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實力暗漲

事實上,此時張遼在上黨的兵力已然遠遠超過了萬數,達到了近兩萬,並且都是青壯精銳之卒。

明裡,壺關和長子駐紮的兵馬已經達到了一萬二,包括原本毌丘毅的三千丹陽兵,牽招帶領的兩千郡兵,以及收編選拔的精銳豪強部曲兩千人,精銳黑山賊寇俘虜五千人。

張遼再置破虜軍,編制五千人,由三千丹陽兵和兩千整編的黑山賊寇俘虜構成,他強請出毌丘毅化名丘毅領軍,任破虜校尉,又從河東調來了楊漢協助毌丘毅,擢任別部司馬。

至於楊漢原本帶領的斥候營,已然解散,由各軍單獨設置,隨着張遼手下兵力和地盤擴大,單獨的斥候營已不再適用,須各軍分別設置,戰時才能及時調用。

除此之外,張遼還調來了郭成,從俘虜和豪強部曲中選拔出善射之士,將神射營擴編至三千四百人,擢郭成爲別部司馬。

他又從這些俘虜中選出會騎馬的,將驍騎營也由趙武離開後的八百騎,擴編至四千八百騎,由他親自帶領。

幷州人靠近塞北,會騎馬射箭的比較多,比當初從潁川選拔出的騎兵和弓箭手比例要高多了。

這只是張遼明裡的勢力,而在暗中,典韋抄了楊鳳的老巢,加上兼併其他三處賊寇,鬼面軍的兵力也超過了八千,這還是去蕪存菁後的數字,要知道原本楊鳳的兵力就有三萬多,張遼俘獲了上萬,典韋也俘虜了上萬,還不算從其他幾處賊寇俘虜到的賊寇。

這些黑山賊寇縱橫太行山已有數年,戰鬥力本來就不差,此次收編的比例接近了五成,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只要再操練一番,戰鬥力絕對不差。

典韋的鬼面軍擴編後,將鬼面軍分爲內外兩營,內營是三千猛士,以原本的八百猛虎營爲基礎,選拔的都是精銳中的精銳。而外營五千人,雖然也是精銳,但比之內營卻差了不少,不過即便如此,這些外營的戰鬥力也不容小覷,因爲他們原本就是從各路悍匪中層層選拔出來的。

張遼任命典韋爲猛虎校尉,卻是接了他原本的職務,典韋任之,也名正言順。

除了上黨的兩萬兵馬,再加上河東與潁川的兵馬,張遼如今的兵力已經超過了三萬,實際掌控的地盤也達到了三個郡,河東、上黨與潁川。

這與郭嘉的妙計謀劃是分不開的,無論是坑蒙還是強佔,反正是實力在不斷擴張。

只是潁川距離太遠,如今還難以控制,只能任由高順、唐翔自主發展。而上黨的兵力也不能顯在明處,只能是悶聲發大財。

對於留在河東的張郃和遠在潁川的高順,張遼也傳去擢拔任命,張郃爲懷義校尉,高順爲建忠校尉。餘者韓卻、牧寒等將士也擢爲司馬。

至於他斬殺楊鳳,收編其麾下黑山軍,必然會引來其他黑山軍的敵視,但張遼並不在乎。

太行黑山軍雖然號稱百萬,但與黃巾軍一樣,拖家帶口,實際上可戰之兵也就二十萬左右,餘下的大多是家眷。

而且黑山軍並非是一個組織嚴密的整體,而是分散的一個組合體,據張遼瞭解到的情況,如今的太行黑山軍中就有張燕、楊鳳、黃龍、左校、於氐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於毒、白繞、睢固等大小超過三十股勢力,大者數萬人,小者數千人,賊帥張燕並不能完全掌控。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鬥,何況是桀驁不馴的賊寇,張遼通過俘虜瞭解到,黑山軍最大的兩股勢力張燕與楊鳳之間也有暗鬥,只因楊鳳實力僅次於張燕,行事又跋扈狠辣,很令張燕忌憚。

如此一來,張遼剿滅楊鳳,只會令張燕暗中鬆口氣,報仇之念或許會有,但張燕的黑山大本營在太行山東麓,接近冀州一帶,而楊鳳在太行山西麓,接近上黨一帶,彼此對地形也不熟悉,如今張燕要翻過綿綿太行山,過來報仇也不容易。

