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

過了午後,董卓又將張遼召了過去,這次賈詡和李儒都在,卻是商量此次出兵河內的時間和計劃。

河內袁紹和王匡共有兩萬多兵馬,袁紹從渤海郡帶來一萬五千兵馬,而王匡則有四千多兵馬,除此之外還有河西太守崔鈞,不過崔鈞治下的河西郡早已被白波軍佔領,崔鈞攜親信逃了出來,響應袁紹討伐董卓,但他的實際兵馬也只有五六百,在關東諸侯中根本不算什麼。

但即便如此,董卓也無法集中優勢兵力進攻河內,因爲董卓首先要守衛最關鍵的河東郡,他如今的主力都去了河東討伐白波軍,除此之外,還有雒陽其他幾個重要關口需要鎮守。

中郎將段煨在西面陝縣、澠池一帶,保護西退後路。

中郎將徐榮在東面的旋門關,防範張邈等東路諸侯。

中郎將董越與左將軍董旻在南,防衛南部伊闕、廣成、太谷和軒轅四關。

新進的中郎將呂布則坐鎮雒陽,既是防範變故,也是爲董卓的去向打掩護。

因此對於河內之戰,董卓根本調不出多少兵馬,難以與河內的兩萬兵馬正面抗衡,只能採用偷襲戰術。

既然是偷襲,那人數就不能太多,董卓與李儒、賈詡商定後,將出兵數目定爲三千,張遼統領一千五百,王方統領五百,另外董卓親信樊稠統領五百,除此之外,還有呂布麾下的一部幷州兵,由軍司馬高順統領。

餘下的兵馬則需要鎮守小平津,突襲的同時,自然也要防止河內突襲小平津。

三千人馬由張遼節制,但樊稠和王方無疑是董卓制約張遼的手段,防止張遼帶着部隊一去不回,而呂布麾下的高順則是和宋憲、郝萌一起護衛董卓來小平津。當董卓詢問張遼還需要什麼支持時,張遼立刻討要了高順協同作戰。

出兵時間、兵力和作戰方案確定後,董卓立刻傳令駐守在孟津的胡軫和李肅大張旗鼓,做出進攻河內的姿態,而西面的平陰縣守軍也做出進攻姿態,吸引袁紹和王匡的注意力,聲東擊西。

自正月十三也就是當天下午開始,孟津和平陰均是旗鼓喧天,一副隨時進攻河內的架勢。

孟津在小平津東面十五里處,正對河內郡的河陽縣東部與溫縣交界之處,那裡駐守着袁紹的一萬五千多兵馬。

平陰縣則在小平津以西二十里處,正對河陽縣西部與軹縣交界之處的青風嶺渡口,青風嶺渡口既是河內郡直通往平陰的渡口,同時也是從河內郡斜通往小平津的渡口,王匡在此佈置了一千多兵馬,其餘四千留在河陽縣城,與溫縣的袁紹互相策應。

不過董卓在平陰縣搞出大動作後,王匡當日便在青風嶺渡口增加了兩千人馬,合共三千兵馬,其中更有王匡從泰山招募的五百個精銳弓箭手。

正月十三黃昏,張遼準備出發,出發前賈詡將他叫過去,囑咐了一些細節,不過在張遼離開大帳時,賈詡淡淡的說了句:“此番出戰,若是遭逢不順,只需堅持一日便可,孟津若勝,相國多半也不會責罰你。”

張遼身子陡然一僵,愣了片刻,回身向賈詡深深一禮,大步出了大帳。

他聽出了賈詡的話外之意,只覺心頭一股寒意涌起。

此戰之前,董卓在孟津和平陰大張旗鼓爲他打掩護,張遼原本還心中頗爲感念,但賈詡一番話卻潑了他一頭冷水!

孟津若勝,相國多半也不會責罰你……這句話彷彿是安慰,但張遼熟悉賈詡,知道他從來都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絕不會安慰自己。

這句話分明是表明了一個意思,孟津方面纔是董卓期待的主戰場!

他張遼這三千人才是真正迷惑敵人的棋子!

