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

經過指戰員們的英勇作戰,我軍相繼攻佔了復和、靠松山等要點,逼近了高平。

葉柱接到上級敵情通報,敵346師已於2月17日更改番號,其246團改爲第一團,677團改爲第二團,851團改爲第三團,188炮團改爲第四團。下屬各營番號名稱是,1——9營爲步兵營,10營爲105或122炮營,11營爲混合炮營,14營爲高炮營,15營爲工兵營,16營爲通信營,17營爲訓練營。346師新任參謀長叫阮洪,中校軍銜。

辦完敵情通報的事宜後,葉柱剛想休息一會兒,電話鈴響了。

他去一接,裡面傳來急呼呼的聲音。是78團打來的。他們轉79團團指報告,79團團指被敵300多人包圍,要求趕快派81臺和機要股去,並讓6連在光頭交叉路口接應。

向航軍長一報告,航軍長急了,整個前指裡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他問78團是用什麼辦法和79團聯繫的,在用此辦法迅速聯繫79團,儘快報告詳情。同時,令78團立即做好支援的戰鬥準備。讓79團的胡4號立即聯絡其2、3營的情況。

葉柱迅速向78團進行了傳達。

情況很快就弄清楚了,不是79團指被敵人300多人包圍,而是79團包圍了敵人30多人,戰鬥打了一天了,斃敵6人,敵人扔下17個背囊逃走了。

分析判斷,敵人並沒有進洞,就從南側方向逃跑了,只留下幾個人掩護行動。而南面沒有我們的部隊。此仗的教訓是,沒有及時用火力壓制住敵人,中了敵人的迷魂陣。81電臺和機要股是在行軍的途中掉隊了。

79團在楠略找到了一個被打散的友軍的指導員,他是62團6連的,叫徐澤。他是在執行穿插任務時被打散的,營長、教導員都犧牲了,連長後來也犧牲了,他沒有地圖,沒有指北針,也沒有乾糧,只知道拼命朝北走,後來被我們一個副連長在山洞裡發現了,現在已經送到了師教導隊。

有的部隊也是這樣喲,遇到敵人,把敵人包圍了,打了半天,結果一個敵人都沒有消滅,反而被敵人打傷了一個,敵人還全部跑掉了。還有一遇到敵人,就沒有好好組織,用輕、重機槍一齊開火,效果不好,沒有把敵人全部消滅掉。敵人仗着路熟,一會就不見了。

葉柱跟王副軍長一起到16師去督查部隊行動。16師剛剛接到命令,到高平北面地區組織部隊清剿行動。

16師張師長是一個慈祥可親的老頭兒。他有一兒一女,女兒在師醫院工作,兒子在78團偵察排當戰士。

團裡領導覺得師長就這麼一個兒子,待在偵察排裡太危險了,萬一有個什麼閃失,不好交代啊!就把他兒子調到了團作訓股。

他兒子是個有血性的青年,整天在團裡背地圖,有什麼意思呀,再則仗打完了,回去一說,什麼戰鬥都沒有參加過,不好交待喲。難聽的話也會有的,是仗着老子的光環待在後方,在安全的地方待着。他找到團裡首長,一定要參加清剿行動。團裡首長只好同意了。

前天下午,在一次清剿中,他被藏在山洞裡的敵人冷槍打傷了,在擡回營地的途中,又遭到敵人伏擊,又一次負傷。這次打在胸部,傷到了要害,當場就犧牲了!團裡不敢告訴老師長真相,只是說傷勢嚴重,正在搶救。但是告訴了航軍長實情。航軍長這才感到事情嚴重,馬上派王副軍長來師裡親自向老師長告訴真相。

王副軍長一來,張師長就什麼都明白了,人家是老革命了,抗美援朝戰場上就是英雄了,什麼刀光劍影、血流成河沒有見過,現在爲了祖國,爲了人民,把自己的、親生的獨兒子都貢獻出來了。老頭心裡能好受嗎?老師長整整一個下午沒有說話,一個人獨自待在那裡。沒有眼淚,只有沉寂,沉寂。大家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仇恨在心裡憋着,兩手攢緊了拳頭。軍裡成副政委也來了,他是張師長兒子的親舅舅,現在親外甥死了,他心裡也很痛苦的,回去後他也要面對他的姐姐呀。兩個老頭在一起,相互都沒有多說話。

