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趙雲平匈奴(一)

(第一更,求推薦和收藏)

大漢國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九月。

九月上,長城要塞。

左賢王被刺身亡的消息震驚了匈奴人,單于庭各部首領隨即爲大單于的人選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左賢王被刺,鐵燁陣亡,目前大單于的最佳人選當然是右賢王於夫羅了。但於夫羅的部落在抵抗匈奴叛軍進攻美稷的時候遭到了很大的損失,實力相比日逐王去卑,差距較大。大單于到底是按繼承人的順序還是按部落實力來推舉,匈奴各部落首領意見不一,分歧嚴重。

就在單于庭爭論不休的時候,趙雲出面了。他找到去卑,明確告訴他大漢國的天子和徵北大將軍府都中意於夫羅。趙雲希望去卑支持於夫羅繼任大單于,退出大單于之爭,儘快重建單于庭,大家齊心合力北上攻擊匈奴叛軍。

對大單于之位志在必得的去卑非常氣憤,他說你們的皇帝陛下已經說了,大單于由我們部族自己推選,其他人無權干涉,爲什麼你們不信守承諾,出爾反爾?這是不是大人自己的意思?是不是大人被於夫羅買通了?我要上書大漢國皇帝陛下,問問你們的皇帝陛下是不是這麼說的?

趙雲臉色頓時就變了,他面如寒霜,大聲說道:“如果你不退出大單于之爭,我大漢國軍隊立即撤回長城要塞。”

“大人是威脅我還是命令我?”

“威脅也罷,命令也罷,你不幹也得幹。”

“大人私自干涉單于庭內部事務,這是死罪。大人難道忘記了前護匈奴中郎將張修張大人是怎麼死的嗎?”

“你敢威脅我?”趙雲指着自己的鼻子,冷笑道,“你把眼睛睜大了看看我是誰?沒有我,你們早就死絕了,哪裡還有什麼大單于?我再說一遍,你立即給我退出大單于之爭,否則……”

去卑看着趙雲眼裡的殺氣,腦後一涼,霎時想到了鐵燁。鐵燁是不是趙雲派人殺的?他那麼好的武功,也會被流箭射中?漢人爲什麼要殺鐵燁,爲什麼要把自己逼出大單于之爭?於夫羅做了大單于,對漢人有什麼好處?

去卑嘆了一口氣,點頭答應了。沒有大漢國天子的承認,沒有徵北大將軍和護匈奴中郎將府的幫助,自己就算做了大單于也是個短命的大單于,自尋死路而已。他接着馬上就提了個要求。這個時候不提將來就沒人理睬自己了。

“我要帶着族人內遷到長城以南。”

趙雲上次答應去卑帶着族人內遷長城以南的前提是左賢王活着回來做大單于,但現在情況變了,趙雲自然也就不會答應了,然而去卑念念不忘此事,這是他夢寐以求的心願,他不能輕易放棄。

趙雲見他答應了,心裡一喜,說道:“可以,我信守諾言。”

“不行,大人答應了不行。”去卑說道,“大人要立即給你們的皇帝陛下上書,我要大漢國皇帝陛下親口允諾的聖旨。”

趙雲望着他,搖頭笑道:“你真是賺了。那好,我立即上書陛下。”

去卑主動提出放棄,支持於夫羅繼任大單于,這大單于之爭也就煙消雲散了,大家隨即齊心協力,迅速重建單于庭。

於夫羅繼立大單于之後,匈奴人就有了兩個大單于。須卜骨都侯佔據了美稷城,在十七部首領的擁戴下做了匈奴叛軍的大單于。兩人一南一北,各自建立了單于庭,互相指責對方是叛逆。

須卜骨都侯勢大,於夫羅有大漢國的鼎立支持,匈奴叛軍的一些部落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無所適從。部落首領雖然人心各異,但他們心裡其實都清楚,匈奴人居住的是大漢國的領土。如果大單于沒有大漢國皇帝的承認,甚至被大漢國皇帝指責爲叛逆,他的下場可想而知。

現在大漢國北疆戰事頻繁,無力顧及匈奴,一旦北疆穩定了,大漢國皇帝肯定要騰出手來痛擊匈奴叛軍,到時候跟着須卜骨都侯即使保住了性命,也要被趕出大漢國的領土。出了大漢國的領土就是鮮卑人的疆域,給鮮卑人當奴隸就不如給大漢國皇帝做臣子了,這兩者之間的待遇可是天壤之別。

然而,讓部落首領猶豫的卻是今天的北疆形勢對大漢國非常不利,鮮卑人連續出擊,大漢國的軍隊窮於招架,狼狽不堪,一旦鮮卑人攻破馬城南下佔據了北疆,大漢國再想奪回去就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了。

