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詔令至

“管亥圍城,孔北海求援?”張遼愕然看着匆匆趕來的劉備,

“正是。”劉備沉聲道:“情勢緊急,吾已寫信告知田楷,當速速前去,不知賢弟……”

張遼腦海裡瞬間閃現出這段歷史事件,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北海相孔融被管亥帶數萬黃巾軍圍困,危急之時託太史慈孤身出城求援於北海相劉備。孔融乃孔子二十世孫,名望極高,聞他求救於己,劉備受寵若驚,立時舉兵相救,遂解了北海之圍。而孔融又與陶謙交好,劉備因此進入了徐州牧陶謙的視野,此次援救也成爲劉備後來做徐州牧的緣由之一。

不過張遼關心的不是這個事件,他看向了劉備身側落後兩步的陌生青年,相貌英武,卓爾不凡,毫無疑問,這個青年就是太史慈了,也是他此次來青州的挖人目標之一。

“賢弟?”劉備看張遼發愣,又問了聲:“賢弟可一併前去?”

ωwш¤ тт kān¤ ¢〇

張遼與鮑信對視了一眼,大笑道:“自當前去,我今領青州牧,討賊平亂本是分內之事。”

他如今正愁不知怎麼跨過齊國與北海國前去東萊郡,如今倒好,一個最好的理由擺在了面前,爲北海相孔融解圍,田楷不會阻攔,孔融更不會有異議了。

正可謂瞌睡送來枕頭,張遼又如何不喜?

“青州牧?”劉備聽到張遼的話,卻是愕然不解。

張遼呵呵一笑,忙拉過鮑信:“兄長,此乃濟北相鮑信,字允誠,此番來助小弟定亂。”

鮑信的名望和實力皆在劉備之上,劉備見到張遼身邊之人竟然是鮑信,不由一驚,忙抱拳行禮:“平原相劉備見過鮑濟北。”

鮑信抱拳回禮:“劉平原不必多禮,某帶八千兵馬本助文遠討賊,今日正好一道向北海。”

“八千兵馬?”劉備先是一驚,隨即大喜,他與張遼不過四千兵馬,本來還有些勢單力薄,如今加上鮑信的八千兵馬,足以輕易擊退管亥,解北海之圍。

劉備身旁的太史慈也露出喜色。

張遼早已迫不及待,當即下令:“傳令,速速整軍,一刻之後,急行軍,向東……北海進發!”

“喏!”手下將士立時卻做準備,鮑信也傳令下去。

張遼看向了劉備身旁的太史慈,打量了一番,笑道:“敢問這位兄臺可是太史子義?”

太史慈不想眼前這年輕將領竟然一下子就叫出了他的名字,不由一驚,當即抱拳道:“不知閣下尊姓大名,因何認得太史慈?”

劉備心中也詫異張遼竟認得太史慈,轉看太史慈,道:“子義,此乃備之結義兄弟張遼張文遠,朝廷所命徵北將軍、並……”

不想他的話剛說了一半,史阿匆匆過來,面上猶帶驚異之色,遞上一卷錦帛:“主公,關中傳來天子詔令。”

劉備、鮑信等人幾乎同時看向了張遼手中的錦帛,天子詔令?

張遼也是一怔,他看了一眼史阿驚異和欣喜的神色,當即打開了詔令,目光一掃,也不由愕然,搖了搖頭,將詔書給了劉備。

劉備整了衣袖,恭謹的接過天子詔令,仔細一看,失聲道:“賢弟領青州牧?!”

張遼嘆道:“我先前便得知關中李傕、郭汜算計於我,想要將我發來青州兇險之地,故而趕來青州先查探情況,不想而今詔令果然下達……”

一旁的鮑信看了一眼,點頭道:“果真是天子詔令,令文遠兼領青州牧。”

他曾在大將軍府擔任騎都尉,卻是認得詔令的,上面加蓋天子之璽與尚書令印,作假不得。

劉備身側的關羽和張飛面面相覷,他們先前還以爲張遼在胡說,沒想到如今詔令竟然下來了。

卻不知張遼心中也在嘀咕,他讓史阿傳信給師父賈詡,但不過半日,根本不可能這麼快,除非……師父賈詡早就算到了自己到青州之後的窘境,爲自己早早做了謀劃。

一念及此,張遼心中既感動又愧疚,他如今也有了地盤,但師父賈詡仍然呆在李傕和郭汜身邊,總是不好,只是賈詡堅持,他也無法,只想着尋個機會將師父帶回河東或幷州,總比長安那亂地要好很多。

這時,劉備頗是震驚又帶着幾分感慨的道:“不想賢弟年方弱冠,如今已是徵北將軍、領幷州牧與青州牧了,實在前所未有。”

他語氣中不由帶了幾分羨慕,說來張遼與他出身差不多,但他奔波半生也不過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平原相,而張遼已經是朝廷所命重臣了,督領二州,恐怕而今天下也只有劉虞有這般權力。

劉備卻沒想到,如今的朝廷官吏任命全被李傕和郭汜等人把持,這幫沒有政治頭腦的傢伙哪懂得多少,任命張遼做了如此重職,想的也不過是把張遼往亂地裡塞,給他找麻煩。

“青州、幷州,皆是亂地苦差。”張遼搖了搖頭,看向劉備:“兄長,而今濟南、樂安基本已定,正所謂舉賢不避親仇,我意表奏二哥爲濟南相,三哥爲樂安相,與大哥互爲策應,保三郡安寧,則如何?”

