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水淹七軍(上)

且說馬忠弄巧成拙,被關索、陳表、趙累等人打了埋伏,全軍覆滅。關索趁勢北上一舉攻佔邵武,這時關索才發現那邵武城畔、富屯溪上居然壘起了一道堤壩堤壩雖然還沒有完工,但是也能夠看出它的威力,如果馬忠當日刨堤放水的話,關索他們這些旱鴨子早就會任人宰割了。關索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就連陳修、陳表等人,也是後怕不已。

在陳修的建議下,關索親自寫了帖子,宴請當地豪強。現在馬忠被殺之事已經傳揚開來,誰也不敢違抗關家軍的命令。所有人接到請帖後立即打點庫房,帶上諸多金銀珠寶前去赴宴。有些機靈的傢伙,更是主動打開庫房,將這些年來積攢下來的糧食一一裝車,送往邵武。

這次酒宴比起上次來就熱鬧多了,尤其是大家進城前都能看到城樓上高掛的馬忠頭顱,就算是滿腹心事也都藏了起來,笑嘻嘻地恭維起關索來。不過關索這次倒沒有趾高氣昂地訓話,而是態度非常溫和地接待大家,甚至還有些謙恭。有着前次做對比,大家都覺得這少將軍上次粗魯無禮是爲了誘敵深入、哄騙那馬忠上當,真是年少有爲啊。

他們並不知道關索是被關羽的來信狠狠地斥責了一番,關羽說如果再有人前往行轅告狀,就撤銷關索的官職,把他調回南平。關索可不想跟二哥關興那天天天挨訓,自然對這羣豪強態度好了很多。何況關索在邵武、順昌兩地都繳獲了不少糧秣物資,對糧食的需求並不那麼迫切,也就有興趣跟豪強們看看歌舞、兜兜圈子了。

就在邵武歌舞昇平的時候,關羽也接到了關索的戰報,他本來只是隨便看看,剛要丟到一邊突然心有所思,站了起來,快步走到輿圖跟前,圍着輿圖踱了幾步,大笑起來。

一旁的馬良納悶地問道:“主公爲何發笑啊?”

關羽說道:“前日接到消息,朱然蒐集兩萬餘青壯士兵增援潘璋,這樣一來潘璋所部人數就與我軍相當。加之他們本土作戰,訓練時間也比咱們新擴編的部隊多,我軍與其交戰勝算不多。可是今日我收到維之(關索之字)的書信,破敵之計我已經想到了來來來,季常(馬良之字),你也看一下。”

馬良連忙接過書信,仔細看去,沒發現什麼異常啊。他沿着關羽的目光仔細看看輿圖,再與書信相比較,頓時大悟:“主公是說用水?”

“不錯”關羽略有些興奮,雖然他臉紅看不出來,不過他捋鬍子的速度可是越來越快:“季常,現在多雨季節已經過去,但是雨水還是不少。既然那馬忠壘下了堤壩,那我們就將它加厚加高,然後將那潘璋引到順昌附近,一舉決堤,將他從臨海郡、會稽郡、潘陽郡、建安郡、新都郡、吳郡、丹陽郡拼湊的七軍一舉淹滅”

“主公,高,實在是高”馬良連連伸出大拇指,真心實意地稱讚道,“爲了以防萬一,不如在順昌造下大船,等到放水淹敵之後,咱們可以乘船出擊,將殘敵消滅乾淨。”

“季常說得甚是,乾脆在那邵武造船吧,邵武畢竟僻靜些,別在順昌走漏了消息。”關羽捋須說道。

馬良點了點頭,又建議道:“主公,我建議調回維之,以小姐悄悄負責此事。因爲馬忠已經被消滅,當地已經沒有敵軍,維之在那裡駐防會引起別人懷疑;而小姐平日裡並不拋頭露面,就算潘璋的細作在南平沒發現小姐也不會引起懷疑。”