如果鮮卑人勝出,跟在須卜骨都侯後面就能發大財,大家不但可以南下肆意擄掠,還可以佔據更多水草豐茂的牧場,尤其重要的是,那時須卜骨都侯根本無須得到大漢國皇帝的承認,他就是匈奴人的大單于。因爲那時這塊地是匈奴人的了,匈奴人是居住在自己的領土上,和大漢國半點關係都沒有。將來,等到大漢國勢力強盛捲土重來,早就時過境遷了,那時大漢國皇帝只要匈奴人臣服,什麼條件都會答應,至於勢力衰落的於夫羅早被踢到一邊去了。

就在匈奴叛軍各部落首領四下觀望,彷徨躊躇的時候,護匈奴中郎將趙雲卻給了他們重重一擊。

徵北軍化整爲零,頻繁出擊,打了就跑,久而久之,匈奴叛軍習慣了,他們有時候遠遠看到徵北軍小隊殺來,連軍隊都不集結,舉起牛角號吹兩下,就把徵北軍嚇跑了。

到了中旬,草原上出乎慣例,居然下起了大雨,瓢潑大雨,整個大草原都浸浴在膜隴的霧靄裡。日夜出沒的徵北軍鐵騎隨着大雨的出現,突然消失的無影無蹤。匈奴人沒有在意,他們在大都尉蕩撒和封澈的帶領下,陸續聚集到谷羅城躲避大雨。

趙雲集結了本部三萬鐵騎,冒雨奔襲谷羅城。匈奴人看到徵北軍出現,既不集結,也沒有鳴號報警,而是像以往一樣,一邊大聲笑罵着,一邊懶懶散散地吹號嚇敵,直到徵北軍殺聲震天,鋪天蓋地地從雨幕中衝出來,匈奴人才意識到自己輕敵上當了。

匈奴人倉惶迎敵,拼死突圍,但因爲受到大雨的干擾,幾次突圍失敗,死傷慘重,大都尉蕩撒和封澈先後戰死,匈奴人失去指揮,更是亂作一團,兩萬多人被斬五千,餘衆紛紛繳械投降。

匈奴叛軍在谷羅城大敗,全軍覆沒,震駭了匈奴諸部,許多搖擺不定的部落首領突然明白了,大漢國就是大漢國,他再怎麼傷痕累累,但他終究還是一個巨人,一個無法戰勝的巨人,得罪了這個巨人,最後的下場一定很慘。

於是,許多部落首領暗自派人到長城要塞,向於夫羅表示效忠,說只要於夫羅殺回美稷,重創須卜骨都侯和白馬銅之後,一定重新投靠單于庭。腳踏兩條船總比一棵樹上吊死要好,既安全又穩妥,這也是小部落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唯一辦法。

於夫羅精神大振,要求趙雲立即趁勝攻擊美稷,但被趙雲一口回絕了。趙雲毫不客氣地說,谷羅城一戰,佔盡天時地利,可一不可二。如今大軍糧草武器不足,人馬疲乏,草原上雨水不斷,根本不具備再次聚集大軍征伐塞外的條件。另外,叛軍遭此重創必定會吸取教訓,小心謹慎,不會再給自己這樣的機會了。現在叛軍重兵屯守美稷,要打就是硬仗血戰,雙方實力差距較大,無法進行決戰,還是耐心等機會吧。

於夫羅很生氣,認爲趙雲是在故意刁難自己,於是數次上書大漢國皇帝陛下,懇求天子催促趙雲儘早出兵攻打美稷。

但是,趙雲是車騎將軍直屬將領,大漢天子的聖旨在他這裡也是行不通的。拿趙雲的話來說,那就是我只認車騎將軍的命令。

須卜骨都侯匈奴族首領根據從各方面得到的消息綜合分析之後,一致認爲大漢國的皇統之爭剛剛進行到白熱化的地步,洛陽局勢一觸即發,很可能要爆發連場內亂。大漢國政局不穩首先就要影響到出塞作戰的漢軍士氣和軍需糧餉,然後這些漢軍將士將迫於國內形勢不得不撤回長城。如此一來,塞外危機也就煙消雲散了,而漢軍要想再次出擊塞外,恐怕要等很漫長的一段歲月了。

在他們看來,最壞的結局也就是暫避漢軍的鋒芒,完全放棄陰山以南的所有土地撤回大草原。

但撤過陰山,須卜骨都侯和白馬桐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他們的各部族在戰敗後,是繼續追隨他們撤到陰山以北還是選擇投降漢人留在陰山以南?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回答,大部分族衆都會選擇留下來。翻過陰山是鮮卑人的國土,他們遲早都要被兇狠的鮮卑人一口吞了,成爲鮮卑人的奴隸,過上牲畜一般的日子。而投降大漢人,他們的日子要好過無數倍。幾百年來的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貴族首領們無法欺騙他們的族衆。

