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傳御醫,正好今天蔡醫正也在,便親自過來了。
進了太子妃的寢殿,通報的宮女讓先等等,說太子妃在練字,蔡醫正立即就鬆了口氣,看樣子沒什麼大病。
本來東宮就應該五天請一次平安脈的,不過太子殿下說不必這麼麻煩,改成了一個月一次。蔡醫正記得自己半個月前給太子妃診脈,身體應該是很不錯的。
安然寫完最後一個字,起身洗了洗手,便讓沈怡請蔡醫正進來。
原本給宮中女眷請脈,是應該放下帳幔,再在手腕上蓋上絲帕的。但在東宮沒這樣麻煩,他每次來,太子殿下都在身邊,不用帳幔屏風擋着,也不用絲帕蓋住手腕。
這一次太子妃更乾脆,她直接坐在書案後面,將手放在書案上,露出一截欺霜賽雪的手腕。
蔡醫正取出脈枕墊上,細細把脈,肺脈、肝脈、腎脈……都沒問題啊!
“娘娘可是覺得哪裡不舒服?”蔡醫正微微蹙眉,他真沒診出有什麼問題。
安然含笑不語,沈怡在一邊低聲說道:“今早娘娘看到油膩的食物有點犯惡心。而且,娘娘的小日子遲了有七八天了。”
蔡醫正恍然大悟,趕緊又細細將安然兩隻手的脈象都再摸了一遍。
“蔡大人,如何?”
安然不着急,沈怡倒是有些急了。
蔡醫正斟酌道:“有時候由於寒涼,也會導致看到油膩的食物犯惡心。但微塵剛剛細細爲娘娘把過脈了,並無寒涼的徵兆,胃脈看起來也極好。再如果娘娘癸水遲了這麼多天,多半是喜訊不會錯的了。只是如今胎兒尚小,從脈象上還看不出來,再過一個月就應該能確診了。”
安然點點頭,現在可沒有早早孕試驗紙,而中醫把脈,醫術高的也需要一個半月才能把得出來,一般的大夫,得兩個月以上才行。但她心裡有一種感覺,應該就是了。
沈怡很興奮,問道:“那我們娘娘應該注意些什麼?”
蔡醫正笑道:“娘娘注意彆着涼了,多休息,別憂思哀愁,另外注意別做劇烈運動就行了。”
沈怡送蔡醫正出去,叮囑他什麼都別說,回來便對安然道:“娘娘可要小心了,那什麼拳就不打了吧?蔡醫正都說了讓您多休息,那字啊、畫啊就少練些吧?”
安然含笑道:“表姨母您太緊張了。這個時候,很多孕婦還不知道呢,不都過來了。咱們就當不知道,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吧!只要不做劇烈運動,應該是無礙的。那太極拳是健身的,你也見過,動作很舒緩,對孕婦來說是很好的鍛鍊方式。”
“可是,哪有懷孕了還打拳的?”沈怡還是有些擔心的。
安然點頭,安慰她道:“表姨母別擔心,我心中有數,不會做激烈運動的。”
沈怡勸不住也很無奈,決定自己一定要不眨眼地盯着太子妃才行。
“娘娘,您看現在還沒確診,得瞞着,暫時就不要傳出去了。不過,太子殿下那裡還是要說的。”
實際上沈怡很不放心太子殿下,她可是知道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夫妻有多麼恩愛,東宮沒有別的女人,獨孤側妃還在平王府養病呢!年輕人又容易衝動……啊,真是越想越讓人擔心吶!
安然含笑點頭道:“他昨晚就有所懷疑了,如若不然,我還想不到這上頭去。 請牢記”
沈怡一聽,也是滿面喜色。太子殿下今年都二十七了,一般男人這個時候,孩子大的都十歲了,就是成親稍微晚一點的,孩子也有五六歲了,太子殿下應該也很想要孩子了吧?
“對了,娘娘,您看,您身邊就妾身和獨孤夫人兩個女官,獨孤夫人又有孕沒能過來伺候您,要不您再選兩名女官到東宮吧!”
安然想了想道:“這些日子,辛苦表姨母了。但我的看法是,除非有完全信任的人,否則還是不要的好。您覺得呢?”
