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時候,夏老爺子從外面回來。喝了一碗夏老太太熱給他的綠豆毛粉兒,夏老爺子頓時覺得心裡和胃裡都熨帖極了。接下來,他就說起了今天出門換糧食的事。
也就是換了多少斤的大黃米、小黃米,又換了多少斤的花生。然後,夏老爺子的臉上就有些訕訕地,他瞅了個空子,見夏至幾個都往旁邊去了,才告訴夏老太太,他還換給某人多少斤麥子。對方用高粱米換,一斤換一斤半。
夏至在旁邊聽見了,就沒吭聲。這件事夏老爺子特意跟夏老太太說,一定是有緣故。
果然,夏老太太就微微皺起眉頭來。“是孫寡婦家要換不?”
“是他家。”夏老爺子陪笑。
“我說別人家也沒臉佔這個便宜。”夏老太太就冷笑了起來。一斤半的高粱米換一斤麥子,對方確實是佔了便宜,市面上就沒有這個換法。
“哎……”夏老爺子就攔着,不讓夏老太太這麼說,“她一個人拉扯幾個孩子,日子過的窮,不容易。一年到頭一大家子也吃不上一頓白麪。咱家要是沒有就算了,咱家這不是有。……在咱也不算啥……”
“不算啥,那也是孩子們吃苦流汗掙出來的。”夏老太太不由自主地提供了聲音,“你咋就這麼糊塗呢。她要是老實人,我啥也不說。她就是看人下菜碟,就看你心腸軟,臉皮薄,拿你抹不開……”
夏老爺子就不樂意了,跟夏老太太小聲拌了幾句嘴,就怏怏地往後面菜園子裡去了。
夏老太太沉着臉,也不管夏老爺子是去哪兒了。
孩子們都覺得氣氛有些不對,夏至心中暗笑,悄沒聲兒地帶着大傢伙出來。她還往後院菜園子去看了一眼。夏老爺子脫了外面的褂子,上身只穿了貼身的月白對襟衫子,正在後院裡整地。
夏老爺子這一點好,生氣了不打人,也不摔東西,他就默默地一個人去幹活。
看到夏老爺子沒事,夏至又在院子裡玩了一會,這纔到上房屋中來。
夏老太太已經不再沉着臉了。她還問了夏至一句知道夏老爺子去了哪裡不。
“我爺在後院幹活呢。”夏至就說,“奶,你跟我爺生氣了?”
“生啥氣,不值當的。”夏老太太就輕輕地嘆了一口氣,然後絮絮地將事情跟夏至說了。這個孫寡婦夏至也見過,人長的不咋樣,但是挺能說會道的,也算是婦女羣中的英雄了。
按照村中人的說法,孫寡婦就是命不好,還克男人。她嫁過兩回男人,結果成親沒幾年,男人就得病死了。現在她身邊帶着一個兒子兩個閨女,大閨女還是她跟前一個丈夫生的。
因爲家裡沒啥勞力,孫寡婦的日子過的不太好。但她很能張羅,村子裡好心人經常送些東西給她,其實日子還能過得。
夏老太太說的那些毛病,孫寡婦恐怕是有的。不過夏老太太還是心軟。
“換就換吧,她一個女人家,帶三個孩子確實是不易。……我不是心疼東西,我不是那樣的人。就是那個人的脾氣,我有點兒看不上……”
夏老太太這麼慈和的人,也有不對付的人。
夏老爺子在後院幹活,出了一身的汗回來。夏老太太看他外面的褂子只是披着,就着急了,怕夏老爺子着涼生病。
夏老太太就趕忙張羅着照看夏老爺子,換糧食的那一點兒小矛盾就煙消雲散了。
這就是夫妻、老伴兒,這就是生活了吧。夏至若有所悟。
月到中秋,八月節是團圓節,夏老爺子早就給府城的夏秀才捎信兒,希望夏秀才能回家來過八月節。夏秀才這兩天才捎回信兒來,說是李山長準了假,他預計將在八月十四回到家裡。
這一下,夏老爺子可高興壞了。他還特意召集了大傢伙商量過節的事。
今年夏家的日子蒸蒸日上,豐收的季節,團團圓圓的一大家子。夏老爺子的意思,這個八月節得好好地過。
更簡單的禮節,八月節這頓團圓飯,那必須要格外的豐盛。
夏至也正有這個意思。
“這陣子大傢伙都忙壞了,我出門收棉花,家裡的事多虧我爺,我三叔、三嬸,還有我哥替我張羅跑腿。現在棉花都送到府城去了,咱就等着數錢,我正好想辦桌酒席,感謝大傢伙……”
一衆人都笑,讓夏至不用感謝。都是一家人,說感謝的話就太外道了。
“那就是慶功宴吧。”夏至從善如流。
她這麼說,自然不會有人有異議。
“你們孃兒幾個操辦吧。要殺雞找我,要跑腿啥的,就找你三叔,還有你哥。”夏老爺子笑着說道。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夏至、夏老太太、夏三嬸、臘月還有田氏就湊到一起,商量八月節團圓飯的菜單。
夏至先說:“回來的路上碰見我月來哥了,估摸這兩天羊就能送到。咱這桌飯肯定得有個鍋子,就涮羊肉唄。”
大家都點頭。
然後夏老太太就說要殺雞。因爲人多,一次就得殺兩隻雞。這兩隻雞,夏至家出一隻,夏三嬸家出一隻,要做的是北鎮府的名菜小雞燉蘑菇。
“還得有魚……”
說到魚了,陳家老爺子前幾天讓人捎信兒來問,夏至說要一車魚的話還算不算數。那自然是算數的,不過不是一車,而是兩車。
不過這魚就得節後才能送來。
過節的魚,他們還是得上臨水鎮上去買。
“就做十六做過的那個糖醋魚,那個意頭也好。”夏老太太又說。在炸魚的時候,將鯉魚尾擺出遊動的姿勢,鯉魚躍龍門,這道菜非常的受歡迎。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最後定了二十四道菜,涼拌熱炒都有。
夏至就將夏橋叫過來,正兒八經地寫了菜單子,還寫好了需要採買些什麼。轉天臨水鎮的大集,夏家人依舊到集上出攤,夏至則帶着採買擔子,提着籃子,牽着小黑魚兒到集市上和鎮上街裡採買。
經過聚賢居門口,李掌櫃似乎知道他們會經過,早就等在那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