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當朝首牧與西施舌

守衛兵丁更加瞠目結舌的是,總督大人竟然親自出迎攬着這位年青大人的肩膀,哈哈大笑道:“拙言啊,你可讓老夫久等了。”

別說那些看熱鬧的兵丁,就連沈默也被這突如其來的熱情,弄得頗不自在,只好擺出一臉受寵若驚,一躬到底道:“部堂大人要折殺下官了。”

張經伸手將他托起,笑道:“拙言不必如此,你是聖上欽差,當爲陛下保持尊嚴。”

沈默只好順從的起身,在張總督異乎尋常的熱情迎接下,跟着他到了前廳門口。

離着廳門還有兩三丈的距離,緊閉着的中間四扇廳門便無聲的緩緩打開,一股帶着馨香的暖氣迎面撲來,讓沈默不由自主的眯起了眼睛。

張經笑道:“拙言請進。”

“部堂先請。”沈默趕緊側身相讓道。

“那就一起進。”張經大笑着,拉着沈默的胳膊,並肩進了大廳之中。

只見這大廳極是軒敞,擡頭迎面先看到一個青底大匾,上書‘恪恭首牧’四個鎏金大字,後有一行小字:‘嘉靖三十三年九月書賜東南總督張經’,又有‘萬聖帝君之寶’的印璽,竟然是嘉靖皇帝所書。

匾額下是大紫檀雕螭案。地下是兩溜十六張楠木交椅。中間是名貴地羊絨地毯。至於一應擺設。皆是貴重莫名。無需贅述。倒是屋內四角擺着地四個熏籠。讓沈默多看了兩眼……只見那三尺來高地青銅鏤空熏籠之中。無聲無息地燃燒着紅彤彤地炭火。既不冒煙。又沒有味。讓人只感覺溫暖如春。渾沒有尋常炭爐那種嗆人地煙火氣息。

~~~~~~~~~~~~~~~~~~~~~~~~~~~~~~~~~~~~~~~~~~~

婀娜娉婷地侍女爲二位大人上茶。便無聲無息地退下了。

“明前龍井。”端起薄如蟬翼地茶盞。輕輕掀開杯蓋。貪婪地嗅一下幽香四溢地味道。張部堂呵呵笑道:“拙言請用。這可是本官地珍藏哦。”

沈默依言端起茶盞。輕啜一口香茗。頷首讚道:“初品時鮮醇柔和。細細啜之。馥郁若蘭。喝下一口。便已經滿口生津了。”便由衷讚道:“下官雖然酷愛茶道。卻也從未喝過如此珍品。”

聽他地讚歎發自肺腑。張經竟如老頑童似地笑道:“這可不是一般地雨前。乃是獅峰最古老地幾棵茶樹上生地。就算老夫。也得可憐巴巴地向李天寵討要。才得了這麼幾兩。一般人來了我都不捨地拿出來。”

“我地老大人,您這唱得到底是哪一齣啊?”所謂‘禮賢下士,必有所求’,如果沈默再裝傻,那非得被張經當成傻子,於是他乾脆擱下茶盞,直截了當的問道:“這裡沒有別人,您就跟學生我直說吧,不然心裡七上八下的,再好的茶葉我也品不出味道來。”

張經聞言面色一變,悶頭喝幾口茶,也擱下茶盞,再擡起頭來時,已經恢復了當朝首牧該有的氣度,他嘆口氣道:“年輕就是好啊,初生牛犢不怕虎,銳利。”

沈默恭聲道:“大人誤會了,學生不是有意冒犯,只是自覺才淺德薄,受不得您如此厚待。”

張經緩緩搖頭,雙眼如錐子般緊緊盯着沈默,沉聲道:“你當得起……老夫的身家性命,我東南地抗倭大業,全在拙言你的一念之間了。”

沈默錯愕,勉強笑道:“大人不是開玩笑吧?下官……”

“老夫不是開玩笑。”張經攏一攏花白地鬍鬚,輕聲道:“我拜託拙言一件事,請你務必答應。”

沈默心說我也只有那份給皇帝的報告,能入了你張部堂地法眼吧,便不敢一口一下,只是起身拱手道:“請部堂明示。”

張經見他沒有像想象的那般滿口答應,心中微微一沉,一咬牙,竟然也巍巍起身,筆直地腰桿微微彎下,也向沈默拱手道:“請拙言務必等老夫打完下一仗後,再向陛下呈送你的稟報。”

沈默哪敢受他的禮,趕緊側身讓開,輕聲道:“最晚臘月二十四。”

“還有不到二十天嗎?”張經喃喃道:“就不能再晚點嗎?”

“聖旨限我年前稟報,也就是最晚臘月二十七送到。這個季節裡,八百里加急要用四天,”沈默恭聲道:“也就是說最晚臘月二十四日一早,下官的稟報就必須發出了。”

失望的神色一閃而過,張經陷入了沉思之中,過了許久才微微頷首道:“二十四就二十四,總不能讓拙言太難做了不是?”

