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董卓伏誅(四)

轟隆隆!

北宮門再次被打開。

呂布取出懷中詔書和赦令,帶着李肅等人大步而出,到了宮門外,掃過驚呆了的董卓手下士兵,高舉詔書,厲聲道:“奉詔誅賊臣董卓,餘者皆不問!”

那些士兵看到李肅手中提着的人頭,正是方纔剛進入宮門的董卓,無不大駭,心中惶恐,又看到呂布高舉的詔書和赦令,隨着一個人高喊萬歲,餘下的立時跟着爭先恐後齊呼萬歲。

徐榮看着董卓的人頭,眼裡露出複雜的神色,又看到詔書,不敢怠慢,也跟着應和起來。

不遠處的人羣中,同樣有一個人神色複雜,正是張遼。

張遼看到董卓被殺,而手下的士兵看到赦令,轉眼就高呼萬歲,根本沒有人想着爲董卓報仇,不由暗歎,看來董卓的殘暴已經盡失人心,連嫡系尚且如此,何況他人。

他早已聽說過,董卓如今的殘暴已經不至於對敵人和士人百姓了,連手下諸將稍有言語蹉跌,也是當場就殺,如此怎能不失人心。

他知道呂布被王允策反,有與董卓侍妾私通的因素在內,但這多半並不是最關鍵的原因,畢竟妾的地位很低,常有買送的,即便被發現,也未必有性命之憂。而且呂布雖然貪權,但也怕死,他被策反的真正原因還是董卓太殘暴了,以致於手下人人自危,呂布也不例外,他私通之事,換作其他人,未必會有性命之憂,但換作董卓,呂布心中便沒底了,加上高官厚祿誘惑,纔會鋌而走險。

董卓被殺的消息,轉眼就傳到了宮內,尚書檯中,司徒、尚書令王允正在批文的手中之筆掉落,渾身止不住顫抖起來,眼裡露出激動的神色。

尚書僕射士孫瑞長舒了口氣,看向王允。

殿後,天子劉協聽到董卓伏誅的消息,再看侍中王蓋興奮的神情,止不住站了起來,神情有如釋重負,又有幾分複雜。

說來如果沒有董卓,他很可能永遠做不了天子,更可能早被何太后殺害,從這一點來看,董卓對他是有恩的。但隨着他年齡漸長,隨着董卓的一步步變化,劉協不知從何時開始,無時不刻心懷恐懼,董卓隨時可能篡位,他隨時都可能被董卓殺掉。

但如今,一切都不會了。

劉協終是長舒了口氣。

董卓伏誅的消息如狂風一般席捲了整個長安城!如同驚雷一般炸響了長安城!

橫行一世的董卓死了!

董暴徒死了?!

聽到這個消息,長安內外,朝野上下,無論是朝臣、士人還是百姓,第一個反應就是不信!

董卓何人也?

當朝太師,大權在握,挾天子以令諸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掌握兵馬無數,連敗關東諸侯,令天下側目,如今正當盛時,他怎麼會死?!

但當董卓的頭顱和屍體展示在長安大街上時,整個長安頓時轟動了!瘋狂起來!

籠罩在長安城上空的陰雲頓時一消而散。

滿城的百姓涌上大街,唱着跳着恣意的舞動着,發泄着心中的快意。

長安城中倖存的富豪、官員、士人紛紛買酒買肉,互相慶賀,一些婦女也紛紛賣掉首飾,買酒買肉做大餐,各條街市擁擠得水泄不通,酒肉被一搶而空。

董卓喜歡火燒活人,而他的屍體也沒有逃過那一劫,被拖到市中示衆,看守屍體的官吏作了一個大燈捻,放在董卓的肚臍上點燃,屍體前被擠得水泄不通,無數百姓看得拍手叫好。

而朝臣和士人之中,有上百個汝南袁氏的門生故吏聚集在董卓屍體前,大哭大叫,爲被董卓滅了滿門的袁氏哭泣,又爲董卓的死大笑。

人羣之中,張遼拉着同樣做了僞裝的李儒和田儀默默的看着這一幕。董卓被殺的消息傳開後,李儒在府中痛哭,田儀則要前去屍體前哭拜,被張遼提前阻止,好生勸了一番,安排了他們的家人,然後帶着他們僞裝後,在這裡向董卓的屍體做最後的告別。