劉備沒想到張遼竟然會做出這個選擇,先是一愣,隨即臉上露出喜色:“如此甚好。”

張遼點了點頭,看向關羽和張飛:“二哥、三哥,文武兼能,方是英才,兩位兄長武力不容置疑,足可保郡縣安定,只是政事之上還需多聽大哥建議,多徵辟賢才,安撫百姓,切忌不可擾民。”

關羽和張飛對視了一眼,此時也不敢言笑,齊齊向張遼抱拳:“謹遵使君之命。”

張飛又大聲道:“四弟,這郡守俺從來還沒做過,只能聽大哥和四弟的了。”

張遼沉吟了下,道:“其實爲人、領兵、理政,皆是一理,二哥與三個皆是忠義之人,既爲郡守,在其位而謀其政,只要有忠於社稷和百姓之心,明察之目,兼聽之耳,不懷私心不貪不怠,加上掾吏協助,便可做個好郡守。”

“好一個忠於社稷與百姓。”劉備不由拊掌而贊:“四弟此言得之。”

一旁的太史慈本來還感到張遼這個青州牧任人唯親,但隨後聽了張遼的這番言語,登時對張遼改觀,心中升起敬佩之意,這番話可不是一般人能說出來的,眼前這個年輕將領不一般。

他心中正想着,沒想到張遼又看向了他:“子義方從遼東歸來不久吧?”

太史慈大爲驚愕:“將軍怎知?”

張遼呵呵笑道:“某生平最愛結交豪傑,某這三位兄長便是當世豪傑,某也曾聽聞子義大名,箭法無雙,年方弱冠,便義助本郡,妙取奏章,因而得罪州里,不得不避居於遼東,不想今日竟能得見。”

“不想將軍竟知太史慈。”

太史慈神情震驚,他沒想到眼前這個青州牧竟然真將他的來頭和底細說個一清二楚,卻不知張遼在立足河東後,曾派對他知道的三國名將名臣列出名單,讓暗影四處查訪,而太史慈就是其中一個。

張遼看着震驚的太史慈,懇切的道:“而今我爲青州牧,安撫州郡,平定黃巾,舉步維艱,任重道遠,還望子義助我。”

一旁劉備沒想到張遼先開口招攬太史慈了,心中不由暗自後悔。

“這……”太史慈不想張遼如此直接的招攬,猶豫道:“此番慈特爲救孔北海而來,且容慈救了孔北海,報恩之後再做決定。”

“好!便先救孔北海。”張遼大笑。

只要到了東萊,太史慈還能逃了他的手掌心?

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雷霆橫掃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心插柳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六百零五章 建安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三百八十一章 蛛絲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三百九十一章 四箭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護府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第五百六十一章 效忠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二百二十三章 錯過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顯手段第三百六十四章 急智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四百五十七章 貴人庭會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妥之處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六百三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五百六十七章 黎明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四百七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挖我也挖第二百四十八章 送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澗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三百零三章 陰謀在繼續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一百九十三章 坑鮑信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五百零八章 怒斥!第四十六章 拉近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備離開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二百九十四章 使君上任(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郭追至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轉第七百八十章 趕至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六百三十五章 壽春城外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五百六十一章 效忠第十一章 堅定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四十一章 請客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第五百零三章 分合亂世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二百五十章 劉表下荊州第五百一十二章 回馬槍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二百四十七章 佈局潁川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見蔡琰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
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雷霆橫掃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心插柳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六百零五章 建安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三百八十一章 蛛絲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三百九十一章 四箭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護府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第五百六十一章 效忠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二百二十三章 錯過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顯手段第三百六十四章 急智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四百五十七章 貴人庭會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妥之處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六百三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五百六十七章 黎明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四百七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挖我也挖第二百四十八章 送行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七百二十九章 瘋狂追殺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澗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三百零三章 陰謀在繼續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一百九十三章 坑鮑信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控制第五百零八章 怒斥!第四十六章 拉近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備離開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二百九十四章 使君上任(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郭追至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現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轉第七百八十章 趕至第六百三十七章 曹操回兵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六百三十五章 壽春城外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五百六十一章 效忠第十一章 堅定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四十一章 請客第二百七十二章 誰爲華雄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第五百零三章 分合亂世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二百五十章 劉表下荊州第五百一十二章 回馬槍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二百四十七章 佈局潁川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見蔡琰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