即便張遼在不斷收攏人才,但他仍是感到自己手下可用人才缺乏,至於典滿和關平兩個小輩,還着實有些小,需要兩三年才能進入軍中歷練。

接下來的一兩個月,他主要留在上黨,操練兵馬,派典韋打探太行山地形,由上黨當地描畫上黨地形,建立上黨、太行、太原與冀州一帶的沙盤,時不時也會回河東,免得被發現異常,但日常事務已經委於王邑,他之說在外練兵,防範關東來襲。

事實上,他的主要目標已經轉向太原郡,張健手下的暗影全部撒了出去,上黨的兵馬一旦整肅成功,他就要尋機佔據太原了。

而太原也是張遼的老家,他對那裡很是熟悉,這對他是個大優勢。

就在張遼潛心練兵,磨刀霍霍向太原之時,關東也是風雲暗涌。

幽州,薊縣,薊侯府中,一個劍眉高鼻、面孔冷峻而有棱角的中年人神情慍怒,他就是公孫瓚。

公孫瓚這幾年在幽州可謂可謂威震塞北,在塞北的叛亂中,與幽州牧劉虞一柔一剛,連手先後平定了原中山太守張純、張舉和遼西烏桓丘力居叛亂,又多次擊敗烏桓和鮮卑,收降了烏桓首領貪至王,被擢爲奮武將軍,封爲薊侯。

因異族曾害死公孫瓚的恩主涿郡劉太守,加之屢屢侵犯邊境,公孫瓚極爲痛恨烏桓和鮮卑,每次廝殺都是聲疾色厲,不死不休。

他在百戰沙場中歷練出了一支精兵,又因喜歡騎白馬親自衝鋒陷陣,便挑選了數十名最驍勇善射的部下,騎着白馬作爲護衛,自號“白馬義從”。

在關東諸侯興兵討伐董卓,天子失去對關東州郡的掌控之後,公孫瓚沒有跟從討伐董卓,而是趁機迅速擴張實力,如今他掌控的兵馬已經超過三萬,加上三千白馬義從,所向披靡,算是諸侯中實力最強的一個,遠在袁紹和袁術之上。

此時,公孫瓚卻怒火沸騰。

看到主公發怒,下面的長史關靖忙問道:“卻不知君侯因何而怒?”

公孫瓚哼道:“劉伯安糊塗之極!”

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二百二十三章 錯過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一百五十五章 粥棚事件第十四章 被算計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入流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九十六章 威望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入流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五百五十四章 濮陽之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搏虎!第六百三十四章 狠辣之計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備離開第五百三十五章 張紘第五百九十九章 詔令下達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八十章 奔襲第三百三十九章 魄力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十九章 橫衝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擊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七百一十二章 爭執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擊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三百一十七章 潛心發展第一百九十四章 釋鮑信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七百二十一章 仙長與書信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四百五十八章 南庭動亂第六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四百一十章 長安亂(三)第四十五章 唐突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五百四十三章 犒勞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一百零八章 登場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七百二十六章 將歸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有謀劃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三百零八章 上計與賦稅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五十章 不平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一百八十五章 搏虎!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六十一章 想法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六十一章 想法第四百九十一章 校場比試第七百章 回府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四百九十章 背後的力量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六百七十二章 巢湖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導和佈局第一百零九章 罵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之計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二百八十四章 奪馬
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二百二十三章 錯過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喜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一百五十五章 粥棚事件第十四章 被算計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入流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九十六章 威望第八十四章 殺俘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入流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五百五十四章 濮陽之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搏虎!第六百三十四章 狠辣之計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備離開第五百三十五章 張紘第五百九十九章 詔令下達第五百七十五章 愈亂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八十章 奔襲第三百三十九章 魄力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十九章 橫衝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擊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七百一十二章 爭執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六百九十章 天子東逃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擊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三百一十七章 潛心發展第一百九十四章 釋鮑信第五十二章 你怎麼不早說第七百二十一章 仙長與書信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四百五十八章 南庭動亂第六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四百一十章 長安亂(三)第四十五章 唐突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第五百四十三章 犒勞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一百零八章 登場第五百五十章 兗州之亂第七百二十六章 將歸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三百四十八章 各有謀劃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三百零八章 上計與賦稅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五十章 不平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一百八十五章 搏虎!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六十一章 想法第三十六章 擔憂第六十一章 想法第四百九十一章 校場比試第七百章 回府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四百九十章 背後的力量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六百七十二章 巢湖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六百六十三章 教導和佈局第一百零九章 罵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之計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二百八十四章 奪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