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

入夜,兗州東郡東武陽縣一處宅院書房中,燭光畢啵挑動,裡面坐着三人,正在密議,赫然是兗州牧曹操麾下三個從事,陳宮、王楷與許汜,皆是神情嚴肅而凝重。

王楷率先開口:“公臺,汝可曾收到消息,曹孟德兵敗徐州,損兵折將而回?”

陳宮點了點頭:“曹孟德用兵可謂強矣,以弱擊強,陶恭祖不能御,此番是遇到了張遼,張遼驍勇善戰,曹孟德敗於他手,不足爲奇。”

“公臺。”王楷沉聲道:“汝可知兗州諸家對汝已多有不滿?”

陳宮默然。

王楷道:“汝當初與鮑信一力主張迎曹操爲兗州牧,不想他做了兗州牧竟殺害邊文禮,更屠戮滿門,如此暴戾狠毒,令兗州大家與名士大失所望,深惡痛絕,汝與邊文禮爲好友,豈不爲此痛心乎?”

許汜恨聲道:“想當初,曹操困於一隅,何等悽慘落魄,正是公臺與我等迎他爲兗州牧,但此賊做了兗州牧,卻過河拆橋,所用皆曹氏宗族與寒門之人,兗州名士倍出,尤以公臺爲最,而今以公臺迎立之功,反不如區區程昱、戲志才之輩,屈於東武陽,尚有那蠢貨夏侯惇在旁監看,真是令人心寒。”

陳宮閉上眼睛,長嘆:“昔日東有黑山、北有黃巾,侵逼兗州,劉公山不能當,反魯莽戰死,以致兗州危急,吾觀曹孟德善於用兵,又有匡扶之志、雄才偉略,遂說服州府迎他爲兗州牧,以期他安定兗州,他初爲兗州牧,破黑山、收黃巾,倒不負我兗州之望,不想他逐賊之後,不思聯結大家,重用名士,休養生息,治理州郡,先是戕害邊文禮,又討袁術於豫州,伐陶恭祖于徐州,屠戮無數,暴戾猶勝董卓,而連年征戰,兗州亦深受其苦,此皆吾昔日之過也,每思及此,心中未嘗不悔恨痛絕,只怪當初錯看了人,昔日許子將評之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真無差也。”

王楷趁機道:“而今兗州八十縣,皆對曹操窮兵黷武大有怨言,聽聞袁紹幾次逼迫曹操加害張孟卓,曹操此前已殺王公節,兼併其軍,孟卓必然心不自安,如今何不暗結張孟卓,以公臺之智,連郡縣之力,趁着曹操兵敗,兵馬折損,將他趕出兗州!”

陳宮沉吟片刻,搖頭道:“張孟卓雖有名望,用兵實不及曹孟德,結他抗曹,有敗無勝。”

許汜頓足道:“早知如此,先前曹操征伐徐州未曾回師之時,便該行事。”

陳宮搖頭:“莫忘了濟北還有鮑允誠,他素來親曹,有他在,我等難以行事。”

王楷皺眉道:“如此該當如何?”

陳宮閉上眼睛:“且等曹孟德歸來吧,只期他此番遭逢大敗,能一心治理兗州,不負我等之望。”

……

徐州,東海郡郯縣,州牧府中。

“張文遠尚未折返乎?”陶謙已經不知是第幾次詢問了,他的精神比之前些日子要好了許多,曹操的退兵讓險些絕望的他喘了口氣。

一旁治中曹宏忙道:“聽聞張遼殺了笮融,屯兵廣陵,又發徐州之民前往青州,必有所圖,使君不得不防哪。”

“曹治中此言差矣。”別駕糜竺反對道:“曹操攻入徐州,連下十餘城,屠殺百姓無數,曹將軍不能擋,徐州危急,幸得張青州趕來援助,拼死作戰,身受數傷,打敗曹操,才使我徐州免除大難,如此大義之舉,豈有他圖?況笮融棄郡而逃,乃至下邳大禍,又殺害趙元達,劫掠廣陵,此舉與賊寇何異,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曹宏哼道:“便是笮融該殺,也當由使君處置,還輪不到張遼插手。”

糜竺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的陶謙,懇聲道:“使君與笮融是同鄉,若笮融前來,使君必顧念舊情而恕之,如此必然令徐州名士離心,如今張青州動手,正可免使君尷尬處境。”

曹宏還要再說,陶謙擺擺手:“笮融已死,此事不必多議。”

曹宏又道:“使君,聽說正是那張遼救了曹嵩……”

陶謙臉色不虞,拂袖哼道:“說來都是曹豹無能,屢敗於曹操之手,使我爲此下作之事,乃使曹操藉口屠城,勿復再提!”

他轉頭看向糜竺:“子仲,廣陵便由陳元龍任太守罷,汝且再派人去知會張文遠,若是廣陵事了,請來郯城見吾,共議破曹之事。”

糜竺點了點頭,遲疑道:“我聽聞張青州此番去廣陵,是有私事要辦,可能還要呆一些時日。”

曹宏卻疑惑的道:“使君,曹操已經退兵,何須再議?”