****的董卓!混賬李儒!

看來自己還是嫩了點,只想着打仗了。

……

在黃昏時最黑的一刻,張遼、樊稠、王方、高順帶着三千兵馬迅速通過冰面渡過黃河,當天空一輪明月升起來的時候,他們已經到了河對岸的青風嶺腳下。

黃河從陝縣茅津渡以下到平陰縣一段是峽谷,河道穿行於中條山和崤山之間,便是冰封也無法渡過。

但過了平陰縣之後,兩岸便略微平緩了,邙山和對岸的青風嶺都不算太高,如今大河冰封,這一段渡口的要塞作用已經不是那麼明顯,只要從冰面抵達青風嶺腳下,便可以尋小路上去。

當然,這種小路並不多,需要極爲熟悉路途的人才能尋到。

而張遼當初就是在河內郡招募的士兵,他走過河內郡大多地方,自然對河內郡很是熟悉,而他手下的很多河內本地士兵,對河內就更是熟悉了。

因此張遼在河內作戰,優勢很大,這也是他敢於三千兵馬就出兵河內的一個重要依仗。

蔣奇一行在前面領路,部隊在月色下迅速翻過青風嶺,不到一個時辰便進入了河內郡,一路上大部分士兵都靜悄悄的,張遼和高順都領兵極嚴,王方手下的羌胡兵也被張遼操練出來了,唯一騷動和抱怨的反而是樊稠的五百羌胡兵,董卓自認最精銳的嫡系。

進入河內郡,張遼便迅速領着兵馬向西開進,迂迴去抄王匡在青風嶺渡口守軍的後路。

距離上一次下雪並沒有多久,路面上還有不少積雪和暗冰,並不適合騎兵奔襲,所以他們靠的就是徒步行軍。張遼這一段時間頂風冒雪的訓練顯然起了作用,這些新兵的耐力都不錯。

除此之外,張遼還有一個最大的依仗,就是夜戰!

他這三個月中,不斷訓練士兵的夜戰能力,如今他手下將士最擅長的恐怕就是夜戰,這也是他敢於以三千士兵突襲河內的關鍵,更是要選擇夜間突襲的原因。

他在剛抵達小平津時就分析過自己的優劣,他起步太晚,留給他訓練士兵的時間不多,與關東諸侯的兵馬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優勢,那麼在如何佔據優勢呢?他早就有想法,選擇的就是夜戰。

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二百五十章 劉表下荊州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還要送兵馬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轉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七百八十章 趕至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郭追至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七百零五章 定製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十一章 堅定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五百零八章 怒斥!第五百九十四章 商議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二百零五章 逼迫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關平第五百九十二章 北渡第四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九)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職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安亂(十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三百六十一章 目標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三百一十六章 水落石出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二百九十章 陰險的郭嘉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五百零三章 分合亂世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退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七百零八章 衆女至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挖我也挖第十八章 風物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十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第四百二十三章 長安亂(十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四十三章 蘇嫿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馬行空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第二百七十七章 馬蜂窩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黨易主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圖之謀第七十七章 得手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郭追至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
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使節第六十八章 託付第二百五十章 劉表下荊州第三百九十九章 董卓伏誅(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還要送兵馬第一百四十八章 停留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一百三十五章 遷都之始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六百九十六章 誤會第二百四十三章 救難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轉第五百三十三章 破曹第二百五十二章 挑釁第三十五章 敘舊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門女婿第七百八十章 趕至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郭追至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第三百五十一章 長安秋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四百四十六章 兵臨馬邑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房(二)第七百零五章 定製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一百六十三章 災難第七十六章 突襲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十一章 堅定第一百四十二章 遊俠第五百六十章 張黃北來第五百零八章 怒斥!第五百九十四章 商議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二百零五章 逼迫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關平第五百九十二章 北渡第四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九)第二百七十八章 撥馬便跑第八章 步步緊逼第四百八十三章 初平四年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職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安亂(十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八十五章 哭哭笑笑第三百六十一章 目標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六百四十章 雷聲第三百一十六章 水落石出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子駕崩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二百九十章 陰險的郭嘉第六百五十章 耳光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五百零三章 分合亂世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退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堂祭酒第七百零八章 衆女至第二百三十七章 調動第五百九十五章 可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劉璋第六百二十九章 你挖我也挖第十八章 風物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應對第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亂(十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北上幷州第二百零七章 突圍第四百二十三章 長安亂(十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四十三章 蘇嫿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嘯!第四百七十五章 填河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馬行空第一百二十七章 哭泣第二百七十七章 馬蜂窩第二百六十章 戰孫堅第三百零二章 伏虎太守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黨易主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嫁禍第六百八十八章 城門樓上第七十三章 兵出小平津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四百三十一章 開府第三百九十八章 董卓伏誅(二)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羅的哭訴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圖之謀第七十七章 得手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郭追至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六百六十六章 虛虛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