第175章 勝績第36章 董卓進京第2章 關張戰第69章 酣戰(一)第88章 美女樊語蝶第7章 康居女統領第12章 司隸危機(三)第142章 攻克析縣第7章 張牛角戰死(二)第203章 刺殺迷霧第90章 酣戰(二十二)第39章 烏孫的覆滅前奏第33章 西園軍第113章 眼兒媚第5章 張牛角的決定第104章 賑災第16章 輾轉反側第198章 封王第3章 勸降文聘第102章 感動天地第168章 義釋曹操第62章 新政風潮第38章 紫紅殺機(一)第9章 調兵遣將第3章 九門之戰(二)第3章 九門之戰(二)第32章 沙河之戰(五)第8章 遼東軍情第40章 高雅蘭第33章 請君入甕第85章 酣戰(十七)第74章 荀文若第35章 奇兵奏功第62章 新政風潮第94章 少年奇才(二)第47章 高句麗第31章 冬日的曖昧第53章 趙雲平匈奴(三)第16章 洛陽地震(二)第201章 糜貞的風情第187章 圍殺第98章 偉大的發明第12章 司隸危機(三)第6章 張牛角戰死(一)第131章 瘋狂第4章 黃忠歸夏第107章 紛亂的局面(一)第30章 薄落谷之戰(二)第21章 蔡琰第27章 北地烽煙第4章 九門之戰(三)第5章 一統之戰第109章 紛亂的局面(三)第132章 救援第6章 第一戰第12章 定策第104章 賑災第89章 收徐晃第92章 籌建銀行(三)第178章 佈置第106章 靈帝遺旨第14章 厲兵秣馬第16章 突襲第29章 焉耆末日第94章 赴宴第25章 血戰鉅鹿(三)第89章 酣戰(二十一)第91章 孫堅背盟第43章 鸇陰之戰(三)第124章 趙雲的底牌第99章 拜將第6章 張牛角戰死(一)第31章 薄落谷之戰(三)第11章 我想買個官第116章 馬超襲營第43章 年終盤點第48章 長安亂(七)第205章 大喬的風情第97章 軍制改革第197章 曾炩的法治構想第24章 兵進太原(一)第164章 鐵騎席捲第74章 魅力第56章 擒槐樅第180章 曹操中風第37章 溫情(一)第127章 殺機第82章 劉蕭的顧慮第188章 曹操降第77章 酣戰(九)第43章 鸇陰之戰(三)第4章 混亂局勢(一)第124章 趙雲的底牌第46章 再戰馬城(二)六十三章 月色浪漫第205章 大喬的風情第188章 曹操降第20章 平原之戰(二)
第175章 勝績第36章 董卓進京第2章 關張戰第69章 酣戰(一)第88章 美女樊語蝶第7章 康居女統領第12章 司隸危機(三)第142章 攻克析縣第7章 張牛角戰死(二)第203章 刺殺迷霧第90章 酣戰(二十二)第39章 烏孫的覆滅前奏第33章 西園軍第113章 眼兒媚第5章 張牛角的決定第104章 賑災第16章 輾轉反側第198章 封王第3章 勸降文聘第102章 感動天地第168章 義釋曹操第62章 新政風潮第38章 紫紅殺機(一)第9章 調兵遣將第3章 九門之戰(二)第3章 九門之戰(二)第32章 沙河之戰(五)第8章 遼東軍情第40章 高雅蘭第33章 請君入甕第85章 酣戰(十七)第74章 荀文若第35章 奇兵奏功第62章 新政風潮第94章 少年奇才(二)第47章 高句麗第31章 冬日的曖昧第53章 趙雲平匈奴(三)第16章 洛陽地震(二)第201章 糜貞的風情第187章 圍殺第98章 偉大的發明第12章 司隸危機(三)第6章 張牛角戰死(一)第131章 瘋狂第4章 黃忠歸夏第107章 紛亂的局面(一)第30章 薄落谷之戰(二)第21章 蔡琰第27章 北地烽煙第4章 九門之戰(三)第5章 一統之戰第109章 紛亂的局面(三)第132章 救援第6章 第一戰第12章 定策第104章 賑災第89章 收徐晃第92章 籌建銀行(三)第178章 佈置第106章 靈帝遺旨第14章 厲兵秣馬第16章 突襲第29章 焉耆末日第94章 赴宴第25章 血戰鉅鹿(三)第89章 酣戰(二十一)第91章 孫堅背盟第43章 鸇陰之戰(三)第124章 趙雲的底牌第99章 拜將第6章 張牛角戰死(一)第31章 薄落谷之戰(三)第11章 我想買個官第116章 馬超襲營第43章 年終盤點第48章 長安亂(七)第205章 大喬的風情第97章 軍制改革第197章 曾炩的法治構想第24章 兵進太原(一)第164章 鐵騎席捲第74章 魅力第56章 擒槐樅第180章 曹操中風第37章 溫情(一)第127章 殺機第82章 劉蕭的顧慮第188章 曹操降第77章 酣戰(九)第43章 鸇陰之戰(三)第4章 混亂局勢(一)第124章 趙雲的底牌第46章 再戰馬城(二)六十三章 月色浪漫第205章 大喬的風情第188章 曹操降第20章 平原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