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柱子當兵

經歷了那次槍擊事件後,馬光的身體越來越差了。

夏雲精心地照料着他。給他打針、喂藥。隔三差五地弄一點好吃的,調劑一下馬光的胃口。閒下來的時候,給他講講老戰友們的情況,說說外面發生的新鮮事。總之,儘量地逗他開心,讓他快樂。現在,農場裡已經成立了革委會,陸政委和她都沒有進班子。不讓他們這些老傢伙管事了,夏雲也就落了個清閒,有更多的時間來陪馬光了。

這一天,天氣晴朗,馬光提出到外面去走走。夏雲把馬光扶上輪椅,在後面推着他,他

們出了門,來到大街上。好多認識他們的人熱情地和他們打招呼,馬光微笑地擺擺手。他們穿過大街,走過小巷,來到農場附近的一個小山坡上。這裡鮮花盛開,翠綠的青草散發着清香。從這裡往左手方向看去,是農場一望無際的大牧場,牧場是那樣無邊的平展,就像風平浪靜的海洋。馬羣在牧場裡奔跑,領頭的是一匹銀鬃馬,它摸樣英俊,高高的揚着脖子,伸長腰身,快得簡直像陣風。往右手方向看去,是農場的千畝沃田,水渠縱橫,稻花飄香,是名符其實的塞上江南。這些凝聚着他們多少的心血啊!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看到這些,馬光的心情豁然開朗。他輕聲地對夏雲說道:“我死後,就把我埋在這裡吧!我要看着這裡發生的變化。”

他們回到了家裡,之後幾天,馬光的病情急劇惡化,身體每況日下。一天,他把夏雲叫到跟前,說道:“我恐怕不行了,你把秀秀和柱子叫來,我有話說。”夏雲急忙喊來母子倆,柱子站在馬光的牀前,叫了聲:“伯伯!”

馬光拉着他的手,說道:“柱子,今天你叫我一聲爹吧。你爸爸走後,我一直把你當作親兒子看待的。”

秀秀在一邊哭着說:“叫吧,柱子!伯伯對我們恩重如山,沒有他和夏阿姨,就沒有我們母子的今天啊!”

“爹!”柱子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

“好,兒子。記住我的話:我死後,你一定要去當兵!繼承你爸爸和我的意願,把紅旗扛到底!把我們的事業傳承下去!”馬光的聲音越來越弱了。

“你放心吧,我一定會去做的。”柱子回答道。聽到柱子的回答,馬光的眼睛放出異彩,一會兒,他平靜地合上了雙眼。

馬光走了!走得很安詳。夏雲欲哭無淚,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悲傷。因爲她知道,馬光是沒有一點牽掛走的,他想要說的話,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他終於可以瞑目了!有夏雲在他的身邊,守候着他,送他上路,他是死而無怨了。馬光也不希望她太過悲傷,希望她保重身體,去完成他最後的夙願。

馬光的追悼會在農場禮堂舉行。陸政委、黃副場長等農場老領導們都來了,他們要送老戰友最後一程。石花鎮上的小戰友們來了,他們爲尊敬的領導和大哥,鞠了深深地三躬,在心裡祈禱馬光一路走好。建場的第一批老職工來了,他們爲老場長的去世表示了沉重的哀悼,緬懷老場長的豐功偉績。兵團老領導們也派人來了,向馬光獻上一支肅穆的花籃,表示崇高的敬意。還有農場的其他幹部和職工,馬光生前友好等一千多人,都來到這裡悼念馬光,寄託哀思。

馬光被安葬在他生前喜歡的山坡上,墓前擺滿了鮮花。

葉柱去當兵的事情遇到了難題。

按年齡,按身體,柱子是沒有問題的。按政治條件,他也是合格的,葉子龍是烈士。問題在於,農場沒有當兵的名額。夏雲到處奔走,找人、託關係,也沒有辦法搞到名額。怎麼辦呢?夏雲想到了陸政委。她來到陸政委的住處,請他出山,想想辦法。陸政委想了想,猛地拍了一下大腿,有了!原來他有個老戰友在農3師圖木舒克市工作,市裡名額可能多點。他立刻撥通了老戰友的電話,他講了葉柱的基本情況,也講了馬光老場長臨終前的遺願,最後他說道:“我不管你怎麼操作,你一定要解決。要不你把名額轉一個給我,要不我讓人去你那裡體檢,從你那裡走人。二者佔其一,你選吧。”他哪裡是在和別人商量喲,簡直是在咄咄逼人!那邊也沒有法,都是多年的老戰友了,只好應承下來。