當天晚上,葉柱留在師部,宿營在一個小村子裡。小村坐落在山腳下,離山腳下的公路有一百五十多米遠,公路在這裡拐了一個大彎,成半月形向西蜿蜒而去。

公路下面是一條小河,河不寬,水不多,但有點深。師指揮所率師指機關就住在村子裡,身邊有兩個連的兵力,偵察連和警衛連。公路邊由78團的一個連防守。

此地地形、敵情比較複雜,是一個敵我必經的交通要道,扼住它,像扼住了咽喉,就切斷了東西方向的來往。該村此前沒有我軍部隊來過,也沒有被敵人破壞的跡象。估計是敵人經常來這裡歇腳、集合是地方。爲此,葉柱向師軍務科建議,當晚口令分12點以前和12點後兩個口令,以防止敵人偷襲。

那晚,天氣很冷,天又很黑,在國內是剛剛過完元宵節的時候,當然這裡比國內白天熱多了,晚上還有點冷。大家隱蔽在各自的崗位上,師部命令,晚上是不允許出來的,包括拉尿都不行。陣地管理是非常嚴格的,哨兵問一次口令,對方答不上來,哨兵就可以開槍。

大約到了深夜兩、三點鐘,哨兵隱隱約約聽到遠方傳來腳步聲。腳步聲越來越近,而且比較整齊,不一會,一小隊人影出現了,人影排成兩列,踏着一致的步伐,大約有十多人,沿着半月形的公路走過來。

哨兵剛開始覺得是自己人,沒有太在意。在國外作戰,一般安排都是雙哨,就是避免出現誤崗、誤判的現象。

人影走過來有十多米了,距哨兵位置有30多米,哨兵問道:“口令!”

對方回答,“廣西。”然後繼續向前走來。

另一哨兵懷疑了,不對呀,回答的口令是上半夜的口令,下半夜的口令是龍州呀,而且對方沒有發問,回令。這是不符合口令規則的。

哨兵急了,直叫,“站住!”可隊伍繼續在前進。

另一哨兵喊道,“不站住,我們開槍了!”

隊伍沒有停下的意思,哨兵就開槍了,聽到槍聲,隊伍一下子散開了。

聽到前沿的哨兵開槍,其餘的哨位也立即開槍射擊。槍聲頓時響成一片。由於天黑,大家都不敢出擊,怕誤傷自己人,也怕被自己人誤傷。慢慢地,沒有聽到動靜了,大家才停止射擊。但仍然觀察着四周的一切,警惕地守衛在自己的崗位上。

天慢慢地亮了,四周的地物也慢慢地顯現出來。大家才發現,在公路邊下面的田野裡,躺着七、八具敵軍士兵的屍體。葉柱和偵察連的戰士們上前去看,敵人全被打死了。有的中彈多發,橫七豎八地躺在那裡。

戰士們認真清理了敵人的屍體,收集有價值的東西,發現了越軍346師偵察連的番號。憑直覺,他們就是偵察連的士兵。有一個少尉軍銜的官也被打死了,看起來,是他指揮了這次行動。

葉柱想起了貓和老鼠的寓言,老鼠認爲自己終於學會了貓的全部本領,就不怕貓了,甚至欺負起貓來了。他萬萬沒有想到,貓還有另外一手呢。這個少尉有他高明的一面,他敢於我們鬥智,說明他還是瞭解我們的。晚上還敢排着隊過來,就是故意麻痹我們的,你們中國軍隊多年沒有打過仗了,沒有多少作戰經驗。口令嗎,上半夜他們蹲在這裡,已經偷聽到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下半夜我們又換了新口令。

我們如果認同了他們的行動,他們就會輕易地穿過我們的防區,安全地到達他們的目的地。如果被發現,只有一賭的命運了。不知是他們的命運不好,還是老天看不過去他們的狼子野心,他們這次撞到槍口上了!而且是遭到了致命的打擊。

發生了敵軍晚上偷偷越過防線的事情後,我們將情況報到軍區前指,軍區首長立即意識到,敵人已經被打散,幾乎不成建制了,對付散兵遊勇,最好的辦法就是設卡子,堵口子。軍區新的部署下來了,調160師去高平東北、壓得、茶靈地區清剿,堵住敵人南逃的口子。

