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三字詩作者(第三更)

第68章 三字詩作者(第三更)

建陽考亭別野。

陳昇之將一頁紙丟在案上斥道:“差些就被此子騙了,還道他十三歲能寫出這等詩來,乃當世器材,原來真是個欺世盜名之徒。”

州學李學正擺了擺手示意左右退下。

李學正向陳昇之道:“陳公勿要動怒,如今動身赴京在即,爲這些小事動氣,不值當。”

陳昇之轉過身道:“幸虧你在建州的人留了個心眼,將此子作的詩送來,否則可就真弄巧成拙了。這是什麼歪詩?”

陳昇之面前紙片上面所書,正是章越那首‘神童詩’。 ωωω ★ⓣⓣⓚⓐⓝ ★¢Ο

李學正言道:“陳公所言極是,學生這幾日讀三字詩,用心揣摩了一番。除了這一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完全抄至這本五代時的《祖堂集》,其餘皆無摘抄臨摹痕跡。”

“再說這三字詩是文字淺顯,但也是句短韻諧。比如這前言韻,姑蘇韻,江陽韻,一七韻,人辰韻,皆可稱爲工於用韻,絕非巧合。更不是連押韻都不通的經生可作。”

“何況此子在堂上更是親口向浦城縣令承認他不會作詩。”

陳昇之看向桌上這樣紙道:“不錯,如此神童詩,雖有不平之處,但論及格式,即便初入門的童子也不至於寫成這般。三字詩絕非此子所作。當初我還想着給此子一個功名,賜他一番富貴,如今想來幸虧沒開這個口。”

李學正想了想試探道:“陳公,尊侄才學出衆,詩才在年輕一輩中更是無匹,如今馬上就隨陳公入京,正是需要揚名京華的時候,不如……”

陳昇之擺手道:“誒,老夫豈可爲如此無能之事。”

李學正退一步連忙道:“胡亂言語,還請陳公恕罪。”

陳昇之一面望着窗外,一面撫須道:“你道此詩到底是何人所作?”

李學正道:“陳公若有意知道,將此子抓來一問即知,他雖是縣學學生,但陳公相問,他不敢不答。”

陳昇之道:“豈可如此強逼一童子,只是此三字詩背後到底是何人所作,老夫很想知道。”

李學正笑道:“說不準是哪位閒雲野鶴,無意功名之士所作,被此子道聽途說而來,如今要尋真是難了。”

陳昇之失笑道:“或許真是如此吧。”

陳昇之道:“你可知我將此三字詩書信於介甫時,他如何評此詩?”

李學正笑道:“這可讓下官爲難了,王知州可是當世公認的通儒,他一貫眼高於頂,尋常文字怕是皆難以入眼。”

陳昇之笑道:“介甫學問固然博學而多聞,然則守約則未也,不能一以貫之。不過介甫雖說好學,但卻剛毅好強,向來輕易不肯許人,倒是不假。”

“那麼對此三字詩?”李學正不由問道。

陳昇之道:“他沒有說,只是反覆問我此詩何人所作,他言問過建州一位老友,建州並無甚治孟的大家。”

李學正問道:“王知州這位老友可是章望之?”

陳昇之點點頭道:“當年章友直與李盱江李覯交惡。李覯以信諷之章友直,章望之亦書信李覯,兩邊就師孟非孟各有一番說法。”

“此事牽動了不少儒生,李盱江有一學生名爲曾鞏曾子固,亦捲入此罵戰親赴建陽辯經。介甫是曾子固的好友,就此不知如何識了章望之。兩人一併師孟,當然有許多話說,從此結交。”

李學正道:“章望之與此番知貢舉的歐陽公相善,其表字表民就是歐陽公所取,王知州與章望之相互爲友也在情理之中。”

陳昇之道:“不過當介甫能越過老夫向章望之親自相詢,我即知他對此詩動了心。”

李學正道:“果真不出陳公所料,王知州既是治孟的大家,見了此詩必是見獵心喜。”

陳昇之嘆道:“見獵心喜是如此,但如今你要老夫如何答呢?”

“這,”李學正一時也不知如何說,“下官辦事不周。”

又說了幾句話,李學正即行告退,陳昇之左思右想,方纔陳昇之雖沒說,但他卻懂得如何去做,大不了用一些手段。他料想自己一個州學學正,以今日地位讓一個縣學學生開口當不在話下。

或許此事還不用自己出馬,只需書信給身在浦城的助教即可。

正當走到門口,但見他下人一臉焦急地站在那與他說了幾句話。

李學正聞之色變,當即又重新返回陳府通報求見陳昇之。

李學正得允親至堂上,但見陳昇之正在讀史。

他頭也不擡問道:“李學正爲何去而復返?”

李學正行了一禮,走到陳昇之身前低聲道:“陳公,那章家二郎君今科中進士了。”

“什麼?”陳昇之擡起頭,放下書徐徐道,“我早聽說過這章二郎君非池中之物,但仍未料到如此了得,年紀輕輕即中了進士。真遲了一步,就失之交臂。”

李學正道:“陳公,下官方纔揣測,此詩會不會是章二郎君所作?”

