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

聽到高嘉的這句話,英娘頓時愣了,要說尋常官宦人家的女兒,進宮爲公主伴讀也是一件光彩的事情。當然,這對於高嘉更是平常,問題是,丈夫剛剛特地派人來說要接高嘉出城,這裡聖瑞宮孟後便突然提出此事,究竟是什麼意思?雖說孟後如今尚未正名,按照事實來說仍然是廢后,但天子官家畢竟如同敬長嫂那樣禮敬有加,自己該怎麼回絕?

想到這裡,她只得把臉一沉,訓斥起了懷中的女兒:“孟娘娘怎會提出這件事,分明是你自己想要時時進宮去玩,所以纔去求來的吧?嘉兒,不是娘說你,你一個宰相千金,雖說聖上寵愛,畢竟沒有一天到晚往宮裡跑的道理。你爹剛剛還有口信送過來,說是要我將你送出城去,在莊子裡頭呆一陣子。”

“啊?”

高嘉聞言差點跳了起來,若是以前沒在自家那幾個莊子上呆過也就算了,偏偏她曾經去過好幾次,深知那裡除了大片田地之外根本沒有什麼好玩的。最重要的是,那裡人人都敬她是大小姐,她根本找不到一個玩伴,還不如這樣在京城呆着,好歹還有人說說話。想到這裡,她深幸今天趙芙對孟後求懇了此事,暗中吐了吐舌頭之後,便笑吟吟地擡起了頭。

“爹爹一定是想我才這麼說的。娘,你就派人和爹爹說,我如今除了初一十五,每日都要進宮陪芙姐姐唸書,所以不可能出城去莊子上住,讓他別記掛我,我初一十五一定會出城去看他的。”她一邊說一邊撒嬌似的拽住了英孃的手,“娘,芙姐姐沒兩年就要出嫁了,就像蜻姐姐那樣,自從嫁了希晏哥哥,她哪裡能夠隨便出來?芙姐姐也很可憐的……”

英娘聞言幾乎啞然失笑。堂堂公主居然可憐,那麼,天下間還有誰是可憐的?雖說她打定主意尋個機會入宮去問問情況,順便看看此事能否推了,但此時不得不在嘴上答應了女兒。

“就當我怕你了,小小年紀就這般磨人。”英娘伸手在女兒額頭上戳了一下,滿臉嗔怪地斥道,“好好唸書。別忘了你那些詩詞!”

“我就知道娘最好了!”高嘉忘情地歡呼一聲,小拳頭一揮便跑了出去,臨到門口卻轉過了頭,“我去學裡看看兩個弟弟,一定讓他們好生唸書!”

英娘無奈地搖了搖頭,卻知道高嘉這種脾氣沒法改,也只能隨着她去了。起身走到堂前,望着已經有些秋意的碧藍天空,她不由想起了心事。

如今伊容在城外的莊子裡陪着高俅,白玲和她則在家裡照應孩子。

家裡也倒是平安無事。但是,外面的風聲卻已經很可怕了。之前劉正夫地那道彈章,分明是有心置自己全家於死地。幸好天子並沒有信,可是,僅僅靠當初那從龍之功換來的聖眷,究竟能頂用多久?這滿門頂尖的榮華富貴,也不是那麼容易享用的,也不知有多少人用眼睛盯着。

正當她長吁短嘆的時候,突然聽到耳邊傳來了一個聲音:“夫人!”

英娘聞聲望去,見是管家高豐景滿臉不得勁,不由斥道:“你一個管家,什麼事要做出這種慌慌張張的模樣。讓別人看見像什麼話?”

高豐景使勁吞嚥了一口唾沫,但仍是說不出話來,好半晌才結結巴巴地道:“夫人,宮裡頭來了人,說是送來了中秋的各色點心以及其他賞賜之物,足足有好幾箱子。小人,小人……”

此時此刻,別說高豐景這個往日辦事利索的管家有些慌神,就連英娘自己何嘗不奇怪?先是感慨自己連中秋節也忘在了腦後。但是,當聽說宮裡頭送來了很多賞賜之後,她頓時有些木了。自打高俅辭相之後,這府裡地熱鬧勁頓時消去了大半,雖說趙佶上次賜玉帶時,有不少人上門探風色,但還是在她的搪塞下漸漸不再來,誰知道,此次宮裡居然又是這樣一招!