問題解決了,夏雲歡喜地往回走。

在回來的路上,她就遇到了柱子,告訴了他這個好消息。並且告訴他在家裡休息幾天,等她的通知。這幾天幫媽媽幹些事,說說話,這一走,還不知在哪兒地方當兵,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一次。‘兒走千里母擔憂’,多爲母親分點憂吧。

一連三天,柱子待在家裡,那裡都沒有去。

第一天,他把家裡牆角里的一堆粉煤鏟到院子的空地上,用水攪拌均勻,乾溼適度,找來腳踩煤球機,脫掉上衣,甩開膀子幹了起來。中午,秀秀回來,看到滿地的煤球,心疼地上前給兒子擦汗。勸他幹活悠着點。

第二天,他又借來一把斧子,給母親劈了一大堆柴禾,讓她生火時好用,結果又忙了整整一天。到了晚上全身都是疼的,但他在母親面前沒有吭一聲。

第三天,柱子又開始抹桌子,擦窗戶,把家裡到處打掃得乾乾淨淨,收拾得整整齊齊。秀秀回來後,看到家裡的景象,心裡樂開了花。

晚上,秀秀有點納悶了:這幾天柱子怎麼了?他是不是有事瞞着我?她問柱子,“你這幾天怎麼不去工地幹活了?”柱子學校停課了,他就在工地上找點臨時活幹。

“媽媽,我不想去幹了。”柱子向媽媽說道。

“爲什麼呢?你不是幹得挺好的嗎?”秀秀知道柱子是個懂事的孩子。

“我想多陪陪你。夏阿姨說的。”柱子望着媽媽,說道。

“傻孩子,我們不是天天都在一起嗎?”當兵沒有名額,秀秀是知道的。她一個普通女人,是沒有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的。

“媽媽,我就是想多陪你一會兒。”這麼大的孩子,還撒嬌!秀秀咕都着幾句。

一大早,門外響起了鑼鼓聲。蘇秀秀一聽,就在自己家門口,連忙去開了門。原來是送喜報的來了。“我們家有什麼喜事呀?”秀秀正在納悶,武裝部長進來,手裡拿着一張通知書,進門就說:“賀喜呀,賀喜!你家葉柱被批准參軍了!”

秀秀連忙拿過通知書一看,只見上面寫着:葉柱同志:你高舉毛**思想偉大紅旗,緊跟毛主席的偉大戰略部署,爲保衛毛主席,保衛毛**思想,保衛毛主席的革命路線,保衛祖國,積極響應徵召,現經圖木舒克市革命委員會、人民武裝部審查,批准你光榮入伍。希接通知後,於十月十七日在石花鎮集中。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最後是兩個鮮紅的圖木舒克市革命委員會、人民武裝部的大印。

秀秀這才明白兒子這幾天的行爲。柱子要去當兵了!夏雲這時也走了進來,並且送來了牙膏、洗衣粉、肥皂和筆記本。祝賀柱子當上了兵。“終於實現了馬光和葉子龍的願望了!”夏雲眼裡閃着淚花。

火車像一頭老黃牛,“咣噹咣噹”的在豫北山地行走。車頭上冒着濃濃的黑煙,撲哧撲哧地喘着氣。葉柱坐在窗戶邊,無聊地望着光禿禿的田野。坐了十幾個小時的車,臉上被煤煙弄得黑呼呼的,眼睛也畫上了一道黑眼圈。看上去,整個人就像一隻營養不良的大熊貓。到了一個小站,葉柱急忙下車跑到有水管處,趕緊抹了一把臉,又急急忙忙上了車。

滿載着新兵的軍用列車終於在一個小站停了下來,已經是晚上大半夜了。天上沒有一顆星星,四周黑濛濛的,一點亮光都沒有。倒是寒風在呼嘯,吹得沒有樹葉的枯枝吱吱作響。

新兵班長低聲招呼大家拿上自己的揹包、物品,不要講話,跟他走。大家呼呼地忙着下車,有人不慎跌到了,有人的口缸掉在地上,聲音格外地響。葉柱的心情也格外的緊張,拿着東西,緊緊地跟着隊伍,生怕掉了隊。隊伍成一路隊形,沿着一條小路,穿過一個偶爾能聽到狗叫的村莊,向一個大操場走去。

新兵開始點名。點到一個,就被領去站到一邊。原來這是在分新兵。葉柱又上了汽車。大風仍在呼叫,人冷得發抖,已經有十個小時沒有吃飯了,肚子也在咕咕地叫,汽車在沙地裡行走,速度很慢。大概走了十幾裡,汽車走不動了,司機下來一看,車輪被陷在沙地裡。班長喊大家下來推車。一、二、三,車子紋絲不動,司機說,把沙子刨開。又找來鐵鍬,大家動手刨沙。忙乎了好半天,車子才從沙坑裡出來,又開始向前開去。