葉柱和王副軍長來魁弄已經是第三天了,根據幾天來的敵情通報,和對抓獲的俘虜進行審問得來的情況,他對敵情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就把情況向師首長作了彙報。

大致意思是,敵677團仍在安來、光頭、弄壓地區。

677團原來駐紮在茶靈,戰鬥打響後調至此處。1營在弄烏,2營在安來,3營在馬伏(即壓得),團指和直屬營在安來,戰鬥打響後被我軍部隊衝散,但仍在該地區活動。目前,已發現敵電臺、電話機在此地區被繳獲。前天在恩舍山洞遇敵,可能就是敵團機關,後向西南方向逃竄。

敵188團駐紮在茶靈已被證明,在茶靈東側繳獲的敵大炮、指揮儀等,但人已逃散。

敵851團原來住安來地區,戰鬥打響後,調至高平附近,有2個營於2月19日乘汽車調至高平及以南地區,3、4營住高平,團指可能駐紮在離高平東側一公里山溝裡。

師首長十分重視葉柱的敵情分析,經研究,決定採取重點清剿,“守株待兔”的辦法。對部隊進行了重新部署,並上報軍前指。

那天,葉柱主動要求去司令部偵察科,和他們住在一起。去時,科里正在山坡上挖地窖。幾個戰士砍來竹子,準備晚上做掩護。看了看地窖,有三米長,兩米寬,晚上住4、5個人還可以。可下面什麼都沒有鋪,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鋪。

劉參謀見葉柱疑惑的樣子,自告奮勇地說,我們去山洞裡搞幾牀被子來。原來他剛剛聽說附近發現了老百姓的一個大山洞,裡面藏了好多東西。葉柱也很想去看看,就和他們一起到山洞去。

山洞離住的山坡有二里地。來到山洞口,洞口前雜草叢生,腳印凌亂。爲避免遭到敵人伏擊,劉參謀先向洞內打了一梭子子彈,然後進去。不遠,就遇到一個拐彎,劉參謀朝裡面扔了一顆手**,見沒有動靜,就衝了進去。

就這樣,一共拐了四個彎,他們終於來到了洞內。這個洞真大喲,有四五十米長,二三十米寬,放滿了老百姓的物品。包括各種櫃子,農具,自行車,生活用品等。被子最多,大家一人扛了兩牀被子就出來了。出來一看,大家都拿的是新被子,新被褥。我們相視一笑,急忙趕回山坡上。

回到山坡,把被子往下面一墊,好軟和。外面又把竹子並在一起,上面再用鐵鍬培上土,一間戰地宿舍就這樣蓋成了。躺在裡面感覺真舒服!可以說,這麼多天了,從來還沒有好好地像這樣躺着。以前困了,都是自己找個地方靠着,卷着,睡一會兒。一有情況,馬上就要去處理。前不久在南村睡了一次行軍牀,還沒有睡着,就遇上敵人來偷襲,那一夜根本沒有睡。今天好了,躺在這裡,不操心敵人摸上來了,外面佈置有值班機槍,人員也規定不準出去,躺在裡面不要動。劉參謀想的周到,還準備了一個小桶,以備晚上方便用。

葉柱躺在那裡,雖然擠了一點,還是手腳放的開。他解開腰帶,卸下武器,這麼多天,一直是人不離槍,槍不離人,連上廁所都不敢放下,蹲在那裡手裡還握着槍,此話是一點都沒有誇張,真是那個德行!睡覺時懷裡抱着槍,猶如抱着自己的生命一樣。在越南戰場上,身上有兩樣東西不會少的,一是子彈,大家一直是準備的滿滿的,用了就趕快補充。就是子彈打完了,也會留最後一顆給自己的。無論如何是不能去當俘虜的,軍人當俘虜的下場是悲慘的,而共產黨員當俘虜的下場是最悲慘的,還會株連九族的。所以葉柱上戰場之前,就已經下了這個決心,堅決不能被敵人活着捉去。還有一樣就是乾糧,他身上壓縮餅乾總是有幾塊裝着,人不能餓着肚子呀,人是鐵,飯是鋼喲,遇見敵人,你沒有一點力氣,打不能打,躲不能躲,走不能走,你還能有什麼作爲呀,廢人一個!後來當戰爭結束後,葉柱回到國內駐地,戰友們擁上來,滿認爲在他的身上有許多“洋撈”,因爲他在國外待的時間最長啊,“撈”的東西肯定不少,結果讓他們大失所望。

