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甕中捉鱉

京時間27日20點整,朝鮮新義州。

朝鮮臨時政府腦崔俊哲召開的新聞佈會只持續了1鍾,雖然崔俊哲沒有回答記提問,也沒有提到任何實質性的東西,但是來自世界各國的上百名記從崔俊哲的言中嗅出了濃烈的火藥味。

新聞佈會結束後5鍾,CNNN率先做了評論報道。

按照CNNN的報道,崔俊哲在聲明中重朝鮮“以漢城爲都”、堅決奉行“與中國友好政策”、堅定支持“中隊在朝鮮的作戰行動”、以各種方式完成“民族與國家統一”等幾個重點,證明中國將把半島戰爭“進行到底”,最終目的不是打回三八線,而是幫助朝鮮“吞併”韓國,半島戰爭的規模將繼續擴大。

其他電視臺也迅速做了相關評論,均認爲半島戰爭不會在三八線停止。

20點30,新聞界還在熱議中國陸軍將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以何種方式打過三八線的時候,共和國國防部以戰報的形式公佈了最新“戰果”。

進入江華灣朝鮮領海的美軍第棲艦隊被共和國空軍殲滅!

全球輿論頓時譁然。

朝鮮臨時政府剛剛宣佈對整個朝鮮半島履行主權,中國空軍就幹掉了進入“韓國領海”的美軍艦隊。這顯然是早有預謀的行動,中國空軍早就想幹掉第棲艦隊,朝鮮臨時政府表聲明只是爲中國提供了打擊第棲艦隊的理由!

新聞界的目光立即轉向白宮與五角大樓。

雖然美國沒有公佈第棲艦隊地消息。但是有第2兩棲艦隊地“前車之鑑”。沒有任何一家媒體懷疑第棲艦隊地命運。

中國國防部敢於在新聞公告中提到“殲滅”二字。第棲艦隊絕對凶多吉少。

新聞界急切等待美國地消息時。海州地戰鬥進入了白熱化狀態。

快反773旅以最快地速度到達海州郊區。凌雲霄沒有給敵人準備時間。在第1裝甲師組織突擊之前。快反旅地1個裝甲營與1個機步營率先突入海州市區。向至關重要地港口挺進。

美軍第1裝甲師地反應並不慢。立即組織1個裝甲營與1個步兵營動反擊。

上半夜。雙方一直在爭奪海州東面地載寧江大橋。這是進入海州地唯一通道。如果讓美軍佔領大橋。突入海州市區地部隊將被徹底圍困。凌雲霄派了一個步兵營守衛大橋。在大橋西面部署了2個裝甲營。與美軍裝甲部隊打機動防禦戰。

論戰鬥力,只有輪式裝甲戰車的快反旅肯定不是重型裝甲部隊的對手。

萬幸的是,第1裝甲師地主力剛從沙裡院出,正在趕往海州的途中。動反擊地美軍只有2個營,坦克不到50,對快反773旅的威脅並不大。

戰鬥持續到22點30,凌雲霄讓突入市區的部隊就地轉爲防禦作戰。

直到此時,裴承毅才確定第棲艦隊被全殲,沒有一艘美軍船隻能到達海州港。在此情況下,攻佔海州港已經沒有多少意義。美軍要想撤離,只能利用直升機與傾斜旋轉翼飛機將部隊接走。因爲江華灣上空的制空權掌握在共和隊的手中,所以美軍不敢貿然向海州派遣空運力量。裴承毅沒讓快反773旅撤退,因爲只要快反773旅“釘”在海州,美軍第1裝甲師就得把大部分兵力留在海州,守住側翼防線,從而讓韓軍第1集團軍擔負起進攻青鶴的主要作戰任務。

以韓軍地戰鬥力,不可能打下由空降163旅與快反772守衛的青鶴!

美軍第1裝甲師已成甕中之鱉,裴承毅再次調整了戰役部署。第6軍與第24軍已經攻入平壤,正在肅清市區內地韓軍,爲朝鮮臨時政府返回平壤做準備。第27軍的先頭部隊在22點左右到達南浦北面地龍岡,因爲美軍第1裝甲師已經撤離南浦,留下來的是1個韓軍步兵師,所以裴承毅沒有讓第27軍立即攻打南浦,而是先協助第61軍與第24軍肅清進入平壤地韓軍。第21軍在22點30到達場裡,正在向燕灘方向推進,預計在28日凌晨2點左右到達燕灘。裝突373旅與裝突383旅先後到達新溪,隨時可以加入圍殲韓軍第1集團軍的作戰行動。

