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處

雒陽城,左將軍府。

一間隱蔽的偏堂中,左將軍董承與其黨羽種輯、吳碩、王服等一衆朝臣正在密議。

董承坐於上首,撫須而笑,一副強自掩飾的躊躇滿志的姿態。

這兩年來,他憑藉自己獨特的身份,結朋聚黨,在天子劉協的默許下制衡張遼,他有野心,但與張遼在朝堂上對立的壓力無疑是極大的,雖然張遼兩年來很低調,看似沒有采取任何霸道強硬的措施,但那是在明處,實際上張遼強大的施政能力,對軍權、財權、監察權的絕對掌控,猶如暗中矗立的大山,壓得董承這個左將軍根本喘不過氣來。

若是張遼如董卓、李傕那般飛揚跋扈,董承反而不懼,可以想方設法應對,但張遼不是董卓,沒有射出的箭纔是可怕的,比之射出的反而更具有威懾力,張遼身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有足夠的能力橫掃朝堂,甚至取代天子,但他卻很低調,而他越是低調,董承就越是畏懼和忌憚。

朝堂底下的爭鬥無疑是陰暗和殘酷的,董承明裡暗裡在天子的默許下幾次對張遼探底嘗試,皆是無果,猶如石沉大海,反而連招攬過來制衡張遼的曹操等諸侯也傾向於張遼,更令董承顫顫驚驚,喘不過氣來。

而且隨着時間推移,張遼在朝堂和地方的影響力和根基越來越深,董承心中就越是恐懼,直到月前宮中傳來消息,他的女兒董貴人懷孕,而皇后伏壽至今沒有動靜,董承才突然卸下了心頭的大山,底氣一下子足了起來。

他幾乎是欣喜若狂,徹夜難眠,當即與種輯等人暗謀拉攏朝臣,否則再過一半年,他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反抗張遼的勇氣。

天子有後乃國之大事,更是新一輪權力爭鋒的啓端,朝臣心思浮動,而董承已經趁機又拉攏了不少朝臣。

此時的董承就在與心腹謀劃奪取一些重要官位,他如今也看明白了,只要張遼不想與天子劉協決裂,他就是安全的。

而經過這兩年的幾次挑釁和暗裡觀察,董承對張遼也有了一定的瞭解,他發現張遼雖然高居朝堂,但本質並非董卓那種貪權暴橫之輩,也不是朝堂弄權的陰險之人,而是將大多的精力放在民生之上,爲此損害了很多世家的利益,得罪了不少人,這也是董承能夠拉攏到不少朝臣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董承發現張遼直至目前並無篡逆之心,他所用荀彧等親信皆是所謂的忠貞之士,董承對此不以爲然,但如此的張遼確實能讓他稍稍寬心。

“將軍,而今我等當趁勢取重職,不可遲疑!”

堂中叫得最響的是種輯,神情慷慨激昂,此人心胸狹小,雖有一些才能,卻常公器私用,心性不正,這兩年董承舉薦了他幾次,尚書檯都沒有通過,因而種輯心中最恨張遼。

“該取何職?”董承撫須而問。

“必先取兵權!”種輯大聲道:“司隸校尉、衛尉、城門校尉、北軍五校、執金吾、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此必取也!得之可圖張遼!”

董承不以爲然:“此皆重職,張遼如何肯相讓?”

種輯大笑道:“將軍假天子之威,於朝堂之上爭官職,此爲天子爭利也,何足懼哉!”

一旁吳碩開口道:“種議郎所言諸職,朝堂之上將軍皆爭之,張遼豈能盡駁之,得一二則可聚人心,削張遼之勢。”

董承神情一振:“此法妙哉!正當如此行事!”

底下衆人也振奮起來,七嘴八舌議論紛紛,已經在各自謀算該取何職。

董承看過衆人,卻見其中一個青衣文士冷笑不語,他神情微變,此人是半年前投靠於他,姓立名延,魯人,性情孤高,不求官職,但計謀頗多,於董承應對張遼手下皇甫酈等官吏時多有建功,董承不喜立延的性子,但吃了幾次虧後,對立延的計策和建議非常重視。

此時他雖然被立延的神情掃了興,但還是強忍着不悅,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姿態,沉聲道:“立先生可有高論?”

堂中一下子靜了下來,種輯等人看向冷笑的立延,紛紛冷笑。

立延嗤笑一聲,道:“吾有一言相問,張遼可會讓將軍得司隸校尉、虎賁中郎將之職?”

