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

“文遠,”張泛又道:“你此番回來,能呆多久?阿母可是天天唸叨你哪。”

張遼道:“這次要呆的久一些,怎麼也有一年半載吧。”

他要安定幷州,平定邊亂,一年半載已經是最保守的預計了。

“一年半載?這麼久。”張泛吃了一驚:“你莫不是在軍中犯了錯,不能回去了吧?你……做州牧,該不是被髮配來放馬牧羊吧?”

噗!張遼一口小酒噴出來,連連咳嗽。

州牧的牧是代天子管理百姓之意,當然周代還有牧正、牧人等官職,確實是放馬牧羊的,兄長只是粗識文字,也難怪他不懂。

張泛看到張遼嗆酒,更是懷疑:“莫不是我猜對了?那你可不要告訴阿母,免得他擔心。”

張遼只能苦笑道:“兄長,我要是被髮來放馬牧羊,能帶這麼多嬌妻美妾回來嗎?”

“這倒也是。”張泛不由道:“便是使君也沒這麼多妻妾呢,對了,你曾爲郭使君故吏,此番回來,定要去拜望一番,免得失禮,若是得他提攜,自是更好,我張家也就你識文斷字,又武藝高強,爲兄不成,張家還得靠你。”

張遼點了點頭:“明日得空,便去拜訪郭使君。”

他知道兄長口中的郭使君指的是雁門太守郭縕,張遼十五歲便被舉薦進入雁門郡做郡吏,算來郭縕對他有提攜之恩,他屬於郭縕的門生故吏,卻是不能不去拜訪。

二人談了半夜,到了最後,張泛終是嘆了口氣:“文遠,汝帶着這麼多弟妹,終是不能在雁門就呆,而今的雁門,胡人每年要劫掠數十次,死傷無數,家中去年的糧食剛剛收割,就被搶了大半,哎……郡中還有很多胡人大部,橫行霸道,最喜歡劫掠我漢家女子,弟妹都長得這般好,若是讓那些胡人得知,恐怕會惹來大禍哪。”

張遼眯着眼睛:“兄長,州牧不是牧馬放羊,而是牧人,他們這些人要是在幷州不聽話,不安分,主人是有宰殺之權的。”

“什麼?”張泛有些不解。

張遼沒有多解釋,道:“兄長,睡吧。”

……

第二日一早,張遼便起來照例習武、練字,衆女也習慣的早早起來,跟着古採英和蘇嫿練過劍法,便各自去忙碌,做飯,灑掃,雖然有婢女和一衆胡姬,但唐婉幾女也有各自擅長的,唐婉擅女工,蔡琰擅茶道,尹氏擅美食,蘇嫿擅經營,這固然是她們的天賦,但也是張遼引導的結果,尤其是蔡琰的茶道,此時本無茶道,張遼給蔡琰提過一次後,她就來了興致,一心埋在這裡面。

張遼也鼓勵她們,蘇嫿的經營之道不必說,唐婉這段時間正在琢磨着棉花的紡線和織法,此次她們來幷州,專門帶了一個剛研製出來的紡車,張遼想着讓她摸索出紡線,將棉花推廣開來,也是大功績,既能讓她有事可做,與她也大有好處。

至於蔡琰的茶道,茶葉此時並沒有普及,但如果蔡琰能摸索出炒茶、烹茶之法,茶葉必然風靡起來,同樣於蔡琰有好處。

而尹月的美食更不用說,此時食物匱乏,做法也單一,尹月在張遼的提點下,如果能琢磨出炒、熗等做法,還有面食、餅食、包子、甜點等,必然大受衆人歡迎,要知道國人對吃之一道可謂熱衷。

而且無論是茶葉、美食、還是棉織,一旦推廣開來,對張遼轄下地域的經濟發展也是舉足輕重,可令他遠超其他諸侯。

張遼練了半個時辰武術,又練了會書法,陸續就有左鄰右舍登門來看張遼,張遼也親熱的與一衆鄉親還有一些發小打招呼敘舊,言笑不禁。

邊地不同於中原,胡桌胡椅用的很平常,張遼當即就在院子中擺了桌椅,一衆胡姬奉上美食瓜果,令一衆鄰里吃的大快,看得更是驚歎不已。

邊地不乏胡姬,但那些鮮卑和匈奴的女人多半比漢人男子還有粗魯強壯,哪有這些胡姬這般貌美如花,風情萬種,直令他們大是羨慕張家小子。

不多時,張遼的叔父也與從弟張健一道來了,張遼忙去見過,他叔父卻拉着他的手,頗是感激他對兒子張健的照顧,雖然他沒有問出兒子現在在做什麼,但他卻能感受到兒子幾乎是脫胎換骨的成長,心中便很是感激張遼。

張遼看到叔父的樣子,便知道張健沒對父親講他們在外的事情,他心中頗是讚許,當然,他並不在意張健說不說,但張健身爲暗影司統領,掌管情報,能對父親都學會守口如瓶,就是最大的成熟了,這纔是令他欣慰的。

一衆女子陪着母親在後堂,張遼正在前院與一衆發小敘舊吹牛,忽然兄長張泛慌忙奔跑進來,氣喘吁吁的道:“文……文遠,郭……郭……使君來了。”

“慌什麼?”張遼的叔父先叱了一句,而後問道:“是誰來了?郭……什麼?”

“是郭使君!郭太守!”張泛神情慌張。

滿園裡的人一下子靜了下來,他們不知道其他,但對於雁門太守郭縕還是知道的,那可是他們的父母官。

“啊?”張遼的叔父也一下子傻眼了,也不由慌起來,忙問道:“郭使君果是來我們家?”