看到李儒和田儀落淚,知道他二人都曾受董卓大恩,張遼拍了拍二人肩膀,輕嘆道:“李兄,田兄,節哀,看到了吧,董公已經走到了這一步,一人死而天下人狂歡,衆叛親離,他害的人太多,也是不冤。”

李儒和田儀不語,二人默默的向董卓屍體微微鞠了一躬,張遼嘆了口氣,也陪着鞠了一躬,三人趁着長安大街上一片混亂之時,悄然離開了這裡,出了長安城。

長安城外,渭水之畔,張遼拉着李儒和田儀的手,道:“李兄,田兄,我們就此暫別,我已安排人送你們去河東,那裡有重兵把守,很是安穩,且安心的呆一段時日。”

李儒和田儀朝張遼長作一禮,田儀道:“文遠不隨我們一道離開長安麼?”

張遼搖搖頭,看向西面:“董公已死,郿塢遲早也要被攻破,我還要去救個人。”

“小白白!”李儒立時知道了張遼要救的是誰。

張遼點了點頭:“無論如何,她是無辜的,更曾幾番在董公面前救我,我豈能不救,還有其他家眷,能救總要救。”

田儀沒有說話,朝張遼長拜一拜,然後轉身上了馬車,回頭看着張遼同樣西去的背影,百感交集。

他們雖然不知道張遼怎麼在郿塢逃過一劫的,但知道必然很兇險,而今張遼卻能不棄前嫌,前去郿塢救董公的家眷,足見他是個義氣之人,他們沒有認錯人,雖然歷經生死波折,但張遼沒有變,還是那個重情義的張遼。

……

長安城,未央宮中,誅殺了董卓,一直隱藏在幕後策劃的王允終於站到了前前,未央宮前殿,百官朝會上,呂布眉飛色舞的敘說着誅殺董卓的前因後果,他的官職爵位還要靠王允,怎能不力挺他?當即將王允的苦辛謀劃說得精彩絕倫。

除此之外,尚書僕射士孫瑞、尚書楊瓚等人也敘說了王允此前隱忍謀劃刺殺董卓以正朝綱之事。

朝臣之中多有袁氏的門生故吏,他們感激王允爲袁氏報仇,隱隱以他爲首,向天子進言,請王允錄尚書事,天子同意。

錄尚書事,便是總領尚書檯之事,看似與此前的尚書令職責類似,但卻有本質的區別,尚書令官秩畢竟太低,而且名義上還屬於少府管轄,屬於內廷職務,更要完全聽命於天子,而錄尚書事卻是外朝重臣對尚書檯事務的總領,相當於幫天子管起所有的文書事務,包括批閱奏摺,行使原屬天子的權力。前漢的霍光、東漢的竇武、何進都是官拜大將軍、錄尚書事,錄尚書事往往意味着一個權臣的誕生。

王允錄尚書事,可謂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完全掌控了朝政,從某一種程度上講是替代了董卓。

不過朝臣對於王允這個士人還是極爲認可的,不同於對董卓那個涼州武人的排斥。

王允錄尚書事後,立時將皇甫嵩、馬日磾等朝臣放出大獄,以皇甫嵩爲徵西將軍,命他率兵去攻打郿塢,誅殺董卓三族。

與此同時,又表奏呂布誅殺董卓的大功,以之爲奮威將軍、假節、儀比三司,封溫侯。

這相當於一下子給了呂布四個重賞。

第一,奮威將軍,與皇甫嵩的徵西將軍職位相當,高於董卓麾下所有中郎將。

第二,假節,就是加賜代表天子的符節,對於違犯軍法的將領,有先斬後奏的大權,這一點卻比皇甫嵩的徵西將軍權力大了。

第三,儀同三司。“三司”指的是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三公”是普天下士人做官的最高目標。呂布如今雖然誅殺董卓,但沒有經學素養,除非像董卓那樣,否則根本做不了三公。王允便賜他儀同三司,就是享受三公級待遇,並有自徵長史、主簿等屬吏的權力。

