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877章 朝鮮歸漢

bookmark

秦鎧與赫爾斯坦因愉快的交談結束後,這位德國外交部資深顧問十分慷慨的邀請秦鎧再次訪問德意志帝國,他坦言,兩國在未來發展中將同樣面對來自強大對手的挑戰,希望兩國進一步加強經濟和軍事上的合作。

稍晚時候出現在新政府新年團拜會上的秦鎧十分慷慨的向各國作出了一個重大的允諾,新設立的山東自由貿易區將對各國同等開放投資優惠,而新政府將承諾爲膠州自由貿易區配套通往直隸、貫通整個自由貿易區的的鐵路網。

事實上,當場表示非常感興趣,除了之前已經簽署意向的大英帝國外,只有德意志帝國和美利堅合衆國,此外,日本公使鹽田三郎倒是有些興趣,國內早就有意從中國獲取自然資源,很顯然,自由貿易區是一個不錯的備案,至少,從這裡可以方便的獲得礦石,只是,目前日本的技術和資金甚至都難以維繫國內的生產,又如何進行海外投資呢!

當天的團拜會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新政府高官和各國外交官獲得了充分交流的機會,而秦鎧顯然成爲了焦點中焦點,唯一讓他有些不愉快的是,小日本的公使鹽田三郎和新任武官荒木精老是來和自己討論所謂“東亞共榮”的問題。

事實上,作爲後來者,秦鎧對“東亞共榮”這四個字天生倒胃口,倒是對於荒木精這個人的出現,秦鎧多少有些意外,之前駐華武官明石元二郎根據情報司的調查似乎被召回國內了,而這個荒木精是出身鹿兒島的武士家庭,不過三十歲的年紀已經是日本陸軍參謀本部的中國通。

不過,這貨現在出現在中國。倒是讓秦鎧心中好笑,在原本歷史上,這傢伙絕對是一個日本軍界的精英級人物,而這傢伙最有名的舉動,是他對中國有一支超乎常人的狂熱,當日本軍界都跑去歐洲學習西方軍學之時,他卻不安分的提出,“興亞之舉,皆在中國!”

在原本的歷史上。荒木精可是被在本國有着“東方問題興亞大策之中樞人物”、“東方誌士中之泰山北斗”稱號的傳奇人物,當然,這個個頭略顯瘦小的陸軍少佐,怎麼看都不像是個“日奸份子”,他所謂的興亞之舉。以他本人曾經的話來說,乃是“略取中國,施以仁政,以圖復興亞細亞”!

不過,現在東亞的局面在自己的推波助瀾之下已經大不相同,日本軍界、政界,只要腦袋稍微清醒一點的。都明白兩國實力上的差距,而中國新政府在軍隊上的大手筆投入,更是讓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出身的荒木精意識到“略取中國”幾乎就是個黃粱夢,所以。他來到中國後,一是進行情報收集,二則是四處推銷他的“復興亞細亞”的思想。

秦鎧笑眯眯聽完荒木精的介紹後,然後一口回絕了他的所有提議。然後扔下一臉錯愕的這傢伙甩手而去,而他的名字很快就被情報司列入特別關注的對象。

英國在華超大投資項目對外公佈的餘波未平。2月,德國政府突然宣佈,將對華銷售克虜伯火炮廠、45倍徑艦炮全套生產線,合同金額更是高達2000萬德國馬克、約合4百萬關平銀,引進這一生產線的南洋重工集團同時也獲得了德國生產的數套精密加工機牀,當然,相比昂貴的艦炮生產線,這只是額外的小回扣而已。

消息傳到國內,工業部長徐建寅幾乎是一溜小跑帶着電報來找秦鎧,艦炮技術上的進步,絕非一早一夕、或者是依靠秦鎧光腦內的部分資料能夠完成的,這其中涉及極其嚴謹的加工工藝。