擺在裴承毅面前的問題是,到底先吃掉第2集團軍,還是先吃掉第1集團軍。

最初,裴承毅決定先打第1集團軍,爲接下來攻打開城做好準備。最重要的是,如果第1裝甲師準備從海州撤退,就得先切割西部戰場上的第1集團軍,向海州方向派遣至少2個裝甲突擊旅,協助快反773旅阻止第1裝甲師“逃跑”。

情況出現轉變,第1裝甲師肯

掉了。

裴承毅調整了作戰安排,決定先幹掉第2集團軍。

從總體戰局來看,要想打下漢城朝鮮宣佈以漢城爲都後,共和國將官方文件中的爾改成了漢城,最好先殲滅韓軍第2集團軍,在東部戰線上取得突破,從側翼對守衛漢城的韓軍第3集團軍構成威脅。如果能夠迫使韓軍主動放棄漢城,就能兵不刃血的佔領漢城,將戰線向南推上百千米。

比起對付只有2萬多兵力的美軍,收拾有20多萬兵力的第2集團軍“麻煩”得多。

哪怕韓軍不做任何抵抗,收編20多萬韓軍,也得花上好幾天!

圍殲韓軍第2集團軍的戰鬥從28日凌晨開始,擔任主力的是第36軍與空降173旅,空中突擊旅執行戰役分割與穿插任務。爲了給進軍開城留下足夠的兵力,裴承毅沒有讓裝突373旅與裝突383旅投入戰鬥,而是將整編後的裝甲5411旅與裝突542派往元山,充當戰役預備隊。

與第一次戰役時不同,隸屬於第54軍的2個旅是“混編旅”,且均不滿員。

當時,裴承毅也找不到其他預備隊了,只能讓正在咸興整編的第54軍將3個旅整編爲2個旅,儘快開赴前線。同時進行整編的還有第37軍與第38軍的旅,只是整編工作並不順利,沒能及時到達元山。

第二次戰役打到這個時候,結局已經非常明顯。

三八線以北的韓美聯軍全軍覆沒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28日凌晨4點30,美軍第7步兵師師長赫克爾少將向第旅旅長李准將交出佩槍,命令第7步兵師的官兵停止抵抗,向共和隊投降。據第的作戰記錄,第7步兵師總共有17官兵繳械投降,其中包括6439重傷員。

到28日天亮時,低空突擊部隊完成了對韓軍第2集團軍的戰役分割行動。

20多萬韓軍被切割成了3部分。聚集在後坪裡附近的西部集團大約有5萬人,聚集在塔距裡附近的中央集團大約有1C萬人,聚集在小坤裡附近的東部集團大約有6萬人。

爲了減輕空降173旅的壓力,裴承毅決定先殲滅規模最大的中央集團。

擔任主攻的不是裝甲部隊,而是炮兵與航空兵包括陸軍航空兵。

戰鬥從28日7點分開始,第一輪炮火準備持續近120鍾。3個軍的直屬遠程炮兵旅與5個旅的1C個炮兵營的近2000門各種類型與口徑的火炮與火箭炮持續不斷的向韓軍陣地、兵營、物資囤積點、裝甲集羣投射了數十萬,總量近50C0:的彈藥!在此期間,空軍與海航出動近200架次戰機,投擲了大約4500:彈藥。陸軍航空兵不甘落後,上百架武裝直升機以“定點清除”的方式重點打擊韓軍的防禦工事與裝甲力量。

這場半島戰爭開戰以來規模最大的火力打擊底打垮了韓軍的士氣與鬥志。

雖然航空兵承擔了大量打擊任務,但是“戰爭之神”的打擊能力不容任何人否認。共和國陸軍的炮兵部隊用一次極爲華麗的表演證明沒有任何作戰力量能夠真正取代炮兵,在大規模戰爭中,炮兵仍然擁有不可動搖的地位!

按照外界估計,共和國陸軍只需要3到5天就能“吃掉”韓軍第2集團軍!

