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

空曠的天空裡,流動着幾朵灰白的薄雲。

波音777-3飛機平穩地在白雲上面飛行,平穩而又舒適,似乎使人感覺不到它的速度。

熊清泉俯向飛機舷窗向外眺望,天空中是浩瀚的雲海,白雲在陽光的照耀下,像金黃的錦緞緩慢地舒展、捲起,變化着各種姿態。白雲下方是白雪皚皚的冰川、山巒、大地和銀帶狀的河流。飛過浩瀚無際的太平洋,前面就是祖國大陸了。

耀眼的強光從機翼鋁板上反射過來,刺得熊清泉眯起眼睛,他把身體靠在座位上,閉上眼睛,又開始回憶起往事來。一片烏雲涌了過來,飛機加大了油門,準備衝過去。巨大的轟鳴聲傳來,打斷了熊清泉的沉思。

飛機終於穩穩地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降落了。從飛機的舷窗裡向外望,寬大的天河機場,歷歷在目,盡收眼底。停機坪有數十架在等待起飛信號的飛機,地面上運送貨物的汽車來回穿梭不息。武漢天河機場已成爲國際機場,每天數百個架次的飛機飛向****,飛向世界各地。又有數百個架的飛機飛來這裡,帶來成千上萬的人流,帶來現代高科技的信息,傳遞着當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新思維,新觀念。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迅猛發展,使中國和世界迅速融爲一體,這可是六十年前簡直不敢想象的事情啊!

走出艙門,走下舷梯,和煦的陽光照在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他眯着眼,深深地吸了一口祖國的空氣。空氣清新,涼爽宜人,滋潤着他的喉嚨,滋潤着他的心田。他感到幸福快樂,祖國的天空,大地,山川,河流等一切都在歡迎着他這個海外遊子的歸來。

在海關出關口,驗完證件後,一羣青年人早在機場大廳裡等候着他。首先迎上來的是一位青年軍官,他一米七五的個頭,身體勻稱魁梧,中校軍銜。“熊叔,您辛苦了!我們早已在這裡等候您了!”

熊清泉在與國內經常的通話中,知道他叫王挺,是原中共谷西地區支部書記王洪的兒子,熊清泉滿臉的感慨,他長得多像王洪啊!王洪也是他的親密戰友,後來在石花鎮剿匪的時候犧牲了。臨嚥氣時,把熊清泉叫到跟前,說道:“我愛人已經懷了孕,生了下來,不管男女,都叫王挺啊!”他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挺起胸膛做人。

“要是還活着,那該多好啊!”熊清泉看到王挺心裡好高興。

“這位是湯濤,這位是鍾學,這位是肖玲!王挺一一介紹着來迎接熊清泉的後生們。熊清泉高興地一邊和他們握手,一邊回憶着他們父輩的音容笑貌。真是後生可畏呀,“革命自有後來人,”一點都不錯啊!

走出機場,他坐上由王挺親自駕駛的東風天籟,駛向漢十高速公路,向襄陽方向駛去。

王挺一邊開着車,一邊介紹着沿途的多姿多彩的湖光山色。當聽說湖北境內有數十條高速公路時,熊清泉感慨萬千。

當年他在縣土改工作隊的工作結束後,就決定要去參軍,跟隨大軍南下,爲解放全中國而努力奮鬥。他從石花走到武漢,用了大半個月的時間。那時好辛苦啊,揹着揹包,穿着草鞋,走的是崎嶇不平的小路,腳上都打滿了血泡,兩條腿都走瘸了。可他沒有退卻,沒有叫苦,還是勇往直前地走哇,走哇,他決心像夏雲那樣,爲老百姓奉獻青春,爲共產主義理想奉獻生命。

同時他心中還有一個念頭,就是繼續尋找夏雲。他一定要找到夏雲!要是能再見到夏雲,那該多好啊!不管她是否成家,不管她是否還在不在乎他,也不管她到底當了多大的官,他都要見到她一面,向她述說自己成長的經歷,相思的痛苦,感謝她指明瞭自己人生的方向。可是,他轉戰了大半個中國,也沒有能夠找到夏雲的下落,連一點音訊都沒有找到。

東風天籟高速地向前行駛着,王挺興致勃勃地向熊清泉介紹着沿途的山巒,村莊,可他發現熊清泉只是靜靜地聽着,沉浸在對往事回憶時,他馬上知道了老人的心情,趕快轉換了話題。他告訴老人,他已經通過軍區的羣聯部門,向有關部門發出了協查通告,幫助熊清泉查找失散多年,失去聯繫的戰友夏雲。在查找的過程中,他還意外地幫助許多人找到了組織,恢復了職務,解決了待遇。這些老前輩們都十分感謝他。

