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喜憂參半

達走李存勳,王元慶在書房一直坐到天亮。

天有不測風雲,國有旦夕禍福。

日本戰爭之後,對共和國來說,國際大變局可謂喜憂參半。

不可否認,日本戰爭使共和國一躍成爲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甚至在國際威望上超過了美國。因爲共和國在“全面核裁軍”中的積極作爲與“技術換產品框架協議”全面啓動,所以共和國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沒人敢小看共和國。

更多的時候,共和國面對的是更加複雜的國際環境與更加兇險的外來威脅。

不得不承認,美國總統韋斯特伍德是名副其實的“戰略高手”。

匠年,韋斯特伍德憑藉“對日戰略援助”與“日本戰後重建”對美國經濟產生的大幅度拉動效應,成功擊敗共和黨競選者,再次獲得白宮的4年居住權。因爲美國總統只能連任兩界,所以韋斯特伍德在囚年打手 月宣誓就職之後,其對外政策不但更加大膽,也更加激進,不再有所顧慮。

這也是美國的傳統,當年的弗雷德裡克也一樣。

更重要的是,韋斯特伍德所處的環境比弗雷德裡克好得多。隨着大蕭條全面退去,日本戰爭與戰後重建耗光了各主要國家的剩餘物資,美國經濟進入自2泄紀吶年代以來第一個“高速發展期”碰8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驚人的盯,囚達到發。預計四隻將超過豌。雖然美國經濟增長多半帶有“恢復性質”是在大蕭條時期全面衰退情況下出現的“經濟奇蹟。”但是足以給美國全面戰略調整提供充沛的“經濟動力”不然韋斯特伍德提出的對日援助也不會得到批准。

與前任相比,韋斯特伍德更擅長拉攏美國國內各大利益集團。

爲了獲得民主黨的支持,韋斯特伍德以非常強硬的手腕“推翻。了東機谷勝領導的日本戰時看守政府。讓日本軍人交出實權,實行民主大選。爲了獲得共和黨的支持,韋斯特伍德提出了“技術援助法案。”通過向印度提供多種技術,獲得了大量廉價物資,幫助日本走出戰後陰影。

民主黨從中獲得了“政治利益”共和黨從中獲得了“經濟利益”。

受此影響,韋斯特伍德提出的多項旨在幫助日本進行戰後重建的法案在美國國會兩院以高度支持獲的通過。從留年舊月到刃刃年口月,美國以“技術換產品”的方式,總共向日本提供了價值勁乙美元的援助物資與款項,不但幫助日本擴大了舊個“安全區”的範圍,還幫助日本在個主要“安全區”內建立起了第一批工廠,使倖存的日本人獲得了工作機會,也爲日本打下了經濟發展的基礎。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美國也從來不會“義務”幫助其他國家。

通過對日援助,美國最大的收穫就是建立起了“美印日三角同盟。”

從某個方面說,最大受的者不是日本,而是印度。

到力刃年口月,印度總共從美國獲的了發展經濟所必須的,涵蓋鋼鐵、化工、機械製造、電子、軟件、網絡、電動汽車、船舶、航空航“天、醫療、基因科技、生物生態、坊織等數十個領域的打手 叢項關鍵技術。印度需要付出的,僅僅是按照這些技術的市場價格,將同等價值的鋼鐵、水泥、仿織品、化工產品、工程設備、藥品等“過剩物資。通過美國移交給日本。

這一影響,意義非凡。

凶年,美國超越共和國,成爲印度的第一大貿易伙伴。

按照某些國際機構的預測,力刃年,印美貿易在印度貿易中的份額將超過艦,耳度集其的高魯工業嚴品豐,鋤的利鐵、蹦的水泥、蕊的仿織品、溉的鞋類、次的初級電子產品、姚的工程設備、溉的藥品共和國市場的依賴。

雖然印度的發展模式不是長遠之計。畢竟日本的戰後重建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美國也不可能一直向印度提供關鍵技術,印度更不可能永遠只生產初級工業產品,但是在較短的時間內,印度仍然能夠從中獲得難以想像的好處。