事後葉柱才知道,他分在了工程兵三九團十一連。這個連完全是人工連,連機械裝備都沒有,全憑雙手去修工事,憑力氣去幹活,穿的是抗美援朝剩下來的軍服,那布都是朽的,一不小心就掛掉一大塊。一個冬天下來,那就像叫花子一樣,根本都補不住,而且也沒有什麼舊布來補。吃的是雜糧,二米飯,呆的地方是黃河故道,風沙大的很,盛一碗稀飯,下面盡是沙子。發的槍盡是些舊槍,淘汰下來的舊裝備,什麼“漢陽造”、老套筒、三八大蓋、水連珠等,你想想,工程兵給你配好槍,有什麼用!

門外一陣喧鬧。原來是幾個新兵在發牢騷,甚至有人哭泣起來。過了一會兒,有人進來通知葉柱到外邊野地裡去開個會。

葉柱猶豫了一下,還是去了。葉柱去了一看,全是一起來的幾個老鄉,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叫起苦來,說着說着,情緒就激動起來,開始有人提議,不幹了,回家算了。沉默了一會兒,開始有人附和,漸漸的,話語也尖銳極端起來,最後有人說,今晚一起跑吧。葉柱站在那裡,始終沒有發言,默默無語。

這時,有人說,葉柱腦袋瓜好使,想個主意吧。葉柱心裡是同樣難受,可是無論如何不能走逃跑的路哇!那叫什麼呀?逃兵!逃兵回去有好果子吃嗎?

葉柱定下心來,說:“我也沒有想到來到這個鬼地方當兵啊,算我們倒黴,當了這個兵。不但技術沒有學到,而且條件還怎麼艱苦,不過,我認了!這裡再差,我準備幹幾年再走。不想當逃兵。”

停了停,見大家都不吱聲,葉柱接着說:“你們想一想,我們是怎麼來的?家裡人敲鑼打鼓送我們來的,我們的親人送我們來的,回去怎麼交待?說我們怕吃苦,怕受累,逃跑回來的?我們還有臉面在家裡混嗎?你們不怕連累家人嗎?我是這樣想的,幹它幾年,能適應就多幹幾年,不能適應,就幹完義務期回去。難道這幾年堅持不了嗎?那還叫男人嗎?”見葉柱怎麼一說,大家的情緒也就慢慢地穩定下來,不少人點頭稱是。

大家一致約定,今後再不提這件事了。最後大家慢慢地散去了。

葉柱上班的第一天,就是往山上背石頭。一般人想不明白,爲什麼要往山上背石頭呢,山上沒有石頭嗎?對,山上就是沒有石頭,因爲這座山是人工造的“山”,它是一座大型的“三防”陣地。有一百多米高,方圓四里地。石頭是由太行山裡運來的,再和沙子,鋼筋,水泥混合在一起,堆砌一座人造的“大山”。這座“山”裡三層、外三層,裡面彈藥、糧食、水、坦克、大炮,什麼都有。連***都摧毀不了,更不用說飛機、大炮了。你想想,它牢固嗎,它需要付出多大的艱辛啊!同樣的陣地,在鄭州附近有兩座,當時是爲保護鄭州這個交通樞紐而施工的。

背石頭時,背上先放一個木板,用兩根繩子套在兩個肩膀上。石頭放在板子上,然後,一步一步地往山上爬。山又高又陡,幾十斤的石頭壓在身上,背一趟就覺得累的不行,更何況要背一天呢,葉柱從來沒有吃過這樣的苦,受過這樣的累!他只好咬着牙堅持着,一步一步的,拼命地朝山上挪動,他想起了西藏的農奴們朝布達拉宮背東西的情形,他和農奴是多麼的相似!問題是,農奴是被迫地在爲農奴主幹活,而我們是志願的爲國防事業獻身。農奴身後有監工,拿着鞭子。而我們是自覺地、竭盡全力地,爲着人民的幸福,爲着保衛祖國而奮鬥。

一天下來,葉柱幾乎癱了。躺在硬硬的木板牀上,望着潮溼的洞頂,他的兩眼發澀,身體在發抖。

一個星期過去了,他堅持了下來。第二個星期是下車皮。整列車的水泥,沒日沒夜地下。下水泥時,外面穿個雨衣,戴個口罩,不管你個頭多大多小,一包一百斤,輪着扛,根本偷不着懶。一扛就是一天。整天灰頭灰臉的,人們在瀰漫着嗆人的水泥味、身體散發的汗臭味中度過。“鋼鐵是這樣練成的”,在這裡,葉柱找到了保爾、柯察金的感覺。

