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1 關中羣貴多尚勢

午後過了不久,豆盧欽望應約而來。太平公主得到門下通報,連忙派長子薛崇訓出坊相迎。李潼也是一個晚輩,見狀後不好太倨傲,於是便也一同行出。

兩人在坊門前站了不多時,便見豆盧欽望的車駕行來,一駕素帷的馬車,前後五六名隨員。按照豆盧欽望目下的時位,這行儀已經算是非常的樸素了。

“怎麼敢當巽卿與平陽公如此禮下!”

豆盧欽望看到坊門前兩人,隔了數丈便讓馬車停下,自己也下了車,爲人謹慎可見一斑。

李潼與薛崇訓連忙上前攙扶,並說道:“豆盧公是朝中德長,宗中良朋,不因小子淺薄見慢,理當遠迎。請豆盧公再登車,姑母已在邸中恭候多時。”

豆盧欽望聞言後笑眯眯說道:“安步當車,能跟兩位時流雋才款款行街,是老朽之衆不常有的機會。”

聽他這麼說,李潼與薛崇訓也只能落後半身,跟在豆盧欽望身後一同行往別業。

豆盧欽望興致還算不錯,一邊走着還一邊轉過頭來詢問李潼有關楊執柔的病情,言辭之中儼然已經將李潼當作楊家婿子來看待。

李潼對此也感無奈,倒也並沒有解釋的太分明。他如今的人事關係,除了是他奶奶孫子之外,別的也乏善可陳。

本身沒有王爵,雖然官職品秩在同齡人當中算高了,但也不入豆盧欽望這種朝廷大員的法眼。細數數除了楊執柔那層關係之外,還真沒有別的擠不敏感,又能當作彼此談資。

別業門前,太平公主也早已經降階相待,見豆盧欽望步行而來,又抱怨幾聲少輩待客失禮,一統寒暄之後,才一起進了正堂。

豆盧氏源出鮮卑慕容氏,南北朝時期慕容氏後燕滅亡時加入北魏而得賜姓,六鎮兵變之後又加入西魏宇文泰的陣營,算起來也屬於關隴勳貴中的老釘子戶,且與兩朝帝宗都有着很密切的關係。

比如眼前的豆盧欽望,算起來還是隋文帝楊堅的外孫,族中不乏子女得尚公主或選作王妃。講到底蘊,未必就比竇家差了多少,但門風卻迥然有別,低調得很,不像竇家那麼能折騰。

所以在武週一朝過得也很平穩,並沒有遭到女皇非常的敵視,作爲當家人的豆盧欽望甚至還頗得信重,幾至高位。也正因此,太平公主才這麼看重今次的宴請,表現得比李潼這個託事者還要更熱情幾分。

如果可以的話,李潼是真不想跟這種老狐狸打交道,效率太低,從豆盧欽望落座將近一個時辰都沒有進入正題,他幾次想將話題引過來,都被豆盧欽望打岔給繞了過去,只是跟太平公主家長裡短的聊得很盡興,偶爾涉及弘農楊氏相關的人事。

李潼也聽得出來,豆盧欽望很看重他跟弘農楊氏那一層似是而非的關係。這也是一些關隴老人的通病,熱衷於搞他們的小圈子,只有對他們所認爲的自己人,纔會高看一眼。

之前李潼一家之所以混的差,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因爲關隴人家並不將他們視作自己人。甚至於他老子李賢,都未必被這些人所接納。

天皇四子從各自的姻親關係,也能反應出李治與武則天這對夫妻權力的遞進趨勢。老大老二雖然也都結配名族,但妻族能提供的幫助其實寥寥。一直到了老三李顯,二婚娶了京兆韋氏的庶支。

再看老四的姻親陣容,簡直堪稱豪華。這也意味着因爲高宗強立武則天爲後,一直關係挺差的關隴勳貴們到了這一時期也終於低頭,乖乖將嫡女送出爲人妻妾。

光宅年間,武則天之所以能夠輕鬆廢掉李顯而扶立李旦,除了高人一等權術運用之外,也在於李旦身後的潛在支持者實在不容小覷。借力打力,過橋抽板,玩的實在很溜。

李潼老爹已經不在,母族又是江南人家,此前就算因爲他奶奶的寵眷而招搖一時,也不大被這些關隴人家看在眼裡。所以說楊執柔降尊託女,對他的聲勢真是有一個質的推動,只是這一層好處,也不是能那麼容易消化就是了。