他告訴熊清泉,特別是有一位老大姐的事情,至今讓人想起來就會津津樂道。這位老大姐也是參軍後跟隨部隊南下的,後來轉業到了地方。由於部隊變動頻繁,她的組織關係、個人履歷,在檔案上記載得不完整,很模糊,連她入伍的時間都記錯了,所以使她現在的待遇受到很大的影響。

她通過《協查通告》上的聯繫方式找到了王挺,心中有好多的話要說,說起來卻是忿忿不平的。好多比她晚入伍的戰友,其待遇問題通過關係都解決了,而她卻一直懸而未決。她說:“當初參加革命時,都是一腔熱血去的,革命幹勁大得很,從來沒有想到過以後會怎麼樣,只想爲了新中國做點貢獻,出點力啊!哪裡還會想到今後的待遇問題?可眼前是現實問題,建國前參加革命的和建國後參加革命的,那待遇就大不一樣,差別很大啊!讓人覺得心裡不舒服,憋氣啊!”

老大姐的話引起了熊清泉的興趣,他連忙讓王挺講下去。

王挺接着繼續講道,我讓她回憶一下當年參軍的情景。她回憶道,當時參軍後,部隊去參加衡寶戰役,七天七夜的急行軍,大家累得快走不動了。可就在行軍路上,大家聽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消息傳來,大夥兒高興得忘掉了疲勞,剛纔還沉甸甸的雙腿現在來勁了,大家情緒高漲,一路唱着歌,很快地就趕到了宿營地。

王挺一聽,對呀,在行軍的途中聽到建國的消息,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佈中央人民**成立,那不正說明她已經在革命隊伍中,已經是革命戰士,已經入伍參加了革命!他非常興奮,告訴老大姐,這足以證明你已經是建國前參加革命的了,我一定轉告有關部門,重視你反映的問題。你不要灰心,回家去再找一找有沒有其它的書面證明,如筆記本,宣傳品之類那就更好了。

這位老大姐爲了待遇問題,找了好多部門,找了好多年了,也沒有見到像王挺這樣工作耐心又細心,極其負責任的同志。在好多部門,人家根本聽不進她的嘮叨和解釋。反正你檔案沒記截,就說明組織上沒承認,“別胡攪蠻纏了,回去吧。”有的說的還難聽:“您當時參軍是鬧革命呀,還是鬧待遇呀?”氣得她說不出一句話來,老大姐每次都是失望而歸。

第二天,老大姐又來了,她忐忑不安地告訴王挺,筆記本沒有找到,這麼多年過去了,那裡還有幾十年前的書面紀錄啊!不過,她拿出一個發黃的小本本給王挺看,“說你看這個行不行?”王挺拿過來一看,是當時部隊發的一個小本本,上面寫着姓名,還有發證日期,1949年9月6日,王挺一看日期,樂了!“老大姐,放心吧。你的問題包在我身上,我一定給您解決好!”很快,通過王挺的不懈努力,向上面反映她的真實情況,這位老大姐的問題終於得到了圓滿地解決。

熊清泉繞有興致地聽完這個頗有代表性的故事。他知道,在王挺這代人身上,由於受他的感染,也有了夏雲的情結,他開心地笑了。他對這次回來找到夏雲,有了十足的信心。

經這二個多小時的行駛,汽車很快到了襄陽市。

對熊清泉來說,這是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他熟悉的是,當年他和戰友們從谷城走到這裡時,這裡是一個破爛不堪的城鎮,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他覺得還不如石花街好呢,過河全靠輪渡,街道又窄又髒。

而現在呢,他根本都認不出來了。坦蕩如砥的柏油馬路在腳下延伸,高聳入雲的樓羣拔地而起,三座不同建築風格的大橋把城市聯爲一體。漢江兩岸的濱江大道,風景美麗如畫。王挺告訴老人,襄陽已成爲全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是省域副中心城市。

王挺把熊清泉安置在漢江國際大飯店下榻。然後他就到市裡找人去了。下午他興致勃勃地回來,他告訴熊清泉,他已聯繫上了襄陽市新四軍研究會的領導,領導們對這件事很熱心,準備適時召集依然健在的老同志們,請他們回憶一下一九四九年前後新四軍在鄂西北活動的過程中,記不記得有夏雲這個人,聽沒聽說過夏雲的故事,能不能從座談中得到新的尋找線索和啓發,他們表示盡最大的努力。

此後的幾天,王挺安排熊清泉遊覽了古隆中,鹿門寺,米公祠,習家池等襄樊名勝古蹟。熊清泉詩思潮涌,不禁對家鄉發生的巨大變化和悠久的文化底蘊大發感慨,他吟道:“古城春秋幾幹年,悠悠歲月文化燦。米公遙指峴首山,夫子醉臥河澗園。我輩復遊今又是,魚梁洲頭望更遠。門掩黃昏思故人,何時頑石能穿天?” 王挺在旁邊聽了,不禁地笑道:“熊叔,您真了不起,您還知道襄樊的情人節、穿天節呀!您這次回來呀,一定要多玩幾天,您放心,我們一定幫您把夏雲阿姨找到!”