舒舒服服地躺了半夜,葉柱醒了。發現天空在下着小雨。不一會兒,就慢慢下大了,大雨像瓢潑似的下了下來。山坡上面的雨水,也順坡流了下來。流進地窖,再也流不出去了。不一會兒,地窖裡就積好多水,軟和和的棉被被水浸透,哪裡還有舒服的感覺?連躺都躺不下去了,只好坐着。

地下出了問題,天上也出了問題。雨下大了,雨水浸透土壤,培在竹子上的土很快就被塌了下來,雨水變成了泥水,把我們全身都溼透了,說是落湯雞還不夠準確,完全是泥水雞,剛纔的幸福感頓時成爲痛苦感,又不能出去再找地方,只有在泥水中煎熬,等待天明。葉柱在想,“唉,我完全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喲,在指揮所好好的待着,我爲什麼要到這裡來喲!”

古人說得好,“屋漏偏逢連陰雨”,什麼事情都趕到一起來了。正在大家無可奈何的時候,外面的機槍又突然響了起來,原來哨兵發現了有人影在活動,發問了口令,沒有回答,就開槍了。槍聲此起彼伏,異常激烈,並且一直響了一夜。

天漸漸地亮了,終於結束了艱難的等待,葉柱一身泥水爬了出來。出國時,他只穿了一身衣服就跟着部隊,跟着軍前指出來的,哪有可以換的衣服喲!只好把衣服脫下來,用勁擰乾,抖掉衣服上面的泥土,再穿上。

偵察科唐科長喊葉柱一起去看被打死的敵人屍體,他們一起來到後面一個山頭,半山坡上,躺着敵人七、八具屍體,身着軍裝,破破爛爛的,個個面黃肌瘦,好多人還赤着腳,沒穿鞋襪。葉柱來到一個女屍體邊,這個女兵可不一般,就她穿得整齊,還是呢子軍服,他想,這個女人可能是越軍的一個團職軍官,起碼是越軍的一個官太太。回到指揮所裡,葉柱忽然想起,忘了搜搜她的身上,看有沒有有價值的情報,唐科長聽到他在咕嘟,立即派人去把她拖回來。過了一會兒,戰士們並沒有把她弄回來。原來,戰士們拽着腿拖她的時候,一下子把褲子脫掉了,戰士們不好意思再拖,就回來請示,葉柱說算了,此事就這樣作罷。

軍前指離敵人的位置越來越近,航軍長還在不斷地要向前轉移。

看來,老首長打仗是很有一套的,也是不怕死的喲。他的行動鼓舞着葉柱這些年輕人。16師指揮所在316高地,軍前指就在離他們不遠的地方。前指的位置報到軍區,軍區也不同意我們的位置,說太靠前了,你是一個軍的前指呀。航軍長這才同意靠後一點,不再嚷嚷說離部隊遠了。

16師來電,告知全師新的部署:84團向扣屯方向進攻,攻佔扣屯、郭梅地區。

86團佔領高平城以西,郭梅以東(不含)、那從以西、以北高地,前出到那嘎、班姆一線。85團轉爲師預備隊。

爾後配合12師、16師會攻克瑪諾。右與12師戰鬥分界線爲:316高地(不含)、高平西橋(不含)、它屯、班棍,克瑪諾一線。左與4軍、16師注意取得聯繫。

原支援16師的12師的炮兵部隊歸建。

與友軍的識別信號是:42軍,旗上紅下黃。41軍,上紅下黑。與友軍聯絡的信號爲紅旗或者號音。

軍偵察連也要出發了,明早拂曉前進至高平以西地區開展偵察活動。軍裡已通報各單位注意聯絡。

一切準備就緒,軍前指開始轉移。

這次前指轉移的地點是490高地東側附近的一所小學校,名叫果崗小學。就在化肥廠附近。小學依山而建,面臨公路,校園環境幽雅,校舍簡陋而整潔,佈局仿蘇式學堂,有教師宿舍,校長室高高在上,設在半山坡上。