關羽連連點頭,“季常說的甚是,這倒是我的疏忽了。而且維之性子過於急躁,真要是把他放在邵武,萬一鬧出點事情來被潘璋注意到就不好了。恩,今天我就讓鳳兒出發,換回維之,讓鳳兒領軍在邵武修建堤壩,建造戰船。不過我們不能一下子就把潘璋引到順昌去,那樣他會懷疑的,還是要打上幾仗,等到潘璋被我們打痛了,再在順昌一決勝負”

“主公說得甚是隻可惜那陳武、陳修、陳表歸順我軍的消息已經傳了出去,要不然讓他們做‘內應’騙騙潘璋,還能夠提高潘璋中埋伏的機率。”馬良有些個惋惜地說道。

“呵呵,季常不要貪得無厭了,有他們替我軍宣揚軍威,省了咱們多少事。”關羽笑着說道:“不說別的,昨天平兒給我來信,不用徵發糧秣後,他輕鬆多了;而且咱們現在又有這麼多青壯民夫投軍,雖然他們沒受過什麼訓練,戰鬥力不強,但是卻也解放了咱們的士兵,讓他們再無後顧之憂。明日,我就與興兒、封兒領軍出征,與那潘璋較量一二,讓他嚐嚐我青龍偃月刀的厲害”

再說潘璋那邊,剛剛收到孫策的死訊,正在吃飯的他一下子掉下了手中的飯碗,米飯撒了一地。怎麼可能,怎麼可能?雖然知道主公這次受傷比起上次要厲害地多,但是前幾天不是通報全軍平安了嘛?怎麼會突然去世呢?而且居然不是孫紹繼承吳侯之位,卻是那碌碌無爲的孫朗,這裡面肯定有內幕而且很黑很強大

可是自己就算有所懷疑,又有什麼辦法呢?不錯,現在自己手中是掌控着江東最大的機動軍團,由七個郡留守部隊組成的十萬餘人的大軍,但是部隊數量多,並不代表戰鬥力強,反而是凝聚力小,在一定方面影響了戰鬥力。而且自己的後勤補給牢牢掌握在朱然手中,而朱然現在卻是在保持所謂的中立。

朱然之父朱治是江東豪族出身,可謂是陸遜等人的天然盟友,一直與陸遜來往密切。但是朱然並不是朱治親生的,他本姓施,乃是朱治姐姐的兒子,因爲父親早死過繼給朱然,後來因爲與孫策關係密切才被提拔起來。所以朱然有可能倒向陸遜,有可能倒向孫朗(畢竟他是名義上的繼承人),當然更有可能倒向孫紹。

曹鑠知道江東現在矛盾重重,只是因爲他大軍壓境而被擰成了一條繩,所以曹鑠大張旗鼓地撤兵了,撤得乾乾淨淨,給陸遜、孫紹留出足夠內爭的空間和時間,孫策沒有想到這一點,結果陸遜、孫紹的矛盾迅速激化,彼此對立,都向朱然派出使者打探。畢竟朱然究竟會倒向誰,誰也不知道。所以聽說他那裡來客不斷,走馬燈一樣換來換去。甭說他了,潘璋苦笑,自己這裡的說客也不少,天天把自己堵在府裡,跟怨婦一樣愣是要個說法

這不,自己巡營完畢,剛剛邁上府邸的臺階,管家就跑過來告訴自己,使者們又來了。而且這次熱鬧了,不但有孫朗(也就是陸遜)的使者和孫紹的使者,還有臨海郡、會稽郡、潘陽郡、建安郡、新都郡、吳郡、丹陽郡等七郡太守派出的使者,這九個人都能玩三圈“鬥董卓”(三國版鬥地主)了。只可惜建宅子的時候把大堂建在了正中央,要不然自己不管這些閒事偷偷溜進後院該有多好啊

