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行動

東漢一朝,最大的邊患是西北的羌胡,魏晉之後,纔是北方的鮮卑與匈奴,而鮮卑與匈奴崛起的時刻就在三國分裂之時。

歷朝歷代,獨漢以強亡,縱觀兩漢四百年,前漢打得匈奴四分五裂,後漢在羌戰中也是勝多敗少,西羌被段熲擊滅,東羌也被打得極爲悽慘,到後來就是涼州的漢人在主導叛亂。

後漢一百多年一來,北方的鮮卑與匈奴一直蟄伏,直到近十多年才露出獠牙,可惜漢已無力應對。黃巾之亂是漢的打擊是毀滅性的,而後董卓的霸權和關東的分裂耗盡了大漢的最後元氣,歷史上袁紹掌控北方後又結好異族,令他們得以進一步深入中原,到了曹操之時,更是置五部匈奴於整個幷州,諸多因素令西北諸族得以趁勢崛起。

不過眼下無論是鮮卑、匈奴還是烏桓,都沒有完全崛起,鮮卑分裂,匈奴各部落也沒有聚合,烏桓被公孫瓚打得擡不起頭來,實力較弱,且被幽州牧劉虞籠絡處理的不錯。

因此,如今正是掐滅鮮卑與匈奴崛起之焰的最好時候,尤其是鮮卑剛開分裂,內鬥嚴重,暫時無心大舉南下,正是解決幷州內部匈奴最佳契機。

所以張遼思索了一夜,還是決定以雷霆之勢定幷州匈奴,南匈奴王庭和休屠各主要勢力在幷州西北部的五原郡、雲中郡、朔方郡、上郡,那裡正是有塞北江南的河套之地,只要掌控了那片土地,張遼就能拒陰山長城而守,在內屯田牧馬,發展騎兵,迅速積蓄實力,而後強勢干預鮮卑內亂,再逐塞北。

夜長夢多,今日匈奴休屠各部落先來挑釁,也正合他意。

高順、趙雲等將領聽了張遼擲地有聲的話,看到他堅定的神色,無不熱血沸騰,齊聲大吼:“願隨主公死戰!”

死戰!

郭縕身軀一震,他忽然明白了張遼爲什麼年紀輕輕就做到了徵北將軍、幷州牧,只此決斷與魄力,他不如。

或許他們就是太求穩了,太多的顧忌,才令匈奴日益坐大,反倒如張遼這般毫不猶豫、利劍出鞘,或許會收奇效。

幷州這塊土地沉痾已久,需要下猛藥,也不怕下猛藥。

看着高順、趙雲等將領全無畏懼、慷慨激昂的姿態,張遼心中很是滿意。

一個軍隊是有靈魂的,白馬義從不過三千騎,卻能令鮮卑與烏桓威風喪膽,正是因爲他是有靈魂的,在公孫瓚的帶領下,義之所至,生死相隨。

同樣,張遼也要將他的軍隊錘鍊出靈魂,敢打猛衝,無所畏懼,敢爲不可爲之戰,他相信,無論是趙雲、高順還是典韋,都能帶出軍隊的靈魂,這本就是名將的魅力和能力所在。

張遼看向身邊張健:“速速傳令州府,發出州牧令,幷州牧張遼請諸郡之下匈奴各部大人,十日後於馬邑城外定幷州之事!”

“喏!”張健神情振奮。

張遼又道:“再傳訊典韋,帶五千精銳,向北繞過南匈奴王庭,伏兵山中,打探雲中地形,隨時聽候命令。”

他又看向趙雲:“子龍,汝派驍騎斥候先行,熟悉路徑,七日後出發雲中郡,策應典韋,襲擊雲中郡休屠各所部。”

“喏!”趙雲躬身領命。

張遼看向震驚的郭縕,沉聲道:“還請郭使君尋五個熟悉雲中、定襄、西河一帶地形的嚮導隨軍相助,定要可信。”

郭縕肅然道:“此時包在吾身上,定然尋可信之人。”

張遼又看向趙雲:“切記,道路一定要提前打探清楚,行軍之中,嚮導、地圖和指南針並用,不可偏差。”

“末將謹記!”趙雲神情同樣肅然。

張遼轉看張健:“先前暗影已散佈雲中、西河、定襄,全力調動暗影,負責軍中信鴿傳信,確保兩軍之間、兩軍與某每半日通一次消息,不可出了紕漏!”

