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哈哈哈哈!”

左將軍府中,董承看着回來的立延暢快大笑:“吾得先生,何其幸哉!立先生真吾之子房也!此番先生當居首功。”

立延自在的扇着扇子,悠然道:“將軍過譽,此番張遼出征,正是將軍趁機行事之時,須要好好謀劃。”

董承臉上暢快神情稍斂,眼裡陡然閃過一絲猙獰,森然道:“先生,若張遼離京,此番可能聯絡袁術,前後夾擊,除掉此賊?”

立延沉吟了下,搖頭道:“難,袁術難敵張遼,且張遼出征,必有雄兵在京,將軍若是行險,恐萬劫不復,除非……將軍能策反張遼麾下大將。”

董承失望的搖頭:“張遼所用大將,皆是親信,不易策反,一旦暴露,我等休矣。”

立延笑而不語,眼裡卻閃過鄙夷之色,這董承野心不小,卻無遠見與膽魄,行事瞻前顧後,豈能笑到最後?

“先生,”董承還是不甘的道:“我等費盡心思將張遼調離京城,若只取些許官職,實在心有不甘。”

立延呵呵一笑:“將軍所當謀者自然非止於此。”

董承神情一喜:“還望先生教我。”

立延眯着眼睛道:“張遼難圖,只因他最大的憑仗是兵權,而將軍能與張遼爲敵,最大的憑仗則在於聖眷,將軍只需把握聖眷便可,張遼離京之後,將軍當在聖眷之上更進一步。”

董承若有所思的道:“如何更進一步?”

立延湊到董承耳旁,低聲道:“伏皇后病重已有兩月,若她病亡,貴人有孕,豈非正好封后……”

董承一驚,隨即眼裡露出狂喜之色,忍不住疾步徘徊起來,聲音激動的有些顫抖:“妙!妙!妙!若……他日必以先生爲太子之師……”

立延低聲道:“此事不可張揚,一旦泄露,必招大禍,將軍還是以朝堂爭奪官職爲先,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做的人不知鬼不覺。”

董承忙道:“先生之言極是,吾這邊出府拜訪段煨、曹操、劉備,以示拉攏,以掩衆人耳目。”

立延點頭:“正當如此。”

片刻之後,立延離開了董府。

午後,董承備了禮物,滿面笑容出了府邸,帶着護衛先去拜訪曹操。

左將軍府在上東門外永和裡,曹操如今爲河南尹、前將軍,府邸同樣在上東門外,不過是在步廣裡,相距並不遠。

董承車馬在前,後面跟着十多個護衛和家丁,擡着布帛禮物,一路直奔步廣裡。

道路靠近東市,沿途行人不少,看到董承的車馬紛紛躲避,董承並未在意坐在車上,心中只是盤算着如何讓伏皇后病亡,一想女兒能做皇后,心中興奮難掩,琢磨着只要自己成爲國舅,便不懼張遼,再聯合劉虞、楊彪等名士,未必不能行昔日竇武之事,到時執掌大權,號令天下,不負大丈夫之志。

董承正想到得意之處,突然道旁傳來一聲暴喝:“董賊受死!”

有刺客!

董承心頭剛閃過這個念頭,大驚失色,還來不及反應,左側一根扁擔猛掃過來,他胳膊劇痛之下,一聲慘呼,整個人被掃下了馬車,天旋地轉,跌落在地。

“啊!”

董承渾身痛的連聲慘呼,心中更是驚駭之極,反手去把腰間長劍,身子急忙向後翻滾,倉惶大喊:“護衛!護衛!”

“有刺客!”

“快保護將軍!”

後面十多個護衛這才反應過來,急忙衝上來。

刺客有三人,皆是布衣遊俠打扮,其中兩人拔劍阻攔護衛營救,另一人抄着扁擔朝着董承的雙腿猛砸,一邊操着河北口音大吼:“董承狗賊,還記得十八年前夏明湖畔被爾害死的夏雨荷嗎!”

“什麼夏……啊!啊!”

董承在地上翻滾,剛辯駁了半句,咔嚓,咔嚓兩聲,他的兩條腿骨被打斷,劇烈的疼痛讓他忍不住渾身抽搐,口中厲聲慘嚎。

“俺是夏門,要閹了爾這強搶民女的狗賊!”

抄扁擔的遊俠神情猙獰,砸斷了董承的腿,又拔出腰間匕首,朝董承胯間刺去。

“不要!”董承駭的聲音都變了,雙手慌忙向下面捂去。

就在這時,抵擋護衛的兩個遊俠大喊:“風緊,扯呼!”

那遊俠眼睛一眯,匕首一下子刺在了董承的大腿上,大罵一聲“刺偏了!”,與另外兩個遊俠轉身就跑,轉眼就消失在裡坊之中。

董承的那些護衛這才衝上來,急忙要扶董承,董承右臂受了重擊,雙腿折斷,大腿上更刺了一根匕首,痛的渾身抽搐,他心中又驚又怒,看到三個刺客逃走,耳邊還回蕩着那個夏雨荷,哪還不知道中了算計,氣得一口血噴出,一下子昏了過去。

這一幕發生的極是突然,道旁其他行人慌忙躲避,不過都聽到了那句強搶民女,還有夏雨荷的名字,不由暗中向董承投去鄙夷的眼神。

隨後不久執金吾、雒陽北部尉和司隸先後趕來,到處找尋,刺客卻早已消失不見,永和裡和步廣裡居住的都是官員和貴族,哪能輕易搜尋。

……

步廣裡有一處不大的宅院,偏屋裡,立延赫然就在其中,正恭敬的向一個背影道:“孩兒已按照父親所教,向董承獻計,料張遼不日便會身處風口浪尖,待他離京後,董承便會趁機行事,擾亂雒陽。”

“嗯。”那背影應了一聲。

立延有些興奮的道:“父親神機妙算,張遼早晚必與天子反目,到時主公的機會便來了。”

那背影搖搖頭:“便是我等不出計,張遼也會與天子反目,我等不過是讓一切提前發生,讓他們在需要的時機反目罷了,若再拖下去,主公的機會便不多了。”

立延點點頭,忍不住又問道:“若張遼與天子反目,我等該如何行事?”