唉,潘璋長嘆了一口氣,努力揉了揉自己日趨繃緊的臉,勉強揉出一個豬頭樣的笑臉來。他苦笑着走進大堂,略帶些諂笑地說道:“呵呵,大家都在啊,繼續,繼續,潘甲啊,給大家發牌,讓大家先玩着,我去換換衣服……”

孫紹的使者率先站了起來,雖然是個老頭子了,步伐倒是挺快,一看就是百花叢中走、ji院不留情的高手。他堵在了潘璋的必經之地,對潘璋拱手說道:“文珪將軍,老朽都來了數天了,您能否給我一個準話當日我奉主公之命將那寶劍帶來,送與您審視,那可是主公多年佩劍……”

他話還沒有說完,潘璋連忙接道:“呵呵,老先生,那寶劍很是犀利,確實是主公的遺物,我已經命人搭建靈堂,將它供奉起來。睹物思人,主公英靈早逝,我這當屬下的……”

潘璋用手狠狠地擰了下自己的大腿,硬是擠出許多淚來。當然痛哭着的他也就成功地轉移了話題,將那發佈命令的信物變成了祭奠亡者的器具,兩者雖都是寶劍,意義可就大不一樣了。如今形勢未明,潘璋可不想過早下注。尤其那孫紹實力弱於陸遜甚多,潘璋想要雪中送炭,但他更不願意成爲火中取碳的傻猴子。

潘璋這一哭,大家都得跟着,要不然豈不是對已故的孫策不敬。不過能選出來作使者的人都有自己的絕招,根本不用擰自己大腿,就能把一臉的笑意全化成哀榮。大家抱頭痛哭,越哭越有水平,越哭越有氣勢,整個偏將軍府,不,新進被孫紹、孫朗一起加封的振威將軍府大廳頓時成了靈堂,換做是不知情的還以爲孝子孝孫在這裡哀悼親人呢

大家抱頭痛哭一陣,鼻涕、眼淚紛飛,還是潘璋率先收聲,畢竟不是專業人士啊,哪怕把大腿掐腫了、掐紫了,自己也哭不下去了。彷彿是下了命令一般,潘璋剛剛收聲,大家也都停止了哭泣。臉上淚痕猶在,神情卻又恢復了正常,唉,專業人士就是有這收放自如的水平啊

孫朗的使者又跑了出來,對潘璋深深作揖,恭敬地說道:“文珪將軍,老主公已逝,還請您節哀順變。現在早安將軍(孫朗之字,夠怪異的……)繼承了吳侯之位,也就成爲了咱們的新主公,不知道您何時派人前去參加主公的封侯儀式呢?”

“這個……”潘璋暗道:一旦我派人蔘加了孫朗的封侯儀式,那不就是表明我同意孫朗是孫策主公的合法繼承人嘛,那樣的話孫紹不得跟我急眼啊,現在丹陽、吳郡可在人家的控制之內啊我還得指望着他給我多提供些糧秣呢。

潘璋於是說道:“封侯儀式是非常重要的儀式,額……,不能草率,額……必須有朝廷的正式使臣纔像樣子。”他終於找到了推辭的理由,於是鄭重承諾道:“只要內外廷都派出使者參加,我潘璋定會第一個到封侯之地觀禮。”

潘璋暗道:現在外廷由曹鑠掌控,他巴不得你們和孫紹打來打去,現在孫紹實力較弱,曹鑠肯定不會派人來冊封孫朗吳侯位,免得加大孫朗的合法性擴大他的優勢,相反,他可能悄悄給孫紹一些幫助,讓他與孫朗、陸遜打個兩敗俱傷。至於內廷,他們倒是有可能趟這趟渾水,不過他們政令不出壽春,就算是同意了陸遜、孫朗的請求,派出的使者還不一定能到江東呢。

剩下七郡使者紛紛上前,意圖搭訕,潘璋可不敢再待下去了,萬一不小心說漏了,那引起的麻煩可就大了。於是潘璋裝出疲憊不堪的樣子,以更衣爲理由離開了那漩渦樣的大廳。等他換下衣甲,悄悄招來侍女,命她們前往大廳奉茶,偷偷探查動靜。