強自按下心頭激盪的情緒,她便示意高豐景在前面帶路,等到了前院,看到地上黑漆漆的好幾個大箱子的時候,她更感到心下疑惑。

見那兩個小黃門上來行禮,她點點頭便笑着問道:“這些物事都是誰送的?”

其中一個身材稍高的過來深深一揖,隨後神情恭順地稟報道:“其中一箱子是剛剛送來的貢緞,是聖上說,送給高夫人裁衣裳穿,至於另外那口裡面則是一套瓷器,都墊了棉絮等物,以防磕碰。還有一些是中秋節的掛件擺飾,不值錢,是鄭貴妃和王貴妃的一片心意。”他說到這裡便停了一下,皺眉思索了一會又繼續說道,“看小人這記性,其中有一箱子是聖瑞宮孟娘娘送給高小姐地東西,小人也不知道是什麼,還有秦國公主地一些節禮,所以纔有這許多。聖上說了,讓夫人一一收好了,不用忙着去宮裡謝恩。”

英娘此時已經看到了外面那輛大車,心中不由哀嘆了一聲。這樣大張旗鼓地把東西賞賜下來,外頭人不看到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另外一點更重要的就是,天子官家如此厚賜,是不是想要高俅儘快回來,還是別地什麼意思?

她一面令高豐景命人收拾東西,一面對那兩個小黃門說了些好話,當聽說此行一共來了七八個人之後,立刻又吩咐賬房拿了幾貫錢來打賞,這自然是皆大歡喜。幾個小黃門人人捧着那一張錢票,千恩萬謝地拜了,然後便坐車去了。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天子官家厚賜高俅節禮的事情立刻便傳揚了出去,而這個時候,那些一而再再而三不依不饒的人當中,漸漸有人打了退堂鼓。眼見彈劾無效勸諫無效,天子的冷臉就擺在那裡,他們也不能老是玩拿鍥而不捨的一套不是?再說,真正的正人君子如今早已經絕跡了,如今朝堂上還真的像趙佶所說的那樣,敢言的人當中一多半是沽名釣譽地。而在天子連名聲都不給他們留的時候,這些人的失望可想而知。

出任殿中侍御史的趙鼎着實是被人架在火上烤,然而,這是他自己選擇的路子,因此雖然辛苦,面上卻不露毫分,只是每日回到家中的時候不免身心俱疲。好在上有母親關懷,中有妻子得力,下有一幫僕從維護,總的來說雖然日子難過了一些,但還是讓他看到了世態炎涼,心中更是認穿了不少人。

而這一日他剛剛回到家中,家人便告知高傑正在家裡等他,這不由得令他心中一驚′說娶了高蘅,但是,他和高俅親厚不假,卻沒有見過高傑幾次,更知道這一位娶的是蔡京的千金。想到這裡,他便提起了全副精神。

“元鎮,你可是回來了!”

不同於趙鼎地半帶拘謹,高傑卻很從容。論年紀,他實際上只比趙鼎大七八歲,但輩分卻長了一輩,而十年在江南廝混下來,閱歷自然不尋常←知道趙鼎心中對自己的身份有些芥蒂,閒聊了幾句便點穿了自己的苦處以及高俅的交代,末了纔不無鄭重地告誡道:“元鎮,我知道你這些天也難熬得很。只不過,大哥做人向來很有分寸,這些事情他自會處理妥當,你不用擔心。”

趙鼎聞言一愣,敢情高傑今日上門是特意安慰他的?又聽了一會之後,他愈發確定了自己的這個判斷,忍不住有些啼笑皆非。最後只得說道:“三叔,二叔的事情我並不掛心。橫豎二叔行得正,縱使聖上也不相信那些子虛烏有的謠言,我又何必相信這些?倒是我覺得三叔如今一回朝就遇到這些事,夾在中間難以回圜。”

“我如今是戶部度支郎中,還不到摻和這種事情的地步,再說,別人總看在我是蔡相公的女婿,不會在我面前嚼舌根。再說我又不是言官,聖上用我只看我是否得力,誰敢亂造謠言指斥我?你卻不同,你雖然清正,但卻禁不起別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折騰。元鎮,殿中侍御史之職非同小可,你若是有心,不妨從另一方面豎起自己的聲名。”

聲名?

