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9章 登頂之路

649章 登頂之路

兩千裡的路程,如果是波瀾壯闊的海洋。剪式船順風航行兩天就到,側風也不過三天而已,但在陸地甩開兩條腿走,就得整整花上一個月的時間。(剪式船最高航速每小時二十海里以上,也即是四十公里,八十華里,僅需半速航行就能日行千里了)

從耶路撒冷通往大不里士的道路,最初的路基還是千餘年前羅馬帝國修築的,“條條大路通羅馬”,強悍的羅馬軍團就依靠完備的公路網高速行軍,給予入侵之敵和反叛者快速而致命的打擊。

不過現在這條路早已不是千年以降的破敗不堪了,大漢帝國征服伊兒汗國、擊敗馬木魯克之後,便用服苦役的俘虜組成築路隊,三萬俘虜猶嫌不足,又花錢僱傭五萬民夫,在過去的半年裡將路面修整完備,用粘土和碎石鋪成了堅固平坦的道路。

東干旱地區爲數不多的河流上,也架起了橋樑,從阿巴丹到大不里士再到耶路撒冷,一路坦途,自臨安遠來的信使乘剪式船抵達阿巴丹之後。公便沿着大道用七百里飛騎傳往楚風所在的耶路撒冷或者海法港,批下的聖旨也原路返回,於是這條道路上便隨時可見打馬飛馳的急遞鋪兵。

春夏之交,北方高加索山區傳來了蒙古大軍南下的號角,曾經承載着羅馬軍團征戰步伐的東古道,迎來了北上反擊的華夏兒郎。

第一軍、金剛軍的八萬餘官兵,奉皇帝御旨,在陸軍司令陸猛率領下北進大不里士,攻堅英雄連和血戰淮揚連這兩個英雄連隊,分別作爲兩軍的先鋒,行走在隊列的最前端。

攻堅英雄連的李世貴,軍銜早已破格升到了校,應該獨領一團人馬了,但他離不開自己的連隊,連隊的弟兄也離不開帶領他們從閩廣打到江南,從江南打到遼東,一路走到天之涯海之角的老連長,所以他時至今日仍以校軍銜職任一連之長。

想起這些年的征戰,李世貴臉上也有幾分得意之色,雖然職務僅僅是個連長,可漢軍八個軍、二十四個師有一百多團長,天底下有幾個人知道他們的名字?倒是攻堅英雄連連長“李世貴”這三個字,時不時的登在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

作爲先鋒部隊,士兵們的負擔是很大的。

身後的各步兵連,將士們早已將盔甲、水壺、飯盒、鋪蓋卷之類的東西扔到了炊事班的糧草車上,或者放在炮班的彈藥車裡,僅攜帶必要的自衛武器徒步行軍——這是漢軍條令允許的。畢竟負重過大的長時間行軍,會帶來戰鬥力的下降。

而攻堅英雄連是選定的先鋒部隊,擔負着爲大軍提供前哨警戒的任務,他們前面就只有在偵察參謀率領下前出四十里的遊騎探馬了,條令規定先鋒部隊必須全副武裝,保持與遊騎探馬的聯繫,隨時做好戰鬥準備,一旦遊騎發出敵襲警報,李世貴就要負責掩護全軍大部隊展開戰鬥隊形。

於是攻堅英雄連的全體官兵,就頂盔貫甲、荷槍實彈,頭盔、板式鋼胸甲、步槍和刺刀、五十發彈五十發雷汞底火,外加腰上帆布套掛着的四枚手榴彈,負載着全重三十斤的戰鬥裝備,行走在東春夏之交燦爛的陽光底下。

時值正午,李世貴擡頭看了看天,那顆永遠燃燒的大火球,在視網膜上留下黑點閃爍的光暈。

老實說,單單是負重行軍也罷了,這樣炎熱的天氣,對身穿鋼鐵盔甲行軍的士兵有多大的影響,不用說也知道。

實際上隨着金屬加工技術的進步。漢軍全鋼板式盔甲已經是第三代了:

第一代是楚風親自研製的鍛壓成型板式甲,當時的水力鍛壓機和模具技術,只能保證盔甲的防護性能,而漢軍士兵的數量較少,從經濟角度也只能批量加工大小三種型號的盔甲,那些體型不太“標準”的老兄,瘦還可以在身體和盔甲之間的空隙加墊棉片,胖就只好努力減肥了。

隨着漢軍規模的擴大、金屬加工的進步,第二代盔甲應運而生。它不僅考慮了貼合人體曲線、將重量平均分擔到腰、肩、背的設計,還增加到五種大小型號,每種還有適、偏胖和偏瘦三個細類。

