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袁術啓用孫策令五千兵馬進剿劉繇江東之地,而自己則棄南陽不顧,聚兵強力攻打合肥。如此大手筆的投入,劉繇果然堅持不住了,合肥不到半月即宣告城破,劉繇一家老少亦被袁術所俘虜,然袁術卻是冷心黑麪,將劉繇一家百餘人口屠殺一空。
袁術表孫策爲折衝校尉、殄寇將軍,孫策遂率朱治、呂範、舊將程普、黃蓋、韓當、祖茂等,帶領五千兵馬起兵一路直下。
行至歷陽,見一軍前來投效,孫策細看當先之人,姿質風流,儀容秀麗,好一個俊朗超卓的人物。但見此人見了孫策,下馬便拜。孫策視其人大喜過望,原來此人乃廬江舒城人,姓周,名瑜,字公瑾。原來孫堅討董卓之時,移家舒城,周瑜與孫策同年,交情甚密,因此結爲昆仲。孫策長周瑜兩月,周瑜拜孫策爲兄。周瑜叔父周尚,原爲丹陽太守,後爲劉繇*迫,今聞孫策起兵,特引軍到此投效孫策。
周瑜躬身說:“某願施犬馬之力,共圖大事。”
孫策狂喜道:“吾得公瑾,大事諧矣!”便令周瑜與朱治、呂範、程普、黃蓋、韓當、祖茂等相見。
其後,周瑜對孫策諫言道:“吾兄欲濟大事,亦知江東有二張乎?”
孫策茫然問道:“何爲二張?”這也難怪,張昭、張紘二人雖有大才,然知其大才者盡限於地方,連後世尹銘都將此二人給忽略了。
周瑜笑道:“一人乃彭城張昭,字子布;一人乃廣陵張紘,字子綱。二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因避亂隱居於此。吾兄何不聘之?”
孫策聞之大喜,即便令人齎禮往聘,俱辭不至。其後孫策便親自到其家中,與語大悅,力聘之,二人許允。孫策遂拜張昭爲長史,兼撫軍中郎將;張紘爲參謀正議校尉:商議攻擊劉繇,立據江東之事。
卻說自號季漢皇帝的劉繇,被袁術圍殺合肥,全家老小皆被殺,然其次子劉鑠卻得生命,領着謀士笮融、薛禮,大將張英等乃父舊臣逃來曲阿。當下聞孫策兵至,急聚衆將商議。
大將張英說道:“某領一軍屯於牛渚,縱有百萬之兵,亦不能近。”
劉鑠喜道:“如此就請大將軍即刻前往牛渚。”
張英領命率大軍前往牛渚,積糧十萬於邸閣。孫策引兵到,張英出迎,兩軍會於牛渚灘之上。
孫策出馬,張英大罵,黃蓋便出與張英戰,不數合,忽然張英軍中大亂,報說寨中有人放火。張英急回軍。孫策引軍前來,乘勢掩殺。張英棄了牛渚,望深山而逃。原來那寨後放火的,乃是兩員健將:一人乃琅邪莒縣人,姓徐,名盛,字文向;一人乃廬江安豐人,姓丁,名奉,字承淵。二人皆遭世亂,皆驍勇之輩,久聞孫策爲江東豪傑,能招賢納士,故特引其黨千餘人,前來相投。孫策觀其二人雄健威武,心中大喜,用爲軍前校尉。收得牛渚邸閣糧食、軍器,並降卒四千餘人,遂進兵曲阿。
卻說張英敗回見劉鑠,劉鑠怒及就欲斬之而後快。其麾下謀士笮融、薛禮慌忙上前勸免,使屯兵秣陵城拒敵。劉鑠自領兵於神亭嶺南下營,以阻孫策前來之軍。
兩軍對陣與神亭嶺之下,遙見孫策大軍到來,劉鑠,笮融、薛禮三人出馬迎敵。
孫策躍馬而出,大喝道:“汝父已亡,吾今到此,你如何不降?”
劉鑠大怒,正欲說話背後一人挺槍出馬,乃其部將於糜也。那於糜雖然人高馬大,然其武藝卻是一般,與孫策戰不數合,便被孫策長臂一展,生擒過去,撥馬回陣。
劉鑠其副將樊能,見孫策捉了於糜。即刻挺槍來救,只見其急馬而出,長槍突刺,眼見那槍就要搠到孫策後心。
孫策陣上軍士看的大驚失色,齊聲大叫道:“背後有人暗算!”