傷痛、疾病無情地向葉柱襲來。先是石頭砸傷了他的右手。

有一天,葉柱正在搬一塊大石頭,往工事上砌。石頭太大,一下子砸在他的手上,頓時鮮血直流。衛生員連忙跑來,把血止住了,說是骨折了。葉柱讓衛生員包紮了一下,還是繼續去勞動。大石頭搬不動,就搬小一點的。

後來,連小的也搬不動了,就去扛木頭、擡木頭。放木頭時,由於動作慢了一點,木頭倒地時,又震壞了他的左手。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怎麼辦?連裡讓他去休息,他不肯。他又找到炊事班,要求去挑水、給工地送水。開水站離工地大約有一里地,先在連隊挑一擔涼水,到開水站用熱氣泵衝開,再挑到工地上去。天氣熱,戰友們水又喝的多,一上午要跑好幾趟呢。

葉柱他發燒了,而且燒的很厲害。衛生員用冷水打溼毛巾,敷在頭上,一會兒就熱了。打了好幾針,都不見效。一量體溫,41度。他一個人迷迷糊糊地躺在那裡,一直躺了三天,沒有吃一點東西。衛生員慌了,說是不行了。連裡趕忙派人把他送到衛生隊。

好在葉柱的命大,慢慢地燒退了,身體慢慢地恢復了,連長說,你嚇死我們了。

這天,幹完活,葉柱累得不行,臉都不想洗,回到班裡倒頭就睡。班長關心地喊吃飯,葉柱都懶得動彈。外面風颳得很大,只聽見樹枝發出嗖嗖的聲音。

忽然,聽見有人在叫,一會兒又聽見集合的哨音。葉柱馬上咕咚起來,起身向外跑去。隊伍已經集合好,連長簡單地說道:“發現前面一個村子起火了,我們是人民的子弟兵,救火是我們的神聖職責,火光就是命令!出發!”隊伍向起火的方向跑去。

來到這裡一看,原來是一個軋花廠起火了。殃及四周的房屋也燃起來了,又颳着大風,真是火借風勢,風助火勢,火勢很大,讓人攏不了身。大人小孩在拼命地喊叫。看見部隊的人來了,連忙求救,有的人還給戰士們跪下了。有一間屋子裡還有人在裡面,親人們在呼天喚地的叫,連長組織了幾次人員想衝進去,都被大火擋住了。

連長大叫:“敢死隊!”

葉柱說:“連長,讓我上!”

連長說:“好!”

葉柱讓戰友找了一牀被子,頂在頭上,戰友們又潑了一盆水,葉柱覺得,只有動作快點,才能衝進去。於是,他看好路徑,迅速地跑了進去,剛進門口,一團火焰冒了出來。他的身上都是火,他當時愣了一下,但還是衝了進去,他也顧不得撲打身上的火,急着到處尋找人員。在一個牆角里,一個大娘捲曲在那裡,已經昏迷。葉柱拉過她的胳膊,背在背上,就向外跑去。大娘終於得救了!

戰友們爲葉柱的英勇舉動所感染,也學着他的樣子,向火海里衝去

老鄉們都得救了,大火也慢慢地熄滅了,葉柱他們也筋疲力盡地回到了營房。

葉柱的連隊接到了到農場試種水稻的任務,部隊雜糧供應太多了,好多戰士受不了,影響部隊的戰鬥力。部隊首長讓他們搞試驗,若搞成功了,既解決了部隊的問題,也減輕了地方上的負擔。

在這黃河岸邊種水稻,那真是不容易。就說土壤吧。主要是由沙土構成的。沙土容易沉澱,南方插秧,用手指往土裡一插,,把秧苗往裡面一放,再一擠,秧就插好了。這裡,用手指搗個洞,秧苗放進去,擠不住。水一浪,秧苗全漂上來了。一上午連長組織大家好不容易插了幾畝地,中午大風一吹,全漂起來了。氣得連長真罵娘。

中午吃飯時,連長和技術員一商量,決定控制水量。讓水淺一點,秧苗扎住根後再灌水。連長讓葉柱去通知上游的水站,下閘限水。

葉柱跑出村子,向水站奔去。

這裡離水站有七、八里路。來到岸邊,可以看到遠處水站的房子。這裡視野開闊,沒有大的遮蔽物,只有荒地裡長着一些蘆葦。

葉柱傳令心切,沒有走彎彎曲曲的小路,而是順直走去。他想這樣可能要快些。走着,走着,忽然腳下一軟,兩隻腳陷了進去。他剛想掙扎,就陷到了腿小肚子,他急了,用勁拔腳。誰知,水涌上來了,身體直往下沉。