熊清泉在襄陽待了幾天後,襄陽市新四軍研究會傳來消息,老同志們回憶起當時是有這麼幾個同志,是新四軍傷員掉隊的,但在他們中間有沒有夏雲就很難說了,因爲當時部隊軍情緊迫,邊打邊突圍,掉隊的同志很多,他們記不清了。想請熊清泉去一趟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熊清泉和王挺來到新四軍研究會,剛一進門,就遇到一個他似曾相識的一位老人。這位老人好像在哪見過,啊!熊清泉終於想起來了,他就是當年跟隨1號首長的那個警衛員。這位老人似乎也回憶起了當年的那一次行動。他說,他知道夏雲,當時首長很誇獎過夏雲,說夏雲如何如何機智、堅強,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遺憾的是,他也不知道夏雲的下落。

在新四軍研究會辦公室裡,一位軍分區退下來的領導回憶起一件往事。就是聽說馬光後來調到新疆,他愛人也一起去了,後來又傳來消息說,他愛人喜歡騎馬,有一次從馬上摔了下來,摔得不輕。但沒有生命危險。後來怎麼樣了,他愛人是不是夏雲,他也說不清了。

熊清泉又一次感到了失望。回到賓館,他翻來覆去睡不着,失眠了!夏雲啊,夏雲!你到底在哪兒呀?第二天,他告訴王挺,他想回石花去看一看。畢竟多少年沒有回去了,也不知道石花現在變成什麼樣了。光盤畢竟是影像資料,他想實地去看看家鄉的變化。他催促王挺幾個人多方尋找夏雲的線索,並希望安排他回石花街一趟。

王挺他們也怕老人太寂寞,尋人這事也急不得,要時間啊!也好,他想回家看看,行,讓他再去感受一下家鄉的鉅變吧!王挺給石花鎮委葛書記打了電話,葛書記熱情地邀請老人家回家鄉看看,並告訴王挺,這幾天他正忙着準奮接待從世界各地、祖國各地包括從臺灣來的客人們。這些客人們有的是回來看看的,有的是考察投資的,有的是回家鄉祭祖的。熊老先生回來時請先打個電話,我們一定好好地款待他老人家。

王挺決定第二天就送熊清泉回石花。

越野吉普車拉着熊清泉,穿過風景秀麗的漢江,行駛在谷西山地中。從襄陽到石花也是高速公路,半個小時就到了。下了高速,行進在一片綠蔭如蓋的道路上,熊清泉的心情格外舒暢。看着窗外稍縱即逝的景色,熊清泉不禁哼起了《誰不說俺家鄉好》的歌曲。

是啊,誰不說俺家鄉好呢,家鄉的山,家鄉的水,不管你走到哪裡,它都在你的心裡,沒有什麼力量能抹掉它呀!“親不親,故鄉人,美不美,家鄉水。”過了北河,過了坡上口,離家鄉石花街越來越近了。朝天觀在哪?七裡衝在哪?幾十年沒有回來過,家鄉的變化太大了!他心裡發出一陣的感慨,他在向自己發問。

熊清泉透過車玻璃窗,已經看不到兒時的記憶,已經找不到原來的模樣了。谷城的八大景在哪?八大景之一的“新店茅屋”呢?王挺告訴熊清泉,新店茅屋已不復存在,你現在看到的新店,是一排排三至四層高的小樓,筆直的五十米寬的柏油馬路,從縣城一直通到新店北河邊。聽他母親講,有一年他和母親到谷城去,走到新店北河邊,準備涉水過河,不料上游突然山洪暴發,大水直向他們母子倆衝來,王挺站立不穩,一個趔趄仰面倒在咆哮的河水裡。幸虧河中還有另一位老伯,老伯伸手抓住了他,他纔沒有被河水沖走,老伯救了他一命。現在北河橋有二十米寬,再大的洪水也奈何不了它,風雨無阻。

王挺指着正在拆除的收費站,告訴熊清泉,這裡就是朝天觀。熊清泉望外一瞧,這裡完全沒有了原來的模樣。當時的朝天觀,建立在山頂上,一年四季香火旺盛,來往行人都要在這裡駐足,燒上一炷香,遙望藍天,求老天爺保護他們四季平安,一生平安。如今這裡廟宇早沒有了蹤跡,山丘也被挖平了,變成了一條寬敞平緩的柏油馬路,連接到石花街的神路街,一直通到了土關埡,武當山。王挺還告訴熊清泉,被拆掉的收費站主要是便利外地客商來本地投資,也方便石花與外面世界的溝通和交流。