沈怡點頭,自然是安全最要緊。雖說現在康王被貶,但還有些殘餘勢力在,另外安王可是一直不安分的,處處都得小心才行。不過,也不是就找不到完全值得信任的人了。
“娘娘,其實,要說完全值得信任的人,也不是沒有。”
“表姨母說的是……母妃?”安然想來想去,也只有惠妃了。
沈怡點頭,小聲道:“娘娘可別小看了惠妃娘娘。當初後宮那麼多的美人,現在還剩下幾個?而且,有子,還平安帶大了的,只有惠妃娘娘和襄王殿下的生母胡昭儀。惠妃娘娘身邊應該有幾個得用的人。”
安然點點頭道:“母妃身邊的人自然是忠臣可靠的。只是……”只是她們就算來了東宮,主子也是惠妃,安然不想自己的私事樣樣都讓惠妃掌握着。這感覺很不好。
“娘娘擔心什麼?”沈怡有些不解。娘娘和惠妃不是相處得很好?而且,惠妃娘娘就太子殿下一個兒子,自然是向着他的,定然不會傷害太子殿下的子嗣。
安然搖搖頭笑了笑道:“沒什麼。等確診以後再說吧!”到時候,只怕不用她去求,惠妃娘娘就會主動把人送東宮裡來。
東宮傳了御醫,消息很快就送到太子和皇帝那裡。
楊彥雖然猜測着多半是爲了月事遲來之事,但心裡到底不放心。而皇帝卻擔心安然是不是昨晚在那高臺上吹了風,着涼了。
楊彥正打算回去看看,就被皇帝叫了過去詢問。
“太子妃怎麼了?”皇帝三個兒媳,也只有太子妃一個是得他真心關心的。就是他的親生女兒,皇家公主也沒這地位。
楊彥搖頭道:“早上兒臣走的時候還好好的,而臣正打算回去看看!”
楊彥正要回東宮,就得到消息說蔡醫正已經從東宮出來了。
於是,蔡醫正很快便被傳到勤政殿來。
聽了蔡醫正的話,皇帝和太子都高興,叮囑蔡醫正不要外傳,賞了他不少東西讓他告退了。
皇帝總算是徹底放下心來。看吧,他就說他的兒子身體怎麼會有問題?
“你不回去看看?”皇帝看兒子沒有回東宮的意思,不由好生奇怪。老三不是向來最寶貝他那媳婦兒的嗎?
“既然她好好的,兒臣回去做什麼?”楊彥反問了一句,又笑道,“兒臣只想早點將吏部工部的事情理清楚。過兩天就不來上早朝了。不,父皇,兒臣明天就不來了吧?兒臣用了早飯再進宮?”
皇帝臉色一下子就黑沉下來。
“你認真的?”
楊彥正色道:“正事上頭,兒臣從來不跟您開玩笑。”接着,他又嬉笑道,“父皇您不知道,安然睡覺不老實,總喜歡踢被子,兒子不看着她不放心。”
皇帝臉色越發南看起來:“太子不上朝,朕如何與百官說?”要是百官以爲太子與他有了隔閡,只怕有人又出來興風作浪。
楊彥也明白父皇的顧慮,想了想道:“兒臣明天早朝上提出來,就以遠洋計劃爲理由吧!”
“百官會說,早朝以後再作你的遠洋計劃也不耽誤。”
“兒臣就對他們說,要分秒必爭。哦,也就是說時間很寶貴,而臣需要全力以赴,所以暫時得將朝政之事放下。”
……
穆華宮。
惠妃昨晚回來得晚,皇帝又留宿穆華宮,並且非常激動。惠妃睡得晚,早上也就起得晚。
因爲皇后生病,惠妃打理後宮,一大早就有很多嬪妃過來請安,來得早的,已經等了一個時辰了。
“本宮不是說過,若有人請安來得太早,本宮沒起身,就免了她們的請安,讓她們先回去的嗎?”惠妃一邊梳妝打扮,一邊與身邊的女官說話。
“娘娘,今天忠國公府的姑娘進宮請安,奴婢這不是想要讓她瞻仰一下皇宮的威儀麼?”
惠妃想起昨夜見過的那位衝動跋扈的姑娘,不由微微蹙眉,心中不喜。竟然說自己是未來的東宮側妃,真是好不要臉!忠國公的家教什麼時候變成這樣了?
不過好在他們還算機警,很快反應過來,自己退下去了。如若不然,只怕皇上心中不喜,連累整個忠國公府。本來這一代的忠國公就是先皇開恩才加襲一代,可是這位老國公現在已經七十高齡了,還能活幾年呢?
惠妃先見了前來請安的嬪妃,將她們都打發走,這才慢慢用了早膳,在西暖閣裡見了高瑩。
高瑩一大早就進宮求見,因爲前日就遞了請安摺子獲得允許的,在宮門那裡便有人直接將其領到穆華宮。
可是,這一等就是一個時辰!
