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一百八十噸級外貿型大型軍用運輸機

如果中國空軍能夠擁有一百架運三零,那真是如虎添翼了。雖然還是無法與M軍相比,但已經可以實現戰略投送的能力了。

畢竟全世界擁有數百架戰略運輸機的也就只有M軍了。就算是毛子,擁有的戰略軍用運輸機也就幾十架安124,還有二十來架渦槳的安二二勉強也算,而那二百來架伊爾七六運輸機,卻算不上是戰略運輸機。

而中國就更窮了,不要說戰略運輸機,就是伊爾七六這樣的大型戰術運輸機也就二十來架,有很多還是毛子的二手貨。

當然M軍是最爲財大氣粗,所以M軍擁有的戰略運輸機數量,是全球所有其他國家戰略運輸機之和的幾倍。

僅僅是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M軍就有二百二十架,另外還有八十架四百噸級的C5銀河戰略運輸機。

當然這些還不是M軍的全部家當,除此之外M軍還有數量相當龐大的波音747等型號的貨機,這些同樣也是相當強的戰略力量投送器。

所以如果中國空軍能夠有一百架運三零的話,那的確可以算是世界第二大戰略運輸機隊了。

當然軍方領導們不止有一個環球霸王夢,所以當唐總師把運三零的總體設計方案彙報完成之後。

大領導高興地道:“太好了,唐總,林總,你們一飛院了不起啊,記住你們一定要爲我們中國空軍裝備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我們需要的不止是運三零這樣的三百噸級戰略運輸機,我們還需要向下和向下再發展,比如說二百噸級的大型戰術運輸機,有沒有可能也搞一款出來?”

這時候唐總師看向了林鵬,示意他來回答領導的問題。

林鵬想了想道:“各位領導,是這樣的,我們也有討論過關於二百噸級大型戰術運輸機的發展。但目前我們主要還是做好運三零的研發,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做一款採用雙發渦扇二五的大型戰術運輸機。這款運輸機的數量,我們空軍可能不會裝備太多,但是我們可以瞄準出口的方向去,我認爲一百五十噸到二百噸級的大型戰術運輸機,在國際軍貿市場上,未來是可能熱銷的機種。”

很顯然一百五十噸到二百噸級的軍用運輸機,是各國空軍最爲需要的一種,因而市場也肯定是最大的。畢竟三百噸級的軍用運輸機,也就只有M國的那些盟友,爲了交保護費買一些。

實際上那些買C17環球霸王的國家裡面,有相當多的是根本不需要這種戰略運輸機的,買回去也是一個擺設。

只有像阿三,澳大利亞這樣面積廣大的國家,買C17回去還能用得上。

而伊爾七六這個級別的軍用運輸機,市場就要大得多了。只要是中等規模的國家空軍,都可以用得上它,而且這個級別的軍用運輸機還可以執行很多救援任務,在民用領域也是有很多用處的。

而採用雙發的好處很顯然了,比如中國發展一款採用雙發渦扇二五的一百八十噸級軍用運輸機,那競爭力肯定是遠遠超過伊爾七六的。

就從發動機方面來說,兩臺渦扇二五的雙發方案,要比伊爾七六這樣的四發同級別運輸機,經濟性好得多。這對那些中小國家來說,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正因爲如此,安東諾夫設計局推出了安70運輸機,而歐洲幾國聯合研製了A400M運輸機。

這兩種運輸機雖然還達不到一百八十噸級別,但是最大載重量卻已經非常接近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一百九十噸的伊爾七六了。

就拿安70運輸機來說,最大起飛重量雖然只有一百三十噸,但是最大載重量達到四十七噸,比起伊爾七六運輸機四十八噸的最大載重量來說,幾乎是齊平了。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安70運輸機的貨艙尺寸,是要比伊爾七六更爲優化的。也因爲如此,安70運輸貨物的靈活性比伊爾七六還要強,儘管它只是定位於中型運輸機,但卻有着大型戰術運輸機的大部分能力。

當然安-70最獨特是採用了4臺Д-27發動機和SV-27對轉槳扇,它是介於螺旋槳和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之間的一種高亞音速推進方式,推進效率、燃油消耗率都明顯優於傳統螺旋槳、渦槳或渦扇發動機。

所以安-70以最大巡航速度飛行時,其油耗比伊爾-76要少百分之二十左右,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當然由於安70採用的槳扇動力裝置,並不太成熟,這也導致它在國際軍貿市場上是叫好不叫座,沒有人敢冒險爲它買單,畢竟買安70就等於要當一回小白鼠。

其實各大航空強國,都在搞新的航空發動機技術,比如M國GE公司就在搞開式轉子發動機。

開式轉子發動機不同於傳統渦扇發動機之處在於,它的風扇沒有短艙包裹,而是直接延伸至氣流之中。相比同等推力等級的渦扇發動機,開式轉子發動機最主要還是省油和滿足排放要求更有優勢。

