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尹銘嗟嘆之時,諸葛亮說道:“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學,勝亮十倍。亮亦曾有意推薦主公。”
尹銘微微一笑,他發現這時代的人都特別的謙虛,動不動就說某某勝自己十倍,像當時徐庶說諸葛亮,如今的諸葛亮說龐統一般。
不過他是不會當真的,只是點了點頭,說道:“嗯,早聞鳳雛大名,卻未見其面,還差點失之交臂。”
諸葛亮含笑說道:“大賢若處小任,往往以酒糊塗,倦於視事。”
尹銘沉聲說道:“若非三哥、子敬先生所言,我險失大賢。”
隨即當衆叫來來敏,責罰其舉賢不利,放其散職,留待後用;又令張飛往驛站敬請龐統到襄陽宮中,尹銘親自迎接入宮,並下階請罪。
龐統果然如書所言,貌醜身短,尹銘看到龐統時,亦有些吃驚,只見其濃眉掀鼻,黑麪短髯,形容古怪至極。難怪歷史上的龐統處處不得意,好不容易得到劉備的賞識,便傾力而出,結果命喪落鳳坡!
尹銘知道這時代的士人風骨頗高,經不得他人無禮,當即不敢對其有任何輕慢之心,躬身將其接入宮中議事廳。
回到議事廳,尹銘環視廳上諸葛亮、龐統、徐庶三大智囊,由衷的感嘆道:“昔龐德公、司馬德*、黃承彥三公言:‘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今吾二人皆得,如今華夏可興,天下可定矣!”
遂拜諸葛亮爲軍師中郎將,龐統、徐庶二人則爲副軍師中郎將,與諸葛亮共贊方略,教練軍士,聽候征伐。如今,荊州形勢一片大好,尹銘便琢磨着任何強軍擴土。
就在這時,機會來了。卻說袁術政治和軍事能力均不濟,而且爲人汰侈貪殘。如袁術初在淮南之時,戶口尚數十百萬之多,可是至袁術稱帝以後,他是不修法度,以鈔掠爲資,奢恣無厭,使得淮南百姓深以爲患。
由於袁術自覺出身高貴,矜名尚奇,是以其天性驕肆,尊己陵物。及竊僞號,*侈滋甚,媵御數百,無不兼羅紈,厭粱肉,自下飢困,莫之簡恤。
這些尚不足以令其迅速滅亡,但是袁術稱帝之後,便不知道天高地厚,輕易的挑釁曹*,他竟然封曹*爲車騎將軍,令其質子來壽春。
曹*對此怒極反笑,卻是並不理會,不過卻是大辱袁術來使。
袁術聞曹*凌辱其使,便是大怒,遂拜張勳爲大將軍,統領淮南大軍二十餘萬,分五路軍馬往徵徐州:第一路大將張勳居中,第二路上將陳紀居左,第三路上將雷薄居右,第四路副將陳蘭居左,第五路副將韓暹居右。各領部下健將,剋日起行。在命太尉金尚爲總督糧官,負責監運五路大軍的錢糧。
然後,再以心腹大將紀靈爲五路大軍的都救應使,袁術則自引精兵三萬,統領麾下衆將爲催進使,接應五路之兵。
曹*使人探聽得張勳一軍從大路徑取徐州,陳紀一軍取小沛,雷薄一軍取沂都,陳蘭一軍取琅琊,韓暹一軍取碣石:五路軍馬,日行五十里,於路劫掠將來。
乃急召屬下一衆謀士商議,郭嘉、程昱、司馬懿等人俱至。
郭嘉首先說道:“魏王勿猶,吾觀袁術此五路之兵,如五堆腐草,魏王何足介意!”
曹*低吟道:“嗯,奉孝可是已有破敵之計了。”
郭嘉淡然說道:“魏王若用奉孝此計,徐州可保無虞,袁術亦可破之。”
曹*頓時大喜,問道:“奉孝且試言之。”
郭嘉當即說道:“袁術之兵雖衆,但皆乃烏合之師,素不親信;我以正兵守之,出奇兵勝之,無不成功。更有一計,不止保安徐州,並可生擒袁術。”
曹*眼睛光芒盡閃,說道:“計將安出?”
郭嘉道:“韓暹乃漢室舊臣,因懼董卓而走,以至無家可依,暫歸袁術;袁術此人心胸狹窄,必然輕慢之,而韓暹亦不樂爲袁術所用。若憑尺書結爲內應,更連尹銘爲外合,必
擒袁術矣。”
“呵呵,好!”曹*聞言大笑,說道:“如此,何人到韓暹處下書?”
