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選擇

雒陽,光祿勳府。

吳碩離開後,劉備手執詔書,神情複雜。

不多時,關羽、張飛大步進來,齊齊抱拳:“大哥。”

劉備點了點頭,示意二人坐下。

關羽發現劉備少有的神情不定,當即沉聲問道:“大哥,如此急忙召喚,不知有何要事?”

劉備沒有說話,而是將手中詔書遞給了關羽,張飛也湊過來閱看。

這一看,二人登時面色大變。

張飛眼睛一瞪,怒聲道:“這賊皇帝,竟敢害四弟!”

關羽面色轉爲冷肅,丹鳳眼中蘊含着不敢置信之色,更有幾分怒意,哼了聲:“昏君!四弟在外爲大漢平亂,天子卻背後加害,實令人心寒!”

他二人雖然皆是驕傲之人,不易結交朋友,但對張遼這個四弟還沒得說,論武力,張遼不差於他們,論戰績,張遼更是從一個小小的軍侯擢拔爲當朝大將軍,平定數州之地,剿滅白波、黑山、匈奴,擊退羌胡,讓奔波了十餘年還是一事無成的他們望塵莫及。

而且在這兩年之間,他們更是親眼看到了這個四弟在執政方面的能力,張飛敬君子,張遼在治學上的成就令天下讀書人敬仰和尊崇,除了大興學堂、印刷書籍外,他書寫了三字經和千字文作爲啓蒙,成爲無數孩童口中朗朗讀物,科舉制更是開創先河。關羽愛下人,而張遼的執政重心就在民生,衣、食、住、行均有創新,成爲很多行業供奉的祖師,令關羽佩服。

更不必說,張遼對他們三兄弟很不錯,他們到了雒陽後,劉備先後擔任左將軍、後將軍,位在九卿之上,與此同時又擔任光祿勳,九卿中最有實權的職位之一,掌宿衛宮殿門戶,總管各種郎官,下屬極爲龐大,有光祿勳丞、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奉車都尉、駙馬都尉、騎都尉、光祿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諫議大夫、議郎、謁者僕射,權勢極重。關羽也不差,擔任虎賁中郎將,這曾是袁紹、袁術兄弟先後擔任的重職,張飛更是擔任司隸校尉,號稱臥虎的雄職。

他們三兄弟的權力比董承那個有名無實的左將軍還要大,這對一直碌碌奔波的三兄弟可謂青雲直上,令無數人豔羨。

何況張遼對當今天子也極爲尊奉,不曾有絲毫逾矩,讓他們更是敬重,是以此時聽聞天子居然要奪取張遼權柄,關羽和張飛都極爲憤怒。

“大哥!”張飛大聲道:“不如我兄弟衝進宮中,殺了昏君……”

“三弟!不可妄言!”劉備面色大變,厲聲喝斥。

他急忙起身,開門查看了外面,又關上門,看着張飛,不悅的道:“我兄弟起兵,本爲匡扶漢室,伸大義於天下,今三弟何出此大逆之言?若爲他人聽聞,頃刻就是大禍。”

張飛反問道:“難不成我兄弟要與那皇帝一般迫害四弟?我卻是做不到!”

關羽亦是面色堅定的點了點頭。

劉備眼神微微低垂,嘆道:“自然不能害四弟,奈何詔書亦難違背……”

關羽抓着長鬚,擰起濃眉,想了想,道:“大哥,汝爲光祿勳,位列九卿,翼德爲司隸校尉,亦是重職,不若我兄弟向天子進言,請天子收回成命,勿要陷害忠良,自毀社稷。”

劉備嘆了口氣,搖頭道:“進言也無用,文遠權柄太重,此君主大忌,禍亂遲早會有,難以阻擋。”

劉備的眼光自然不差,曹操能看出來的,他也能看出來,天子劉協非是甘心做傀儡的君主,他與張遼的鬥爭遲早會激烈得難以收拾。

關羽哼道:“若是天子不聽忠言,我兄弟自掛印離去便是。”

漢時天子的權柄還沒有後世明清那麼大,沒有什麼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規矩,許多大儒名士都以不應朝臣徵辟爲貴,何況關羽出身草莽,雖然心懷忠義,但也不是那麼死板。

聽了關羽的話,劉備看了他一眼,沉吟不語。

“這也不行,那也不成,卻又該如何?”張飛急躁了,憤怒的在屋裡徘徊着,踏得地面通通作響:“就聽二哥的,不如我兄弟就此離去,也免得受那些奸臣昏君的氣!到了關東,再起兵馬……”

劉備擺手阻止張飛,聲音肅然:“大逆之事,斷不可爲!”

“然則如何?”

張飛忍不住再次發問。

劉備看了二人一眼,沉聲道:“陛下要削大將軍之權,董承等人必在其中作祟,當此之時,我兄弟非但不可離開京師,反而要緊握兵權,才能爲文遠爭取一線生機,若是我等離去,任由董承等人肆意妄爲,文遠的親眷,還有那些忠臣義士必受迫害,此方爲不義也。”

關羽和張飛都看向劉備,張飛喜道:“莫非大哥要舉兵滅了董承?如此正好。”

劉備仍然搖搖頭:“董承身後乃陛下也,當此之時,我等只能順應陛下詔令,助陛下掌控宮禁與京師,更能制衡董承,若他要害文遠,我等有兵權在手,便可與之相抗。”

張飛眉頭一鬆:“如此甚好,若董承爲害,俺一矛刺死他!”

