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伏法

屋子裡的陰沉老者赫然正是曾經的三公,如今的尚書丁宮,真正的“擁立從龍舊臣”!

他盯着衝開門大步進來的張遼,面色陰沉,眼神怨毒。

張遼帶着史阿和兩個護衛,看着這個相貌頗有幾分儒雅的陰沉傢伙,搖了搖頭:“丁尚書,未曾想朝廷中臺竟隱匿了這麼一隻蛇蠍,枉汝曾爲三公,卻不修德行,造下慘絕人寰的血案,真是令人髮指!”

丁宮的侄子面色慘白,幾欲昏厥,丁宮卻看着張遼,怨毒的道:“張遼,殺子之仇,不共戴天!”

張遼淡淡一笑,殺子之仇?如他父子這般人渣,再見了還要殺!

他揮揮手:“帶走!”

董卓婢女劫持案還沒有結果,歌舞坊血案的水落石出卻震驚了整個長安城,滿城譁然。

誰也沒想到兇手竟然不是什麼兇徒,而是隱藏在中臺的朝廷大臣,堂堂尚書!

皇宮宣德殿,天子朝臣連同董卓都在,看着下面被張遼捉來的丁宮叔侄,殿上一時之間竟陷入了沉默。

天子與奉車都尉王斌神情憤怒,王允面色難看,他爲尚書令,而兇手是尚書,正在他手下,他面上很難看。

董卓面色也不好看,自丁宮支持他廢帝以來,他一直把丁宮作爲自己的擁護者,如今丁宮竟然算計自己手下張遼和侄子董璜。

廷尉宣璠沉聲問道:“丁尚書,汝堂堂朝廷大員,受天子大恩,卻因何做下此血案?”

丁宮也不辯解,看着張遼,嘶聲道:“張遼惡徒,殺我愛子,此仇不共戴天!吾恨不能食其肉,飲其血!”

衆人齊齊看向張遼。

張遼神情一副愕然,看向丁宮:“賊子何出此言?汝子何人?我自問行的正坐的直,從來不枉害無辜,除非汝子叛在關東賊兵之中,被我誤殺。”

“狡辯!”丁宮大罵道:“吾子堂堂平縣令,卻被汝刺殺,何由不認!”

砰!張遼擡手就是一拳,將丁宮打倒在地:“水可以多喝,話不能亂說!一年之前,吾在軍中平亂,一年至今,吾先爲河東太守,後入朝爲官,汝子一個平縣令,如何殺之?因何殺之!汝行惡事,而今被我所擒,卻要構陷於我,真是惡性不改!”

廷尉宣璠也問道:“正是,汝說張校尉害汝子,可有證據?”

宣璠看了一眼董卓,而後垂目道:“我子爲平縣令,當時中軍校尉與張遼有怨,教我子擒拿張遼家眷,而後被人刺殺,非是張遼,又是何人?”

聽到丁宮竟然說到了董璜算計張遼的內幕,衆人無不一驚,董卓面色極爲難看。

啪!啪!張遼反手就給了丁宮兩巴掌,不知怎的,他打這個蛇蠍傢伙,越打越痛快。

啪!啪!

順手又給了兩耳光。

丁宮怒視張遼,眼裡投射着無盡怨毒。

張遼卻是全然不懼,冷笑一聲:“汝子竟敢暗害我家眷,真是死的太快人心!”

“張遼!”丁宮朝張遼撲過來,嘶聲道:“果然是汝害吾子!”

張遼一腳將他踹到在地,眼中殺氣畢露:“呸!子不教父之過,汝子那般牲口,我若得知他意欲暗害我家眷,早就直接捉住,梟了腦袋,砍爲肉泥,以震懾宵小,又何須刺殺!”

衆朝臣先前還覺得多半是張遼刺殺了丁宮之子,但此時聽張遼如此明目張膽的說法,一時無言,倒覺得不是張遼所爲。

丁宮也一時惑然,但隨即怨恨的道:“無論如何,吾子是因汝而死,汝罪該萬死!”

衆人看到他如此癲狂,不分黑白

,一時也不知說什麼。

“好一個丁宮!好一個尚書!”張遼冷笑道:“汝子來害我,意外而死,反倒怨恨於我,孃的,乃公還沒找你麻煩哩!”