孫策聞言猛然回頭,忽見樊能馬到,然其躲閃已是不及,當即乃大喝一聲,“呔!”其聲如巨雷,響徹晴
空。樊能一陣驚駭,心膽俱裂,倒翻身撞下馬來,破頭而死。
“哈哈哈!”孫策觀之大笑而去,到得門旗之下,將於糜丟下,一衆軍士上前欲捆綁起來,卻見其已被孫策挾死。
一霎時挾死一將,喝死一將,孫策麾下軍士無不敬服,自此人皆呼孫策爲‘小霸王’。當日劉鑠兵大敗,孫策斬敵首級萬餘,其他人馬觀孫策神勇,大半投降於孫策。
劉鑠與笮融、薛禮走秣陵去了。孫策緊追不捨,還兵復攻秣陵,親到城壕邊,招諭劉鑠與笮融、薛禮等人投降。卻不想城上暗放一冷箭,正中孫策左腿,翻身落馬,衆將急救起,還營拔箭,以金瘡藥傅之。
孫策大恨之,然其卻壓下恨意,下令軍中詐稱主將中箭身死。一時軍中舉哀,孫策大營亦拔寨齊起。劉鑠聽知孫策已死,連夜起城內之軍,令驍將張英、陳橫殺出城來追之,務必全殲孫策之軍。
張英、陳橫引軍追擊,不出五里,忽然兩側伏兵四起,更見孫策挺槍當先出馬,高聲大叫道:“孫郎在此!”
張、陳衆軍聞之皆驚,竟然丟棄槍刃,跪拜於地下。孫策着令麾下軍士休殺一人。張英撥馬回走,被徐盛一槍刺死,陳橫亦被丁奉一箭射死。孫策大圍秣陵,整軍再戰。
而此時,又一個令劉鑠傷心痛哭的消息傳來,曲阿來人報說:“周瑜領軍襲取曲阿,有廬江鬆滋人陳武,字子烈,接應周瑜入去。”
劉鑠大聲悲呼道:“吾家基業已失,不可久留。今需牢守秣陵,請嚴白虎、王朗軍馬,急來救應之!”
再說嚴白虎、王朗二人接到劉鑠求救信函,但聞孫策勇武,卻是不敢發兵前往,他們自然沒有想到脣亡齒寒!
這邊孫策又得陳武爲輔,只見其人身長七尺有餘,面黃睛赤,形容古怪,然驍勇異常。孫策觀之甚敬愛之,隨即拜其爲校尉,使作先鋒,攻秣陵。陳武果然驍勇,引十數騎突入劉鑠軍陣之中,斬首級五十餘顆。劉鑠嚇的閉門再不敢出戰了。
在得不到援軍的劉鑠,被困秣陵城中大半個月,而孫策連日來的攻勢也越來越猛,無奈之下只得出城投降。
孫策終入秣陵,之後在張昭、張紘的諫言下,孫策倒也沒有爲難投降的劉鑠,依然給其一個隨安侯的虛銜,軟禁於秣陵中,其後安輯居民,一時之間江東之衆皆服孫策。於是,孫策聚數萬之衆,下江東,安民恤衆,投者無數。江東之民,皆呼孫策爲‘孫郎’。但聞孫郎兵至,皆喪膽而走。及孫策軍到,並不許一人擄掠,雞犬不驚,人民皆悅,齎牛酒到寨勞軍,孫策以金帛答之,歡聲遍野。
其劉鑠舊軍,願從軍者聽從,不願爲軍者給賞歸農,江南之民,無不仰頌。由是兵勢大盛,江東地位漸穩之時,孫策乃迎母叔諸弟俱歸曲阿,使弟孫權與徐盛守宣城。孫策自己則領兵南取吳郡等地。
嚴白虎,江東山賊,聚衆萬餘人據吳郡,自稱東吳德王,遣部將守住烏程、嘉興。
當日嚴白虎聞孫策領兵殺至,驚懼,即令其弟嚴輿出兵,會孫策之軍於楓橋。嚴輿引軍出陣,橫刀立馬於橋上。孫策軍中即刻有人報入中軍,孫策聞之便欲出馬戰之。
張紘卻急忙將其攔阻,諫言道:“夫主將乃三軍之所繫命,不易輕敵小寇。願將軍自重。”
孫策拱手感謝張紘的好意,道:“先生之言如金石,但恐策不親冒矢石,則麾下將士不能用命耳。”但還是從其言,隨遣大將韓當出馬。
比及韓當到橋上時,丁奉、陳武早駕小舟從河岸邊殺過橋裡。亂箭射倒岸上嚴軍,而後二人飛身躍上岸衝入嚴軍陣營砍殺一通。嚴輿不敵,敗退而走。韓當引軍直殺到閶門之下,嚴輿領殘軍退守吳城之中。
其後,孫策分兵水陸並進,團團圍住吳城。一困三日,然吳城就是無人出戰。孫策只好引衆軍到閶門外招諭。
可是,
卻見城上一員裨將,左手託定護樑,右手指着城下孫策大罵不已,如此惱怒孫策及其麾下衆將。
丁奉就馬上拈弓取箭,顧左右軍將說道:“看我射中這廝左手!”說聲未絕,弓弦響處,果然射個正中,把那將的左手射透,反牢釘在護樑之上。
城上城下人見者,無不高聲喝采,城上嚴軍衆人救了那裨將下城。
嚴白虎聞之大驚,說道:“彼軍有如此人,安能敵乎!”遂商量與孫策求和。
次日,嚴白虎使嚴輿出城,來見孫策。孫策客氣的請嚴輿入帳飲酒,酒酣,孫策問嚴輿說道:“令兄意欲如何?”