說話間,他們已經到了石花鎮。葛書記等鎮裡領導都在路旁等候,迎接熊清泉的到來。車子剛剛停穩,熊清泉走下汽車,葛書記就迎上前來,緊緊握住熊清泉的手,說:“歡迎熊老先生回家鄉來看看。”

他一邊介紹着鎮裡的領導,一邊說道:“這裡就是您老一輩子爲之奮鬥而獲得解放的地方,如今要建設成爲有社會主義特色的經濟開發區,全國星火計劃模範試點區,全國優秀鄉鎮百強鎮,現在的石花鎮已不是解放前襄陽地區八大鎮了。它已經走出了湖北,走向了世界!”熊清泉和鎮裡領導們親切握手,心情顯得格外激動。

“我還要向您介紹一位貴賓,他也是剛剛從祖國的寶島臺灣回來的。”葛書記的身後站着一位頭髮花白禿頂,身材微駝的老人。“這位老先生,是從臺灣回來祭祖的,他叫熊涌泉,熊老先生!和您老人家的名字中間只錯一個字呢。”

熊清泉驚愕了,站在他面前這位老人,竟是他六十年來從來沒有音訊的哥哥熊涌泉!只見他身體瘦弱,滿臉皺紋,一副風燭殘年的樣子。熊涌泉眼裡含着淚水,他伸出乾枯的雙手,欲和弟弟握手。

熊清泉伸出去的手本能地縮了回來,他的哥哥竟然還活着!當初他和哥哥反目,他一直認爲,那是正義與邪惡的鬥爭,革命與反革命的矛盾,不能也不可能調和。後來他聽說熊涌泉隨潰敗的國民**軍隊逃到了臺灣,他更是鐵了心,他再也不會認他這個哥哥了。解放後歷次的政治運動中,都有人拿他哥哥說事,他都義正詞嚴地駁斥,並表示早已與熊涌泉劃清了界限。今天,到了耄耋之年,不料在這種場合,他竟遇到了他從來都不想見到的人!

熊涌泉哽咽了,他低聲地說道:“都過去幾十年了,你還記哥哥的仇哇。這幾十年來,哥哥也是吃盡了人世間的苦,受盡了造孽帶來的罪。在臺灣,我拉過板車,賣過報紙,窮困潦倒,至今未婚。我真是後悔不該走到這一步哇!我時時刻刻都在想念着父母,想念着家鄉,想念着你們,”

“每年八月十五日的晚上,望着一輪明月,天涯共此時,我的心兒都碎了!我人雖然在海峽那邊,可心兒早已飛回了家鄉。杜甫說過:“兄弟登高望遠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你們就一點也不惦記我,一點也不想我?我畢竟是你的親哥哥呀!看來我作孽是做多了,你們到現在都還不肯原諒我呀!”說完,他竟嚎啕大哭起來。

熊清泉急忙走上前,緊緊地握住他的手,說:“哥,別哭了!”熊涌泉聽見弟弟叫他哥,知道弟弟原諒他了,這才破涕爲笑。在場的記者看到這難得的歷史性的兄弟見面,紛紛按下快門,閃光燈不停地閃爍,紀錄下這一組珍貴的、難忘的鏡頭。

第二天,襄陽日報、湖北日報都在醒目的位置上刊登這組文字和照片,標題各有千秋。有的是“六十年來仇與恨,萬水千山總是情”,有的是引用魯迅先生的詩句:“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借題抒發人間真情,道出世紀感慨,對人生寄予哲理探討,對歷史給予客觀回放,一時間洛陽紙貴,報紙銷量飆升,兄弟世紀握手言歡傳爲佳話。

熊涌泉是趕回來祭祖的。臨別石花前的最後一跪,叩三個響頭的情景,多少年來他都揮之不去,想之落淚。這次回來,他在父母墳前久跪不起,請求父母的原諒,了卻了他多年的心願。他也到葉子龍的墳墓前去看了看,寄託了他的哀思,表示了深深的懺悔。他用手帕包了家鄉皁角樹下的一杯土,準備帶回臺灣。這次回來,他還見到了弟弟熊清泉,弟弟也認了他,原諒了他,他沒有了任何的掛念和心結,他要回去,在祖國的寶島臺灣安度晚年。

“我們鎮創辦了一個高新技術開發區,今天就要舉行工業園奠基典禮了。我們邀請您來給工業園剪綵!”葛書記熱情地邀請道。

“好,好哇!我參加。”熊清泉高興地說道。

石花鎮創辦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就座落在七裡衝到三裡橋之間。恰逢今天工業園奠基典禮。新的開發區也就是當年國民黨部隊防守的前沿陣地。

當時夏雲沒有給熊清泉分配任務,是關心他的傷口還沒有完全好。熊清泉就瞞着夏雲,偷偷地跟着給部隊當嚮導的人員跑了。作爲部隊的嚮導,他仗着對地形的熟悉,沿着小河的沼澤地,把部隊連夜帶到這個地方隱蔽起來,只等第二天發起攻擊的命令。