不過這種發動機主要還是用於小幹線客機比較適合,軍用運輸機就不太適合了。

而歐洲空客公司搞的A400M軍用運輸機,其實和安70是一個級別,並且也採用了很多新技術,比如說對轉八葉螺旋槳,它的每側機翼的兩副螺旋槳旋轉方向是相反的。

A400M軍用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一百四十噸,最大載重也達到了三十七噸,同樣的它的貨艙容積也是相當大,有340立方米之多,相當於兩個C130大力神運輸機的貨艙。

所以很顯然的在未來國際軍用運輸機市場上,一百三十噸級的中型運輸機也在向上與一百八十噸級的大型戰術運輸機展開競爭。

老舊的伊爾七六運輸機,也在進行升級換代,如果中國能夠獨樹一幟,搞出一款一百八十噸級的雙發大型戰術軍用運輸機,肯定是有市場的,關鍵就是要看東西好不好。

因爲中國在國際中型軍用運輸機市場上,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運八系列出口到了十幾個國家。這些國家其實是對一百八十噸級的大型運輸機有需求的,有了運八的口碑和基礎,一百八十噸級的雙發大型軍用運輸機,當然就有市場了。

第四百一十九章 林東想進軍乘用車製造第六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其樂融融第八十六章 給外銷的飛豹增加一個籌碼第七百六十四章 新車開發如火如荼第六百七十五章 新能源汽車必須要搞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轟20戰略轟炸機至少需要五十架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RT1800燃氣輪機裝車測試第六百六十九章 向高端市場發力第七百六十六章 殲15艦載機首次着艦試驗第二十章 改變殲轟七命運的報告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一飛院還是大鵬通用航空第六百六十九章 向高端市場發力第三百七十八章 C929客機發動機是選羅羅還是GE第八十八章 航展開幕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超大型客機也會有的第七百三十二章 待轟20首飛之日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打S300防空系統還得殲轟8第四百七十六章 轎跑SUV風颳起來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首次進入世界前十的中航汽車和大鵬汽車第一百四十六章 體驗空中對抗第八百一十一章 雲雀一號首飛儀式第二百三十四章 巴空軍似乎找到目標了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40架轟20作戰效能頂100架B2A第九百七十九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生產線第二十八章 險情突現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二點三馬赫的速度讓戰鬥機也追不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自主品牌敢賣二十萬?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型客機設計研製的信息化第九百九十五章 骨頭鷹下線即首滑第五百四十五章 隱身梟龍的第一個客戶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型兩棲飛機的重要軍用用途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轟20第三架原型機下線第四十五章 想和你一起吹吹風第七百七十六章 各種厲害的機機讓人看花眼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美女間諜對國家的危害第三百二十九章 飛豹速度是航空史上的奇蹟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第七百五十五章 ARJ21-1000大支線客機設計收尾第六章 航空工業人才問題第一百九十一章 全新飛豹亮相巴黎航展第七百三十六章 設計師眼中的胖妞運三零第六百九十章 長江三千發動機進展第一千一十二章 精確轟炸一個不留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飛機將帶動萬億市場第九十一章 成功獲取陣風技術資料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飛機也分兩步走第八十七章 參加亞洲航展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次飛向國際航展的殲轟七B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外媒評論轟二零戰略轟炸機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款隱身戰機比翼齊飛第一百二十三章 專家鑑“寶”會(求訂閱,求打賞)第五百一十六章 發展小排量渦輪壓發動機第七百六十五章 領派310的NVH性能超越同級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世界最先進艦載預警機第四百九十一章 飛翼20引起的轟動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鵬汽車也是雙品牌戰略第五百零七章 靜態體驗活動的火爆第四百一十八章 蘇霍伊超級噴氣支線客機第七百五十二章 艦載機是中型的好還是重型好第八百一十八章 FBC-3改進型雲豹戰鬥轟炸機第十三章 問題竟然被一個年輕人解決了第四百零九章 成功獲取第八代奔馳E級轎車技術資料第五百七十八章 國產艦載戰鬥機路在何方第三百四十章 站在世界航空工業之巔峰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殲10D出擊第一百一十三章 唐總師縱論戰鬥轟炸機發展趨勢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首架C929-300寬體客機交付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一飛院的方案也很牛第三百一十三章 打造中國的世界戰鬥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李鐵的婚禮第六百零七章 航展訂單突破八百億美元(國慶第一更)第九百七十二章 C929客機更出彩第六百一十三章 還有人提山寨圖160方案(國慶第七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障告警不斷第五百一十二章 榮富傑出青年林鵬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次見未來女婿竟然是在電視機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噩耗第三百七十章 大支線和小幹線之間的界限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年交付能力36架以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一飛院的艦載機設計方案第八百八十五章 ???渦槳十發動機平臺試飛第三百零八章 四代機項目終評會第三百八十九章 運三零的貨艙一定要比C17更大更長第四百一十六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啊第二百六十一章 婚禮前的準備工作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李鐵的婚禮第九百四十四章 世界最強軍用運輸機設計單位第六百二十九章 宋璐也要來大鵬汽車上班第九百七十一章 骨頭鷹戰鬥機的精彩演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直三五重型直升機設計其實是保守的第七百七十章 航母style真來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預警機集成連試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殲25青龍艦載戰鬥機第八百五十八章 ???鷹掠長空第十七章 就是這麼巧第一百六十四章 FBC-1A飛機項目總師助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中國空軍王牌女飛行員第六百七十一章 3D打印轟20鈦合金結構件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殲轟八模擬對抗殲十C第七十六章 一飛院威武