豆盧欽望與太平公主聊得挺歡樂,倒也沒有完全忽略李潼,言談間隙又抽空對他笑道:“日前才知府上太妃篤信佛義,恰好邸中正有一尊琉璃古佛像,轉日着人贈送府上,敬謝太妃賜教之惠。”

這話說的也是繞彎,想了想之後李潼才明白,無非是藉此說明日前他奶奶賜經、宮中的豆盧氏妥善珍藏並已經感念到其中深意。

“惠達親長,不敢敬辭,寶雨代娘娘謝過豆盧公。”

李潼拱手假笑,心中也是一嘆,生人在世想要苟得住也是不容易。

元月禮日,原皇后劉氏與貴妃竇氏俱消失不見,隨同一起消失的,還有數名追隨皇嗣日久的宦者宮官,此事在外朝雖然還沒有廣泛傳開,但李潼常出入宮禁,大內中也有固定的消息來源,也早已經知道了此事。

今次豆盧欽望所以肯來赴約,大概也是有感於此、心裡滿滿的危機,不敢再在這敏感時刻得罪女皇近人,想要與人爲善。

聽豆盧欽望講到此節,他跟他姑姑便遞一個彼此會意的眼神,這才總算是講到了正題上。

“唉,薛御史離都之際還曾入我邸中拜別,知其所任事涉巽卿,我還叮囑他到了西京一定要向巽卿多作請教。如今招禍於事中,也真是讓人爲之傷感。”

豆盧欽望講這些,無非還是在側面說明薛季昶到西京之後冷落李潼,可不是出於他的授意。

不過李潼當然也明白,沒這老狐狸撐腰,薛季昶未必敢那麼倨傲待他。雖然當時他已經淡出時局日久,但這畢竟是行刺他的兇案。

“當時雖在西京,我與薛御史緣止數面,其人其事,未敢輕論。但如今蒲國公情困託我,總不好坐視不理。生人在世,或行或止,唯在一個‘情義’而已。唯此事所涉頗廣,不敢獨專用事,今日才厚顏請教豆盧公。”

豆盧欽望聽到這話,臉色也有幾分尷尬,舉手道:“巽卿壯言,使人面慚。薛御史與我門義故私,如今臨於事厄,我當然也不會坐視不理。恰在今日魏相公歸都,話別於此之後,我當登邸請問事中曲隱,屆時再請巽卿過府共論良計。”

講到這裡,他臉上又露出幾分笑容,指着李潼說道:“世間誇於知人者,可不止楊相公一人。往年巽卿是神殿高揚的玉枝,華質美譽不入人間,踐世日久,風評越高。秀閣殷望的耳目,不知凡幾。如此雋才,不能坐我客堂,門中少者怕要笑老叟不能近趣明識。”

李潼聞言後不免一愣,沒想到這老不正經也挺饞他,不過這應該也只是一句客氣話,不必當真。

坐在另一側的太平公主聽到這話後,看看自家兒子,又偷瞥一眼李潼,終究還是沒有說什麼。

豆盧欽望又坐了一會兒便起身告辭,待到將人送走之後,返回別業途中,太平公主便教訓兒子道:“讓你跟你表兄同出同入,盼的就是你能踵行思齊,不要因爲言行輕薄爲人所輕,讓你母往來親戚之間可以不羞不愧,能誇誇有言,敢在人前銷賣自家兒郎!”

薛崇訓這會兒倒是機靈,拉着李潼嬉笑道:“我是不如表兄性巧,但只要用心肯教,表兄自然知我有可取之處,是不是、表兄?”