果然大廳裡並不平靜,潘璋走了,孫朗和孫紹的使者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對方身上,話不投機半句多,兩個人脣舌紛飛,越吵越是厲害,最後竟然當堂動起手來。你拽頭髮我揪鬍子,你來個猴子偷桃我就來個海底撈月,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沒有一兩個時辰是分不出勝負來。而且據侍女回報,那七郡使者已經設立賭局,正在那裡不斷加註呢……

潘璋很無語,他用力揉了揉自己的額頭,狠狠地撓了撓自己的頭髮。這幾天他都快要被這羣使者給逼瘋了,唉,本來打算憑藉建安的城防工事以逸待勞抵擋關羽的,這樣下去,關羽還沒來,自己就要先瘋了。

與其讓這七郡使者亂我軍心,不如把七軍帶出去打關羽。也許那時同仇敵愾,矛盾還小點,我也可以分化拉攏,將這七軍徹底轉變爲自家人馬。這個亂世,有人有刀就有前程啊“來人啊,傳我將令,全軍出擊,攻擊關羽”

第39章 痛苦的回憶第11章 槍挑許褚 馬踏牧府(下)第57章 箭射周瑜!第33章 趙雲滅河首國!(下)第27章 蔣幹勸周瑜第87章 前哨戰,朱桓對關興!第74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下)第77章 官渡之戰的尾聲(上)第68章 白狼山,一戰滅烏桓!第63章 張頜的初戰(下)第76章 高句麗的滅亡第36章 易京鬧劇(中)第48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六)第61章 許仁的長戟第76章 劉備之死(中)第32章 裸奔的董卓(上)第34章 馬超戰顏良(下)第71章 聰明人的陷阱第29章 廢帝(三)第15章 徐庶來歸第54章 延津渡口的逆襲(下)第43章 諸葛亮的決斷第11章 張角最後的反撲(完)第28章 時疫?!第99章 南平叛亂(上)第71章 孫策牌烤乳豬第76章 張頜投降了第50章 劉備收趙雲(上)第2章 玄武營,戰鬥在河東(一)第4章 界橋前哨戰——關羽戰顏良(上)第74章 搏殺甘露寺!第7章 陳縣大起義(下)第25章 董卓進京(下)第31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75章 潛入長安(上)第63章 馬鳴閣之戰第36章 死士營(下)第77章 劉備之死(下)第79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上)第70章 做人當如曹孟德!第87章 前哨戰,朱桓對關興!第31章 獸 行第35章 易京鬧劇(上)第43章 諸葛亮的決斷第27章 蔣幹勸周瑜第12章 弩炮橫空出世第1章 弔唁周瑜第34章 死士營(上)第3章 衣帶詔?!(中)第39章 漢昌決戰(下)第47章 南華遺寶(中)第47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五)第38章 千里走單騎(下)第69章 我是少先隊員裴元紹(下)第54章 延津渡口的逆襲(下)第5章 曹植的夷陵一日(上)第65章 最後的攻擊第1章 “隱居”的諸葛亮第27章 蔣幹勸周瑜第71章 闖轅門第66章 呂布說:皇帝,跟我走吧第49章 擒孫堅第37章 那一劍的風情(二)第32章 馬超戰顏良(上)第25章 以法治蜀第35章 易京鬧劇(上)第70章 首山之役第101章 水淹七軍(下)第9章 東征西討定東郡(一)第2章 袁紹的野望(上)第56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第36章 關羽雄起!(上)第72章 單刀赴會(上)第36章 何去何從第70章 連環計第63章 臧霸是個保皇黨第73章 商家哭訴:郭嘉跑了不給錢第34章 射殺杜遠第31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49章 關羽再戰顏良(下)第27章 袁術:呂布託名漢將,實爲漢賊(三)第90章 奇襲吳興城第16章 凌操之死第5章 界橋前哨戰——關羽戰顏良(下)第72章 周瑜 vs 蔣幹第74章 搏殺甘露寺!第54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第46章 擒孫堅(二)第67章 塹山堙谷五百里第68章 黃忠的復仇!第55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第33章 趙雲滅河首國!(下)第59章 治理林慮第59章 迫降張遼第97章 夜襲(上)第50章 三面埋伏(下)第65章 滎陽之戰(三)第37章 千里走單騎(中)第5章 黃巾亂起(三)第68章 夏侯廉:蒼天啊,你怎麼可以下雨!