別的不說,通過美國提供的技術,印度很有可能在歷年之前建立起高端產業。

當然,這些都是美國新聞媒體的報道。

按照王元慶掌握的消息,美國並沒有“真心實意”的幫助印度搞經濟。

在軍情局提供的情報中,美國提供給印度的打手 四多項都是即將被美國淘汰的技術。比如,被美國

啊了凹億美示納米集成電路製造技術就只過時。別吼山州不美元。就算免費提供,共和國也不會要,因爲神經網絡計算機即將普及,晶體管計算機很快就會遭到淘汰。印度花蚓7美元買幕的只是即將被淘汰的技術,根本不可能借此機會提升印度的電子產業級別,也就不可能讓印度的電子產品進入高端領域。

類似的“技術轉讓”還有很多,按照軍情局的估計,印度至少花了凹億美元的“冤枉”錢。丟錢還是次要問題,最重要的是,產業結構無法升級,印度將爲此付出十多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在發展道路上走很多彎路。

殘酷現實再次證明,任何國家要想發展壯大,只能靠自己!

韋斯特伍德確實很精明,甚至稱的上是最厲害的商人。當然,他不是商人,的是貨真價實的政客。既然是政客,韋斯特伍德要的就不僅僅是經濟利益,還想獲得政治、軍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利益。

“技術換產品”給韋斯特伍德帶來的好處不可估量。

美國經濟好轉,印度的經濟也開姑姑轉,數千萬印度勞動者找到了工作,數億印度人得到了飯碗,魯拉帕賈尼也成了印度的“民族英雄。”更重要的是,印度的野心也因此急劇膨脹。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印度開始“金面武裝”。

齒年底,在與美國簽署了“技術援助協議。之後不到2個月,印度就與美國簽訂了一份總價值超過助億美元的“超級軍火訂單”購買了包括回架先進戰鬥機、歷架無人作戰飛機、勁輛坦克、如輛步兵戰車、勁門自行火炮”破大型戰艦在內,涵蓋陸海空三軍的武器裝備。

的年初。印度與德國簽署價值打手 鞭“電動潛艇”。

囚年底,印度與英國展開購買第三艘航母的談判工作。

田年初,印度除了向俄羅斯訂購包括打手 刃架,匆戰鬥機的軍購合同之外,還再次與美國簽署軍購了一份價值勁億美元的“一攬子軍購合同。”

僅僅2年多,印度就從國際市場上購買了價值近千億美元的武器裝備!

瘋狂,絕對的瘋狂!

魯拉帕賈尼這麼做,除了迎合印度國民的“自強心理”之外,最大的意圖就是利用有利世紀增強軍事力量。爲印度的再次崛起奠定基礎。

實際上。印度真正支付的款項並不多,也就勁多億美元。

按照美國的承諾,印度可以用“以貨易貨”的方式從美國購買軍火。也就是說,印度可以通過爲日本提供重建物資獲得武器裝備!

如此好的事情,印度怎麼可能錯過?

雖然賬面上從美國獲取了近千億美元的軍火,但是印度政府只爲此向國內勞動者支付了不到打手 四億美元的薪酬。

除了購買新貨,印度還獲得了大批“援助軍火”。

可以說,美國在留年到田年間淘汰的武器裝備中。有大約 落入印度手中。

雖然美軍淘汰的裝備性能不怎麼樣,肯定不如共和國的武器裝備,甚至比共和國無償提供給巴基斯坦、尼泊爾與孟加拉國的武器裝備還要差。但是對印度來說,重振軍備的第一步是擴充軍隊規模,而不是提高裝備質量。

對美國來說,這也不失爲一筆劃算買賣。

般情況下,任何國家採購本國軍火都能獲得“最低價格”。比如美國空軍採購的邏系列戰鬥機的價格不到引乙美元,而賣給其他國家的最低價格也要巧億美元,最高價格超過引乙美元。美國政府可以以“自用。爲名進行採購,然後以“外銷”價格從印度換取日本重建所需的物資,從而節約了大比費用。

向印度出售軍火,還能最大程度的拉攏印度,使印度成爲美國的盟國。

當然,向印度免費贈送武器裝備。好處也顯而易見。不但美國將淘汰的武器裝備免費贈送給盟國與友好國家,共和國也在做同樣的事情。主要就是處理淘汰裝備的花費太大,不管是封存還是消費。都要花費很大一筆資金。如果在銷燬的時候會產生污染,費用將更加驚人。與其用錢處理,還不如免費送人。