第二天一早,解放軍的火力準備一結束,衝鋒號就吹響了!他和戰士們冒着槍林彈雨衝了上去,殺聲連天,敵人潰不成軍,向後敗退。昔日的敵軍前沿陣地,如今成了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成了國內外投資者競相看好,踊躍投資的工業園。

開發區工業園奠基典禮熱鬧非凡,一面面彩旗迎風招展,一排排基建設備嚴陣以待,開發區內的道路,綠化工程已經完成,水,電,氣等設施齊全,後勤服務全部就位。

奠基典禮開始。郭書記執意讓熊清泉鏟第一剷土,他深情地說,“這片沃土,凝結着您們這一輩人的熱血和青春,是你們打下了江山,奠定了共和國的基石。今後我們要建設好它,讓他成爲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好的鄉鎮,最美好的家園,不辜負老一輩的期望!完成老一輩參加革命時的初衷和心願!”熊清泉熱淚盈眶,欣然應允。他拿起鐵鍬,用力踩下,剷起第一剷土。隨着第一剷土的落下,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將奠基典禮推向了**。然後是領導,貴賓講話。郭書記介紹了工業園發展的宏偉規劃,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的國際投資銀行羅伯特,勞倫斯,庫恩先生宣讀了合作意向書,來自全國各地的廠商,客商代表紛紛做了熱情洋溢的發言。

典禮儀式完畢,郭書記又陪着熊清泉見一見這些遠道而來的廠商,投資商和從四面八方歸來的家鄉遊子,以及各部門的負責人等。

熊清泉依舊待在石花街繼續尋找夏雲的消息。搞過石花鎮志的熊先生告訴他,在編寫鎮志時他曾聽人說過,夏雲1958年還給李延謙家裡人寄過錢,寫過信,後來就沒有音訊了。熊清泉試圖找到李家的後人,也一無所獲。

熊清泉經常到石花街到處轉轉。他在老皮影院地址前逗留,依稀能看到夏雲的矯健身影;他在小南門廣場徘徊,夏雲那充滿魅力的演講彷彿仍在空中震盪迴響;他來到南門橋邊,河水倒映着夏雲那青春秀麗的面龐,彷彿看到她仍在與姐妹們交談;他跑到古牛石皁角樹下,苦苦尋找着夏雲昔日的戰鬥蹤跡;他把臉貼在夏雲負傷的岩石上,回味着第一次見到夏雲的情景,和那晚經歷的驚心動魄的戰鬥。他常常一個人跑到蒼峪,在蒼峪口一帶獨自散步。他仰望藍天,自言自語:“夏雲、夏雲、難道你真是夏天的一片雲彩嗎?”

就在熊清泉感到失落無望的時候,事情終於發生了轉機。

王挺接到了襄陽市新四軍研究會趙科長的電話,說他去北京開新四軍研究會第十次年會時,向一位老戰士打聽到了夏雲的情況。

那位老戰士說,他好像聽說過這個女兵的故事。說這個女兵不簡單,具有傳奇式的經歷。後來參加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天山腳下墾荒戎邊。但到底是哪個單位,他也不清楚。是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下設30個師級單位,14個師(其中包含1個建築工程師),185個農牧團場(其中包含11個建築工程團),兵團總人口大約爲250萬人。找一個人那真是大海撈針!不過,他勸我們不必灰心,他會幫助繼續尋找的,等他的好消息吧。

夏雲現在幹什麼呢,這些年又是如何過來的呢,讓我們回到天山腳下。

馬光去世後,夏雲的人生道路經歷了大起大落。

一九七二年她剛剛恢復了工作,就很快被停職了。那是遇上了反擊右傾翻案風的**,她仍舊沒有工作可幹。蘇秀秀經常過來幫她打掃衛生,曬曬衣被,有時候還幫她做做飯。見她不舒服了,一個人在家孤獨,就過來陪她說說話。

秀秀一個人在家,有時候也感到無聊。

葉柱當兵去了,遠在豫北地區,幾年不回來探親一次,回來一次玩不了幾天,就又要回部隊。葉柱每次回來,總是幫她做這做那的,一天都不肯閒着,秀秀又心疼的很。臨走時,秀秀又是忍不住,偷偷地掉眼淚。沒有辦法呀,她知道柱子乾的是大事,是他爸爸以前喜歡乾的事情。現在子承父業,她高興啊,“我不但不能拖他的後腿,而且應該支持他呀!”可就是經常一個人在家裡,感到孤獨和無聊。好在她有個工作,還是個服務社的負責人,上班後,工作忙碌起來,心裡就不孤單,生活就踏實些了。