第四百一十九章 林東想進軍乘用車製造第六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其樂融融第八十六章 給外銷的飛豹增加一個籌碼第七百六十四章 新車開發如火如荼第六百七十五章 新能源汽車必須要搞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轟20戰略轟炸機至少需要五十架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RT1800燃氣輪機裝車測試第六百六十九章 向高端市場發力第七百六十六章 殲15艦載機首次着艦試驗第二十章 改變殲轟七命運的報告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一飛院還是大鵬通用航空第六百六十九章 向高端市場發力第三百七十八章 C929客機發動機是選羅羅還是GE第八十八章 航展開幕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超大型客機也會有的第七百三十二章 待轟20首飛之日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打S300防空系統還得殲轟8第四百七十六章 轎跑SUV風颳起來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首次進入世界前十的中航汽車和大鵬汽車第一百四十六章 體驗空中對抗第八百一十一章 雲雀一號首飛儀式第二百三十四章 巴空軍似乎找到目標了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40架轟20作戰效能頂100架B2A第九百七十九章 運三零戰略運輸機生產線第二十八章 險情突現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二點三馬赫的速度讓戰鬥機也追不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自主品牌敢賣二十萬?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型客機設計研製的信息化第九百九十五章 骨頭鷹下線即首滑第五百四十五章 隱身梟龍的第一個客戶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型兩棲飛機的重要軍用用途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轟20第三架原型機下線第四十五章 想和你一起吹吹風第七百七十六章 各種厲害的機機讓人看花眼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美女間諜對國家的危害第三百二十九章 飛豹速度是航空史上的奇蹟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第七百五十五章 ARJ21-1000大支線客機設計收尾第六章 航空工業人才問題第一百九十一章 全新飛豹亮相巴黎航展第七百三十六章 設計師眼中的胖妞運三零第六百九十章 長江三千發動機進展第一千一十二章 精確轟炸一個不留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飛機將帶動萬億市場第九十一章 成功獲取陣風技術資料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飛機也分兩步走第八十七章 參加亞洲航展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一次飛向國際航展的殲轟七B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外媒評論轟二零戰略轟炸機第六百五十八章 兩款隱身戰機比翼齊飛第一百二十三章 專家鑑“寶”會(求訂閱,求打賞)第五百一十六章 發展小排量渦輪壓發動機第七百六十五章 領派310的NVH性能超越同級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世界最先進艦載預警機第四百九十一章 飛翼20引起的轟動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鵬汽車也是雙品牌戰略第五百零七章 靜態體驗活動的火爆第四百一十八章 蘇霍伊超級噴氣支線客機第七百五十二章 艦載機是中型的好還是重型好第八百一十八章 FBC-3改進型雲豹戰鬥轟炸機第十三章 問題竟然被一個年輕人解決了第四百零九章 成功獲取第八代奔馳E級轎車技術資料第五百七十八章 國產艦載戰鬥機路在何方第三百四十章 站在世界航空工業之巔峰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殲10D出擊第一百一十三章 唐總師縱論戰鬥轟炸機發展趨勢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首架C929-300寬體客機交付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一飛院的方案也很牛第三百一十三章 打造中國的世界戰鬥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李鐵的婚禮第六百零七章 航展訂單突破八百億美元(國慶第一更)第九百七十二章 C929客機更出彩第六百一十三章 還有人提山寨圖160方案(國慶第七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障告警不斷第五百一十二章 榮富傑出青年林鵬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次見未來女婿竟然是在電視機上第五百五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噩耗第三百七十章 大支線和小幹線之間的界限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年交付能力36架以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一飛院的艦載機設計方案第八百八十五章 ???渦槳十發動機平臺試飛第三百零八章 四代機項目終評會第三百八十九章 運三零的貨艙一定要比C17更大更長第四百一十六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啊第二百六十一章 婚禮前的準備工作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李鐵的婚禮第九百四十四章 世界最強軍用運輸機設計單位第六百二十九章 宋璐也要來大鵬汽車上班第九百七十一章 骨頭鷹戰鬥機的精彩演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直三五重型直升機設計其實是保守的第七百七十章 航母style真來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預警機集成連試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殲25青龍艦載戰鬥機第八百五十八章 ???鷹掠長空第十七章 就是這麼巧第一百六十四章 FBC-1A飛機項目總師助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中國空軍王牌女飛行員第六百七十一章 3D打印轟20鈦合金結構件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殲轟八模擬對抗殲十C第七十六章 一飛院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