“喏!”

張遼吩咐完畢,看向趙雲,道:“雲中郡雲中縣一帶乃休屠各三大集聚地之一,極爲兇險,我會盡力調其大軍來雁門馬邑,汝與典韋兵馬進入雲中之後,狠狠的打個突襲戰,切記,不可容情!因爲休屠各匈奴是不會對你們容情的,無論青壯老少,你們只帶三日軍糧,其後就要靠你們自己尋糧了。”

“末將謹記將軍之命!”趙雲抱拳。

張遼點了點頭:“此次奔襲,爲了輕便,典韋帶兵五千,汝帶兵六千,總共不過一萬,必然極爲艱難,不過典韋軍中有一千陌刀士,汝軍中有七百連弩,皆是剋制騎兵之術,一定要用好。”

趙雲點頭:“末將曉得。”

張遼笑了笑,他之所以敢讓典韋和趙雲帶着一萬步騎就深入休屠各老巢,除了典韋和趙雲皆是萬中無一的猛將外,就是陌刀和連弩的配備。有當初韓卻的打造之法和張遼提供的思路,這兩年裡陌刀打造了一千多把,而連弩也製作了七百多架,這般利器也是張遼的底氣之一。

打仗便是如此,兵馬的精銳善戰固然是關鍵,但武器的強橫也不容小覷,關鍵時候會起到力挽狂瀾、摧枯拉朽的作用。

而且除了陌刀和連弩,軍中主將也配備了簡易的望遠鏡,典韋那邊更有虎牙在山中領路,在觀察敵情上就佔據了絕對優勢。

佈置完畢,張遼看向郭嘉:“奉孝,可還有疏漏?”

郭嘉呵呵笑道:“主公施以雷霆之威,思慮周全,嘉不如也。”

張遼搖了搖頭,笑道:“關鍵還是要將休屠各兵馬至少調來一半,否則典韋和子龍不易行事,戰果不大,難收震懾之效。”

郭嘉笑道:“主公,此事易也,主公只需派人向休屠各胡散出消息,說新任幷州牧年輕氣盛,在馬邑之外設了一萬兵馬,名爲召集議事,實則要圍殺休屠各首領,再鼓動他們領兵前來攻打馬邑,向新任幷州牧示威,他們自然會來,只是主公卻也要苦戰。”

張遼看向高順:“如休屠各兵馬被調來,馬邑之戰,還要靠你我二人了。”

高順肅然道:“縱然他來五萬兵馬,也定教馬邑安然無恙。”

張遼呵呵笑道:“休屠各所有部落兵馬也不過六萬,雲中郡休屠各兵馬計有三萬,能來兩萬就不錯了。”

高順道:“可戰。”

一旁郭縕忙道:“將軍不可輕敵,匈奴擅騎射,兩萬騎兵,便足以縱橫來去,碾壓一切,馬邑怕是難守。”

“郭使君放心。”張遼眯着眼睛:“兩萬麼……還可一戰。”

自前漢武帝之後,匈奴人其實打心底是敬畏漢朝的,只是這十幾年才嘚瑟起來,自己就再將他打回原形去。

這時,郭嘉道:“主公,此次倉促北來,若要大戰,幷州的糧草怕是不濟。”

張遼看向郭縕,郭縕深色作難:“幷州連年戰亂,百姓難以耕種,田地大片荒蕪,雁門郡倉中並無多少糧草可支,須從太原郡調撥。”

張遼點了點頭,忽然問道:“郭使君,不知郡中有哪些豪強惡霸,橫行鄉里,勾結匈奴?”