張遼朝着丁宮就是一頓暴打,順手將他那侄子也捎帶上了。

“張校尉,大殿之上,天子當前,不可……”廷尉宣璠話說了一半,就看到國舅奉車都尉王斌也衝了下來,加入了暴打丁宮的行列。

不過片刻,丁宮已是鼻青臉腫,口眼歪斜。

“且住!”董卓一聲沉喝。

張遼這才停了手,拉住了同樣癲狂的王斌,看着丁宮,道:“正是汝這強盜論斷,所以我擔任執金吾,汝造下慘絕人寰的血案來陷害於我,更害了國舅之子,若非司徒之子走得早,恐怕也爲汝所害!是也不是?”

丁宮不言,他那侄子身子卻簌簌發抖,衆人見狀,哪還不知道他們果真是兇手。

王斌目若噴火,天子怒視丁宮,連王允也是神色難看,誠如張遼所說,他的幼子王定也險些被丁宮所害。

丁宮不說話,張遼卻不放過這個陰險的幕後黑手:“血案發生後,汝派人散播我殺人的謠言,鼓動劉囂趁機抓我,又散播司徒之子作僞證的謠言,更將幕後一切證人都指向中軍校尉,陷害於他,恐怕汝謀劃已久,怨恨他指使汝子之事罷。”

丁宮不說話,只是怨毒的看着張遼,張遼也不必他回話,接着道:“而後蒙太師英明,我洗得冤屈,任司隸校尉,但汝算計又來,我在長安,汝不敢妄動,我出長安巡查郡縣,汝卻趁機派人劫掠了司徒送予太師之侍妾,做的天衣無縫,令太師責罰於我失職之罪!”

董卓和王允幾乎同時盯着丁宮,神情憤怒!董卓怒丁宮竟敢劫持他的女人,王允卻驚怒丁宮壞了他的大計!

看丁宮想要辯駁,張遼不給他機會,擡手又是一拳,正打在他嘴巴上,怒斥道:“汝爲大臣,歷經九卿三公,卻如此陰險毒辣,心思歹毒,猶如惡狗,四處狂吠,鬧得人心惶惶,該殺!”

他抱拳看向董卓和天子,道:“臣請誅殺此獠,以謝天下!”

王允第一個開口,厲聲道:“允有不察之罪,此賊該殺!”

王斌緊跟着道:“請陛下誅此賊!”

劉協看向董卓,董卓森然看了丁宮一眼,哼道:“如此大逆之臣,夷滅三族!老夫記得黃門侍郎丁衝也是他族人罷,一併誅殺!”

丁宮身子微微顫抖,他侄子神情絕望。

衆臣無不打了個冷顫,丁宮此番所爲可謂惡毒之極,只是要誅滅三族,卻不知要牽連多少無辜,包括丁衝,素來重德,比之丁宮要強出百倍,如今卻也要受牽連。

只是衆人或是攝於董卓之威,或是顧及天子和王允顏面,或是鄙夷丁宮爲人,或是明哲自保,都沒多說。

張遼卻開口道:“太師,丁宮之惡,可謂極也,水淹火燒、千刀萬剮不足爲過,然則禍不及家人,屬下以爲,不必牽連無辜,只誅殺丁宮及從惡之徒。”

衆人聞言,登時全部看向張遼,他們早從丁宮言辭中看出丁宮最恨張遼,而且張遼也是受害者,沒想到如今竟然又是張遼爲丁宮家眷求情!

此人真是光風霽月的仁義之人!

衆朝臣無不冒出了這個念頭。

董卓也詫異的看了張遼一眼:“汝不恨丁宮?”

“恨!”張遼斬釘截鐵,又道:“卻不恨其無辜家眷。我知太師要爲屬下誅賊,心中感激,但家眷畢竟無罪,此人隱忍之深,其所爲恐家眷亦不知曉。”

董卓聽罷,看了張遼片刻,衆人無不捏了把冷汗,張遼卻神情不變。

良久,董卓大笑:“便依文遠所言,將此賊交與汝任意處置。”

衆人無不鬆了口氣。

張遼看了一眼身側的王斌,道:“國舅受害最深,可與我共誅此賊。”

本是神情哀傷的王斌聞言,身軀微微顫抖,看着張遼,露出感激之色:“多謝張校尉。”

張遼暗歎了口氣,說來這王斌之子也是受了自己的牽連,若非丁宮謀算自己,王端也不至遇害。

人死不能復生,他只能給王斌一個親手報仇的機會。

……

長安東市,無數百姓擁擠着看着遊街示衆而來的囚車。

囚車中正是丁宮,還有數個從犯。

沿途有司隸一路將丁宮惡性昭示於衆,無數百姓對這個歌舞坊血案幕後兇手指罵,有受害者更是衝上來毆打。

張遼沒有阻止,畢竟血案太大,而且很多百姓還以爲是他做的,所以他要帶着丁宮這個真正的兇手遊遍長安城,一來平衆怒,安人心,二來也是爲了洗清自己的名聲。

從上午出發,待遊遍長安城,已是午後,在東市處決。

時辰將近,刑場之上,王斌持刀,張遼在一旁,圍觀衆人一片寂靜。

看着將近奄奄一息的丁宮,他搖了搖頭:“堂堂大臣,也曾爲三公,卻如此害人害己,何苦來哉!”