~~~~~~~~~~~~~~~~~~~~~~~~~~~~~~~~~~~~~~~~~~~~~

待雙方重新落座,沈默便將他寫戚繼光抄的那封信,雙手奉給了張部堂道:“學生路過龍山衛時,戚元敬將軍正要上書部堂大人,下官便順道給他捎過來,敬呈部堂大人。”

張經接過那書信,撕開封口,當着他的面讀一遍,玩味

“想必這裡面也有拙言的心血吧?”

沈默在龍山衛住了半個月多,這是誰也瞞不過的,還不如大方的承認,便點頭害羞笑道:“學生向戚將軍求教來着,他覺着也不全是胡說,便將學生的一些看法加了進去。”

張經呵呵笑道:“拙言啊,你還是太年輕了,被人家戚參戎當槍使了,以後可不要再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了。”

沈默心裡跟明鏡似的……這封信由自己帶來,上面又有自己的主意,無疑便掛上了他沈巡察的面子,讓恰好有求於自己的張部堂難以開口拒絕,這恰恰是他主動給戚繼光送信的目地所在……管你是部堂還是大帥了,想讓我辦事,就得也給我辦事才行。

但張經非但不會爲這個生氣,反倒還會因此而放下心來……張部堂會覺着你沈拙言既然有求於我,自然會盡心盡力幫我辦事的。其實本質上與沈默收下戚繼光的金銀是一個道理。

完成一筆不必言說地交易,張經果然放了心,卻也失去了談話的興致。耐着性子詢問幾句沈默一路上地見聞,終於等到管家進來,輕聲稟報道:“老爺,可以用膳了。”

