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坦然

黃昏之時,平時冷冷清清的張家院子一下子熱鬧起來,不說那二十多個護衛,單隻唐婉、蔡琰等女子加上一衆胡姬女衛,就有近三十人,而且這些女子個個都是絕色,尤其是唐婉、蔡琰幾女,舉手投足都優雅有禮,大家風範,令一向爽朗的李蘭也有些侷促起來。

好在院子還不小,只是臥室、牀榻和被褥卻不多,好在主簿田儀早有安排,他領着一衆護衛將剛採辦來的牀榻安置好,而後就是一衆胡姬女衛佈置牀榻了,她們個個身手伶俐,做飯的做飯,佈置的佈置,令自認手腳麻利的李蘭也自愧不如。

張母對滿院子的鶯鶯燕燕看的眼花,趁着李蘭帶唐婉衆女佈置臥室的空當,忙將兒子拉到一旁:“小二啊,這……哪來的這麼多女郎,姎看她們都是知書達理,必是出身大家,你……你不會是搶回來的吧?”

張遼聞言,不禁大樂:“不錯,都是搶回來的。”

看到母親神情大變的樣子,他忙又道:“阿母,放心,你看她們歡喜的模樣,像是搶回來的嗎?”

張母想了想唐婉幾女方纔見她恭敬和親近的樣子,搖了搖頭,神情鬆了下來,道:“這就好,小二,咱老張家的人可不能做傷天害理的事。”

張遼道:“這點母親儘可放心,兒的秉性你還不知道,從小就是個老實的大好人。”

張母被他逗得一樂,手指點了下他的額頭:“小時候是老實,出門的時候也老實,可是這一趟出去,就帶回來這麼多兒媳婦,還算老實嗎?”

張遼笑道:“這麼多兒媳,阿母莫非不喜歡嗎?”

“自然喜歡,她們個個知書達理,阿母喜歡的很,也能給我張家多添丁,只是,”張母有些擔憂的道:“她們看起來出身都很好,還有那麼多婢女,我兒就是做了六百石的縣令,怕也養不起啊,將來有個十幾個孫兒孫女,就更難了。”

正喝着水的張遼一口水噴出,不由大笑。

這時李蘭和唐婉、蔡琰嫋娜而來,看到張遼大笑的樣子,李蘭好奇的道:“小叔,什麼事這般高興?”

張遼咳了兩聲,喘過氣來,笑道:“回到家裡,又帶了這麼多媳婦,怎能不高興?”

李蘭白了他一眼:“這離家一趟,回來就變得貧嘴了。”

張遼這才笑道:“阿母在勸導我,好好做事,多賺些錢糧,否則這麼多兒媳,再加上一打子孫兒孫女,養不起都跑了,那我可要哭天搶地了。”

唐婉和蔡琰不由白了他一眼,又看到張母有些不好意思,上前拉住她的手,唐婉道:“阿姑,妾等跟隨夫君,富貴貧賤,生死相隨,再說夫君很有本事的,我們也會打點好家裡。”

張母看她認真的樣子,寬慰的點了點頭。

蔡琰笑道:“阿姑,不說夫君,單隻蘇姊姊的嫁妝,就足以令家中幾世不愁了。”

李蘭愕然道:“是蘇嫿弟妹麼?她的嫁妝那麼多?”

張遼笑道:“嫿兒出身西域大家,又擅長經營,我初見她時,她在雒陽開着最大的酒家,單隻頭上戴的明珠,就價值千萬錢。”

李蘭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千萬錢?”

張母也不由吃驚。

張遼又笑道:“所以阿母儘可放心,便是孩兒每天在家遊手好閒,也是吃喝不愁。”

張母忍不住又點了下兒子的額頭,隨後又問起了董白,她最瞭解兒子,自然不相信兒子又一個十多歲大的女兒,一旁李蘭也豎起了耳朵。

看到母親詢問,張遼嘆了口氣,大致的說了董卓的事,張母聽得不由落淚,嘆道:“兒哪,你做的很對,董卓雖惡,但他總算於你有恩,阿白更是幾次救你,你做的很好,姎認了阿白這個孫女,就像親孫女一樣。”

張遼點了點頭,又說了尹月和何晏的事,何晏還小,此次自然也帶回來了,只是尹月擔憂張母不喜歡,只能暫時讓小翠照看。

張遼卻瞭解母親善良的性格,果然張母聽了,正色道:“很好,我兒做的很好,姎自小也沒白教你,有恩必報,大將軍於你有恩,你照顧他後人,理所當然,便要當親子一般對待,更不要欺負月兒,你可曾強迫她?”