陶謙不悅的看了他一眼:“徐州之於曹操,乃必得之地,此番他便是退卻,來日還會再來,豈能不早做防備?”

曹宏不由面紅耳赤。

就在這時,外面有人來報:“使君,平原劉玄德與青州刺史田楷領兵來援。”

陶謙眼睛一亮:“快快有請。”

……

廣陵郡府之中,護衛清洗着血跡,當日被害的郡吏皆已入殮。

張紘到了郡府之後,先去後堂祭拜舉主趙昱,孫策則跟着張遼到了一處偏堂之中,陳登與張紘打了招呼,便去處理事務,至於孫策雖然氣度不凡,但還不入陳登之眼。

張遼與孫策坐下,貂蟬送上酒來,給二人滿上,張遼舉杯致意,笑道:“雒陽一別數載,昔日的少年英雄如今已經加冠成人,真是可喜可賀,回想當日之戰,彷彿猶在眼前,雖說我輩武人,難免馬革裹屍,文臺卻走得早了些,甚爲可惜。”

孫策看着張遼神情不似暗諷,反問了句:“將軍當日與先父爲敵,莫非不曾怨恨先父乎?”

張遼失笑道:“不知伯符可曾怨恨於我?”

孫策搖頭:“彼時各位其主耳,策雖不才,當日與將軍交手,卻也知將軍不同於董卓,亦英雄也,此亦先父之言也。”

“孫伯符果然非是常人,不過英雄之謂過譽了。”張遼搖頭道:“初平元年,關東諸侯十幾路大軍討伐董卓,某獨敬三路,曹孟德、鮑允誠、孫文臺,又以孫文臺爲最,餘者皆是庸碌鬼祟之輩。”

孫策抱拳爲禮道:“多謝將軍讚譽,先父若得知,九泉之下亦足暢懷大笑,只恨劉表小人,伏擊先父,此仇必報!”

張遼沉吟道:“文臺之死,其過非在劉景升,而在袁術,如此英雄人物,卻被袁術呼來喝去,任意驅使,着實委屈,可嘆當今天下世家爲尊,文臺縱爲英雄,也不得不屈居袁術之下,此無奈也。”

孫策眼裡閃過認同之色,道:“實不相瞞,策方從壽春歸來不久,本是向袁術討還父親舊部,以承父業,不想被袁術拒絕,使策去丹陽尋舅父募兵,策本要渡江,卻聽聞曹操進攻徐州,恐母弟有失,遂先回江都。”

“竟是如此。”張遼點了點頭,他本來還詫異孫策怎麼還在廣陵,聽他這麼一說,才知道他已經去見過袁術一次了,他不由嘆道:“可嘆袁術眼拙,伯符如此英才,竟然不能籠絡,反而爲難,真是可笑,若換做我,便是將兵馬歸還再送些又如何,得伯符一人,足勝萬軍。”

第一百五十五章 粥棚事件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行動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九章 呂布到來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擊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五十四章 濮陽之戰第三百四十章 無恥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拐來援軍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一百六十六章 毒蛇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三章 形勢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六百四十九章 香消第六百九十九章 接見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二百九十三章 使君上任(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百九十七章 董卓伏誅(一)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一百一十九章 請罪第五十九章 軍紀第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第六百六十八章 曹操的強勢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目標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招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五百七十二章 劉協的決定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一百六十一章 干連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計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趕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四十一章 請客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亂(七)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三百零八章 上計與賦稅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一百七十章 身影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意人爲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二章 左慈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五百章 子義來歸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
第一百五十五章 粥棚事件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行動第二百三十三章 郭嘉出計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九章 呂布到來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四百六十三章 追擊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五百五十四章 濮陽之戰第三百四十章 無恥第二百七十三章 詐取第六百一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七百一十三章 楊漢詐高幹第四百六十九章 趙雲色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拐來援軍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第五百零四章 太平道第三百八十二章 關東風雲第九十一章 謀臣之助(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一百六十六章 毒蛇第四百七十四章 麴義到來第六百三十二章 直襲壽春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六十四章 分歧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三章 形勢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六百四十九章 香消第六百九十九章 接見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馬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東第二百九十三章 使君上任(二)第六百七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三百九十七章 董卓伏誅(一)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一百一十九章 請罪第五十九章 軍紀第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第六百六十八章 曹操的強勢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韋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圍第五百九十六章 奏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目標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招第五十八章 王方第五百七十二章 劉協的決定第四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三百七十四章 獄外第四百三十七章 門前第一百六十一章 干連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十六計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趕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四十一章 請客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亂(七)第三百二十章 謀奪上黨第一章 西園之夜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三百零八章 上計與賦稅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三百四十一章 追至第一百七十章 身影第四百八十四章 飛燕北來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意人爲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三百六十五章 棒殺第三百九十章 決裂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二章 左慈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五百章 子義來歸第一百八十八章 東路諸侯第八十八章 狠毒第一百八十三章 能不能打大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