張總督便起身笑道:“走,拙言,陪老夫吃飯去。”

~~~~~~~~~~~~~~~~~~~~~~~~~~~~~~~~~~~

到了飯桌上,幾盅小酒下了肚,兩人之間的尷尬便消失不見,彷彿地位也那麼懸殊了,感情上也親近了許多,可見吃吃喝喝確實是增進友誼的不二法寶。

張部堂是福州人,府上的膳食自然以淡雅鮮嫩的閩菜爲主,尤其是各種海鮮烹製地菜餚,佔了餐桌上的主導,所以一桌菜特別講究一個‘鮮’字,什麼菊花魚、太極明蝦、白燒魚翅、淡糟香螺片、清蒸加力魚等等等,無一不體現這一點,與以‘黴’、‘醬’、‘醉’爲鮮明特點的紹興菜,正好形成兩個極端。

雖然永遠不會承認家鄉菜不如人,但幾乎是一吃之下,沈默便傾倒在福州菜地鮮香之中,連一直保持很好的吃相都險些不顧了。

見他讚不絕口,張部堂頗爲自豪,親自指點家鄉菜的各種吃法。當一盤雞湯海蚌端上來,張部堂便爲他介紹道:“這是我們福州漳港所特產的一種海蚌,切成薄片,在沸水鍋煮至六成熟後,再用你們紹興酒做調料醃漬片刻。

吃地時候淋以燒沸的雞湯,現淋現吃。”說着一臉陶醉的讚道:“你看雞湯清澈見底,蚌肉如水中芙蓉,看一看都是莫大的享受……吃起來更是極甘極鮮,餘味悠長,就像品嚐美人香舌一般。”說着突然笑道:“這道菜你們紹興人是不吃的。”

沈默奇怪道:“爲何紹興人吃不得?”

六十多歲的張總督促狹地笑笑道:“因爲這種蚌內有一塊雪白透紅的小小嫩肉,常伸出殼外,恰如美人地香舌一般,所以有個雅名叫西施舌……看在老鄉的份上,拙言還是敬而遠之吧。”西施是紹興諸人,張經便拿沈默地籍貫開起了開玩笑。

連徐渭都佔不了沈默的便宜,張部堂顯然是找錯了對手,只聽沈默先是一臉肅穆地朝那盤‘西施舌’拱了拱手,一本正經道:“西施姑娘,自從滅吳一戰後,人們就再也見不到您的身影,本以爲您已經在浣紗溪邊長眠,誰知卻還在福建海底漂泊,千年過去了,您肯定十分想家了。”說着一臉悲憫道:“現在請進小生的五臟廟暫住,等過得幾日,在下便帶您回到故鄉。”

張經笑得前仰後合,只好請沈默獨自享用這一盤雞湯海蚌。

沈默一邊享用這極脆極鮮的西施舌,一邊好奇問道:“古來的美女衆多,爲什麼不叫昭君、貴妃、貂蟬,單單要說是我們西施的呢?”

分割

以上3000字,下面插幾句。

恩,有必要解釋幾句。前面數章的速度有寫快,並不是着急什麼的,主要是不想在鬱悶情節上停留太久,影響了大家的心情……但抗倭是第一卷的大背景,一切官場鬥爭和勾心鬥角,都要在這個背景下展開,如果我不寫那些,大家就會覺着接下來的政治鬥爭是誤國誤民,狗咬狗一嘴毛,沒一個好東西的,對很多人物的判斷也就失之臉譜化了。只有融合在這個大背景下,才能明白每個人的掙扎與抉擇,明白在這個年代裡,是沒有簡單的對與錯,好與壞的。

所以不能不寫,也不能寫的太淡,便有了那幾萬字的鋪陳。

下面劇情將一直凝聚在官場鬥爭之上,因爲主角是文官,也不是領兵的料,而且本書的重點是官場,至於抗倭戰場,統統都會虛寫。

第771章 尚書(上)第163章 鐵柱隊長第674章 不要小瞧明朝人第635章 燕歸來第792章 虎狼鬥(上)第774章 新官上任第695章 若雨第227章 老丈人第222章 二桿子救駕第820章 公祭(中)第685章 各懷鬼胎第798章 海風(中)第476章 連環計之慾擒故縱第633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920章 式(上)第910章 甚於防川(中)第246章 復興社第808章 意外(上)第760章 較量(一)第918章 驚變(中)第207章 沈煉上書第538章 大風起兮!!第883章 流年(中)第610章 話別第535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48節 河中除樹(下)第463章 故人第161章 護衛第11節 萬般皆下品(中)第242章 江南七子第814章 真相(上)第478章 連環計之無中生有第80節 祝福(中)第643章 真真假假第6節 秀才謀生(下)第809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下)第854章 鍾金(上)第440章 蘇州城中秋行樂第88 九章 衝動的懲罰(上)第78 九章 靈濟宮(中)第148章 猛將一個,熊兵一窩第455章 瞧這年過的第78節 賣與立(下)第422章 大事件第8 九五章 難料(下)第620章 我的柔情你永遠不懂第742章 經略大人的心思(中)第798章 海風(上)第869章 暗算(下)第125節 大人物和小人物第313章 陶公子的難言之隱第666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810章 長歌當哭(中)第611章 凱旋第205章 哥雖久已不在府學,學中卻滿是哥的傳說第228章 春天來了……第823章 辭舊歲(下)第258章 李郭同舟第149章 皈依我佛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上)第189章 箭在弦上第254章 歡宴不夜天第261章 接班人的問題第570章 死亡日記第283章 劫殺第836章 三雞報曉(下)第173章 壯族第222章 二桿子救駕第450章 買賣第190章 兩戰兩勝!