第四,封溫侯。兩漢以來,列侯是非宗室朝臣得封的最高爵位,列侯有縣侯、鄉侯、亭侯三級,其中以縣侯最高,而溫侯便是河內郡溫縣之侯,屬於縣侯,是最高級別的列侯,也是董卓曾經封給王允的爵位,如今被王允讓給了呂布。

夜晚,司徒府中,王蓋不解的看着父親,問道:“父親,呂布終究不過一個輕俠,縱然誅殺董卓,也不過是爲了名利而已,若非父親謀劃,豈能如此,卻爲何給他如此之厚的重賞?”

王允看了一眼長子,對他的格局不由暗歎,搖頭道:“董卓雖死,但我等並不能高枕無憂,右扶風、弘農諸縣、河東郡、長安城,到處都是董卓的舊部,我等不通軍事,而呂布的幷州兵素來與董卓的涼州兵不合,如今正要倚仗呂布,以幷州制涼州,威懾郡縣,又豈能不以高官厚祿籠絡之?何況爲父既有許諾,也不能食言。”

王蓋聽出父親言辭中多有失望之意,不由臉色微紅,從振興家族的興奮中冷靜了下來,敬佩的看着父親,道:“下一步該當如何?”

王允毫不猶豫的道:“先誅殺董卓三族,以收人心,正視聽,而後派可信之人掌控左馮翊與右扶風,再派使者撫慰關東,請關東出兵,迎接天子回雒陽,中興漢室!”

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七百八十章 趕至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二章 左慈第一百章 再次出擊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四百六十章 離間第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十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定第五十一章 踩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五百一十二章 回馬槍第二百五十六章 震怒第六百一十七章 按兵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五百九十三章 河東風物第一百九十三章 坑鮑信第六百二十章 後院第二百三十六章 劉備、孫堅第三百六十一章 目標第四百九十二章 雷霆橫掃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糧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庭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還要送兵馬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三百三十九章 魄力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職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好!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五百三十七章 請求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五百七十一章 紛亂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三百零三章 陰謀在繼續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三百零三章 陰謀在繼續第十八章 風物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五百三十七章 請求第七百零五章 定製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七百零八章 衆女至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四百九十八章 橫推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四百四十七章 巨弩第一百八十五章 搏虎!第十四章 被算計了第二百一十章 酸棗大戰(二)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三百章 使君上任(九)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二百三十九章 軒轅關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
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七百八十章 趕至第三百八十九章 郿塢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二章 左慈第一百章 再次出擊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五十七章 賈詡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四百六十章 離間第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十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定第五十一章 踩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五百一十二章 回馬槍第二百五十六章 震怒第六百一十七章 按兵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五百九十三章 河東風物第一百九十三章 坑鮑信第六百二十章 後院第二百三十六章 劉備、孫堅第三百六十一章 目標第四百九十二章 雷霆橫掃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糧第五百六十八章 天子窘境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七百二十四章 重建絲路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楊第一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庭第六百五十五章 城門外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還要送兵馬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七百一十六章 雷霆攻擊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三百三十九章 魄力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職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七百零九 周公瑾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好!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五百三十七章 請求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四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五百七十一章 紛亂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三百零三章 陰謀在繼續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三百零三章 陰謀在繼續第十八章 風物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五百三十七章 請求第七百零五章 定製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七百零八章 衆女至第六百四十七章 南宮第四百九十八章 橫推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四百四十七章 巨弩第一百八十五章 搏虎!第十四章 被算計了第二百一十章 酸棗大戰(二)第六十六章 局勢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六百九十七章 終見第三百章 使君上任(九)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四百七十八章 據守高地第二百三十九章 軒轅關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三百九十五章 直取董璜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