怎麼辦?這樣下去水會慢慢地上來,葉柱的身體會慢慢地沉下去。

“難道我就這樣完蛋了?就這樣犧牲了?這樣還沒有人知道呢,連裡找不到屍體,連個烈士都不是,只能算個失蹤!葉柱啊,沒想到你會是這樣的下場!”葉柱心裡這樣在想。

水已經到了大腿上邊了,怎麼辦?人到了絕望的時候,要冷靜,葉柱突然想到了初中時老師講過的面積與浮力的關係。面積大,浮力也大。他趕緊向後躺下,兩手伸開,身體儘量向後倒下去。這樣人的重心就不在兩條腿上了,下沉的速度慢了下來。

葉柱慢慢地用手解開褲帶,衣釦,兩腳慢慢向上挪騰,然後,又將整個身子慢慢地向後移。一寸、一寸,感覺到背後地面硬了,葉柱急忙一個翻身,爬了起來。他又慢慢用手把衣服拽過來。穿上衣服,也顧不得臉上有多髒,趕忙沿着小路飛一般的向水站跑去。

這一天,葉柱正在連部裡辦黑板報。

郭副指導員從工地上回來,見到他,神秘兮兮地把葉柱拉在一旁,悄悄地告訴葉柱,他剛纔得到一個重要消息:“團裡準備推薦你去上大學了。”葉柱聽了,感到十分驚訝。這個消息對他來說,真是太突然了!

郭副指導員說,“聽說團裡已經考察了好幾個月了,在全團三千多人中選來選去,上級給團裡只有二個名額,最後選中了教導隊的文書戴民和你兩個人。”

他告訴葉柱,“你可不要告訴別人,我也是聽說來的,作爲戰友,我恭喜你了,這可是個大喜事!你心裡有數,靜等團里正式通知吧。”

果然,正式通知來了,葉柱就要離開連隊了,離開了在他的人生中第一次打下深刻烙印的地方,離開他的朝夕相處的戰友們。那天,大雪在漫天飛舞,天地一片灰白,田野籠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大家送了他一程又一程,叮囑的話說了一遍又一遍。這才分手。

戰友李襄執意還要送一送,他拿着葉柱的揹包,走過佈滿各種工事的田野,走過親手開挖的護城河後,才戀戀不捨地和葉柱告別。葉柱走出了好遠,回頭再望,他依然站在那裡向葉柱揮手。

四年後葉柱大學畢業。他被分配到了五十四軍。軍部駐地在河南新鄉市。當時原部隊也去軍區要人,軍區答覆說,野戰軍更需要人,你們工程兵發揚一下風格吧。就這樣,葉柱就不能回到原來的部隊了。

歷史就是這樣的巧合。葉柱回到了馬光曾經戰鬥過的部隊。

54軍的前身是紅軍時期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工農**警衛團,即著名的"瑞金團"。長征前夕擴編爲紅一方面軍第九軍團,軍團長就是著名的“奴隸將軍”羅炳輝。

在長征中,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戰,就是該軍團爲迷惑調動敵軍,掩護主力順利突破重圍而實施的。後來奉中央軍委命令,紅九軍團改編爲紅三十二軍,與紅二、六軍團一起組成紅二方面軍,北上與中央紅軍會師陝北。抗日戰爭中編爲八路軍120師359旅718團,後編爲警備第一旅,駐守陝甘寧解放區的關中分區。

抗戰勝利後進軍東北,編爲熱遼縱隊,後改爲東北民主聯軍第8縱隊,黃永勝任司令,邱會作任政委,是東北解放戰爭中冀熱遼戰區我軍頭號主力。組建不久,以弱勝強,取得遼西三戰三捷,贏得秋季攻勢的勝利。

在天津戰役中,第135師首先一舉突破民權門,與第***勝利會師金湯橋,將天津南北守敵一舉割裂,贏得戰役全勝。

南下以後,在衡寶戰役中,135師大膽插入敵後拖住敵軍主力,爲全殲桂系四個主力師起了關鍵作用,被劉伯承元帥稱爲“腰斬七軍”。

到了軍部,葉柱被分配到了軍偵察連。成了偵察連的第十班的班長。從大學校園來到軍營裡的基層的連隊,從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裡到重新過一個士兵的生活,而且是陌生的、野戰式的特種兵生活,這個反差實在是太大了!