那背影沉默片刻,道:“張文遠非比常人,行事常人難料,我等計謀雖出,但成與不成,還看天意。”

立延愕然道:“父親也信天意乎?”

那背影嘆道:“張遼梟雄也,手下能人無數,與他爭鬥,只能半賴人謀,半看天意。”

立延聞言有幾分沮喪:“張遼真不可謀乎?”

那背影嘿然道:“倒也未必,他爲權臣,與天子決裂,乃天所註定,這一點張遼豈能不知,未必不會算計天子,到時我等正好順勢而爲,若他弒君,正好行討逆之舉,若他不敢冒大不韙,更是良機,只是張遼兵權太重,若不能在雒陽擁有兵權或策反他手下大將,終是難爲。”

立延有專對之才,先前在董承和劉虞面前所說都是父親教的,他本身的計謀差了許多,此時只能回味着父親的言語,琢磨其中的意味。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敲門聲,隨即一個聲音低聲道:“先生,董承方纔在步廣裡外遇刺,雙腿折斷……”

裡面父子二人身軀一震,那背影連聲詢問:“刺客有幾人?可知爲何行刺?董承隨行護衛多少?刺客可曾逃走?”

外面回道:“刺客三人,因仇行刺,董承護衛十二人,家丁八人,刺客皆已逃走。”

那背影的聲音多了幾分怪異:“董承未死?”

“正是。”

“退下罷。”

“唯。”

外面靜了下來,屋裡立延神情還有些驚疑:“董承怎會在此時遇刺?”

那背影淡淡的道:“是張遼所爲。”

立延驚道:“父親怎能肯定?”

那背影聲音依舊平淡:“刺客能從容逃走,若真是尋仇,董承此時已死。”

“竟是如此!”立延驚聲道:“想不到以張遼的身份,竟能做出如此之事,觀他這兩年所爲,真是不可思議。”

那背影呵呵一笑:“張遼行事,本就隨心難料,常人豈能度之。”

立延哼道:“不如我等將此時宣揚出去……”

那背影搖搖頭:“張遼地位在上,名聲在外,便是說出去,也無人會信,反倒自招麻煩,這纔是他的高明之處,此番董承行事受阻,先前所謀已若三分……”

立延愕然無語,他們謀劃了那麼多,張遼隨便出一手,他們的計謀就弱了三分?可是想想可不就是如此……他心中一時驚異莫名。

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二百四十八章 送行第二十五章 欺侮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計第三百三十九章 魄力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四百五十七章 貴人庭會第三百九十一章 四箭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面受阻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三百八十一章 蛛絲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四百七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十五章 厚黑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護府第五百三十七章 請求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七百二十一章 仙長與書信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一百九十七章 說服徐榮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好!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三十七章 無恥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六百六十八章 曹操的強勢第七十二章 初平元年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二十五章 欺侮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備離開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年三十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辱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六百九十九章 接見第八十章 奔襲第四十三章 蘇嫿第一百四十六章 惡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八十一章 坑了誰來?第二百零三章 孔伷出策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入流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三百三十章 陳說利害第五章 營房外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五百三十八章 八百第三百章 使君上任(九)第二百八十四章 奪馬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接見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四百七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糧
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甫酈的求助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二百四十八章 送行第二十五章 欺侮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計第三百三十九章 魄力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二百九十五章 使君上任(四)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四百五十七章 貴人庭會第三百九十一章 四箭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面受阻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二百五十一章 無題第三百八十一章 蛛絲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四百七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十五章 厚黑第六百六十五章 橋瑁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域都護府第五百三十七章 請求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七百二十一章 仙長與書信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第三百一十二章 解縣第一百九十七章 說服徐榮第五百五十六章 蝗災來襲第四百六十五章 第三次召集令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好!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對第三十七章 無恥第三百八十章 徵辟與查察第六百六十八章 曹操的強勢第七十二章 初平元年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二十五章 欺侮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一百三十六章 準備離開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年三十第五百一十八章 災害來臨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幷州之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一百一十七章 折辱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六百九十九章 接見第八十章 奔襲第四十三章 蘇嫿第一百四十六章 惡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糧草問題第八十一章 坑了誰來?第二百零三章 孔伷出策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入流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五百四十七章 呂布的守望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三百六十章 再抱一個?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三百三十章 陳說利害第五章 營房外第五百四十六章 曹操出兵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第六十五章 起風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五百七十四章 亂戰始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第四十四章 客來第三百七十六章 譭譽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二百四十五章 損策詐敵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一百九十八章 戰前謀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典韋第五百三十八章 八百第三百章 使君上任(九)第二百八十四章 奪馬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接見第五十五章 師父,請受弟子一拜!第三百七十七章 探監第六百四十二章 夤夜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四百七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