後來,年紀大了,服務社也趕上要改革,她不能適應現在的環境。不僅負責人不讓她幹了,而且班也不讓她上了。人家新的領導說得好,蘇秀秀同志,你是老同志了,也是老革命了,應該在家裡好好休息了!我們會把你們的事業搞好,繼續進行下去的。說得多好!秀秀一想,是呀,不讓我們上班了,每月照樣拿工資,而且是一分錢不少你的,你還能有意見麼?不上就不上,就在家裡玩唄。

玩是玩,剛開始還新鮮了幾天,後來就煩心了,無聊了。夏雲說,你搬過來我們一起住吧。一時興起,她就同意了。和夏雲待了一段時間,她又感到不方便,就又搬回去了。

夏雲呢,在粉碎***以後,恢復了工作,恢復了職務。可又趕上了機構改革。兵團原來撤銷了,後來又恢復了,幾近變動,加上年紀大了,只能讓賢,讓年輕人們上了。現在保留了職務待遇,也落了個清閒,在家裡待着。

這天,夏雲正在家裡伴着音樂跳舞,這不,時下正興盛跳舞保健嘛。有人推門進來。一看,原來是小分頭。他現在可風光喲!是那拉提旅遊開發區的主任了,宋哲生是那裡的書記,還有小鐘,是財政局的局長了,瘦長個和楊菊花也是招商局、經開局的什麼領導之類的。夏雲也沒有完全搞清楚。

小分頭是來請夏雲出山的,剛一開口,夏雲就擺手。“我去你那裡能幹什麼呀?”

“你是老領導了,幫我們把把關,出謀劃策什麼的。”小分頭說道。

“那安排什麼位置呀?老傢伙了。”夏雲笑着說。

“顧問呀,是開發區的顧問。”小分頭馬上回答道。

“啊,我知道了。顧得上就問,顧不上就不問。”夏雲調侃道。

“是的。知我者,老領導也。”小分頭的意思很明白,在開發區有個頭銜,他就可以給發夏雲補貼了,免得別人有意見。說他這個主任有私心、有偏見。這麼多年來,夏雲對待他們,那可是像對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樣的愛護,關心和培養、照顧。他們有這個心來回報喲!

“好吧。不過我不會去拿補貼的。”夏雲看透了小分頭的心思。

“那每年開發區安排你出去看看,幫我們取點經,提提建議,總可以吧?”小分頭改變了策略,臨來時他就怕夏雲不願意,想了第二套方案。

“好吧,我同意。”經常能出去走走,看看,倒是夏雲願意的。

“那就這麼說定了。”小分頭高興地走了。

夏雲答應小分頭的邀請,是她的心裡最近萌發了一個念頭。

馬光去世後,夏雲在情感上一直是心靜如水。馬光是她心愛的丈夫,在他們一生的戎馬生涯中,他們相互信任,相互鼓勵,相互支持,相互關心,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馬光走了,她的心也隨着馬光走了。當她想念馬光時,她就會跑到山坡上,跑到馬光的墓前,去看看他,靠在墓碑邊,說幾句悄悄話,寄託她的情感,寄託她的哀思。

前幾天,楊菊花跑來,告訴她,北京有個老同志在到處找一個叫夏雲的人,說是夏雲家鄉的人在找。多年沒有聯繫了。楊菊花是在招商局聽別人議論的,所以跑來告訴她,家鄉還會有什麼人找她呢。

夏雲覺得有點奇怪,家鄉已經沒有什麼人了,那年在益陽沒有能回到家鄉,她一直再沒有機會回去。後來,家鄉來信說,母親已經去世了,侄男侄女們都已經各自謀生,都在外地工作。家鄉沒有一個親人了。哪會是誰呢?

她驀然想起了一個人。這個人在她的心裡,隨着歲月的流逝,已經變得模糊起來。現在有人在找她,一定是這個人在找她。她想起了那年在武漢,她接待南工團南下的情景。有人在她的住處提到了他。她當時還給他寫了一封信。因爲要開拔去前線,她是匆忙離開武漢,沒有接到他的回信,更沒有見到他的面。

這個人就是熊清泉!夏雲立刻想到了小鐘。當年就是他告訴夏雲情況,又是他幫忙去送信的,後來沒有了消息。對。找到小鐘,讓他回憶一下當年的事情,看與這件事有無聯繫。

夏雲打電話給小鐘,小鐘在電話裡告訴她,當時他把信交給了門衛師傅,並且一再叮嚀要交到本人手裡。後來他也隨隊出發了。以後的事情他也無從知曉。

看來,熊清泉當時是否拿到信還搞不清楚。她又打電話給楊菊花,讓她瞭解一下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找她,找她又有什麼事情。楊菊花應承下來。

