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強國夢

元20177年1月1日,上海長興島。

北風凜冽、寒冷刺骨,寬大的碼頭上,人頭攢動、磨肩擦踵,萬餘名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男女老少擁擠在臨時搭成的看臺上,翹首東顧、舉目遠眺,期盼着即將到來的、激動人心的時刻。

東面,江南長興造船廠號船蓬內,一艘巍峨鉅艦安靜的躺在船臺上,即將發出降生後的第一道啼哭。

即將誕生的鉅艦將打破一個歷史,也將書寫一段歷史!

0點0,江南造船廠總工程師屈志盛爲鉅艦鉚上了最後一顆鉚釘,宣告鉅艦的建造工作全部完成。

0點25,江南造船廠總經理戴豐順啓動傳動電機,鉅艦下水儀式正式開始。

在上百臺大型軸式電機的推動下,重達數萬噸的巍峨鉅艦緩緩駛出船臺,前往爲她量身定做的舾裝碼頭。

西面碼頭上,喧譁聲嘎然而止,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掌聲。

鉅艦進入浮式船塢的前一刻,西面碼頭上的掌聲消失了。

紀佑國出現在舾裝碼頭上,在他身後分別是國務院總理龐興龍、國防部長趙潤東、總參謀長彭茂邦、海軍司令英常徽、以及上海市代市長宗應仁。元首率先走上臨時搭設的講臺時,所有人的目光都從鉅艦身上轉移到了元首身上。

高音喇叭裡傳出一陣電流嗡鳴聲。現場頓時安靜了下來。

最先上前講話地不是紀佑國。而是宗應仁。“大家好。歡迎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地朋友蒞臨江南長興造船廠。與我們共同迎接一個新地時代。歷經三年論證、四年設計、五年建造。共和國地第一艘航空母艦終於迎來了下水地日子。在過去四千四百個日日夜夜中。一千五百多名工程師、一萬五千多名工人爲了同一個目標、同一個理想。艱苦奮戰、不畏艱難、不怕挑戰。用無數地汗水、心血與智慧。書寫了一段屬於整個中華民族地光輝歷史。爲中華民族復興做出了艱苦卓絕地努力。在這裡我們要感謝……”

聽着聽着。觀衆人羣裡出現了騷動。

紀佑國微微皺了下眉頭。朝右手邊地龐興龍看了一眼。

國務院總理顯得很平靜。心裡卻很無奈。

宗應仁是剛剛提拔起來地年輕幹部。半年前還是金山區地區長。因爲不擅長官場手段。在區長地位置上幹了兩界。一直沒能得到提拔。在去年八月份颳起地廉政風暴中。他是上海市第一批公佈個人財產地上海市官員之一。因爲清正廉明。得到中央重視。去年九月份被任命爲上海市代市長。

代市長地講話足足持續了15鍾。

輪到英常徽上臺的時候,彭茂邦與趙潤東同時朝他遞了個眼神。

“……從今天開始,共和國海軍有航空兵無航空母艦的歷史就將結束;從今天開始,共和國海軍正式從近海防衛型海軍轉變爲遠洋進攻型海軍……”

英常徽的講話非常簡短,前後不到3鍾。

接下來,彭茂邦與趙潤東先後上臺講話。

輪到龐興龍地時候,總理沒有動,而是朝元首點了點頭。

“大家好,總理偶然小疾,嗓子不舒服,讓我替他講話,我是紀佑國!”元首上臺後,觀衆看臺上立即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紀佑國壓了壓手,說道:“新中國宣告成立的時候,一個黑暗混亂的時代結束了;朝鮮戰爭結束的時候,一個任由帝國主義宰割中國的時代結束了;改革開始地時候,一個貧窮落後的時代結束了;今天,一個嶄新地時代將在我們手中開啓!”

掌聲再次響起,觀衆顯得無比興奮。

紀佑國直接把講稿翻到了最後一頁,迅速掃了一眼,說道:“美好未來,需要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共同創造;民族復興,需要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共同奮鬥。萬里長征,我們又邁出了一步,但絕不是最後一步。未來,我們將建造更多的航空母艦、將打造更強大地人民軍隊,捍衛我們的祖國、保衛我們地人民!”