高瑩到底年輕,覺得自己被輕慢了,心中難免有些不舒服。她知道惠妃娘娘現在在後宮裡的地位僅次於皇后,又是太子生母,讓她一個沒有品級的晚輩等一等也使應該的。可是心裡明白是一回事,能坦然接受又是另一回事了。
進了西暖閣,高瑩遵照先前惠妃宮裡黃姑姑的教導,目不斜視地跪下請安道:“臣女忠國宮府高瑩參見惠妃娘娘!”
惠妃沒讓她起身,淡然道:“擡起頭來本宮瞧瞧,這東宮側妃到底長什麼樣兒?”
高瑩彷彿被人重重地打了一個耳光,雙頰立即充血發燙,再次下拜道:“臣女管教不嚴,致使婢女口出狂言,臣女有罪!懇請惠妃娘娘治罪……”
高瑩之前心裡還有些不悅,現在全都變成恐懼了。
惠妃娘娘知道!
這就說明昨晚那一行人真的是皇上和太子。而與她有衝突的,正是太子妃!
完了,怎麼辦?
惠妃冷笑一聲道:“冒充太子側妃,可是欺君之罪……”
欺君之罪?
高瑩差點沒被嚇暈過去。
“請娘娘贖罪!都是臣女管教不嚴,才讓侍女胡亂猜測,口出妄言,請娘娘開恩,臣女一家萬萬不敢欺君啊!”高瑩哭着認錯求饒,忽然想起自己的大嫂隆裕公主來。
隆裕公主可是惠妃的親生女兒,惠妃娘娘就是看在大嫂的面下,也不會怪罪忠國公府吧?對了,她不是還帶着大嫂寫給惠妃娘娘的信麼?剛纔被惠妃娘娘一嚇,差點把這事兒給忘了。
“啓稟惠妃娘娘,臣女來京時,隆裕公主託臣女給娘娘帶了一封信。”說着,高瑩就趕緊將隆裕公主的親筆信取出來呈上去。
惠妃接過女兒的信,趕緊激動地打開來。
這些年來,因爲距離遠,女兒一年也不過寫一兩封信回來。不過惠妃還記得,女兒剛剛出嫁那幾年,信裡倒是不時提到這個小妹高瑩,似乎很是喜愛。
惠妃沒讓高瑩起身,高瑩也就只能老老實實跪着。她現在不敢生氣了,她只擔心惠妃娘娘生了她的氣,不肯答應讓她進東宮。
隆裕公主的信並不太長,惠妃很快就看完了。但看完以後,她的心情卻並沒有因爲得到女兒的消息而變得高興起來。
女兒在信裡懇求惠妃,讓小妹高瑩進東宮爲側妃。
高瑩是隆裕公主的小姑子,當初她嫁到忠國公府的時候,高瑩才兩歲,長得粉嘟嘟的,正是最可人疼的時候。而婆母卻因爲高齡產女後身體不太好,於是隆裕公主進門以後,婆婆就將教養這個年幼的女兒交給了長媳教養。
可以說,高瑩這個小姑子就是隆裕公主一手帶大的,就是她的第一個孩子。這麼多年來,隆裕公主自己生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都沒有,更是對高瑩極爲寵愛。
而隆裕公主請惠妃將高瑩送入東宮,除了高瑩自己對太子極爲仰慕之外,也是出於家族長遠發展的考慮。
忠國公府的爵位很快就到頭了,而他們高家子弟出仕的並不多,大部分的子弟都在從商。可以說,高家現在極富貴,但如果國公爺過世,沒了爵位,高家的富貴還能維持多久,就很難說了。
當然,有她這個公主在,應該不會有那不開眼的去招惹高家。可是她一旦不在了呢?她的兒孫怎麼辦?
隆裕公主知道,她自己和太子雖然是嫡親姐弟,關係卻並不親近,就是和母妃惠妃,這些年來也不算親近。
隆裕公主出嫁的時候,正是惠妃最艱難的時候,當時的楊彥還是本尊,也並沒有顯露出過人的才華。隆裕公主嫁得又遠,自然也就和宮裡不得寵的母妃聯繫不多。
所以,隆裕公主很擔心。
就算以後太子當了皇帝,她的兒子們有一個皇帝舅舅,但能不能沾光,她真的心裡沒底。所以,她想在弟弟心裡加加碼。
如果,太子娶了她一手帶大的小姑子,以後肯定會照拂高家的。至少她的兒孫可以不用擔心了。
惠妃能理解女兒的心情。但此事,真的很爲難。因爲她知道,無論是皇帝還是太子,都是不想這高瑩進東宮的。
就在這個時候,東宮傳御醫的消息傳了來。惠妃作爲太子生母,蔡醫正也沒瞞她太子妃可能懷孕的消息。
惠妃大喜,但隨即便想到,東宮裡只有太子妃一個,她懷孕了,誰來伺候她的兒子?
------題外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