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十萬大軍徵遼東

對於大宋而言,女真人舉起反旗還在計算之中,但是,對於已經安逸了太久的強遼而言,他們自然是早已習慣了別人的卑躬屈膝,根本沒有料到會遭到那些女真蠻子的背叛。當然,漢化已久的契丹人也沒有想過,就在百餘年前,他們也同樣是中原漢人口中的蠻夷。

先是派去女真恕海東青的使者被執,然後是派去征伐的三千大軍全數被殲,最後是丟了寧江州,甚至連主將也被一箭射殺。這還不算,女真人又一次漂亮的伏擊,滅掉了遼**隊四千人。最後,女真派人送來了一封言辭卑切的國書,但其中意味卻是清清楚楚——女真乃是遼國屬國,並非臣民,除了歲貢之外,遼國不該以各種名義巧取豪奪。

看到這份國書,耶律延禧自然是勃然大怒,當廷便將文書撕了個粉碎,二話不說便喝令將所有使者退出去斬首。此時,廷上羣臣誰都不敢觸了黴頭,竟無一人敢站出來勸阻。可憐那被女真人放回國的幾名寧江州契丹貴族,竟糊里糊塗地作了刀下冤魂。

“朕怎麼會養了這麼一羣沒用的東西!”下了朝之後,耶律延禧仍舊忍不住氣,在寢殿中大發雷霆,滿臉的殺氣騰騰,“居然連寧江州也丟了,黃龍府還有祥州,那些地方的守軍都幹什麼去了!女真各部總共也不過數萬人,能打仗的最多不過萬餘,遼東守軍少說也有將近十萬,難道我契丹的騎兵都死光了嗎?”

見耶律延禧如此暴怒,儘管蕭瑟瑟一向受寵。此時也不敢貿然闖進,只是在門邊站着躊躇。三千人被殲,寧江州失守。這雖然是遼國這數十年來難得的敗仗,但卻不是真正地大事↓雖然隱隱覺得女真的崛起不容小視。但仍覺得,真正的危機在朝庭之內。耶律乙辛雖然已死,但是,擅權地小人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更有甚者藉着剷除耶律乙辛餘黨的名義胡作非爲,長此以往,就怕是龐大地一個帝國就從根子上爛了。

可是,她只是區區一個嬪妃,不是皇后′然前有太祖皇后述律平稱制攝軍國事,後有景宗皇后蕭燕燕攝政數十年,但是,如今她有智慧,卻沒有後援。耶律延禧的兩大寵臣蕭奉先和蕭芷因全都視她爲眼中釘肉中刺,她若是貿然進言。只怕一旦泄露便會被人指斥以婦人之身干預國政,到了那個時候,只怕滿心抱負俱化爲煙土。

沉吟良久↓終究還是舉棋不定,不知是該進去還是該折返寢宮。

就在這時,內間一陣響動,幾個滿面惶恐的宦官匆匆衝了出來。一見蕭瑟瑟全都一愣,慌忙跪倒。

“拜見文妃娘娘!”

蕭瑟瑟正欲開口詢問,只聽得裡頭傳來了一聲叫喚:“是瑟瑟麼,進來吧!”

蕭瑟瑟這才擺手示意衆人退下,自己婷婷入內盈盈下拜道:“參見皇上。”

“起來吧。”由於心中有事,因此即便對這個一向寵愛的妃子,耶律延禧仍舊是板着一張臉。”寧江州丟了的事,你也知道了?”

“臣妾從內侍那邊聽說了。”蕭瑟瑟偷眼覷看耶律延禧地臉色,見其神情陰沉,不由又是心中猛跳,但立刻強打着精神勸解道,“皇上,我大遼精兵強將入雲,丟了寧江州,再派良將重新奪回就是,若是爲此氣怒,豈不是遂了他人心願?臣妾以爲,皇上在朝中擇選一員良將,再大發諸道之兵,命他們前往遼東鎮壓。臣妾倒是不信,若有數十萬大軍,女真人還能翻天不成?”