“赫赫……”丁宮喉嚨裡發出嘶啞的聲音:“張遼……縱然汝假仁假義救吾家眷族人,吾卻不會放過汝,吾計已出,汝遲早身死,赫赫……汝當悔恨莫及!”

丁宮的聲音不小,圍觀衆人都聽到了,感受着這惡徒對張遼的切齒怨恨,無不一驚。

王斌怒斥道:“常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不想此賊如此執迷不悟!”

張遼卻是淡淡的道:“後悔?汝想多了,汝算不算計我,與我救不救汝家眷無干。”

他看向王斌:“國舅,動手罷,可要我助你一力?”

王斌搖搖頭:“我要親自動手!”

他說罷,一咬牙,眼睛一閉,手中刀揮出。

咔嚓。

刀砍進了丁宮脖子一般,被卡住了,丁宮一時難死,面色扭曲,嚇得一衆圍觀百姓驚呼閉目。

鮮血激射了王斌一臉,王斌手腳發軟,再也砍不進去,也拔不出刀。

張遼見狀,一把搶過刀,一揮而過,丁宮人頭落地。

張遼又朝其他監斬司隸喝道:“速速行刑!”

隨着幾把大刀落下,丁宮的幾個走狗也人頭落地。

張遼環顧圍觀的衆百姓,肅聲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令惡徒伏法,使良善安居,此司隸之職也黜惡揚善,望諸位與我共勉之!”

衆百姓看着張遼正氣凜然的模樣,無不心折,大聲附和。

張遼心中卻在想着,從這丁宮的遺言裡可知,他分明還有算計,卻是什麼?

第四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九)第二百九十章 陰險的郭嘉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陣戰第十八章 風物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亂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安亂(十一)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八十七章 王方的報復!第六百二十七章 反對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七十章 朦朧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殺第二百八十九章 地方郡吏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二百零六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一百四十六章 惡人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衝陣第五百七十一章 紛亂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操回師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六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四百二十二章 長安亂(十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接見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衝鋒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圖之謀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轉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六百五十二章 退走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六百九十一章 古怪的劫匪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四百一十章 長安亂(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一百一十六章 奪功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七十二章 初平元年第五百九十九章 詔令下達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五百七十二章 劉協的決定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四百零二章 先謀郿塢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澗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三章 形勢第四百五十七章 貴人庭會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心插柳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
第四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九)第二百九十章 陰險的郭嘉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四百一十二章 長安亂(五)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陣戰第十八章 風物第四百三十六章 回家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亂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安亂(十一)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我兒郎第八十七章 王方的報復!第六百二十七章 反對第三百三十三章 應對第七十章 朦朧第四百一十一章 長安亂(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屠殺第二百八十九章 地方郡吏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戰(一)第二百零六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爲青州牧第六百四十四章 嘆息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一百四十六章 惡人第二百七十章 鬥將(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定音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衝陣第五百七十一章 紛亂第一百三十七章 慘象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背後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操回師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六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四百二十二章 長安亂(十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接見第一百零三章 戰前部署第四百零五章 荀攸之言第六百八十六章 陷陣衝鋒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圖之謀第七百三十章 幕後推手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轉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六百五十二章 退走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六百四十五章 李儒第三百三十五章 招攬田豐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六百零二章 曹家第六百九十一章 古怪的劫匪第一百六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一十五章 坑蒙第四百一十章 長安亂(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一百一十六章 奪功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安亂(十)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宮之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的學術打擊第七十二章 初平元年第五百九十九章 詔令下達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五百七十二章 劉協的決定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一百一十八章 暴打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四百零二章 先謀郿塢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五百八十六章 東澗第二百四十二章 胡騎下潁川(二)第五十六 懷疑與不信第三章 形勢第四百五十七章 貴人庭會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二百零九章 酸棗大戰(一)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心插柳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