陳昇之看了李學正一眼道:“倒有那麼幾分。如此一切都說得通了。可惜,可惜。”

“若真是如此,我即將章二郎君引薦給王介甫,”陳昇之尋又思道,“我此番入京當面詢之即是。”

李學正連忙道:“陳公放心,入京之前,下官定將此事查個明白。”

之後陳昇之搖了搖頭,李學正有些狼狽地離開。

此事確實令他被動,這三字詩本就是他獻給陳昇之的,結果此詩引起了關注,常州知州王安石向陳昇之詢問此詩作者,他仍不知道此詩何人所作。

陳昇之難堪,即是他的無能。他還求着陳昇之在官場上照拂於他,可眼下陳昇之入京在即,他若不辦妥此事,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若說章二郎沒中進士前,他還有些手段令章越開口。先是將錄至州學來,此子出身貧寒,定不會拒絕,只要他入了州學,還不是隨他如何,不然就安一個欺世盜名的罪名。

但如今即便是入了州學,對於章二郎這二十歲的進士,李學正投鼠忌器,這些手段都用不上。

那要他如何是好?

讓他懇請章越說出真相來麼?硬的不行,只能來軟的了。

此遭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現在李學正仰望蒼天,默然無語。

(本章完)

第1058章 利民是爲了利國第403章 鈔鹽法第103章 珍惜第1022章 改元元豐(兩更合一更)第87章 星河第172章 成例第536章 深宮大雪第641章 曾呂隔閡第441章 爲何爲官?第357章 回門第970章 我來擔着第731章 佈置第39章 恩情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419章 變革第135章 答案明日更新第969章 駐真定府第594章 章呂之比第748章 補償第1045章 農婦和牛(兩更合一更)第101章 熟人第919章 抑兼併不是破兼併第339章 信第352章 從此是章家人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130章 齋長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964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282章 上巳請假第45章 圈套第798章 紀念第410章 你這缺人嗎?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1047章 熟狀第840章 誰對誰錯第399章 伯樂歐陽修第1001章 野望(兩更合一更)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673章 大戰第395章 更替第167章 相談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1016章 蔡卞進京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503章 沒有這個道理第810章 六轡在手第84章 招攬人才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900章 縱火和救火第535章 韓琦罷相第855章 端明殿學士第770章 玉帶第756章 數其罪第1031章 放手去幹便是(第二更)第132章 爭風吃醋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477章 因禍得福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668章 福將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864章 上日第556章 便這麼定了第944章 探病第152章 相中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85章 這個人已經瘋了第109章 琴聲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861章 孤勇第377章 宮中第885章 報復第238章 商量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829章 長風破浪第231章 鹿鳴宴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694章 首戰第349章 學到了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第676章 不退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713章 抓人第511章 新君第792章 決戰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920章 執政第824章 治蕃策論第10章 望族第113章 入汴京第170章 家宴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508章 兒臣想出來的
第1058章 利民是爲了利國第403章 鈔鹽法第103章 珍惜第1022章 改元元豐(兩更合一更)第87章 星河第172章 成例第536章 深宮大雪第641章 曾呂隔閡第441章 爲何爲官?第357章 回門第970章 我來擔着第731章 佈置第39章 恩情第889章 版本不同第419章 變革第135章 答案明日更新第969章 駐真定府第594章 章呂之比第748章 補償第1045章 農婦和牛(兩更合一更)第101章 熟人第919章 抑兼併不是破兼併第339章 信第352章 從此是章家人第110章 說親(感謝書友小抽的金爺雙盟)第130章 齋長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964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282章 上巳請假第45章 圈套第798章 紀念第410章 你這缺人嗎?第430章 政壇常青樹第1047章 熟狀第840章 誰對誰錯第399章 伯樂歐陽修第1001章 野望(兩更合一更)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673章 大戰第395章 更替第167章 相談第927章 想罵就罵第364章 呂氏兄弟第1016章 蔡卞進京第232章 搏擊長空第503章 沒有這個道理第810章 六轡在手第84章 招攬人才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900章 縱火和救火第535章 韓琦罷相第855章 端明殿學士第770章 玉帶第756章 數其罪第1031章 放手去幹便是(第二更)第132章 爭風吃醋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477章 因禍得福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668章 福將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553章 棋逢對手第864章 上日第556章 便這麼定了第944章 探病第152章 相中第467章 又升官了第85章 這個人已經瘋了第109章 琴聲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861章 孤勇第377章 宮中第885章 報復第238章 商量第517章 臨軒策問第829章 長風破浪第231章 鹿鳴宴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694章 首戰第349章 學到了第175章 談話和心跡第676章 不退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595章 脣槍舌劍第713章 抓人第511章 新君第792章 決戰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920章 執政第824章 治蕃策論第10章 望族第113章 入汴京第170章 家宴第926章 起復二蘇第508章 兒臣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