既然入了偵察兵的門,葉柱決心當好偵察兵。他積極報名參加了偵察集訓隊。

集訓隊設在焦作市郊的太行山腳下。這一年的冬天特別冷,穿着棉衣棉褲也還覺得寒氣逼人。偵察兵的訓練科目是沒有室內作業的,全是在野外進行。

射擊,一天到晚趴在地上,戰壕裡,從一、二、三基礎練習開始,到活動目標射擊,夜間射擊,搜索抵進射擊,還有各種武器的射擊,如半自動步槍,輕機槍,重機槍,火箭筒等,輕武器中最難掌握的是手槍射擊,葉柱虛心地向有經驗的士兵學習,不恥下問,終於掌握了射擊要領,取得了優秀的訓練成績。

偵察兵單兵戰術訓練開始了!天空飄着雪花,慢慢地融化成了雨水,田野裡一片泥濘。班長一聲口令:全體臥倒!匍匐前進!通過鐵絲網!驗收標準是,15秒鐘通過20米寬、20公分高的鐵絲網。要求動作迅速,不得觸及鐵絲網。一次通不過,重來!衣服被刮破了,膝蓋、肘子都磨出了血,文處長在一旁用信任的眼光看着他,他豁出去了,終於過關了!

接着是利用地形地物,利用地形就是利用地形的特點,掩護自己,跳躍前進,比如低窪地、彈坑、土包、戰壕、開闊地等,利用地物就是利用門、窗、牆角、屋頂、堆積物等,躲過敵人的射擊,接近敵人。就是這些最基本的訓練,使葉柱日後在越南戰場上有了用場,得以保全性命,完成戰鬥任務。

軍事地形學訓練,也是一門深奧的學問。什麼等高線,比例尺,方位物,江河、湖泊、道路,甚至一個大樹、一個墳包,都能在一張比例爲五萬分之一的地圖上顯示出來,“人在路上走,心在圖上留”,葉柱知道了爲什麼偵察兵能在敵後摸清敵人的陣地位置,給炮兵指示座標,摧毀敵人的指揮所等,就是軍事地形學學的好。集訓隊訓練驗收時,就是在圖上指定一個點,讓你一個人晚上出發,不準帶手電筒,只發一包火柴,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到這個點,你纔算完成任務。

訓練的科目還有攀登、武裝泅渡、排雷破網、軍兵種知識、外軍知識、小組戰術,等等。三個月下來,人都瘦了一大圈。可身體結實了,技能熟悉了,葉柱心裡也踏實了。

訓練一結束,葉柱就接到命令,調到軍部工作。

來到軍部沒有休息幾天,偵察處就要進行偵察分隊幹部集訓了。

處長考慮到葉柱剛回來,還沒有休息過來,不讓他去參加。葉柱想到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好好熟悉分隊幹部的訓練,今後對分隊的指揮和工作指導是大有好處的。至少不是瞎指揮吧。機遇不能錯過,他再三請求,處長終於答應了。

這次訓練基地改在太行山下。先是圖上作業,然後是現地演練。訓練科目主要是,偵察班、排襲擊捕俘,伏擊捕俘,偵察連敵後偵察。而學習的內容就多了。外軍知識,包括外軍的作戰指導思想、外軍軍隊編制裝備,武器性能,作戰特點等,我軍軍兵種知識,包括裝備的戰鬥性能,協同作戰原則等,還有偵察器材的使用,如指北針的使用,方位、距離的測定,破壞鉗、通訊器材的運用,探雷器的使用,還有紅外線雷達、熱成像儀的使用,等等。圖上作業主要是在地圖上研究戰術行動,行進路線,協調配合,可能出現的情況處置,現地演練就是要預先做好行動準備,現地推演戰鬥過程,可能出現的情況處置,大家集思廣益,各抒己見,討論的很熱烈。葉柱的看法和情況處置措施經常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

訓練是艱苦的,心情是快樂的。休息的時候,爬上太行山頂,望着即將落山的夕陽,俯視着山下的村莊和田野,想象着當年革命老前輩們和日本鬼子、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浴血奮戰的戰鬥情景,葉柱感到自己責任的重大,明白了現在刻苦訓練的意義,一定要做好他們的合格接班人,用生命、用鮮血去保衛祖國,保衛人民,掌握好手中的武器,練習好熟練的技能,去勇敢地殲滅一切敢於來犯之敵。他深深地感到,現在所受的苦沒有什麼,其中還有一絲絲的甜意呢。