現在攻堅英雄連官兵身穿的盔甲,則是第三代了,主要的改進是在胸甲的頸部、雙臂、下襬這幾個開口的部位採用了喇叭造形,既能儘量不妨礙士兵的戰鬥動作,又用大開口通風透氣,而頭盔的後腦部位、胸甲的背部,則多了不少直徑一釐米的圓洞,起透氣作用,並且在不降低整體防護水平的前提下,適度減輕了盔甲的重量。

饒是如此,這套盔甲也只能說比之前的要好,但總不會穿起來像棉衣、絲袍那樣舒服,尤其是在東炎熱的氣候下,陽光把金屬盔甲曬得燙人,通風透氣的圓洞和喇叭口僅僅聊勝於無,官兵們還是熱得出了滿身大汗。

要是不穿盔甲就好了……李世貴笑笑,把這個離經叛道的念頭甩出自己的腦海,士兵作戰怎麼可能不穿盔甲呢?那不是把自己的性命不當回事嗎?

殊不知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隨着擊發式線膛槍的大量裝備。漢軍步兵的火力範圍增加到四百米以上,大大超越了絕大多數冷兵器,連珠槍也得以改進,板式鋼甲真的從步兵裝備消失了,僅有火槍騎兵繼續使用。

現在的李世貴,自然不可能知道今後的事情,他不斷給士兵們鼓着勁兒:“弟兄們,加把勁兒,咱們這是打到了天盡頭,比霍嫖姚、班定遠都走得遠啦!將來回了家鄉,父老兄弟們都要朝咱豎大拇哥的!”

血戰淮揚連的姜良材就在旁邊,兩個先鋒連分單雙日互爲正副,今天攻堅英雄連爲正先鋒,披甲持槍全副武裝,血戰淮揚連副先鋒,持槍而不披甲,比起李世貴那邊,他的弟兄們要輕鬆得多。

“猴崽們,咱們來一曲,給攻堅英雄連的弟兄們打打氣!”姜良材揚起臉,挑釁的看了看李世貴,士兵們立刻扯着嗓嚎了起來:“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幹精堅胡馬驕。漢家戰士三十萬。熊羆威盛霍嫖姚……”

李世貴眼精光一閃,誰是天下第一連,咱們還得比比看!

他起了個頭,弟兄們早就憋不住了,當下就放開了喉嚨大唱:“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

兩個連隊的官兵,都想從氣勢上壓倒對方,聲音也越放越大,到頭來已經不是唱歌,而是聲嘶力竭的嚎叫、嘶吼了。

但這毫無韻律可言的歌聲。卻好像攜帶着一往無前的力量,沙啞的嗓音,也彷彿夾帶着洞石裂金的力道,比黃鐘大呂還要直入人心!

“官兵們精神不錯錒!”齊靖遠笑着對陳吊眼和陸猛說。

一向沉毅穩重的陸猛,非常難得的笑了笑,心道若是放到強漢盛唐,揮兵征伐萬里之外。“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可憐無定河邊骨,尤是春閨夢裡人”的諷諫詩句,只怕是舉國流傳了吧?

大漢皇帝徵東伐西平南討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用人頂骨建京觀震懾不臣,十萬大軍轉戰萬里,可謂歷朝歷代君王武功極盛,不知是否後無來者,至少可謂前無古人了。

偏生連最迂腐的儒生,也堂皇詩篇的讚頌皇帝乃是有道明君、仁慈之主,將士們離家三載遠征萬里,仍舊士氣如虹,真真神奇得毫無道理可言了。

要說士氣如此高漲,人人奮勇爭先的情形,大約也只有實行軍功授田的秦朝可以與之相比了吧?

但人人皆說秦王焚書坑儒,“刑棄灰於道者”,嚴刑峻法,乃是大大的暴君;到了大漢皇帝這兒,沒有焚書坑儒卻把舊儒經典改得面目全非,自己搞了套新儒學,論嚴刑峻法連隨地吐痰都要罰款,猶勝“刑棄灰於道者”的暴秦……

陸猛撓了撓腦袋百思不得其解,同樣的問題換做執掌朝綱持正柄衡的趙筠,精通儒墨法諸百家和帝王術的李鶴軒,或者居朝堂之上又瞭解基層情況的兵部長侯德富,都會對此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或許不能全面概括楚風的作爲,也能管窺豹見其一斑。

換做被皇帝譽爲最純粹軍人的陸猛,這位以戰勝敵人爲終極目標的陸軍司令。他就難以弄清了。

燦爛的陽光,曬到士兵軍服胸前掛着的勳章,閃爍着點點金光,陸猛似有所悟,再看看士兵們充足的給養供應和優質的武器,他從純軍事角度得出了自己的見解。

不要管那麼多,打好皇帝交給的最後一戰吧!

也許……陸猛眼精光大盛:也許這將是大漢帝國遠征軍,與蒙古帝國之間最後一場大規模戰役了!