掌聲第三次響起,紀佑國身後的其他官員同時走上講臺。

宗應仁上前掀開罩在遙控開關上的紅色幕布。紀佑國走上前去,抓住開關的把柄,朝身後其他幾人點了點頭。龐興龍、趙潤東、彭茂邦與英常徽先後走上前去,抓住遙控開關的把柄。衆人一起用力,將遙控開關把柄推到了啓動位置上。

這個設計很有意思,由一般的向下壓改成向上推。

隨着電機起動,覆蓋在鉅艦艦首右舷處的紅色幕布緩緩落下,露出了“共和國”三個大字。

觀衆看臺上再次響起掌聲。

佈設在航母飛行甲板兩側的上百個禮炮同時啓動,將數不盡的禮花撒向空中。

歡呼雀躍聲中,“共和國”號航母緩緩駛進浮式船塢。

隨着第一股海水涌入,“共和國”號拉響了汽笛。

,傳來陣陣雷動聲。

J10C與J-13B拉出彩色煙帶,簇擁着1架“海警200預警機從航母與觀衆臺上方掠過。隨着預警機遠去,8戰鬥機突然筆直拉起,形成了一朵突然綻放的絢麗彩花。

觀衆的情緒被徹底點燃了,應邀前來的西方國家使館武官卻是另外一番感受。

“共和國”號航母沒有安裝躍飛甲板,“海警200出現,意味着“共和國”號是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艦。

2005年,共和國醞釀建造航母。

論證工作足足進行了3年,主要圍繞排水量、載機搭配方式與載機起降方式展開。這三點,直接決定航的作戰能力。

建造小型航母的提案首先被否決,共和國需要能夠搭載常規戰鬥機的中型或大型航母。

載機搭配方式很快確定下來,以戰鬥機爲主,直升機爲次。

最大的問題是載機起降方式,到底是滑躍/阻攔,還是彈射/阻攔。因爲無法從美國採購蒸汽彈射器,自行研製費用過高(甚至超過航母本身地研製費用),電磁彈射器難以在短期內研製成功,所以最初確定採用滑躍/阻攔的起降方式。

紀佑國上臺後,對航母設計方案做了調整,重新展開電磁彈射器地研製工作。

2010年,航母艦體的設計工作基本完成,關鍵落在了電磁彈射器是否能夠及時研製成功。因爲採用模塊化設計與建造方式,所以可以提前展開艦體的建造工作。

2012年初,“共和國”號第一塊鋼板運抵江南長興造船廠,建造工作正式開始。

直到此時,外界仍然認爲共和國的第一艘航母採用滑躍/阻攔起降方式。

滑躍起飛是在沒有彈射器的情況下地無奈選擇。法國建造“戴高樂”號航母時,不惜花費重金從美國引進C1311型蒸汽彈射器。英國設計“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時,最初計劃搭配F35B戰鬥機,採用滑躍起飛/垂直降落的起降方式;正式動工建造後改爲搭配F35C戰鬥機,採用電磁彈射/阻攔降落的起降方式。美國航母更是無一例外地採用了彈射/阻攔的起降方式。

由此可見,有能力生產或者採購彈射器的國家,都不會在航母上採用滑躍起飛方式。

滑躍起飛的問題很多,主要有三個:一是戰鬥機無法滿載起飛、作戰半徑與載彈量受到嚴重影響,二是戰鬥機地起飛效率不高、影響了航母的作戰效率,三是無法搭載固定翼艦載預警機、使艦隊的遠程預警能力大打折扣。

這三個缺點,在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體現得非常明顯。

因爲起飛重量受到限制,SU33K戰鬥機只具備防空作戰能力與有限的對海/地攻擊能力,作戰性能遠不如美國海軍的艦載戰鬥機,甚至連SU27與SU30比不上。在一次最多出動12戰鬥機地情況下,“庫茲涅佐夫”號空有6萬多噸的排水量,作戰效能不到美國海軍已經退役地“小鷹”號航母的一半。缺乏固定翼艦載預警機,使“庫茲涅佐夫”號不但配備了超過巡洋艦地重型武備,還得在岸基大型預警機的支援範圍內活動,遠洋作戰能力大受影響。

採用滑躍起飛方式地航母頂多算得上以執行艦隊防空任務爲主的防空戰艦,稱不上攻防兼備、以進攻爲主要任務的“航空母艦”。

隨着“共和國”號航母的全貌展現在衆人面前,使節看臺上的武官羣體再次聳動。

至少270米的水線長度,封閉式機庫,三部大型升降機,外飄的斜角飛行甲板,位於右側的前後兩座島式建築,沒有煙K;!