張遼忍不住摸了摸鼻子:“難道在阿母的眼裡,孩兒就這麼沒品?”

李蘭幾女不由咯咯直笑。

張母又道:“快叫月兒將那孩兒帶過來,姎要好好看看。”

唐婉當即去尋偷偷去看兒子的尹月。

張遼遲疑了下,又給母親說了唐婉的事,畢竟唐婉是正妻,而這事遲早也瞞不住,索性先說了。

張母和李蘭聽到唐婉曾經竟然是貴人,預備的大漢皇后,不由大驚失色,這般尊貴的身份,以張遼的地位,是如何也不可能娶爲正妻的,駭然之下,忙詢問張遼情由。

張遼細細說了當初被董卓逼迫,還有唐婉爲了保護家人不得不屈從,後來二人生了感情,幾番離別,她爲了自己的清白,犯險深入關東軍中之事。

張母聽了,沉默良久,才道:“真吾媳也,只是她身份尊貴,你怕要承受不少指責。”

張遼笑道:“她是我老張家的兒媳,誰也改變不了,誰敢多言,揍一頓便是。”

不想張母聽了,卻大是贊同:“好,我兒敢擔當,卻是大好,婉兒嫁與我兒,她揹負的更多,我兒正當護在前面,我老張家的人不惹事,卻也不怕事。”

蔡琰看着張母,明眸中流露出讚許和敬佩之色:“昔日妾只敬夫君有英雄之氣,今日才知皆是阿姑教誨,阿姑真是巾幗不讓鬚眉。”

“好一個巾幗不讓鬚眉。”李蘭不由嘖嘖道:“蔡妹妹說的真好。”

張遼大笑:“昭姬可是蔡中郎最新愛的女兒,詩書傳家,琴書雙絕,我可是好不容易纔半搶過來的。”

蔡琰忍不住嗔怪的白了他一眼。

張母卻肅然道:“可是蔡伯喈先生乎?”

張遼不由奇道:“阿母聽過蔡老大人的名字?”

“蔡先生名滿四海,豈能不知,”張母道:“當初他被奸宦陷害,流放我們幷州朔方郡,路過馬邑時,我與汝父因汝自幼聰慧,便帶着汝前去觀看,只想着看你能不能有幸拜在蔡先生門下,可惜人太多,不能近前,記得當時,我還見到蔡先生身邊有一個小女孩,不過四五歲,就奔波千里,真是可憐……”

張母說到這裡,不由驚異的看向蔡琰:“莫不是……”

蔡琰眼眶微紅:“正是妾身。”

張母不由拉過她:“也是個可憐的孩子,沒想到如今竟出落的這般美麗,跟了我兒,卻是受委屈了。”

張遼忍不住摸了摸鼻子,這到底是不是親孃,不過他沒有反駁,母親說的還真不錯,蔡琰與自己做妾,的確是大委屈。

蔡琰母親早逝,看到張母這般憐愛她,又有昔日的一面之緣,不由心生孺慕,輕輕抱住了張母的手,眼睛溼潤。

張遼看到母親對蔡琰頗是心疼和喜歡,心中一動,沉吟道:“阿母,明日,孩兒想帶着婉兒、昭姬、月兒、嫿兒一起去拜祠堂。”

張母還沒有開口,蔡琰嬌軀一顫,看向張遼,咬牙道:“夫君,不必這樣的,不必爲了妾等違了禮法。”

從禮法上講,只有正妻入門後能拜祠堂,妾是不能的,此時雖然還沒有宋明以後那麼嚴厲,但也算是被世人認同了。

蔡琰自然知道張遼的心意,但她卻不願張遼爲了她們違背了禮制,遭受其他人指責。

不想張遼還沒開口,張母便道:“便依我兒所言罷,我張家之事,自然由我們做主,誰能管的?汝四人雖有嫡庶之分,但我兒皆要善待,衆人齊家,家方興。”