李潼聞言後呵呵一笑,太平公主則又拉着他,細心跟他講一些豆盧家兒女諸事,對豆盧欽望那語帶曖昧的邀約很是熱心。

此時的大內之中,也有一樁有關李潼的談話正在進行着。

自西京匆匆返回神都,雖然昨天已經在家休息了一夜,但畢竟已經不年輕,魏元忠今日面聖的時候,同樣疲態難掩。

面對自己所提拔起來的心腹,武則天是有一份隨和,特意讓人在魏元忠坐席加設軟墊,讓他坐得舒服一些。

待到講過一些軍國大事之後,武則天話題一轉,又開口微笑道:“魏卿在事幾月,想也不乏與西京人家往來。慎之舊在西京,浮譽過甚,我倒想聽聽魏卿所見,西京人衆對他真實看法。”

魏元忠聽到這話後,眉眼之間自有一股謹慎,低頭沉吟起來,態度較之此前回答一些朝政大事還要更顯莊重,過了一會兒才緩緩開口道:“陛下若問事才,臣與巽卿共事日短,實在不敢輕論是非。況巽卿在事於朝,所作所爲,羣眼所見,想不必臣這遠客置言臧否。”

武則天聞言後嘆息一聲:“生人有息,長憂在此,朕也不能免俗。這小兒性巧順,能娛衆,也就難免誇譽流虛,不足爲憑。他立世短淺,能辨幾分真僞,還是要靠親長把量。舊年歸都,人衆趨迎,當街惹忿,日前又有執柔強情,虛誇怪哉,難道世間能配的良選,唯此一人?”

魏元忠聽到這話後,眸光略作閃爍,繼而開口道:“巽卿確有非常之質,就連陛下都牽掛入深,何況世道俗衆。情爲障,故不見。關中羣貴多尚勢,這本就不是巽卿所長。彼此強合,久則難免互厭。巽卿優才美趣,世道之中自然不乏相得益彰者。”

“得卿此言,朕有定計。”

武則天聞言後便笑起來,轉又歉然道:“門私細事,不該見擾公卿。憾能訴論者,無有幾人,魏卿不要見怪。”

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099 宰相危矣0321 來君珍重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066 猶歌前代功德0094 大酺禮畢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011 仁智院家人們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087 蓮生獻經0264 色是殺人刀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035 嬌花藏毒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224 名寺可藏重兵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0097 壯力當賞0009 聖心取捨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836 長安百姓,競備佳節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022 萬古愁難銷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027 南衙北衙0022 萬古愁難銷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057 命途何艱難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094 大酺禮畢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180 豈能笑罵由人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111 少王人物如何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046 京華遊仙窟0001 大唐宗王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446 白刃不相饒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107 坊居閒趣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048 內教坊諸事0006 人盡敵國0563 天家德種,合御蒼生0241 秀姿動人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
0373 君恩浩大,九死難報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348 瘦死駱駝比馬大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099 宰相危矣0321 來君珍重0517 眩於名實,不知所守0882 伴勢而升,青雲直上0066 猶歌前代功德0094 大酺禮畢0906 彼之存亡,我之疥癬0011 仁智院家人們0547 受命於母,人間未有1025 風物常在,人有竟時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746 河東空虛,無兵備亂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0421 攸寧設局,千騎營變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489 造化倏忽,飲食盡興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087 蓮生獻經0264 色是殺人刀0946 天時在我,應時而興0035 嬌花藏毒0171 人生若只如初見0665 內外鬥忿,以留秋賦0224 名寺可藏重兵0470 唯情不可恃,滿朝非君子0097 壯力當賞0009 聖心取捨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836 長安百姓,競備佳節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692 行臺無選,才力告急0942 生死事小,血債血償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801 天與神器,斯世永享0802 夜遊皇苑,餘生同幸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022 萬古愁難銷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627 常之悍勇,欽陵遁走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027 南衙北衙0022 萬古愁難銷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1030 請賜麟種,宣教西康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057 命途何艱難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657 欽陵擅權,贊普受制0809 幸逢明主,執法不阿0094 大酺禮畢0313 慈愛如春風溫暖0752 蒼天降罪,朕恭受之0766 擁王從龍,功成此日0736 長情在守,不爭短愉0180 豈能笑罵由人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111 少王人物如何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390 韋娘事露,懷義忿聲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長0046 京華遊仙窟0001 大唐宗王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926 老將入朝,執筆修典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446 白刃不相饒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107 坊居閒趣0266 生人易惑,鬼神難欺1035 三月龍興,幢蓋張護0700 雍王獻貨,且入宮庫0213 珠玉散盡,只爲彰才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048 內教坊諸事0006 人盡敵國0563 天家德種,合御蒼生0241 秀姿動人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