嚴輿謹慎的說道:“欲與將軍平分江東。”
孫策大怒道:“鼠輩安敢與吾相等!”即命左右斬殺嚴輿。
嚴輿驚慌不已,急身撥劍而起,卻不想孫策眼疾手快,寶劍早已在,見到嚴輿起身,手中寶劍疾出,嚯的砍向嚴輿;嚴輿哪裡迎接的過來,“噗嗤!”一聲,應手而倒,被孫策割下首級,令人送入城中。
嚴白虎肝膽俱裂,可是又料敵孫策不過,只好棄城而走。孫策哪裡會將其放過,進兵一路追襲,令黃蓋攻取嘉興,周瑜攻取烏程,不過詢月的工夫,江東數州皆平。
再說那嚴白虎棄城而逃,奔走餘杭,於路劫掠鄉里,被餘杭世家凌*領鄉人殺敗,望會稽而走。凌*父子二人來接迎孫策,孫策喜其父子皆勇武不凡,使其爲從徵校尉,遂同引兵渡江。
此時的嚴白虎聚一衆賊寇,分佈於西津渡口。孫策先鋒官程普與其對戰,復大敗之,連夜奔逃趕到會稽。
會稽太守王朗,字景興,東海郯人,漢末時期著名儒士。此刻聞知嚴白虎逃到會稽,念及往日與嚴白虎之舊情,欲引兵去救嚴白虎。
然手下一人出列勸諫道:“大人不可。孫策用仁義之師,嚴白虎乃暴虐之衆,我等還宜擒嚴白虎以獻孫策。”
王朗視之,乃會稽餘姚人,姓虞,名翻,字仲翔,現爲會稽郡功曹。王朗怒叱之,虞翻搖頭長嘆而出。
王朗不理會虞翻,遂引兵會合嚴白虎,共同陳兵于山陰之野,與孫策大軍遙遙相對。
兩陣對圓,孫策躍馬而出,謂王朗道:“吾興仁義之兵,來安浙江,汝何故助賊?”
王朗怒目而罵道:“汝貪心不足!既得吳郡,而又強並吾界!今日特與嚴氏雪仇!”
孫策哪裡受得如此脾氣,勃然大怒,正待拍馬與之交戰,身後韓當早出。王朗拍馬舞刀,與韓當交戰一起。那王朗雖然武藝不凡,但終究是儒士不及武將強力,戰不數合,王朗漸漸不支。王朗麾下裨將周昕,見到此景,打馬殺出以助其戰;孫策陣中黃蓋看到,大喝一聲“休要以多勝少!”人已飛馬舞鞭接住周昕交鋒。
四人場中大戰不下,兩陣戰鼓之聲大震,互相鏖戰。忽然王朗陣後先亂,只見一彪軍馬從其背後抄來。王朗大驚,急回馬來迎,原來是周瑜與程普引軍刺斜殺來,前後夾攻,王朗寡不敵衆,隨即與嚴白虎、周昕殺出一條血路,亡命奔入城中,拽起吊橋,堅閉城門。孫策大軍乘勢趕到城下,分佈衆軍,架起攻城器具,揮兵四門攻打。
王朗在城中見到孫策攻城甚急,心中已然焦慮,欲再領軍出兵與孫策決一死戰。
嚴白虎卻勸阻其,受得:“孫策兵勢甚大,足下只宜深溝高壘,堅壁勿出。不消一月,彼軍糧盡。自然退走。那時乘虛掩之,可不戰而破也。”
王朗心下無計,便依嚴白虎之議,乃固守會稽城而不出。孫策一連攻了數日,不能成功,乃與衆將計議。
孫策叔父孫靜發言道:“王朗負固守城,難可卒拔。然會稽錢糧,大半屯於查瀆;其地離此不過數十里,莫若以兵先據其內:所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也!”
孫策聞之大喜,讚道:“叔父妙用,足破賊人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