他本就是雁門郡人,對雁門的情況也很瞭解,郡府倉中無糧,而那些豪強堡塢中卻堆積如山,大多都是從依附的佃農那裡盤剝而來,往往高價出售,或通過自己的途徑出售給匈奴人,謀取暴利。

郭縕聽到張遼詢問,不由一怔:“這個……”

張遼笑笑:“將士出征,總要糧草的。”

郭縕明白了張遼的意思,忙道:“將軍,郡中豪強皆有堡塢部曲,守備嚴密,實不易功取,當此之時與他們交惡,恐起內亂,與匈奴裡應外合……”

“部曲?”張遼咧嘴笑道:“很好,郭使君儘可提供豪強名姓便可。”

堡塢守備嚴密?當他的霹靂車是看着玩的?

至於豪強部曲,正是張遼的目標之一,幷州民風剽悍,幷州青壯也是最好的兵源之一,而今幷州的青壯大多都被豪強招募爲部曲,自己正好直接收編便是。

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第七百三十八章 荊州亂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招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馬行空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七百章 回府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四百二十三章 長安亂(十六)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子來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五百三十一章 陣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謠言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五十九章 軍紀第一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五百九十三章 河東風物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聲雷霆驚坐起第二百四十八章 送行第四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九)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定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箭處處是第二百九十章 陰險的郭嘉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五百零六章 我要拜師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五百九十四章 商議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二百三十九章 軒轅關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五百八十八章 詐馬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題第二百零二章 俘虜與兵符第五十章 不平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一百五十一章 辯駁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五百七十一章 紛亂第七百章 回府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三十八章 怨恨第二百九十一章 休沐之日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三十章 暴怒第三百九十一章 四箭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六百七十一章 急報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四百二十五章 猛攻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
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操的狡詐第八十二章 回兵第五百九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二百四十六章 謀職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第七百三十八章 荊州亂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招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馬行空第三百四十三章 五內俱焚第七百章 回府第五百一十九章 琅琊第三十九章 歸隊第四百三十五章 用人第三百零四章 玉璽第四百二十三章 長安亂(十六)第四百九十九章 奪取長廣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子來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沿途第二百六十九章 鬥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二百六十八章 舌辯楊定第八十六章 各謀第五百三十一章 陣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謠言第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四十八章 長秋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單經第七章 膽大妄爲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在旦夕第五十九章 軍紀第一第二十九章 救人第五百九十三章 河東風物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回朝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四百四十九章 潰退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聲雷霆驚坐起第二百四十八章 送行第四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九)第五百一十六章 決定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箭處處是第二百九十章 陰險的郭嘉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離第五百零六章 我要拜師第一百六十八章 濟難第五百六十二章 有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袁殺遼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休屠各部第三百八十六章 古採英的想法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在青州第四百四十八章 激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三百五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五百九十四章 商議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二百二十七章 潁川大搶劫第二百三十九章 軒轅關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見董卓第六百零八章 迎接第五百八十八章 詐馬第五百四十九章 鮑信之難第三百五十二章 責難第六百五十八章 董承之死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題第二百零二章 俘虜與兵符第五十章 不平第七百三十二章 出兵徵曹第七百零七章 汝乃天驕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六百零六章 陰招第一百五十一章 辯駁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子東歸第五百七十一章 紛亂第七百章 回府第二百零一章 獵虎第三百五十章 變故第三十八章 怨恨第二百九十一章 休沐之日第七百二十五章 遠來消息第五百三十四章 廣陵第三十章 暴怒第三百九十一章 四箭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見第四百零七章 界橋第一百二十三章 騎兵訓練第六百七十一章 急報第二百零八章 回馬第一百四十五章 遷徙第三百二十七章 各謀第一百二十五章 徒勞第六百二十四章 堂皇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四百二十五章 猛攻第三百七十二章 荀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