我們到了以後,就緊張地開展工作,確定方位座標、佈置作戰室、架設通訊線路,開通無線聯絡,搬運活動桌椅等物品。軍指剛剛開設完畢,葉柱坐在那裡休息一會兒,順手打開收音機,就聽到收音機裡傳來一個女播音員的聲音。她說:“中國軍隊現在已佔領了果崗小學,小學師生大部分已經轉移到安全地方。女教師阮氏娟爲掩護師生轉移,不幸被中國軍隊抓住。中國士兵扒光她的衣服,對她進行侮辱。幾個士兵還**了她。未了,慘無人道的中國士兵還在她的**裡放上**,••••••阮氏娟就這樣死在敵人的魔爪裡!”聽完這段廣播,葉柱的心都氣炸了,“還有這樣造謠的人,在煽動着老百姓,老百姓聽了這樣的廣播,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呢?我們明明就在這裡,就在果崗小學,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太無恥了!”

聽了廣播,葉柱頓時有一種強烈的預感,敵人肯定要來報復。

警衛連吳連長負責警戒任務,在安排完哨兵位置後,葉柱建議還要派暗哨。暗哨安排在哪兒呢?他見住房前是一片大平地,心裡一動,在平地裡挖一個大坑,蹲上一個哨兵,安排一挺機槍,豈不更好!敵人熟悉這裡的地形,但他絕不會想到會有一個新變化的。會在平地裡藏一個崗哨。

吳連長立即安排人幹了起來。葉柱又到偵察連去,看看偵察連的警戒安排情況。那裡是於參謀負責,他工作很細,是沒有問題的。偵察連在山上警戒,崗哨安排的有明有暗,共有三道崗。這樣的安排,恐怕連蒼蠅都飛不進來的。

航軍長安排在山坡上的校長室休息,他的身邊安排有兩個警衛員。下午他在裡面躺了一會,來到作戰室裡,一個人在那裡研究敵情。晚上,警衛員請他去休息,他說啥都不上去了。他說晚上和我們一起住,校長室離我們太遠了。大家說這裡太吵鬧,怕您休息不好。他說山上晚上不安全。大家拗不過他,他們就擠在一起睡了。

葉柱睡在靠門口的一張牀上,不知怎麼回事,老是睡不着。已經是深夜三、四點了,還是在迷迷糊糊之中。忽然,他聽到哨兵一聲詢問:“口令!”

同時,葉柱也聽到了屋子背後有響動,仔細一聽,是人的腳步聲。

他立即翻身而起,掏出槍來,那人影也不答話,轉身就走。那人離葉柱有兩米遠,葉柱立即開槍,與此同時,哨兵的機槍也開火了。彈頭就在身邊飛濺。那人向後山跑去,葉柱追了過去,四周的哨兵也開火了,那人仗着地形熟悉,一會就跑得沒影了。大家組織人員搜索了大半夜,都一無所獲,只好收兵。

事後一想,好懸!那人如果摸到門口,舉槍掃射,後果不堪設想。葉柱如果沒有警覺,翻身掏槍,死的第一人肯定就是他。那人見葉柱反應快,並迅速舉槍向他射擊,他這才倉皇逃去。那人是從山坡下來的,如果航軍長還在校長室裡住,其人必定先去那裡,後果真的不堪設想了。太可怕了!開槍的哨兵就是蹲在坑裡的那個哨兵,敵人是沒有想到在那裡會有哨兵的。

天亮以後,葉柱認真查看地形,發現敵人的確地形很熟悉,他是從一條滲溝裡爬過來的,可能爬到校長室後,發現沒有人,又朝山下爬去。他動作敏捷,動靜很小,哨兵沒有發現他,也不防備有人敢這樣下山來。

我軍終於佔領了高平。攻佔高平,是我軍戰役進攻的一個轉折點。高平是越南北方的一個重要省會。佔領了高平,不僅是佔領了地理上的一個戰略要地,更重要的是,在越南人心中佔領了一個戰略要地,對他們的震撼力遠比失去一個城市大的多。