軍部是高級軍事機關,能在這裡工作的,那都是從部隊裡挑選出來的尖子。有一個參謀,別看其貌不揚,字寫得特別漂亮,而且雙手同時寫字,你說厲害不。還有一個參謀,看着一幅幅漫畫,就能脫口說出一串串詩詞,那真是文思敏捷。

軍裡組織參謀集訓隊,葉柱剛從偵察幹部集訓隊結束回來,聽到這個消息,心裡忐忑不安,他不敢貿然去報名。

文處長知道了他的心思,笑着問他,“怎麼膽怯了?你不是一直是很積極的嗎?我告訴你,邢參謀剛來時和你一樣的心情,可人家有決心,有志氣,晚上在被窩裡,還在偷偷地練字呢。現在邢參謀可是軍部裡寫字一流的喲。”哈,葉柱知道了他的用意,在用激將法激他呢!他立刻去報了名,很快通知就下來了。

參謀集訓隊學的東西,簡而言之,就是一場戰鬥打下來,從頭到尾,你應該做些什麼。比如,標圖作業,戰前敵我兵力部署,要了解清楚,標示在圖上,讓首長了解敵我態勢,好下決心呀。戰鬥中,要根據戰鬥進行情況,及時標示敵我位置和戰場情況變化。戰場情況萬變,戰機稍縱即逝,戰鬥殘酷激烈,在一張地圖上要做到讓首長一目瞭然,那是很不容易的。還有戰鬥文書,首長口述,你得根據文書規範擬定戰鬥命令。要快、要準,表述準確,地點、方位、時間、兵力部署,主、助攻方向、突破地段等,不能有絲毫誤差和失誤。在集訓隊裡,別的同志白天工作,訓練,晚上可以休息。可葉柱還在沒日沒夜地寫呀、畫呀,背呀,記呀,比如各種火炮的性能,射程多遠,你不熟悉,怎麼給首長提供炮兵配置的位置呢。三個月訓練下來,葉柱的各科成績都達到了優良以上。

在軍司令部裡,葉柱還慢慢地迷上了外軍研究。

李軍長要帶頭講外軍課,讓葉柱爲他準備材料。葉柱不僅爲他寫了材料,還爲他準備幻燈片。那都是他一張一張地畫出來的。

李軍長講課那天,軍部大禮堂裡座無虛席,他走上臺,行了軍禮,活脫脫的一個李雲龍的形象。解放戰爭時期,他是放牛娃出身,參了軍,作戰勇敢,很快當上了爆破隊長。現在他在臺上講,滔滔不絕,有理有據。葉柱在大屏幕前,躲在一個講臺後面,半躺着放幻燈片,配合着他的講課內容。兩個小時下來,葉柱已是渾身痠痛,疲憊不堪。軍長的課講得很成功,臺下不斷響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葉柱建議處裡搞敵情態勢圖。他跑到軍區情報部彙報,得到了軍區的大力支持。他們給了葉柱需要的各種資料,還給了50萬份之一的大比例地圖。回來後葉柱找了木匠、電工等,就動起手來。安滑道,制展板、做圖標,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偵察處電動敵情圖就搞好了。蘇軍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系,戰略**部隊駐地,**到達我國境內各大城市的時間、距離等,看了一目瞭然。還有蘇軍可能的進攻方向、路線等,都用圖標和箭頭標示的清清楚楚。軍首長們都來看了,首長們看了都非常滿意,表揚葉柱能幹。

那一段時間,葉柱還撰寫了不少理論文章。如《蘇聯軍事戰略和戰爭初期的作戰思想》,《蘇聯侵華戰爭初期可能的作戰行動》,《蘇軍入侵華北地區的作戰行動及特點》,《蘇軍武器裝備近況及其發展趨勢》,《蘇軍戰區戰略性戰役的組織與實施》,《對蘇聯戰爭潛力的初步估算》,等等。這些文章,不僅在軍裡做報告,受到歡迎,而且呈報到軍區,也受到重視。有些材料還送到了北京總參情報部,作爲研究資料發表在《外軍研究》雜誌上。

有些觀點頗有新意,首長們很欣賞。

比如:蘇軍始終把歐洲作爲兵力部署重點。在歐洲,蘇聯面對北約集團,集中部署了總兵力的四分之三,共三百二十萬人。其特點是兵力數量多,武器裝備好,戰備程度高,在部署上採取前出的進攻態勢。特別駐東歐的三十一個陸軍師,全部爲精銳滿員師,坦克師的比重高達百分之五十,直接威脅着西歐的心臟地區。