“魏王,某願往!”一衆人中步出一人,曹*擡頭望去,卻是新近來投的蔣幹。
蔣幹此人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時人莫與爲對;直投曹*以來,曹*對其甚爲歡喜,當即見其自動領命,更是大喜,大叫一聲:“好,有子翼前往,孤放心也。”
定下計策之後,曹*乃發表上許都,並致書與荊州,請尹銘與其一同出兵征討袁術。尹銘請來諸葛亮、龐統、徐庶三大軍師問計,三人皆認爲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於是尹銘便答應來使,令汝南徐晃配合曹*大軍,共同誅滅袁術大軍。
得到尹銘的應允之後,曹*即令蔣幹引數騎,先於下邳道上候韓暹。退引兵至,下寨畢,蔣幹入韓暹大營往見韓暹。
韓暹問其道:“聞汝乃曹*之人,不知來此何干?”
蔣幹笑道:“某蒙魏王厚愛,若將軍者,向爲漢臣,今乃爲叛賊之臣,使昔日所建之功,化爲烏有,竊爲將軍不取也。且袁術性最多疑,將軍後必爲其所害。今不早圖,悔之無及!”
韓暹嘆息說道:“吾意欲歸曹公,只是恨其無門耳。”
蔣幹乃出曹*之書,韓暹展開書卷,細細觀看。
不一會兒,韓暹覽書畢,乃對蔣幹說道:“吾已知之,公且先回。吾與部下倒是必反戈擊之。但看火起爲號,魏王以兵相應可也。”
蔣幹當即不敢久留,逐辭韓暹,急回報曹*。
曹*得到回信之後,乃分兵五路,令曹仁引一軍進小沛,敵陳紀;曹洪引一軍進沂都,敵雷薄;李典、樂進引一軍出琅琊,敵陳蘭;夏侯淵引一軍出碣石,敵陳紀;曹*自引一軍出大道,敵張勳。
各人自領軍一萬,餘者據守城池。曹*率衆出城三十里下寨,張勳軍到,料敵曹*不過,且退二十里屯住,待四下兵接應。
是夜二更時分,韓暹大軍四出,到處放火,接應曹*大軍入寨。張勳軍頓時大亂。曹*則乘勢掩殺,張勳狼狽敗走。
曹*一路追殺,趕到天明,正撞紀靈接應。兩軍相迎,恰待交鋒,卻不料韓暹引軍殺來。紀靈大敗而走,曹*繼引兵追殺。
這時,就見山背之後一彪軍殺到,門旗開處,只見一隊軍馬,打龍鳳日月旗幡,四鬥五方旌幟;曹*細看,但見金瓜銀斧,黃鉞白旄,黃羅銷金傘蓋之下,袁術身披金甲,腕懸兩刀,立於陣前。
遙望曹*,袁術立馬大罵,道:“曹*,背信棄義之人!”
曹*大怒,環視左右,喝道:“誰與孤擒下袁術狗賊!”
話音剛落,只見身後一將挺戟向前,衝出陣去,曹*視之乃夏侯惇是耶。
袁術陣中之將看到夏侯惇殺到,便也挺槍去迎。可是二將相交,戰不到三合,便被夏侯惇斬傷其手臂,那將忍痛棄槍而走。
曹*則麾兵衝殺,一時之間,袁術軍大亂。曹*並無停息之意,依然引軍從後追趕,搶奪馬匹衣甲無數。
袁術引着敗軍,落荒而逃,可是其走不上數裡,就見山背後一彪軍馬殺出,截住自己的去路。
袁術觀之,當先一將乃荊州名將徐晃是也。不待袁術有所反應,徐晃已經策馬而出,大喝一聲:“反賊!還不受死!”
袁術也顧不得罵尹銘多管閒事了,嚇的慌忙逃走,其麾下餘衆皆四散奔逃,徐晃揮軍而上,衝入其中大殺了一陣而回。袁術逃出徐晃軍的追殺後,便四處收拾敗逃之軍,奔回淮南去了。
曹*得勝,邀請徐晃並韓暹等一行人馬到徐州,大排筵宴管待,所有軍士都有犒賞。
次日,徐晃辭歸,以待來日共起軍伐袁術時再見。曹*則拜韓暹爲沂都牧,義勇將軍,就留其據守在徐州,歸曹仁統制。
袁術敗回淮南,並不甘心,隨後便遣人往江東問孫策借
兵報仇。
孫策聞聽來人之言,怒極喝斥道:“他賴吾玉璽,僭稱帝號,背反漢室,大逆不道!吾方欲加兵問罪,豈肯反助叛賊乎!”遂作書以絕之。
袁術使者齎書回見袁術。袁術看畢,大怒道:“黃口孺子,何敢乃爾!吾先伐之!”