董承默然,對於種輯提出的許多官職,有一些是可以謀取的,但有一些是根本沒有任何希望的,如監察百官的司隸校尉、護衛朝堂的虎賁中郎將是根本沒有希望得到的,面對立延的問題,他只能搖頭:“難。”

立延又問:“若得其他官職,可能與張遼對抗?”

董承面色難看,卻難以否認:“不能。”

種輯大聲道:“便是不能,也能壯大我等實力,徐徐圖之。”

立延冷笑道:“汝等謂張遼愚蠢乎?取此等官職,只會令其心生警惕耳!他若強行殺人,誰能阻之?”

董承面色立變,立延的話猶如一盆涼水潑下來,令他暴漲的信心一下子跌沉到低谷。

種輯等人面色也不好看,當即便有人質問道:“難不成我等一事不爲,只坐視張遼壯大乎?”

立延傲然道:“吾自有妙計,卻非爾等能量也!”

種輯等人被他如此恥笑,大爲羞怒,紛紛怒斥之,立延卻是一副全然無視的姿態,只令衆人更是大怒。

“諸君勿怒,”董承沉吟了下,又看向立延:“卻不知先生有何妙計?”

立延掃了衆人一眼:“人多耳雜,不便言爾。”

此言一出,種輯等人無不目眥欲裂,只恨不能衝過來將這立延暴打一番。

董承見勢不對,只能草草結束議事,令衆人退下。

不多時,後堂之中,董承召來立延一人密議,他雖然更信任種輯等人,但立延的謀略無疑是遠超諸人的,而且立延越是孤立自傲,他反而越是信任,這樣的人很難說是別人派來的奸細。

“還請先生賜教,如此應對張遼?”

此時董承的姿態擺的很低。

看到董承這番姿態,立延也不擺譜了,搖着手中扇子道:“不知將軍可曾聽過一句話,將欲敗之,必姑輔之。”

董承忙作禮道:“請先生明言。”

“正所謂盛極而衰,榮極則辱,”立延撫須而笑:“張遼位極人臣,更是如此,只要助推他至王莽、董卓、李傕之位,則其亡不遠也!”

董承有些茫然:“先生之意是?”

立延眯着眼睛道:“袁術稱帝,諸人叛之,此朝廷之外也,何況朝廷之內,今將軍可鼓衆臣力推張遼更進一步,或爲相國,如董卓;或爲大司馬,如李傕;甚或封公、加九錫,如王莽;或異姓封王,使建國,則天下必討之!”

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六百八十一章 衝鋒!第二章 左慈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一百三十章 恨之入骨第三百八十七章 伏法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三百零三章 陰謀在繼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定匈奴第八十章 奔襲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百零二章 東進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五百三十八章 八百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圖之謀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六百三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粥棚事件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九十七章 中興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一百零四章 百鼓雷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惡人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七百三十五章 全面追擊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四百九十二章 雷霆橫掃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七百章 回府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二百一十四章 先消敵意第五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四百七十七章 退向山崖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五百零七章 喝!第四十一章 請客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昏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七百三十三章 陳留內外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二百一十九章 唐母第四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七十章 朦朧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安亂(十一)第一百章 再次出擊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四十章 離開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六百二十章 後院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二百八十四章 奪馬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七十章 朦朧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二百七十四章 力擒牽招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
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勢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六百八十一章 衝鋒!第二章 左慈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原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一百三十章 恨之入骨第三百八十七章 伏法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三百零三章 陰謀在繼續第四百六十二章 定匈奴第八十章 奔襲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百零二章 東進第三十四章 吊打第七百一十八章 袁氏兄弟第五百三十八章 八百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圖之謀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門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言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個命令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六百三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粥棚事件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九十七章 中興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一百零四章 百鼓雷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惡人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劫!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七百三十五章 全面追擊第七百零四章 定謀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四百九十二章 雷霆橫掃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六百二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七百章 回府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二百一十四章 先消敵意第五十三章 用人之道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四百七十七章 退向山崖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五百八十七章 馬超來襲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七十七章 霸水慘禍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二百八十三章 兩箭第五百零七章 喝!第四十一章 請客第六百七十四章 黃昏第四章 我的鉤鐮寶刀呢?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七百三十三章 陳留內外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四百八十五章 佈局與離間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儒出計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二百一十九章 唐母第四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七十章 朦朧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安亂(十一)第一百章 再次出擊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四十章 離開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六百二十章 後院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興而回第二百八十四章 奪馬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三百九十四章 射殺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五百八十九章 兇險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七十章 朦朧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二百七十四章 力擒牽招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三百六十八章 臣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