好好在這最後的舞臺上,做好謝幕的演出吧!寶貴的和平或許很快就要降臨,但對軍人而言,那是多麼平淡乏味的生涯錒……(

761章 拜占庭玫瑰的勝利327章 單刀會533章 決戰六攻心204章 即將到來的碰撞443章 旁聽生582章 老君親掌紫金錘八卦爐內鍛神鋒下769章 竹槓敲得梆梆響295章 色目人一零八章 淮軍857章 陳吊眼的表演130章 保衛寧都809章 餘波君士坦丁堡653章 絕地反擊七十三章 信念568章 華容道348章 牧民新生活864章 西爾維斯特四世644章 蘇伊士868章 保護者781章 取與舍196章 天命屬誰130章 保衛寧都318章 聯姻585章 草原新秩序223章 俘虜202章 履新324章 萬世一系屁454章 張珪的奸計九十四章 大生產117章 軍議戰略238章 革新798章 戳破蛛網237章 內帑597章 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172章 天兵430章 雙雄會上582章 授命於天既壽永昌865章 進入羅馬八十六章 陳家五虎470章 獵物獵人749章 毒計112章 表妹救命118章 對抗演練193章 星火燎原690章 臉上不見血200章 儒學宗師544章 收官八戰線755章 七海之花870章 宙斯之力776章 和安娜談判465章 妙高臺837章 婚禮進行曲291章 鵝車洞子132章 寧都殲滅戰477章 高郵上空的鷹三十七章 新裝備282章 九天玄女和亢金龍647章 釣王侯821章 撞擊黃金獅子號十七章 殺戮510章 吐蕃僧599章 猛將收西域長戟破林胡八十章 觀音下凡九十二章 軍事機器860章 規則之力448章 開京828章 華夏金甌曲739 阿凡提736章 他們得習慣363章 馳援四十四章 冒貢129章 忠誠的代價179章 生命至上288章 臨戰311章 制度纔是王道115章 大長公主五十七章 潘多拉墨盒478章 決一死戰七十七章 王者師792章 兵變234章 寬恕582章 授命於天既壽永昌457章 婺源風暴587章 天風海雨細無聲717章 英迪莎爾的煩心事499章 會師275章 公斷154章 都不是傻子169章 金底蒼龍旗573章 單于每近沙場獵南望陰山哭始回623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四305章 投軍726章 分裂743章 文明之徵服上445章 南北兩個方向的遷移806章 水晶之夜下151章 大使發威了746章 文明之徵服四647章 釣王侯258章 人才
761章 拜占庭玫瑰的勝利327章 單刀會533章 決戰六攻心204章 即將到來的碰撞443章 旁聽生582章 老君親掌紫金錘八卦爐內鍛神鋒下769章 竹槓敲得梆梆響295章 色目人一零八章 淮軍857章 陳吊眼的表演130章 保衛寧都809章 餘波君士坦丁堡653章 絕地反擊七十三章 信念568章 華容道348章 牧民新生活864章 西爾維斯特四世644章 蘇伊士868章 保護者781章 取與舍196章 天命屬誰130章 保衛寧都318章 聯姻585章 草原新秩序223章 俘虜202章 履新324章 萬世一系屁454章 張珪的奸計九十四章 大生產117章 軍議戰略238章 革新798章 戳破蛛網237章 內帑597章 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172章 天兵430章 雙雄會上582章 授命於天既壽永昌865章 進入羅馬八十六章 陳家五虎470章 獵物獵人749章 毒計112章 表妹救命118章 對抗演練193章 星火燎原690章 臉上不見血200章 儒學宗師544章 收官八戰線755章 七海之花870章 宙斯之力776章 和安娜談判465章 妙高臺837章 婚禮進行曲291章 鵝車洞子132章 寧都殲滅戰477章 高郵上空的鷹三十七章 新裝備282章 九天玄女和亢金龍647章 釣王侯821章 撞擊黃金獅子號十七章 殺戮510章 吐蕃僧599章 猛將收西域長戟破林胡八十章 觀音下凡九十二章 軍事機器860章 規則之力448章 開京828章 華夏金甌曲739 阿凡提736章 他們得習慣363章 馳援四十四章 冒貢129章 忠誠的代價179章 生命至上288章 臨戰311章 制度纔是王道115章 大長公主五十七章 潘多拉墨盒478章 決一死戰七十七章 王者師792章 兵變234章 寬恕582章 授命於天既壽永昌457章 婺源風暴587章 天風海雨細無聲717章 英迪莎爾的煩心事499章 會師275章 公斷154章 都不是傻子169章 金底蒼龍旗573章 單于每近沙場獵南望陰山哭始回623章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四305章 投軍726章 分裂743章 文明之徵服上445章 南北兩個方向的遷移806章 水晶之夜下151章 大使發威了746章 文明之徵服四647章 釣王侯258章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