耶律延禧聞言眉頭一皺,轉而大喜過望:“不錯,聽說女真人能打仗的不到五千人,就算他們有天大的本事,難道還能以一當百不成?朕就好好的挑選幾員猛將,哪怕是踏平了遼東,讓女真人族滅!”

“皇上有如此雄心壯志,臣妾就放心了!”蕭瑟瑟終於鬆了一口大氣,她並非如表面上那樣篤定。只是,若真的動用十萬大軍,哪怕領兵打仗的再不濟事,憑藉契丹鐵騎的威勢,只怕也應該能夠一舉蕩平障礙纔對。

“瑟瑟,你如此關心國事,朕有了你,便覺得心安。”耶律延禧笑着將寵妃攬在了懷中,手中稍稍用了一點力,“你前時剛剛小產,有時間就多休息,別累着自己。”

驟然聽到小產兩個字,蕭瑟瑟的身子突然一僵,好一陣子才恢復了過來。一個月前的小產對於她來說可謂是晴天霹靂,也只有她知道,那所謂小產的真正內情是什麼。耶律延禧酷愛打獵,後宮中地女人並不算多,位分高的滿打滿算也不過十餘人,可是,即便她如今因年輕貌美而得寵,若是沒有一個兒子,將來又該怎麼辦?恐怕,連一條活路都未必能夠……

次日,耶律延禧當朝宣佈,調東京道中京道上京道十萬大軍前往遼東平亂,但是,這立刻遭到了羣臣的反對,這其中態度最堅決地便是蕭奉先。由於打聽到這是蕭瑟瑟的主意,再加上對女真人絲毫不重視,因此,他幾乎用盡了花言巧語從中阻撓。終於,耶律延禧也改變了主意,由當朝國舅——蕭奉先的弟弟蕭嗣先作爲都統前往遼東,領東京道大軍六萬人,號稱十萬人。一時間,遼國上下一片譁然。言者紛紛斷定,只要大軍所指,女真人必定聞風而降。畢竟,比起遼國大軍的威勢來,區區女真人地數千部隊確實是不夠看的。只有一些忠直臣子憂心忡忡,遼國承平日久,東京附近的兵將從來沒有少壓榨過女真諸部,再者諸府兵將新敗於女真,士氣已經是頹然不振,倘若此番再敗,則局勢危矣。

“十萬大軍?”

當烏雅束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面上不由籠罩了重重陰霾。十萬人,那可是十萬人!完顏部雖然勉強統一了女真各部,但是,所有部族民衆加在一起只怕也只有這些′然有大宋暗中的援助,但從他們和遼國開戰以來,大宋的商船便不敢冒險靠近,時至今日,所有交易和繳獲得來的戰馬、兵器、盔甲,所有這些只夠武裝五千餘人。五千人對十萬人,這能有勝算嗎?

阿骨打、迪古乃、習不失、石土門等人全部環坐在側,聽到遼國十萬大軍來攻的時候,臉上都有些色變。若不是遼主欺人太甚,他們也不會在沒有做萬全準備的情況下舉起反旗,畢竟,要獻出女真青壯作爲奴隸,這是他們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阿骨打看了座上的烏雅束一眼,見其臉色青白眼睛凹陷,知道這些天的操心讓其精神憔悴。不管是誰,肩上壓着這樣的擔子,只怕也同樣會患得患失。此時,他沉聲出言道:“大家不用這個樣子,這一次,遼國動用的仍然是東京道的兵將。打下寧江州之後,我們女真勇士的威名已經深深種在了契丹人的心裡,所以,他們雖然兵多將廣,卻未必一定能夠取勝!”

有了阿骨打這句話作爲鋪墊,迪古乃也立刻接口道:“不錯,此次遼國舉兵號稱十萬,但是,算上殿後以及輜重兵,再算上諸多水分,大概最多也不過六萬人。而我女真諸部世居遼東,對於地利遠遠比契丹人熟悉,只要能夠出其不意,未必就會佔了下風!”

奇兵出擊!