事實證明,外界的估計過於“樂觀”。

28日當天,第36軍與空降173旅總共接納了近2萬名戰俘。

在毫無還手之力的情況下,韓軍要想保命,只能選擇投降。

28日下午,第611軍完成了平壤的“肅清”工作。第2向黃州方向突擊時,以崔俊哲爲守的1多名朝鮮臨時政府官員在第611軍軍長蔡歲康少將的陪同下返回平壤。

項鋌輝向蔡歲康下達了一項非常特殊的任務:確認金哲男等朝鮮前領導人的下落。

在部分朝鮮前政府官員的幫助下,第611軍的官兵迅速控制了“金氏家族”在朝鮮的幾十處別墅、莊園與秘密藏身地點。爲了保密,搜尋工作由盧誠聞率領的總參特種部隊執行,沒有讓第611軍插手。

數日後,盧誠聞向項鋌輝遞與李存勳交了一份非常詳細的報告。

隨後這份報告歸入軍情局絕密檔案,封存期爲1年。也就是說,00年之內不會公佈於衆。1C0年之後,還得看情況決定是否對外公佈。

雖然第二次戰役還未結束,但是總參謀部已經開始着手製訂第三次戰役的作戰計劃!

第62章 十萬火急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120章 膠着戰局第78章 當面保證第23章 手到擒來第100章 僵局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64章 龍出昇天序十東方醒獅第112章 熱點話題第48章 偷襲第13章 煙霧彈第14章 懸疑故事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39章 地面戰鬥第134章 趕盡殺絕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46章 特殊存在第48章 說服工作第95章 陡增變數第10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48章 中東攻略第66章 十年磨一劍第25章 欲擒故縱第109章 持續消耗戰第53章 新式戰爭第180章 下基層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11章 定策第37章 戰術規劃第60章 協同作戰第41章 龍牆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2章 政治鬥爭第9章 最高威脅第7章 珠聯璧合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139章 團結的力量第50章 粉墨登場第87章 艦隊北上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23章 何去何從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44章 第一槍第25章 國家戰略計劃第111章 影響力第93章 鐵腕首相第17章 苦口婆心第20章 修憲第9章 以退爲進第97章 虛張聲勢第2章 大國頹勢第40章 天降奇兵第102章 大踏步前進第20章 愈演愈烈第31章 出國作戰第65章 隨機應變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81章 全面撤退第33章 各有所需第32章 穩住朝鮮第8章 隨敗猶榮第46章 特殊存在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116章 危險重重第10章 不可靠第15章 表態第6章 會錯意第47章 多方因素第51章 摒棄前嫌第33章 各有所需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47章 重生第2章 各盡其職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66章 多種可能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58章 利益交換第89章 狗急跳牆第62章 絕對優勢第51章 潛艇殺手第127章 空中反擊第4章 冰凍三尺第53章 風雲消散第67章 主力對決第71章 一大步第45章 折翅第87章 最後的反制第44章 豪賭第16章 關鍵決策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22章 用心險惡第115章 廢墟中的戰鬥
第62章 十萬火急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120章 膠着戰局第78章 當面保證第23章 手到擒來第100章 僵局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64章 龍出昇天序十東方醒獅第112章 熱點話題第48章 偷襲第13章 煙霧彈第14章 懸疑故事第125章 兩把尖刀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39章 地面戰鬥第134章 趕盡殺絕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46章 特殊存在第48章 說服工作第95章 陡增變數第10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48章 中東攻略第66章 十年磨一劍第25章 欲擒故縱第109章 持續消耗戰第53章 新式戰爭第180章 下基層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11章 定策第37章 戰術規劃第60章 協同作戰第41章 龍牆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2章 政治鬥爭第9章 最高威脅第7章 珠聯璧合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139章 團結的力量第50章 粉墨登場第87章 艦隊北上第113章 拋磚引玉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23章 何去何從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44章 第一槍第25章 國家戰略計劃第111章 影響力第93章 鐵腕首相第17章 苦口婆心第20章 修憲第9章 以退爲進第97章 虛張聲勢第2章 大國頹勢第40章 天降奇兵第102章 大踏步前進第20章 愈演愈烈第31章 出國作戰第65章 隨機應變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81章 全面撤退第33章 各有所需第32章 穩住朝鮮第8章 隨敗猶榮第46章 特殊存在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116章 危險重重第10章 不可靠第15章 表態第6章 會錯意第47章 多方因素第51章 摒棄前嫌第33章 各有所需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47章 重生第2章 各盡其職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66章 多種可能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58章 利益交換第89章 狗急跳牆第62章 絕對優勢第51章 潛艇殺手第127章 空中反擊第4章 冰凍三尺第53章 風雲消散第67章 主力對決第71章 一大步第45章 折翅第87章 最後的反制第44章 豪賭第16章 關鍵決策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22章 用心險惡第115章 廢墟中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