第411章 甩賣啦,吐血了第537章 李娘娘第245章 秋闈之同考官第508章 納援第622章 搶戲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上)第781章 西風破(下)第498章 返京第416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340章 傳說中的殿試第670章 沈縣令第516章 三公槐第252章 京報連登黃甲第806章 驚變(下)第691章 搭橋第906章 茶館(上)第30節 對(下)第438章 談判第573章 抉擇第816章 宰相的憤怒(下)第773章 狼犬滿街(上)第750章 天下熙熙(下)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上)第49節 鬥呂(上)第104節 畫屏(中)第736章 潤物無聲(下)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上)第562章 科學家第8 九七章 天津(中)
第771章 尚書(上)第163章 鐵柱隊長第674章 不要小瞧明朝人第635章 燕歸來第792章 虎狼鬥(上)第774章 新官上任第695章 若雨第227章 老丈人第222章 二桿子救駕第820章 公祭(中)第685章 各懷鬼胎第798章 海風(中)第476章 連環計之慾擒故縱第633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920章 式(上)第910章 甚於防川(中)第246章 復興社第808章 意外(上)第760章 較量(一)第918章 驚變(中)第207章 沈煉上書第538章 大風起兮!!第883章 流年(中)第610章 話別第535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48節 河中除樹(下)第463章 故人第161章 護衛第11節 萬般皆下品(中)第242章 江南七子第814章 真相(上)第478章 連環計之無中生有第80節 祝福(中)第643章 真真假假第6節 秀才謀生(下)第809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下)第854章 鍾金(上)第440章 蘇州城中秋行樂第88 九章 衝動的懲罰(上)第78 九章 靈濟宮(中)第148章 猛將一個,熊兵一窩第455章 瞧這年過的第78節 賣與立(下)第422章 大事件第8 九五章 難料(下)第620章 我的柔情你永遠不懂第742章 經略大人的心思(中)第798章 海風(上)第869章 暗算(下)第125節 大人物和小人物第313章 陶公子的難言之隱第666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810章 長歌當哭(中)第611章 凱旋第205章 哥雖久已不在府學,學中卻滿是哥的傳說第228章 春天來了……第823章 辭舊歲(下)第258章 李郭同舟第149章 皈依我佛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上)第189章 箭在弦上第254章 歡宴不夜天第261章 接班人的問題第570章 死亡日記第283章 劫殺第836章 三雞報曉(下)第173章 壯族第222章 二桿子救駕第450章 買賣第190章 兩戰兩勝!第411章 甩賣啦,吐血了第537章 李娘娘第245章 秋闈之同考官第508章 納援第622章 搶戲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上)第781章 西風破(下)第498章 返京第416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340章 傳說中的殿試第670章 沈縣令第516章 三公槐第252章 京報連登黃甲第806章 驚變(下)第691章 搭橋第906章 茶館(上)第30節 對(下)第438章 談判第573章 抉擇第816章 宰相的憤怒(下)第773章 狼犬滿街(上)第750章 天下熙熙(下)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上)第49節 鬥呂(上)第104節 畫屏(中)第736章 潤物無聲(下)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上)第562章 科學家第8 九七章 天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