而在亞洲,蘇軍是逐步加強亞洲地區的軍事部署。無論在數量、質量或裝備程度上,亞洲兵力都比駐歐部隊要少。很明顯,蘇軍依靠現有兵力,還不足以發動一場大規模的侵華戰爭。近兩年來,蘇聯採取了一些加強東線部署的措施。例如,建立新的戰區指揮機構,增加駐蒙蘇軍和駐日本北方四島的兵力,更新武器裝備,大力加強太平洋艦隊的實力,繼續部署中程**和“逆火式”轟炸機。它支持越南反華,乘機在越取得了海空軍事基地。所有這些,一方面對我造成南北夾擊之勢;另一方面威脅美日從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戰略航道。大力加強南下軍事擴張活動。

蘇在目前東西兩線不易突破的情況下,加緊進行南下擴張活動。迄今,蘇在這個地區已同一些國家簽訂了軍事性的“友好條約”,取得了四十多個可以使用的海空軍基地,並向地中海和印度洋派駐了分艦隊。蘇聯悍然入侵阿富汗,進而威脅伊朗和巴基斯坦,就是它南下印度洋、逼近波斯灣的—個重要步驟。蘇聯在這個地區的戰略企圖就是逐步擴大勢力範圍,搶佔戰略要地,以威脅西方戰略原料的供應和海上交通,並把蘇聯在歐亞兩線的軍事部署聯結起來。南下擴張已成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蘇聯推進其全球戰略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後葉柱得出結論:判斷蘇聯是否完成其戰略部署,要看他今後能否在歐洲取得全面軍事優勢,能否在亞洲改善戰略態勢,能否實現南下的戰略企圖,控制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之間的重要海峽和通道。如果蘇聯做到這些,它就可以在同美國的爭奪和未來戰爭中居於有利地位。

閒暇的時候,葉柱想起了母親,想起了夏雲阿姨,想起了父親和馬光伯伯。他決心繼承老一輩的光榮傳統,結合現代戰爭的特點,爲祖國站好崗,放好哨。

請看第三十章《水口關烽煙》。

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五)第七章 智鬥(二)第四章 逼婚(五)第四章 逼婚(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十五章 考驗(三)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一)第六章 初試鋒芒(三)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二)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十六章 新生(二)第二十九章 柱子當兵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一)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一)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一)第四章 逼婚(二)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二)第二章 喋血蒼峪(一)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一)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二章 喋血蒼峪(三)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七)第十四章 神路(四)第二十一章 長沙奇遇第四章 逼婚(二)第八章 送信(三)第六章 初試鋒芒(二)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二)第三章 營救(二)第十五章 考驗(二)第十六章 新生(一)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二)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五章 熊家兄弟(二)第十六章 新生(二)第十四章 神路(二)第十五章 考驗(三)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二章 喋血蒼峪(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二)第七章 智鬥(二)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四)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一)第四章 逼婚(五)第六章 初試鋒芒(二)第十四章 神路(二)第九章 青水石板 (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蓮第七章 智鬥(三)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四)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二章 喋血蒼峪(一)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蓮第六章 初試鋒芒(四)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一)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二)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一)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一)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蓮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三)第二十九章 柱子當兵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十六章 新生(一)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八章 送信(二)第十章 反目(三)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四)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五)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三章 營救(一)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三)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二)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七)第二章 喋血蒼峪(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四)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一)第四章 逼婚(五)
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五)第七章 智鬥(二)第四章 逼婚(五)第四章 逼婚(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十五章 考驗(三)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一)第六章 初試鋒芒(三)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二)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十六章 新生(二)第二十九章 柱子當兵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一)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一)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一)第四章 逼婚(二)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二)第二章 喋血蒼峪(一)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一)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二章 喋血蒼峪(三)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七)第十四章 神路(四)第二十一章 長沙奇遇第四章 逼婚(二)第八章 送信(三)第六章 初試鋒芒(二)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二)第三章 營救(二)第十五章 考驗(二)第十六章 新生(一)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二)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五章 熊家兄弟(二)第十六章 新生(二)第十四章 神路(二)第十五章 考驗(三)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二章 喋血蒼峪(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二)第七章 智鬥(二)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四)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一)第四章 逼婚(五)第六章 初試鋒芒(二)第十四章 神路(二)第九章 青水石板 (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蓮第七章 智鬥(三)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四)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二章 喋血蒼峪(一)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蓮第六章 初試鋒芒(四)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一)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二)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一)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一)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蓮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三)第二十九章 柱子當兵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十六章 新生(一)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八章 送信(二)第十章 反目(三)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四)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五)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三章 營救(一)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三)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二)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二)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七)第二章 喋血蒼峪(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四)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一)第四章 逼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