其實,南洋重工下屬的馬尾火炮廠在火炮工藝上的進步足以震驚世界,但是,相比有着數十年、乃至上百年工藝積澱的德國炮場和英國火炮廠,依然有着一些關鍵性的差距,這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火炮重量上的工藝差距。

馬尾火炮廠早就能生產、40倍徑的重炮,但是相比同一內徑克虜伯火炮,馬尾火炮局生產的艦炮採用套筒技術後,外徑足足比克虜伯火炮多出2公分,而就是這多出來的兩公分,使得國產火炮相比克虜伯火炮重了越4噸。

對於解決這種技術上難題,秦鎧自然選擇了最快捷的方式,與赫爾斯坦因的友好交談顯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購入整條德國生產線的需求迅速得到滿足,現在需要的只是迅速消化和吸收所有德國技術。

當然,前提是砸下大筆的銀子,好在這筆錢也未列入軍費,而是由南洋重工自行解決……目前,隨着對國內鐵軌和鐵路工程材料的壟斷,南洋重工的掙錢能力已經得到充足的釋放,這筆小錢足以自己應付。

重工業由純投入進入產出期,這絕對是產業革命的一個關鍵期,而南洋重工自然是獲得了國內鐵路建設這一絕無僅有的好機會,重工下屬的鍊鋼廠的各式平爐、轉爐都在全力運轉,而熱軋車間的生產表更是排的滿滿的,1月報到秦鎧桌上的鋼鐵產量已經在一年多的爆發式增長後,迅速突破年產鋼鐵150萬噸的關口。

2月末,第一家英資紡織廠落戶膠州府青島港,英國公使鮑爾非常愉快的宣佈,這項在遠東的投資,將會充分利用中國豐富的勞動力,爲投資商獲得每年15%以上的豐厚利潤,而中國政府外交部立刻跳出來爲膠州自由經濟區背書,宣稱將組建膠東直轄州,設立獨立膠東州議會,甚至允許膠東州議會制定地方法律。

舉國上下顯然都開始關注膠東州獲得的一系列豐厚待遇,而國內不少商家已經蠢蠢欲動,希望政府同意他們進入膠東州經辦產業,對此,工業部、商業部自然是全力支持,自由經濟區自然不是針對外國人而言的,國人更有享受的權利!

國內經濟一片大好局面下,一份份來自各地巡捕局、情報司、廉政司的公文密集的匯聚到內閣總理秦鎧的桌案上,經濟利益的直接促使下,各地已經接連發生一些地方舊勢力涉足產業後的暴力事件,尤其是以一些舊袍哥組織、會黨組織。

袍哥、會黨,秦鎧一直來都沒對這種組織有過好感,即便是在後世文獻中也有粉飾的內容,不過,他一直認爲,時代的進步允許公開綱領性的政黨,但絕對不允許那些江湖習氣濃郁的會黨,這種以個人崇拜、鬼怪神力之類紐帶組成的組織,說白了,跟後世人人喊打的邪教並無本質區別。

所以,內閣很快做出了重要批覆,經由國家議會批准後頒佈,要求各地袍哥、會黨組織悉數到地方巡捕局登記後解散,不得以任何形式重新結社,當然,對於地方上希望參政的意圖,內閣決議中嚴令按照憲法要求組建政黨,不得以任何形式爲維繫就袍哥、會黨組織。

內閣決案一出,各地軍警幾乎都在情報司的引導下迅速完成了對地方組織的控制,媒體雖有討論,但隨着各地會黨、袍哥紛紛登報解散消息,而部分地方袍哥、會黨組織也出現拒絕進行申報、拒絕解散的頑固態度,但這一次,他們顯然沒有獲得新政府給予的第二次選擇機會,幾乎都在極短時間內被當地駐軍、巡捕局掃蕩、抓捕殆盡。

而他們在監獄中終於獲得了久違的第二次機會,軍方代表向他們出示了新政府海外移民方案,越北、婆羅洲諸島、爪哇、巴布亞、南美伊基克等等皆在其中,對這種法外施恩,這些人立刻閉上嘴巴簽署了公文後登上了海船。