“共和國”號不但龐大,還非常前衛!

美國、俄羅斯、英國與法國的海軍武官立即看出了“共和國”號的端倪。

標準排水量肯定在55000噸以上、滿載排水量有望突破65000,核動力,至少有三部彈射器,標準載機數量不會少於、最大載機數量在70以上,作戰能力超過了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法國的“戴高樂”號與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號,僅次於美國海軍的超級航母。

讓全球1萬炎黃子孫振奮不已,讓所有妄圖阻攔中華民族復興的敵人膽戰心驚的重大消息通過電波傳遍了全世界。

從這一刻開始,共和國正式步入海軍強國之列!

繼續求月票,與第三的距離拉近了1票,兄弟們繼續努力啊!

推薦好友醉民大大的最新力作《絕對秒殺》,書號1365919,YYY類修真小說,喜歡的朋友去看看,收藏推薦,捧場支持!

第10章 生存法則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40章 空天戰機第103章 被動應戰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79章 利益同盟第43章 蛛絲馬跡第121章 見風使舵第50章 亡羊補牢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57章 真正開始第71章 不公平的賽跑第32章 病急亂投醫第30章 眼界高低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138章 最後的難題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76章 輪盤賭第61章 奪權第60章 絕不拋棄第23章 一反常態第23章 毫無秘密第179章 外長會晤第133章 文明時代的戰爭第85章 靈活戰術第68章 自釀苦果第46章 好印象第41章 必然選擇第17章 統一意見第30章 棋子第40章 掉包第55章 新焦點第10章 轉折點第124章 領跑者第39章 空中航母第91章 契機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45章 風雨飄搖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102章 大踏步前進第23章 說客第8章 唯一的辦法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64章 一錘子買賣第23章 何去何從第29章 瘋狂備戰第50章 瘋狂反撲第77章 遷都第36章 風雲突變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31章 干擾第5章 衆望所歸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59章 特別行動第1章 打打停停第26章 坦然面對第78章 聯合抗華第39章 地面戰鬥第31章 島內風波第25章 差距第27章 世界大戰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34章 事發突然第3章 日印結盟第104章 力量決定一切第121章 見風使舵第12章 艱難抉擇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88章 開門紅第75章 戰爭爆發第27章 高端競爭第65章 正式宣戰第63章 他山之石第46章 信號第44章 閉門決策第20章 關鍵所在第101章 雷厲風行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31章 合縱連橫序十八神秘物質第58章 爭分奪秒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42章 大顯神威第66章 戰爭決議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79章 俄羅斯泥潭第58章 地面戰爭第18章 鋼鐵雄心
第10章 生存法則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40章 空天戰機第103章 被動應戰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79章 利益同盟第43章 蛛絲馬跡第121章 見風使舵第50章 亡羊補牢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132章 聯合反潛第57章 真正開始第71章 不公平的賽跑第32章 病急亂投醫第30章 眼界高低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138章 最後的難題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76章 輪盤賭第61章 奪權第60章 絕不拋棄第23章 一反常態第23章 毫無秘密第179章 外長會晤第133章 文明時代的戰爭第85章 靈活戰術第68章 自釀苦果第46章 好印象第41章 必然選擇第17章 統一意見第30章 棋子第40章 掉包第55章 新焦點第10章 轉折點第124章 領跑者第39章 空中航母第91章 契機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45章 風雨飄搖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102章 大踏步前進第23章 說客第8章 唯一的辦法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64章 一錘子買賣第23章 何去何從第29章 瘋狂備戰第50章 瘋狂反撲第77章 遷都第36章 風雲突變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31章 干擾第5章 衆望所歸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59章 特別行動第1章 打打停停第26章 坦然面對第78章 聯合抗華第39章 地面戰鬥第31章 島內風波第25章 差距第27章 世界大戰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34章 事發突然第3章 日印結盟第104章 力量決定一切第121章 見風使舵第12章 艱難抉擇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88章 開門紅第75章 戰爭爆發第27章 高端競爭第65章 正式宣戰第63章 他山之石第46章 信號第44章 閉門決策第20章 關鍵所在第101章 雷厲風行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31章 合縱連橫序十八神秘物質第58章 爭分奪秒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42章 大顯神威第66章 戰爭決議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79章 俄羅斯泥潭第58章 地面戰爭第18章 鋼鐵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