第39章 痛苦的回憶第11章 槍挑許褚 馬踏牧府(下)第57章 箭射周瑜!第33章 趙雲滅河首國!(下)第27章 蔣幹勸周瑜第87章 前哨戰,朱桓對關興!第74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下)第77章 官渡之戰的尾聲(上)第68章 白狼山,一戰滅烏桓!第63章 張頜的初戰(下)第76章 高句麗的滅亡第36章 易京鬧劇(中)第48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六)第61章 許仁的長戟第76章 劉備之死(中)第32章 裸奔的董卓(上)第34章 馬超戰顏良(下)第71章 聰明人的陷阱第29章 廢帝(三)第15章 徐庶來歸第54章 延津渡口的逆襲(下)第43章 諸葛亮的決斷第11章 張角最後的反撲(完)第28章 時疫?!第99章 南平叛亂(上)第71章 孫策牌烤乳豬第76章 張頜投降了第50章 劉備收趙雲(上)第2章 玄武營,戰鬥在河東(一)第4章 界橋前哨戰——關羽戰顏良(上)第74章 搏殺甘露寺!第7章 陳縣大起義(下)第25章 董卓進京(下)第31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75章 潛入長安(上)第63章 馬鳴閣之戰第36章 死士營(下)第77章 劉備之死(下)第79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上)第70章 做人當如曹孟德!第87章 前哨戰,朱桓對關興!第31章 獸 行第35章 易京鬧劇(上)第43章 諸葛亮的決斷第27章 蔣幹勸周瑜第12章 弩炮橫空出世第1章 弔唁周瑜第34章 死士營(上)第3章 衣帶詔?!(中)第39章 漢昌決戰(下)第47章 南華遺寶(中)第47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五)第38章 千里走單騎(下)第69章 我是少先隊員裴元紹(下)第54章 延津渡口的逆襲(下)第5章 曹植的夷陵一日(上)第65章 最後的攻擊第1章 “隱居”的諸葛亮第27章 蔣幹勸周瑜第71章 闖轅門第66章 呂布說:皇帝,跟我走吧第49章 擒孫堅第37章 那一劍的風情(二)第32章 馬超戰顏良(上)第25章 以法治蜀第35章 易京鬧劇(上)第70章 首山之役第101章 水淹七軍(下)第9章 東征西討定東郡(一)第2章 袁紹的野望(上)第56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第36章 關羽雄起!(上)第72章 單刀赴會(上)第36章 何去何從第70章 連環計第63章 臧霸是個保皇黨第73章 商家哭訴:郭嘉跑了不給錢第34章 射殺杜遠第31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49章 關羽再戰顏良(下)第27章 袁術:呂布託名漢將,實爲漢賊(三)第90章 奇襲吳興城第16章 凌操之死第5章 界橋前哨戰——關羽戰顏良(下)第72章 周瑜 vs 蔣幹第74章 搏殺甘露寺!第54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第46章 擒孫堅(二)第67章 塹山堙谷五百里第68章 黃忠的復仇!第55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第33章 趙雲滅河首國!(下)第59章 治理林慮第59章 迫降張遼第97章 夜襲(上)第50章 三面埋伏(下)第65章 滎陽之戰(三)第37章 千里走單騎(中)第5章 黃巾亂起(三)第68章 夏侯廉:蒼天啊,你怎麼可以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