關羽沉默了下,突然又問道:“董承乃國舅也,而今董貴人懷了龍種,他聖眷正隆,恐陛下偏倚於他,再如對付四弟一般奪我等兵權。”

劉備目光中透着堅決:“若果真如此,我兄弟離開京師便是。”

關羽丹鳳眼微眯,道:“可暗中先送信與四弟。”

劉備嘆道:“來不及了,黃昏詔書方下,今夜便要行動,更不知四弟如今身在何處。”

關羽沉聲道:“四弟在外不能收信,我等卻要護好他的家眷。”

劉備一愣,他對家眷的護持從來都是滯後的,此時聽關羽提起,想了想,點頭道:“不錯,不過須要暗中行事,勿要令人發覺。”

不多時,關羽和張飛迅速離開,去安頓一切,準備應對這場即將來臨的暴風雨。

二人離開後,劉備坐在那裡,久久沉默,時近黃昏,在陰影中他的神情讓人難以琢磨。

關羽回到府中,立時吩咐長子關平暗中帶親信隨時候命,準備在夜裡護持張遼家眷,他的丹鳳眼中帶着幾分陰鬱。

天子謀算張遼,兄長劉備明面上選擇了站在天子一方,雖然劉備的理由很有道理,但他心中卻是有幾分不滿的,因爲無論是爲了什麼理由,劉備這個與大將軍情同手足的光祿勳站在天子一邊,對張遼的打擊是最大的,無論從情感上還是名望上。

那些朝臣和百姓會想,連大將軍的兄弟也擁護天子謀算他,那他必然是有問題的,或者至少是無能的……

關羽知道劉備素來心懷大志,這一次對於劉備本身也是一次機會,劉備的選擇究竟有幾分是爲了張遼,他不敢去想。

事實上他先前也沒有多想,但天子詔書下達後,劉備竟然沒想着知會張遼,尤其是沒想着保護張遼的家眷,這讓他心中多了一絲陰影。

他很早以前就考慮過一個問題,四兄弟中,反而是張遼這個四弟權勢最大,他們三個兄長依託在張遼門下,關羽自己曾承受張遼恩義,心中沒什麼意見,張飛性格大大咧咧,也不會多想,但兄長劉備素懷大志,他是否甘心屈居於張遼門下,這個關羽自己也不敢判斷。

如今一場暴風雨要來了,這場暴風雨之後會是什麼結果,關羽心中只有一片痛苦和沉重。

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香消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六章 華雄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箭處處是第二百八十八章 上任前的謀劃第六百五十六章 雲長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三十三章 力可頂牛?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二百零三章 孔伷出策第五章 營房外第十五章 厚黑第三百一十七章 潛心發展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年三十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安亂(十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之計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七十一章 來投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六百九十五章 醒來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六十三章 風雪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三百九十一章 四箭第三百五十三章 危機過第六百三十三章 雒陽暗流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三十三章 力可頂牛?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六百二十七章 反對第三百一十六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五百五十四章 濮陽之戰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見郭嘉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一百三十一章 見面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五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變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六百零五章 建安第四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二百七十一章 明白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六百六十八章 曹操的強勢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
第二百二十八章 郭跑跑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紹找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香消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一百八十一章 偏見入髓第四百零一章 郿塢救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二次討伐董卓第六章 華雄第三百五十四章 執金吾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六百二十六章 臣請罪第四百二十六章 妙計敗敵第五百八十二章 病因第十二章 初見董卓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六百九十三章 瘋狂與屠殺第四十九章 路見第五百六十五章 目標長安第四十二章 胡姬酒家第一百五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箭處處是第二百八十八章 上任前的謀劃第六百五十六章 雲長第一百零一章 臨機應變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虎交鋒虎者勝第三十三章 力可頂牛?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擇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第一百零五章 袁紹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二百二十章 無題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二百零三章 孔伷出策第五章 營房外第十五章 厚黑第三百一十七章 潛心發展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年三十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安亂(十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之計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六百七十章 高幹吐血第七十一章 來投第一百四十九章 蔡琰第六百九十五章 醒來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的敏銳第二百八十章 董卓大敗第二十四章 回到西園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頤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孫堅(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五百五十九章 鬱結第六十三章 風雪第三百三十一章 韓馥的狡猾第五百五十三章 曹操反擊第三百九十一章 四箭第三百五十三章 危機過第六百三十三章 雒陽暗流第六百五十九章 袁術大回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五百一十七章 兗州第三十三章 力可頂牛?第二百一十二章 推動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六百二十七章 反對第三百一十六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四十五章 詐敵於內第七百一十五章 袁紹不聽第五百五十四章 濮陽之戰第七百一十章 惆悵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見郭嘉第七百一十九章 豪雄末路第五百九十章 救駕第三百四十七章 潁川第二十章 路中悍鬼第三百零一章 使君上任(十)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獄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關羽第三百八十五章 怎連環第一百三十一章 見面第五百四十一章 子敬第五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變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詐取第三百零七章 因何而殺第三百一十章 衛仲道第六百零五章 建安第四百四十二章 決定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九十章 謀臣之助第二百七十一章 明白第二百六十六章 抉擇第四百二十四章 搶馬第六百零七章 曹操回京第七十五章 拔除變數第六百六十八章 曹操的強勢第六百一十二章 朝堂第二十二章 乃公華雄第七十八章 意外大收穫第四百二十八章 賈詡之謀第六百九十二章 守候與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