剛剛戰鬥結束,到處還有殘敵在活動,槍聲時時響起。

來到城裡,到處是一片狼藉,整個高平城內停水、停電,部隊只好派人去平江裡挑水吃。敵人很歹毒,在江邊埋了好多**,炸傷了友軍好幾個人。

高平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建設的還不錯,有點歐式風格的味道。老百姓都逃走了,到處一片狼籍。商店裡的東西也被搶竊一空,不知是誰幹的,不排除越南自己人趁火打劫。

葉柱來到一家房屋前,看到房前用白石灰劃了一圈線,上面寫着:華人華僑,謝絕入內。這又是誰幹的,是冒充,還是真的爲避免我軍入內而寫,不得而知。但效果是明顯的,我們的戰士是不會進去的。我們的戰士心靈是善良的,可戰爭是殘酷的。

葉柱記得,到高平的第二天,他遇到了在偵察連當通信兵的小韓。葉柱記得他的名字,叫韓衛星。他一見到葉柱,就悄悄地和他說:“葉參謀,昨晚太冷,我搞了一件皮背心穿在身上,算不算違紀呀?”

他邊說邊掀起衣服讓我看,葉柱說:“不算,你要是冷了、病了,那還不是減少戰鬥力了?”他笑了,笑得有點可愛、狡詰。

讓葉柱沒有想到的是,這次談話,竟是和他的最後一次談話。那一面,竟然成了永別!

在一次遇敵遭遇的戰鬥中,他被敵人一顆子彈打中頭部,當場就犧牲了。與他談話時的情景,至今在葉柱的腦海裡栩栩如生,就像昨天發生的事情一樣。葉柱不知道他的回答會對小韓起到了什麼作用,鼓勵他勇氣?肯定他行爲?但有一條,讓他感到了溫暖,感到了體貼,感到了官兵一致的仁愛。

葉柱來到高平省省**大樓,這是一座三層高的樓房,牆上彈痕累累,它也經受了一場戰火的考驗和洗禮。可以想象到它在平時的輝煌和驕橫:越國國旗在天空中飄揚,老百姓對它畢恭畢敬,敬而遠之。哨兵傲慢地在來回遊動,對走近他的人們橫加指責,甚至掏槍威脅。今天,它被我們踩在腳下,它的自尊, 它的威嚴,都化爲烏有。

葉柱來到高平省廣播電臺大樓。大樓建在一個山頂上,佔地面積有三十多畝,他巡視了一遍,沒有發現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在倉庫裡,葉柱發現一個形狀似電影膠片的東西,寬度有0、5公分,越拉越長。但是它又沒有電影膠片寬,他認真看了看,又沒有一點圖像。電影膠片他是知道的,上面有圖像的,彩色的更好看。他曾經用它包裹他新買的自行車,很好看的。有一個河南南陽的兵還用它給他做了一個燈罩呢。

葉柱順手拿了一盒回來了。回到軍前指,掏出來讓大家看看,是什麼東西。王副軍長說,“這是好東西呀,在哪兒搞的?”

葉柱說是在電臺大樓裡,姜副參謀長也過來湊熱鬧:說“是個好東西。人家副軍長去過坦桑尼亞,當過軍事顧問,見識廣,見過這些洋玩意。”

“哦,副軍長,這是啥?”原來他也說不出是什麼東西。

副軍長笑了笑,說,“這是錄音用的東西,錄音帶。快去大樓,再搞一些回來!”