到了三月間,會黨、袍哥風波幾乎都已經銷聲匿跡,這一次,再次引發世界震驚的消息由新政府內閣頒佈了,1890年3月12日,朝鮮王李堈頒佈《復漢詔》,宣稱朝鮮文化源於中國,朝鮮未來在於中國,要求將朝鮮併入中國政府版圖。

朝鮮王李堈的詔書一經頒佈,立刻引發了朝鮮國內不小的動盪,右大臣金一鳴、侍郎李弘一率領數十官員在皇宮外上表,請求小皇帝李堈收回詔命,同時痛罵左大臣金弘集賣國、蠱惑皇帝。

不過,派駐朝鮮的全權代表袁世凱當天就派兵將這些朝鮮官員悉數抓起來,按着這位袁大頭的意思,自然是要悉數砍掉,不過,考慮到可能引起駐朝鮮各國外交官的不滿,很快,這批反對“歸漢”的朝鮮落後分子被悉數送往海參威修建鐵路去了,讓他爲大中國國防事業奉獻一番綿薄之力,以這位袁世凱上校的話來說,那已經是極度人道和優待了。

3月18日,就在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二世閃電般讓老俾斯麥下崗的當天,中國國家議會以全票通過的表決同意朝鮮成爲中國第23個行省,同時,爲表彰朝鮮王李堈,同意保留朝鮮王室的榮譽身份。

而就在當天,大批中國聯合艦隊戰艦已經出現在仁川港外,同日,27、36兩個整編師登陸漢城,之後,大批中國官員陸陸續續進入朝鮮,按照越北模式對朝鮮進行戶籍登記,同時,新政府宣佈對朝鮮實行爲期5年的直轄管理,確保過渡期內的穩定。

