元度居然也學了這一招,這意味着什麼?星變總歸是有盡頭的,即便聖上因爲這一次的天現彗星而罷斥宰執,但是,一旦星變過去,倘使繼任者不及我們這幾個老人,安知聖上不會重新任用?更何況,藉着這一次的機會,他蔡氏兄弟還能夠看清何人可信何人不可信,所以,我又何必着急?風頭老是太足也不是好事,只要聖上能夠堅持國策,我歇一下又有何妨?”

“可是……”英娘欲言又止,好一會兒才似乎下定了決心,“伊容前日進宮,聽鄭貴妃說,聖上似乎有復哲宗廢后孟氏的意思。”

“復立元祐皇后?”高俅聞言不由怔了,好一會兒才哈哈大笑道,“想不到,想不到竟會在這個時候!也好,如此也免了復立後再廢黜,活生生地折騰人!”

見丈夫說話頗有些語無倫次,英娘不由着了慌,連忙將手覆上了高俅的額頭,見沒有多少熱度方纔放下了心,但仍舊嗔怪道:“你胡說八道什麼,孟皇后乃是先帝廢的,如今聖上說復位就復位,外頭會怎麼想?再說……”

“你不用說了,此事在星變之中辦,於聖上於孟皇后都是好事,至少,反對的聲音不至於那麼響亮。再者,如今宮中除了王皇后之外沒有一個輩分更尊的長者,彈壓起來不免就會有些麻煩。今後若是聖上再病,也不會找不到一個主持大局的人。”高俅隨口一答,見妻子面色怔忡,不由在她的手上輕輕拍了兩下。

“你放心,若是這一次我真的被罷相,我便學當年王荊公暫時引退一下,帶你們好好出去遊玩一番。這大宋數千裡河山,山水又豈是一個汴京能夠數盡的?”

第17章 出人意料第3章 尋人有果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第23章 明爭暗鬥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31章 宋廷亦重遼東事第31章 萬事俱備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4章 百日抓週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第6章 風雨欲來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35章 太后歸政第3章 尋人有果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14章 君王自古無家事第34章 負荊請罪第4章 觀互搏巧言激將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第28章 威逼利誘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39章 天降麟兒曰鵬越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34章 御前蹴鞠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31章 另有定計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37章 降逆子太公發威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6章 風雨欲來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5章 開空門迎俊傑才第28章 擊掌爲誓第31章 反目成仇第24章 浮出水面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2章 幕後盟友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17章 出人意料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6章 一語驚人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9章 因緣巧合得悍將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34章 御前蹴鞠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34章 大計初定第11章 奇妙遇合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5章 蔡元長笑看佳婿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2章 大遼密諜第32章 黎陽盜禍緣何起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39章 出重拳腥風血雨第17章 風起朝堂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16章 懲治惡奴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10章 東坡之約第30章 美人恩重第4章 權相亦有憂心事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
第17章 出人意料第3章 尋人有果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第23章 明爭暗鬥第10章 三英聚首圖大計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31章 宋廷亦重遼東事第31章 萬事俱備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4章 百日抓週第21章 臨奠禮猜忌橫生第6章 風雨欲來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35章 太后歸政第3章 尋人有果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14章 君王自古無家事第34章 負荊請罪第4章 觀互搏巧言激將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13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29章 金枝玉葉接連降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15章 連失利如遼請援第28章 威逼利誘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5章 貴公子北上成都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9章 揣心思狀元得意第15章 冰凍三尺非驟寒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39章 天降麟兒曰鵬越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34章 御前蹴鞠第29章 應危機三人成虎第6章 千言萬語無真假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31章 另有定計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37章 降逆子太公發威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6章 風雨欲來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5章 開空門迎俊傑才第28章 擊掌爲誓第31章 反目成仇第24章 浮出水面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2章 幕後盟友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17章 出人意料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36章 一語驚人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9章 因緣巧合得悍將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34章 御前蹴鞠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34章 大計初定第11章 奇妙遇合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5章 蔡元長笑看佳婿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2章 大遼密諜第32章 黎陽盜禍緣何起第2章 奇兵天降自成功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39章 出重拳腥風血雨第17章 風起朝堂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16章 懲治惡奴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10章 東坡之約第30章 美人恩重第4章 權相亦有憂心事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