他們久在邊地,同樣沒有那些世家那麼多規矩和級別,時時處於艱難之中,總是人情味更重一些。

“嗯……”蔡琰看到張母做了決定,便不再反駁,心中卻大是感激。

事實上對於妻妾之分,張遼並不想完全改變,這種嫡庶之分雖然不人性,但卻能維繫家內秩序,不至於造成兩頭大、激烈爭鬥的情況。

但張遼卻想在嫡妻制度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改善妾的地位,秩序需要,人性和人情也要兼顧。

張遼也知道,這種改變與禮法衝突,縱然他將來執掌天下權柄,也必然會遭到抵制,不過他卻可以採取一些適中的辦法,比如說確立平妻和小妻的地位,不如嫡妻,卻比妾高,不至於像奴婢一般的地位。

這時,張母卻又笑道:“當初姎去看蔡先生時,非止姎見過昭姬,便是我兒那次也跟隨,只是當時年幼,多半怕是忘了。”

張遼一怔,這才從記憶中想起,似乎還真有這回事。

他不由看了一眼蔡琰,感慨道:“千里姻緣一線牽,想不到你我十幾年前就有緣見過,如今成了一家人,真是緣分。”

蔡琰看了一眼他,想起張遼小時候竟然見過自己,想起緣分二字,心中無限歡喜。

當夜,幾女陪着張母說話,而張遼則與兄長張泛敘舊,至於從弟張健,卻是拜過張母后,便回了自己家中去看父母。

兄弟二人一番敘舊,張泛終是忍不住問道:“文遠,你現在到底是什麼官職?竟然有這麼多護衛跟隨,還有馬匹、車輛,那麼多布帛和錢財。”

張遼呵呵一笑:“幷州牧。”

“幷州牧?”張泛有些摸不着頭腦,他與弟弟張遼不同,只是粗識文字,對官職也不甚瞭解,他聽過幷州刺史,卻沒聽過幷州牧,畢竟州牧制度斷了很多年,直到近幾年再再起啓用,他們這些邊地百姓還真不知道。

張泛沒聽過幷州牧,便以爲幷州牧是個不起眼的小官,當即不再多問,怕弟弟丟了面子,當即轉了話題,頗有幾分興奮的道:“文遠,還記得當初丁使君手下的高順嗎?”

“嗯,我與他是至交。”張遼點了點頭。

張泛喜道:“如此就好,高順如今貴爲將軍,聽說領了兩萬多兵馬,連使君見了他都要客客氣氣,你可要多與他走動。”

“嗯,經常走動。”張遼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五百三十章 對戰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糧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十一章 堅定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六百三十三章 雒陽暗流第三十章 暴怒第六百一十章 短歌行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四十六章 拉近第四百五十七章 貴人庭會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六百二十一章 病由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五百三十七章 請求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十二章 戰!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胡騎下潁川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動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八十章 奔襲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三百八十四章 貂蟬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五百九十三章 河東風物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六百五十二章 退走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六百一十章 短歌行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釋鮑信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子來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好!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追至第三百一十一章 謠言第六百八十一章 衝鋒!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三百七十章 狠辣的算計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四百零六章 牛輔遭劫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行動第七百零五章 定製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二百五十七章 僞作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
第三百六十三章 巡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選擇第五百三十章 對戰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糧第二百三十二章 效命第十一章 堅定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四百五十章 休屠各覆沒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六百三十三章 雒陽暗流第三十章 暴怒第六百一十章 短歌行第三百四十九章 常山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四十六章 拉近第四百五十七章 貴人庭會第五百八十三章 同盟第六百二十一章 病由第二百二十九章 跑錯了地方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五百三十七章 請求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十二章 戰!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胡騎下潁川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動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八十章 奔襲第二十六章 震懾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三百八十四章 貂蟬第六百章 南下雒陽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五百九十三章 河東風物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六百五十二章 退走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七百一十七章 田豐之難第五百八十五章 高順趕至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四百二十章 長安亂(十三)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惡風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十章 騷包且慢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六百六十一章 城頭吐血第六百一十章 短歌行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七十四章 真正目標第九十八章 天子劍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四百四十章 匈奴、鮮卑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六百二十三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釋鮑信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子來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好!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追至第三百一十一章 謠言第六百八十一章 衝鋒!第六十章 賈狐狸第三百七十章 狠辣的算計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環計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退卻第四百零六章 牛輔遭劫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二十三章 秋風掃落葉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行動第七百零五章 定製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科舉第二百五十七章 僞作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庭覆滅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