辦完這一切,夏雲才安下心來。坐下來一想,她怎麼對這件事這麼熱心?這麼急於想知道是誰在找她?看來,這個人在她的內心深處還是有一定的位置的。她不由地一陣臉紅起來,我這是怎麼了?都已經是七十多的人了,唉,這人就是這樣,隨它去吧!夏雲心裡想。

蘇秀秀來找她了。她是找夏雲商量一件事的。她遞給夏雲一封信,是葉柱寫來的。信上要她媽媽和夏阿姨一起到部隊去玩幾天。葉柱的部隊現在駐紮在襄陽市,葉柱現在已經是襄陽預備役師的師長了,大校軍銜。是剛剛走馬上任的,原來他在河南新鄉市駐防,這次軍隊幹部調整,他又升任了一級。

“襄陽市在哪兒?”蘇秀秀問道。

“襄陽市就是原來的襄樊市呀,現在改名了。”唉,現在城市名稱改來改去的,秀秀搞不清楚的。

“那太好了!襄陽不就是我們老家嗎,走,我們一起回去玩玩呀。”秀秀說道。她知道,這麼多年來,夏雲是哪兒都不去的。她就知道守着這兒。秀秀知道,她是一心陪着馬光的,馬光是她最親的親人,就像秀秀心裡一直想着葉子龍一樣。秀秀多年來也一直守寡。

“好哇,柱子這孩子當兵當到家門口了。我們去!我們回去到石花鎮看看葉子龍去,他犧牲已經有整整五十年了。”夏雲說道。

“好啊,我們可以一起回去了!”蘇秀秀心裡也特別想念葉子龍,這真是一個好機會。秀秀心裡哪裡知道,夏雲心中還有一個小秘密,那就是回去看看她內心深處的那個人,還在不在人世,如果在的話,也是快八十的人囉。

聽說夏雲要回襄陽,幾個石花鎮的老鄉們都有點動心了,他們也是有好多年沒有回去過了。家鄉啊,家鄉,日夜思念的故鄉!魂牽夢繞的地方!遊子們要回來了!幾個人一商量,就和夏雲她們一起走。

“我們要回去了,馬上要看到福州館,看到大薤山了!”小分頭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快樂地像個小孩子似的。

她們一行七八個人,從烏魯木齊坐飛機到北京,又從北京坐飛機直到襄陽。在襄陽劉集機場門口,葉柱幾個前來迎接她們。

住進襄陽軍分區招待所,夏雲就迫不及待地向葉柱打聽新四軍襄陽研究會辦公的地方。因爲楊菊花轉告她,北京的老同志是襄陽市新四軍研究會的同志委託他去找的,襄陽市的同志是瞭解詳情的,所以夏雲急於想去找研究會的同志瞭解。

“夏阿姨,您就放心吧。到了我這兒,我會安排好的。”葉柱已經成長爲解放軍的師級幹部,看着他那魁梧的身材,軍人的氣度,幹練的作風,夏雲就想起了葉子龍來。他是多麼像葉子龍喲!葉子龍要是還活着,看到他兒子這個樣子,他會多麼高興啊!葉子龍就是爲了襄陽的解放,爲了人民的翻身做主,無畏地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在這片被鮮血染紅的土地上,有多少像葉子龍這樣的戰士犧牲在這裡。生活在和平時代的人們,戰爭已經遠去,盡情地享受着和煦的陽光,生活和成長在溫馨、祥和的環境裡,但你們不能忘了他們,不能忽略他們呀,忘記過去了就意味着背叛!不知這是哪一位哲人說的話了。

第二天,葉柱安排車輛去隆中游玩。隆中一帶山巒疊翠,溪水潺潺,田園淡泊,野趣橫生。他們來到武侯祠前,武侯祠位於隆中山畔,始建於東晉。武侯祠祠宇深邃,層臺錯落,殿堂肅整,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等26尊塑像栩栩如生,肅穆**。門前是董必武主席的題聯:三顧頻煩天下計/一番唔對古今情。衆人看後蹉嘆不已。

回來後葉柱準備安排去米公祠、鹿門寺等,夏雲說道:“我知道你的心情,想讓我們多玩幾個地方。別的地方我們不去,你就安排去鹿門山和峴首山吧。那裡是你父親和馬伯伯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我們一起去現地憑弔他們吧。”

峴首山依舊雄偉地屹立在漢江旁邊,崔家營水電站攔腰切斷水流,上游是江水湛藍的平湖,下游是波濤洶涌的河水,建有北煤南運的港灣。夏雲站在山坡上,她依稀能聽到那機槍突突地聲音,依稀能聽到葉子龍和戰士們的吶喊。

鹿門山現在已經是座名山了,人們在山下建立了孟浩然紀念館。熙熙攘攘的人羣在流動着,在這裡已經找不回槍林彈雨的感覺了。因爲這裡很快就是東津新區了。高聳的跨江大橋正在向這裡延伸過來。

新四軍研究會那裡很快就有了明確的回覆,急於想尋找夏雲的人是個從美國回來的華僑,他的名字叫熊清泉!現在就在石花鎮等你們的消息。熊清泉!真的是他?這個老傢伙,還從大老遠的美國回來,就是想找到她夏雲?這是太不可思議了!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會聽錯吧!