葉柱帶着偵察連的幾個兵,要了一輛車,重返大樓。找到大樓倉庫,命令戰士們,凡是沒有開封的物品,一律搬上車。

大家忙乎了半天,搞了滿滿一車東西,得意地回來了。

部隊衝進了高平,航軍長很是高興,帶着葉柱幾個人到城裡看看。他說的那種輕鬆勁兒,就像是在國內去逛大街似的。

他們來到平江大橋,航軍長說我們就在這裡合個影吧,葉柱和陳參謀站在他的身後,軍政治部楊渝幹事趕緊拍下了這個難得的鏡頭。

在高平城郊靠山的斜坡上,航軍長蹲在那裡手持望遠鏡遠望,葉柱坐在他的身後警戒,楊幹事又趕快按下了快門。這張照片後來陳列在了4軍軍史館裡。

軍前指準備回撤。葉柱依然在前面帶路。

從高平出發,我們經安來、壓得,來到茶靈。通過茶靈河大橋時,部隊停了下來。

接到上級指示,部隊回到國內時,國內要組織羣衆歡迎。所以部隊回到境內時,軍容風紀要整頓一下,保持解放軍形象的,不能太邋遢。可是,出國時候大家就穿了一套衣服出來的,出境是去打仗,是玩命,那裡還考慮到帶換衣服的問題。身上的這套衣服早已是汗漬累累,血跡斑斑。大家身上都是臭烘烘的,哪裡有時間、有地方去洗澡呀!讓葉柱慶幸的是,雖然參加了好幾次戰鬥,他竟然只是褲腿上穿了一個洞,沒有受到一點傷。

部隊首長命令,部隊就地在河裡洗澡,打掃打掃衛生。大家脫個精光,噗通跳進小河裡。大家在河裡先把衣服洗了,沒有肥皂,只能搓搓,把汗、血跡搓掉罷了,然後把衣服晾在河邊坡上,讓它晾乾好穿。洗好衣服,大家重新跳進河裡,在河裡盡情地洗呀,相互搓呀,嬉笑着,有的還打起了“水仗”。

這時,遠方傳來陣陣汽車開過來的聲響,不一會兒,大批的我國邊境地方車隊開了過來,車上有男有女,帶着槍,原來是他們接到當地有關部門的通知,來境外搞“洋撈”的,見到解放軍,他們歡呼雀躍起來。我們也好高興,見到祖國來的親人了!大家一高興就歡呼起來,可這一歡呼一直身,忘記了自己是光着身子,下面就全暴露出來了,太不雅觀了。而且車上還有女民兵呢,,嚇得大家趕緊蹲下來,女民兵們頓時在車上樂得哈哈大笑起來。

離了茶靈,前行6公里,就到了我國邊境。再行進2公里,就是我國邊境小鎮龍邦。

一進入小鎮,到處是彩門高懸,紅旗招展,歡迎的人羣載歌載舞,熱烈迎接我軍凱旋歸來。部隊下車、列隊,邁着整齊的步伐,接受祖國人民的夾道歡迎。

“我們終於回來了,我們終於勝利了!”葉柱熱淚盈眶,他慶幸他還活着回來了!

在越南境內的最後幾天裡,葉柱天天夜裡望着北斗星,思念着他的親人。早晨望着初升的太陽,望着北方,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他的家鄉,是他的祖國!“我什麼時候才能回到我的祖國,我的家鄉?”葉柱常常這樣在心裡想。“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歌聲不時在耳邊響起。此時此景,葉柱特別想念他的母親和夏阿姨等親人們。

回到國內,葉柱跟張師長來到靖西烈士陵園,張師長首先來到了他的兒子的墓前。他的唯一的兒子靜靜地躺在那裡,張師長老淚縱橫,一遍又一遍呼喚着他的兒子的名字,但任憑張師長如何呼喚,他唯一的兒子都不會回答了。回答他的只有耳邊呼呼地風聲,和山坡上的數不清的野草的擺動。在場的人們無不心酸掉淚。

是啊,在戰場上,老師長都沒有掉過一滴淚,他一直戰鬥在第一線,沒有影響全師的戰鬥行動。因爲該師的任務是尋殲敵人,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戰鬥,但16師的戰果卻不斷地在擴大,特別是在後期,他以他的智慧和毅力,充分展現出他的優秀指揮才能。在三軍會攻可馬諾的戰役中,16師的行動是最積極、最有效的!他是大家敬慕的老首長!他的兒子是勇敢的,是值得他驕傲的!兒子一再要求上前線,上第一線去殺敵,最後壯烈犧牲,他是當之無愧的英雄後代,是名符其實的好兒男!在那個時代,葉柱也聽到一些傳言,某某首長在戰前就把自己的兒子、女兒調到後勤部門,機關部門,相比之下,他們的行爲是多麼的醜陋,他們的人格是多麼的渺小,對他們的形象是何等的損害!