其話音未落,長史楊大將便出列力諫,言目下不可四處樹敵,袁術這纔不提出兵伐孫策之事。
可是孫策自發書後,就擔心袁術心胸狹窄回起兵來襲,爲防袁術兵來,點軍守住江口。
忽聞曹*使者至,拜孫策爲會稽太守,令起兵征討袁術。孫策乃聚衆商議,便欲起兵。
其長史張昭說道:“袁術雖然新敗,但其兵多糧足,未可輕敵。不如遺書曹*,勸他南征,吾爲後應:兩軍相援,袁術之軍必敗。萬一有失,亦望曹*救援。”
孫策聽的有理,便從其言,遣使以此意告知曹*。曹*聞報孫策遣使致書,便覽書細看;隨後又有人來報袁術說乏糧,劫掠陳留。
曹*感到時機到來,便欲乘虛攻之,遂興兵南征。當即令曹仁守許都,其餘皆從徵:共起馬步兵十七萬之衆,糧食輜重千餘車。一面先發人會合孫策與尹銘。
曹*大軍至豫州界上,汝南徐晃早引兵來迎,曹*即命請入營。相見畢,曹*言撫慰。其後,曹*即分徐晃一軍在左,又令曹洪一軍在右,自統大軍居中,令夏侯惇、許褚爲先鋒。
此時,袁術已經知道曹*大軍至,便令大將張勳引兵五萬作先鋒。兩軍會於壽春界口。
兩軍相對,張勳當先出馬,曹*大營夏侯惇亦躍馬而出,二將相鬥一起,張勳雖有武力,卻哪裡是夏侯惇的對手。與夏侯惇交戰不三合,就覺力不從心,當其欲轉身逃去之時,被夏侯惇一刀斬落馬下而死。
袁軍見其主將一死,袁軍兵士們便如無頭蒼蠅,四處而逃,此戰袁軍大敗,敗退之軍奔走回城。
而此時,忽報江東孫策發船攻江邊西面,曹洪引兵攻東面,荊州徐晃亦引兵攻南面,曹*親自引兵十七萬攻其北面。如今四下兵鋒而至,袁術聞之大驚失色,急忙招聚淮南的一衆文武前來商議對策。
長史楊大將出列說道:“壽春水旱連年,人皆缺食;今又動兵擾民,民既生怨,兵至難以拒敵。不如留軍在壽春,不必與戰;待彼兵糧盡,必然生變。陛下且統御林軍渡淮,一者就熟,二者暫避其銳。”
袁術想不到短短時日,自己竟然就到了山窮水盡之時,當即實在無他法,只得用其言,留陳紀、陳蘭而人分兵十萬,堅守壽春;其餘將卒,並壽春庫藏金玉寶貝,盡數收拾過淮而去了。
曹軍十七萬征伐袁術,日費糧食浩大,時下其領地諸郡又逢荒旱,軍糧一時接濟不及。曹*只得催軍速戰,然而陳玘等人卻是閉門不出。曹*大軍相拒月餘,此時糧食將盡,便致書於江東孫策、汝南徐晃,借得糧米二十萬斛,可是依然不敷支散。
管糧官任峻部下倉官王垕人稟曹*道:“魏王,我軍兵多糧少,當如之何?”
曹*沉吟片刻後,說道:“可將小解散之,權且救一時之急。”
王垕直言道:“如此,恐兵士倘怨,如何?”
曹*望着王垕搖了搖頭,說道:“汝不必多管,吾自有策。”
王垕不敢多問,只得依命而行,逐以小斛分散。而曹*則暗使人各寨探聽,一探便知各寨上下無不嗟怨,皆言魏王欺衆。
曹*眉頭緊蹙,當即乃密召王垕入內說道:“吾欲問汝借一物,以壓衆心,汝必勿吝。”
王垕自無心機,當即便問道:“魏王欲用何物?”
曹*冷然說道:“吾欲借汝頭以示衆耳。”
王垕聞言頓時大驚,說道:“某實無罪!”
“唉!”曹*仰天一嘆:“吾亦知汝無罪,但不殺汝,軍必變矣。汝死後,汝妻子吾自養之,汝勿慮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