“正是。”張泛古怪的看了一眼張遼:“郭使君說……說是來拜見徵北將軍、幷州牧……叔父,什麼是幷州牧?”

張泛此時忽然感到弟弟口中說的這個幷州牧不簡單了,能與將軍並列的官職能簡單了?

“幷州牧?”張遼的叔父也不由疑惑起來。

張遼卻起身,整了整衣服,道:“叔父,兄長,我且先去迎接郭使君。”

“正該如此,同去,同去!”張遼的叔父忙道。

到了門外,便看到一輛馬車停駐,一個年約四旬的中年文士站在馬車前,相貌端正,頗有風采,他的身邊還有一個十多歲的男童,雖然年幼,卻目光有神。

張遼忙下了臺階,抱拳禮道:“不知使君來到,張遼有失遠迎。”

那中年人正是雁門太守郭縕,看到張遼,溫和一笑,還禮道:“郭縕見過徵北將軍、幷州牧。”

張遼身後,正要行禮的叔父和張泛一下子呆在那裡,有些口乾舌燥。

張遼忙道:“使君乃張遼恩主,切莫如此,只叫文遠便是,本該是張遼登門拜訪,不想使君屈駕前來,實在失禮。”

郭縕是太原郡陽曲縣人,性格頗有幾分豪邁,哈哈一笑:“文遠,如此你我便不要多禮了,我月前接到朝廷詔令,着實吃了一驚,不想我門下竟然出了如此大才,年方弱冠,便先後任執金吾、司隸校尉,而今更是徵北將軍、幷州牧,真是令人難以置信,我心中大感自豪。”

張遼笑道:“張遼年輕,智術淺薄,以後還要使君多多相助。”

郭縕大笑:“文遠的本事我已聽王彥雲說過,最是擅長作戰,打了關東,又打了李傕郭汜,幾乎是無往不利,更不棄前嫌,救了王公家眷,他們對你很是感激,又誇我識人,令我頗有自得之意哪。”

郭縕口中提到的彥雲是王允的侄子王凌,當初王允與王蓋父子被殺,但其餘家眷卻被張遼在北闕甲第救走,除了王允的幼子王定慌忙出逃,死於亂軍之外,其他的家眷都保了下來,王凌就是其中一個,張遼恩將仇報的舉動,確實令他們王家滿門感激。

張遼笑了笑,他不願意提王允的事,郭縕也察覺到了,當即轉了話題,道:“而今文遠爲徵北將軍、幷州牧,統領數萬兵馬,定要痛擊異族,安定我幷州,保護我百姓。”

張遼肅然道:“敢不盡力,當與使君共勉。”

郭縕大笑:“文遠善戰,此番幷州安定,指日可待矣,若有差遣,萬死不辭。”

張遼頗是喜歡郭縕豪爽的性格,抱拳一禮,請他進府,又看向他身邊的孩童,笑道:“使君,此是令公子乎?”

郭縕道:“正是犬子郭淮。”

郭淮?張遼身子一震,不由看向那孩童,那孩童恭敬的向張遼行了一禮:“郭淮見過張將軍。”

“哈哈!好!”張遼大笑着一把將孩童抱起:“好一個郭淮,前途不可限量。”

他豈能不知道郭淮,那可是後三國的一流名將,與劉備、諸葛亮、姜維都曾對戰過,更是屢破羌胡,歷史上生時便做到了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持節,死後更被曹魏追諡爲大將軍,豈是一般人物。

沒想到居然被自己遇到了,這可是頂尖的後備人才儲備哪。

郭縕看到張遼如此喜歡自己的兒子,也不由心喜,道:“他日還要文遠多多提攜犬子。”

張遼大笑:“正該如此,不若我收他爲弟子如何?”

郭縕一怔,隨即喜道:“甚好!甚好!”

張遼身後,他的叔父和兄長張泛回過神來,立時明白了什麼,心中狂喜,他們知道,他們張家要出一個大將了,或者說,已經出了一個將軍了!二人興奮的幾乎不能自持!

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第一百九十三章 坑鮑信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十一章 堅定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五百一十章 策略第三百一十一章 謠言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角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七百零六章 定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二百七十九章 跑!跑!跑!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八十九章 虎咆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殺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一百九十五章 攔截曹操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一百九十三章 坑鮑信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四百二十五章 猛攻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七百三十八章 荊州亂第二百五十章 劉表下荊州第五十章 不平第三百零九章 河東書院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三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二百四十九章 還要送兵馬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一百三十一章 見面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四百七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七百三十三章 陳留內外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六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三百三十六章 突變第七百三十一章 關東之亂第六章 華雄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心插柳第六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十五章 厚黑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尋第五十九章 軍紀第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六百三十章 袁術的快意第五百三十五章 張紘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退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行動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計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
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第一百九十三章 坑鮑信第四百一十三章 長安亂(六)第十一章 堅定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五百一十章 策略第三百一十一章 謠言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五百二十九章 一角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七百零六章 定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二百六十三章 孫策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二百七十九章 跑!跑!跑!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八十九章 虎咆第五百四十章 搜刮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殺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一百九十五章 攔截曹操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一百九十三章 坑鮑信第二百四十四章 激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四百二十五章 猛攻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六百七十三章 路途艱難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七百三十八章 荊州亂第二百五十章 劉表下荊州第五十章 不平第三百零九章 河東書院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三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二百四十九章 還要送兵馬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一百三十一章 見面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三百二十八章 韓馥第四百七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七百三十三章 陳留內外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六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三百三十六章 突變第七百三十一章 關東之亂第六章 華雄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心插柳第六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十五章 厚黑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尋第五十九章 軍紀第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六百三十章 袁術的快意第五百三十五章 張紘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畔望月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退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行動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計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