衆人都歡呼起來,夏雲的臉上泛起了紅暈。

第二天,三輛小轎車飛快地在高速公路上奔馳。高速公路上,南來北往的車輛川流不息。襄陽到石花鎮只需半個小時就可到達。夏雲感慨地說道:“那時候我和馬光騎馬還走了三天,走到指揮所時,已經癱了。高旅長給我們弄點飯,我和馬光是迫不及待的,狼吞虎嚥地吃完了,現在想想,當時多可笑喲!”她的話引起了大家一陣感嘆。

轎車很快到了石花,在紅山賓館門口附近的石花大橋橋頭,一大早就站立着一個人。他昂然挺立,衣帽整齊,微風吹起他那花白的頭髮。他已經在那裡等候多時了。夏雲一下車,他就注意到了。還是那個俊秀的她,那個灑脫的她,那個粉紅的她,那個他盼了多少年都沒有見到的她!夏雲也看到了他。她快步地朝他奔來,就像那夏天的一朵雲,一朵五彩繽紛的彩雲,向熊清泉飄了過來!

щшш¤тт kán¤CΟ

熊清泉連忙迎了上去,用他那瘦弱而有力的手臂向夏雲揮動着!

兩人都向對方走來,距離越來越近了!

眼前,逝去的畫面在變換着:

蒼峪口的大岩石-----,

狗腿灣前的小廣場------,

上蒼苔街的那間小屋--------,

福音堂屋子裡的黨旗------,

那滿地飄飛的詩紙------,

還有那無窮無盡的離愁和思念-------,

兩隻隔了半個世紀的手,今天終於握在了一起!

兩顆充滿友誼、摯愛、深情的心終於撞在了一起!

他倆站立在石花大橋的橋頭。遠處薤山的松濤在翩翩起舞,北河的水歡快地流向遠方。

請看第二部。《海上升明月》之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

---------------------------------------------------------------------------------------------------------------------------------

故事梗慨:夏雲的孿生妹妹在臺灣與熊涌泉相遇,石花鎮恩仇在寶島延續-----------。近日請關注喲!

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四)第十五章 考驗(三)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二)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二十九章 柱子當兵第五章 熊家兄弟(三)第十五章 考驗(三)第十四章 神路(二)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一)第五章 熊家兄弟(一)第四章 逼婚(二)第四章 逼婚(一)第十章 反目(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三章 營救(二)第十章 反目(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三)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一)第四章 逼婚(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一)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二章 喋血蒼峪(一)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三)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一)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一章 楔子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四)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五)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一)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一)第八章 送信(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三)第十五章 考驗(二)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四)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五章 熊家兄弟(三)第十五章 考驗(三)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一)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一)第二章 喋血蒼峪(一)第十章 反目(三)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七章 智鬥(四)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四章 逼婚(五)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四)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五章 熊家兄弟(二)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一)第七章 智鬥(二)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二十九章 柱子當兵第四章 逼婚(三)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十三章 希望(二)第十五章 考驗(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六)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一)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三)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蓮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四)第四章 逼婚(一)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三)第二章 喋血蒼峪(一)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四章 逼婚(二)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十三章 希望(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五)第十四章 神路(二)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一)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三)第七章 智鬥(四)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七章 智鬥(三)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二)第十四章 神路(四)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
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四)第十五章 考驗(三)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二)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二十九章 柱子當兵第五章 熊家兄弟(三)第十五章 考驗(三)第十四章 神路(二)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一)第五章 熊家兄弟(一)第四章 逼婚(二)第四章 逼婚(一)第十章 反目(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三章 營救(二)第十章 反目(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三)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一)第四章 逼婚(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一)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二章 喋血蒼峪(一)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三)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一)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一章 楔子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四)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五)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一)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一)第八章 送信(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三)第十五章 考驗(二)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四)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五章 熊家兄弟(三)第十五章 考驗(三)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一)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一)第二章 喋血蒼峪(一)第十章 反目(三)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七章 智鬥(四)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四章 逼婚(五)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四)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五章 熊家兄弟(二)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一)第七章 智鬥(二)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二十九章 柱子當兵第四章 逼婚(三)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十三章 希望(二)第十五章 考驗(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六)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一)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三)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蓮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四)第四章 逼婚(一)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三)第二章 喋血蒼峪(一)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二)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四章 逼婚(二)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十三章 希望(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五)第十四章 神路(二)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一)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三)第七章 智鬥(四)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七章 智鬥(三)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二)第十四章 神路(四)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