葉柱來到了偵察連犧牲的戰友的墓前,他們是,廖長明,呂項穩,鍾東。他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悲憤,眼淚唰唰地往下流,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放聲大哭起來。

在那次搜索殘敵的戰鬥中,鍾東奮不顧身地衝下山去,不料,隱藏在山洞裡的敵人在他的背後,朝他開了槍,幾粒子彈穿透身上的**,打進胸部,擡到戰地救護所就不行了,身上全是血跡,連**裡都是血呀。戰爭就是如此殘酷,瞬間陰陽兩隔,倒下便不能復生。美好的年華,絢麗的青春,一下子都沒有了。他們才二十幾歲呀!

有一位哲人說過,用戰爭消滅戰爭。可在戰場上,不管敵方、我方,消失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啊!葉柱咒罵戰爭,痛恨戰爭,他希望戰爭在這個地球上消失,可戰爭不是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現在世界上還在不斷地發生着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戰爭,政治家們爲了各自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還在強食弱肉,還在不斷地在世界各地挑起紛爭,每天都有由於戰爭死傷人的新聞。在這個世界上消除戰爭,是千千萬萬的老百姓世世代代祈盼的事。

請看第三十二章《夢泊古鎮》。

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五章 熊家兄弟(三)第七章 智鬥(四)第六章 初試鋒芒(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三)第四章 逼婚(五)第七章 智鬥(二)第九章 青水石板 (二)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三)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四)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二)第三章 營救(一)第三章 營救(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蓮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一章 楔子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四)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四)第七章 智鬥(三)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十五章 考驗(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四)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六)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四)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七)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五)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一章 楔子第十章 反目(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六章 初試鋒芒(三)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六章 初試鋒芒(四)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二)第二十一章 長沙奇遇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蓮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一)第五章 熊家兄弟(三)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三)第十六章 新生(一)第五章 熊家兄弟(三)第一章 楔子第十四章 神路(二)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三)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一)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四章 逼婚(三)第四章 逼婚(五)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二)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六章 初試鋒芒(四)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三)第一章 楔子第二章 喋血蒼峪(三)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二)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四章 逼婚(一)第六章 初試鋒芒(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二)第三章 營救(一)第八章 送信(三)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十章 反目(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八章 送信(三)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二)第八章 送信(一)第四章 逼婚(一)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四)第四章 逼婚(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七)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五章 熊家兄弟(三)第一章 楔子第七章 智鬥(二)第二章 喋血蒼峪(一)第二章 喋血蒼峪(三)第三章 營救(一)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二)
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五章 熊家兄弟(三)第七章 智鬥(四)第六章 初試鋒芒(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三)第四章 逼婚(五)第七章 智鬥(二)第九章 青水石板 (二)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三)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四)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二)第三章 營救(一)第三章 營救(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三)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蓮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一章 楔子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四)第十三章 希望(一)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四)第七章 智鬥(三)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十五章 考驗(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四)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六)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四)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七)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五)第十五章 考驗(一)第一章 楔子第十章 反目(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九)第六章 初試鋒芒(三)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三)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三十章 水口關烽煙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一)第六章 初試鋒芒(四)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二)第二十一章 長沙奇遇第二十七章 天山雪蓮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一)第五章 熊家兄弟(三)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二)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三)第十六章 新生(一)第五章 熊家兄弟(三)第一章 楔子第十四章 神路(二)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三)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十一章 危險選擇(一)第三十三章 神秘的女人(四)第三十一章 高平遇襲第四章 逼婚(三)第四章 逼婚(五)第三十四章 失蹤的電報局長(二)第二十五章 桂東剿匪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三十二章 夢泊古鎮第六章 初試鋒芒(四)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三)第一章 楔子第二章 喋血蒼峪(三)第十八章 捨生取義(五)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二)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四章 逼婚(一)第六章 初試鋒芒(二)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二)第三章 營救(一)第八章 送信(三)第二十二章 哥倆相認第十章 反目(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八章 送信(三)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十二章 血染北河(一)第三十五章 歸鴉啼月(二)第八章 送信(一)第四章 逼婚(一)第十九章 鹿門斗智(四)第四章 逼婚(一)第十七章 勇闖虎穴(七)第十四章 神路(一)第五章 熊家兄弟(三)第一章 楔子第七章 智鬥(二)第二章 喋血蒼峪(一)第二章 喋血蒼峪(三)第三章 營救(一)第二十章 南下途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