4月初,一手導演了朝鮮“歸漢”大戲的情報司歐陽慶匆匆趕往天津,在那裡,他登上了剛從旅順軍港剛來的巡洋艦南江號、北江號編隊,而後,這支編隊匆匆駛離天津港。

第130章 狹路激戰(二)第827章 新軍制第933章 做空英國第1078章 英國新內閣的困局第1160章 戰爭爆發第788章 新條件和推斷第535章 慈禧發難第254章 目標,太平洋彼岸第373章 土着也有智商第391章 中國的版第508章 驚人的政策變化第1024章 預判出了問題第650章 宗教權第242章 大艦隊戰爭錄第531章 北方計劃鋪開第320章 中國人來了第7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597章 槍已上膛第1051章 南亞包圍網第1192章 資本的力量第1112章 炮火焚城第797章 中英二次密約第683章 斯拉夫人需要打臉第202章 宣光之戰(一)第1340章 戰列之夜(二)第1181章 海軍兩大禮包第51章 英租界風雲第591章 新政綱要第186章 暗流襲來第242章 大艦隊戰爭錄第120——121章 五十年的產業第71章 士兵突擊第373章 土着也有智商第189章 銀子的問題第746章 東海大決戰(二)之聯合齊射第1125章 布爾戰爭入場券第456章 不一樣的談判(一)第880章 阿帕裡的炮聲第487章 海軍觀摩訓練計劃第644章 世界工廠的起步第1161章 奇葩的開始第549章 唐紹儀的好消息第819章 打斷西伯利亞的脊樑第625章 圍爐夜話大展望第156章 馬尾工業新成就第173章 緊鑼密鼓第847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1332章 空襲(一)第1327章 消失的美國戰列艦隊第908章 不對稱較量(二)第600章 內閣和憲政第873章 人治和法制第1208章 南美聯合艦隊第764章 擴張、再擴張第88章 工業大布局第339章 對美製裁條款第667章 無聲的交鋒第711章 歐洲的烽火第695章 英國人的要價第464章 康梁出世第1213章 鐵甲狂潮第775章 決戰雙城子(一)第887章 布格伊海戰第1220章 集團式技術攻關第901章 決勝關鍵第611章 中堂的佈局第1359章 琉球號的逆襲(一)第344章 計劃發動了第180章 琉球的未來第634章 讓你出局第278章 海軍衙門之爭第92章 施政的天下大計第917章 無路可退第1356章 北達科他號的厄運第1276章 印度洋烽煙第134章 法國俘虜的杯具人生第707章 琅威理提督第1140章 最近的戰列艦在那裡第60章 殖民時代的開啓第204章 宣光之戰(三)第738章 進兵外蒙第860章 國家銀行第241章 以快打快第375章 戶籍卡的貓膩第96章 越南王爭奪戰第498章 南荷條約第528章 晨議風波第1240章 歐洲新局面第10章 逼上廣州第387章 秦鎧的密奏第1141章 巴拿馬需要革命第1273章 勝負手第245章 土圍子的戰爭第428章 意想不到的遭遇戰第759章 擊沉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第563章 驚天密摺第524章 京師的對策第1303章 激戰卡塔琳娜島第800章 軍政之源第690章 俄國人抓狂了
第130章 狹路激戰(二)第827章 新軍制第933章 做空英國第1078章 英國新內閣的困局第1160章 戰爭爆發第788章 新條件和推斷第535章 慈禧發難第254章 目標,太平洋彼岸第373章 土着也有智商第391章 中國的版第508章 驚人的政策變化第1024章 預判出了問題第650章 宗教權第242章 大艦隊戰爭錄第531章 北方計劃鋪開第320章 中國人來了第7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597章 槍已上膛第1051章 南亞包圍網第1192章 資本的力量第1112章 炮火焚城第797章 中英二次密約第683章 斯拉夫人需要打臉第202章 宣光之戰(一)第1340章 戰列之夜(二)第1181章 海軍兩大禮包第51章 英租界風雲第591章 新政綱要第186章 暗流襲來第242章 大艦隊戰爭錄第120——121章 五十年的產業第71章 士兵突擊第373章 土着也有智商第189章 銀子的問題第746章 東海大決戰(二)之聯合齊射第1125章 布爾戰爭入場券第456章 不一樣的談判(一)第880章 阿帕裡的炮聲第487章 海軍觀摩訓練計劃第644章 世界工廠的起步第1161章 奇葩的開始第549章 唐紹儀的好消息第819章 打斷西伯利亞的脊樑第625章 圍爐夜話大展望第156章 馬尾工業新成就第173章 緊鑼密鼓第847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1332章 空襲(一)第1327章 消失的美國戰列艦隊第908章 不對稱較量(二)第600章 內閣和憲政第873章 人治和法制第1208章 南美聯合艦隊第764章 擴張、再擴張第88章 工業大布局第339章 對美製裁條款第667章 無聲的交鋒第711章 歐洲的烽火第695章 英國人的要價第464章 康梁出世第1213章 鐵甲狂潮第775章 決戰雙城子(一)第887章 布格伊海戰第1220章 集團式技術攻關第901章 決勝關鍵第611章 中堂的佈局第1359章 琉球號的逆襲(一)第344章 計劃發動了第180章 琉球的未來第634章 讓你出局第278章 海軍衙門之爭第92章 施政的天下大計第917章 無路可退第1356章 北達科他號的厄運第1276章 印度洋烽煙第134章 法國俘虜的杯具人生第707章 琅威理提督第1140章 最近的戰列艦在那裡第60章 殖民時代的開啓第204章 宣光之戰(三)第738章 進兵外蒙第860章 國家銀行第241章 以快打快第375章 戶籍卡的貓膩第96章 越南王爭奪戰第498章 南荷條約第528章 晨議風波第1240章 歐洲新局面第10章 逼上廣州第387章 秦鎧的密奏第1141章 巴拿馬需要革命第1273章 勝負手第245章 土圍子的戰爭第428章 意想不到的遭遇戰第759章 擊沉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第563章 驚天密摺第524章 京師的對策第1303章 激戰卡塔琳娜島第800章 軍政之源第690章 俄國人抓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