送了高傑離開,趙鼎不禁感到豁然開朗。自己一心要成爲言官又是爲了什麼,難道是真的爲了言官清貴?在複雜的朝堂漩渦中,他可不能把自己染黑了。

去上房向母親請安時,他屏退了幾個使女,沉聲道:“娘,你曾經教我,武將固然應該不畏生死,文官也不應該只知道明哲保身。如今朝中多事,我是應該靜觀其變,還是應該上書直言時弊?”

趙鼎的母親樊氏原本就是知書達理的人,一聽此言便明瞭兒子的所思所想,沉吟片刻便開口道:“我兒如今已經長大成人,便如你所願去做吧。只有一點,高相公當日對你頗爲愛重,所以你萬不可效仿莽夫之舉。正道的正字固然重要,但是,道字同樣不可輕忽。如今尚不到玉石俱焚的時候,留着有用之身,還可以更待他日。”

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32章 所謂江湖第39章 聞首告警惕頓生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6章 解酋頭希晏進京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15章 閹宦手段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34章 賢內助指點迷津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14章 小王駙馬第3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28章 民不聊生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9章 仇人相見不眼紅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18章 鉅商雲集第19章 禍水東引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40章 鴻鵠之志第20章 再見童貫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1章 生財有道第37章 蔡王府獄第6章 笑談中風捲殘雲第22章 防微杜漸第36章 一語驚人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13章 訓衆子語託少蘊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5章 夫妻之間第35章 措手不及第14章 琴瑟和諧效鴛鴦第29章 俏千金通風報信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4章 酒肆論書第17章 鷸蚌相爭漁翁現第19章 動亂序曲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脫身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36章 宮中私語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17章 風雲突變第14章 通風報信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8章 探真言一擊中的第34章 御前蹴鞠第40章 臨行前夕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39章 雙管齊下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
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32章 所謂江湖第39章 聞首告警惕頓生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6章 解酋頭希晏進京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15章 閹宦手段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28章 說權相少蘊復出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28章 投新主直趨南京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34章 賢內助指點迷津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14章 小王駙馬第3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17章 因別情婚事生波第37章 人人皆有謀利心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28章 民不聊生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9章 仇人相見不眼紅第1章 兩相爭鬥終有時第18章 鉅商雲集第19章 禍水東引第34章 用人才亦有詭道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40章 鴻鵠之志第20章 再見童貫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21章 句句問心解籤人第7章 高伯章面授機宜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1章 生財有道第37章 蔡王府獄第6章 笑談中風捲殘雲第22章 防微杜漸第36章 一語驚人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2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13章 訓衆子語託少蘊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5章 夫妻之間第35章 措手不及第14章 琴瑟和諧效鴛鴦第29章 俏千金通風報信第21章 上陣夫妻母子兵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22章 亮身分明暗立現第2章 護犢切左右爲難第38章 兄弟相見別有情第31章 喜得鉅艦可揚帆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4章 夜半驚心馬蹄場第4章 酒肆論書第17章 鷸蚌相爭漁翁現第19章 動亂序曲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6章 急中生智巧脫身第25章 未雨綢繆設前計第40章 爲招納紛爭再起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36章 宮中私語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17章 風雲突變第14章 通風報信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21章 審時勢白玲用謀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8章 探真言一擊中的第34章 御前蹴鞠第40章 臨行前夕第23章 兩後臨朝天下震第39章 雙管齊下第20章 步步緊逼欲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