聽到這句話,所有人都覺得眼前一亮,就連座上的烏雅束也陰霾盡去。沒錯,本來就是以少敵多,誰說要堂堂正正和遼國決一死戰。倘若能夠藉着遼軍初到之際加以奇襲,趁其陣腳大亂的時候再進行掩擊,說不定會有別樣的戰果。

“此次的統兵大將乃是遼主皇后的弟弟蕭嗣先,從來沒有聽說有什麼大本事,只不過憑着身爲貴戚得到任用而已。遼國用此人作爲大將,分明是小看了我女真勇士,送我們一場成功!”石土門適時站了起來,向正座的烏雅束撫胸行禮道,“請都勃極烈派出探馬打探遼軍行蹤!”

“好!”烏雅束的信心和鬥志同時高昂了起來,擲地有聲地道,“那就讓契丹人看看,前些時候我們的那三場大勝,絕不是僥倖得來的!”

遼主詔令下達後第六日,大宋中樞終於得到了消息。原本就熱鬧的樞密院頓時更熱鬧了,那幫子嚐到了甜頭的年輕官員更是沒事就往樞密院跑,那個沙盤戰事推演已經變得如火如荼,甚至還演變成了有人當擂主,有人專門攻擂的局面,就連始作俑者高俅也沒有料到。

須知大宋重文輕武是自太祖朝就傳下來的,所以,文臣對於武將總是抱着一種輕蔑的態度,哪怕是沙場名將,調回京中在文臣的面前也總得矮一頭。而此次紙上談兵雖然爲一些宿將所不屑,但着實提高了那些文臣論兵的興趣。防範武將做大固然沒錯,但是,閹割一個民族的血性和志氣卻更不足取,在高俅看來,若是全民尚武,哪怕是有再多的遊牧民族入侵,堂堂華夏也不會落得後世的處境。

第21章 雷霆恕閹宦橫死第9章 微服出遊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26章 驚聞隱情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12章 橫加脅迫第26章 驚聞隱情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5章 開空門迎俊傑才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28章 威逼利誘第15章 閹宦手段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24章 巧言令色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32章 得寸進尺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22章 疑霧重重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10章 賀新人陳王登門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6章 重操舊業第39章 春花秋月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20章 定立新君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13章 貌合神離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4章 緊鑼密鼓第34章 負荊請罪第40章 臨行前夕第1章 星變奇觀天下震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第31章 萬事俱備第4章 緊鑼密鼓第3章 驚天秘聞平地現第17章 風起朝堂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37章 晴天霹靂第25章 鬧劇連連第10章 爲夫郎妻妾費心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24章 微服行驟聞噩耗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7章 紛至沓來第32章 黎陽盜禍緣何起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22章 疑霧重重第3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40章 塵埃落定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20章 遂寧郡王第4章 酒肆論書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2章 計議將來第30章 美人恩重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16章 君臣閒來談家事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
第21章 雷霆恕閹宦橫死第9章 微服出遊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15章 細謀劃聯手製敵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12章 天下熙熙爲利來第26章 驚聞隱情尾聲大好河山大結局第12章 橫加脅迫第26章 驚聞隱情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5章 開空門迎俊傑才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28章 威逼利誘第15章 閹宦手段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38章 動殺心高俅放權第24章 巧言令色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32章 得寸進尺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27章 君臣再復當年意第22章 疑霧重重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10章 賀新人陳王登門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6章 重操舊業第39章 春花秋月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5章 賀正旦父子忌深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40章 辭去歸來無定期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20章 定立新君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13章 貌合神離第4章 因制舉李綱建言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35章 興靈故地近咫尺第5章 賀升遷雄心萬丈第4章 緊鑼密鼓第34章 負荊請罪第40章 臨行前夕第1章 星變奇觀天下震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第31章 萬事俱備第4章 緊鑼密鼓第3章 驚天秘聞平地現第17章 風起朝堂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37章 晴天霹靂第25章 鬧劇連連第10章 爲夫郎妻妾費心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24章 微服行驟聞噩耗第10章 媒妁言狀元驚心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36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7章 紛至沓來第32章 黎陽盜禍緣何起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22章 疑霧重重第3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40章 塵埃落定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2章 福寧殿官家說親第20章 遂寧郡王第4章 酒肆論書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2章 計議將來第30章 美人恩重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16章 君臣閒來談家事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