印度揀了便宜,美國也得到好處。

經濟、政治與軍事上的聯合。從根本上促成了美印同盟。既然是同盟,印度就得在國際問題上回報美國,最真接的方式就是對抗共和國。

由此可見,韋斯特伍德的“一箭三雕”之計,確實給共和國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第48章 痛殲美軍第61章 未來陸軍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4章 民族的精髓序八生死角逐第29章 野外求生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10章 秘密逮捕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第30章 布控第127章 空中反擊第138章 極速狂飈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146章 攻堅戰第75章 地面戰鬥第38章 孤注一擲第62章 溝通第98章 糧草先行第20章 雙簧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44章 改寫命運的情報第76章 攻堅戰第42章 順大流第20章 決勝時刻第41章 龍牆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95章 火山爆發第140章 千秋功業第32章 病急亂投醫第56章 快準狠第16章 迎難而上序十五運籌帷幄第49章 回心轉意第77章 增兵第13章 政治風暴第35章 絕路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9章 艱難處境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將軍第80章 扯皮第8章 疑雲重重第55章 以戰促和第120章 空降兵出動第47章 戰況膠着第1章 科學怪人第14章 懸疑故事第90章 自掘墳墓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8章 突然襲擊第21章 易筋伐髓第31章 兩重天第49章 場鬧劇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17章 大戰在即第42章 兩難處境第17章 統一意見第54章 旁敲側擊第74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31章 暗算第3章 集團化第47章 信息網絡戰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71章 吝嗇鬼第49章 回心轉意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43章 戰爭問題第102章 第二戰線第128章 黯然離去第44章 擔憂與自信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139章 致命打擊第13章 深入探討第35章 一鼓作氣第25章 變臉第38章 快節奏第43章 戰爭問題第84章 戰火重燃第46章 說客第28章 硝煙升起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60章 關鍵點第33章 揮灑自如第41章 大鬧龍宮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61章 圍城戰第36章 捨身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63章 想當將軍第34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13章 最高級別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2章 各盡其職第21章 易筋伐髓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9章 不可告人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78章 當面保證第150章 圍點打援
第48章 痛殲美軍第61章 未來陸軍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4章 民族的精髓序八生死角逐第29章 野外求生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10章 秘密逮捕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第30章 布控第127章 空中反擊第138章 極速狂飈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110章 決戰部署第146章 攻堅戰第75章 地面戰鬥第38章 孤注一擲第62章 溝通第98章 糧草先行第20章 雙簧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44章 改寫命運的情報第76章 攻堅戰第42章 順大流第20章 決勝時刻第41章 龍牆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95章 火山爆發第140章 千秋功業第32章 病急亂投醫第56章 快準狠第16章 迎難而上序十五運籌帷幄第49章 回心轉意第77章 增兵第13章 政治風暴第35章 絕路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9章 艱難處境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將軍第80章 扯皮第8章 疑雲重重第55章 以戰促和第120章 空降兵出動第47章 戰況膠着第1章 科學怪人第14章 懸疑故事第90章 自掘墳墓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8章 突然襲擊第21章 易筋伐髓第31章 兩重天第49章 場鬧劇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17章 大戰在即第42章 兩難處境第17章 統一意見第54章 旁敲側擊第74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31章 暗算第3章 集團化第47章 信息網絡戰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71章 吝嗇鬼第49章 回心轉意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43章 戰爭問題第102章 第二戰線第128章 黯然離去第44章 擔憂與自信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139章 致命打擊第13章 深入探討第35章 一鼓作氣第25章 變臉第38章 快節奏第43章 戰爭問題第84章 戰火重燃第46章 說客第28章 硝煙升起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60章 關鍵點第33章 揮灑自如第41章 大鬧龍宮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61章 圍城戰第36章 捨身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63章 想當將軍第34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13章 最高級別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2章 各盡其職第21章 易筋伐髓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9章 不可告人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78章 當面保證第150章 圍點打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