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惹是生非

劉秀從牛背上下來,快步追上張平,說道:“平哥!”張

平不解地看着劉秀,問道:“阿秀,有事?”

劉秀向走在前面的鐘慶努努嘴,小聲說道:“平哥幫我盯着他點,如果他對馮勝動了殺機,記得救下馮勝。”張

平詫異地看着劉秀,不明白他爲何這麼說。

劉秀一笑,說道:“就馮勝那點膽量,絕不敢帶着一羣衙役,死守着蔡陽城,負隅頑抗。”“

可是,剛纔鍾慶說馮勝他……”“

別聽鍾慶的,他只是急於表現,急於表忠誠罷了,如果我沒猜錯,現在馮勝應該已經大開城門,站在城外迎接我們呢!”

張平愣了片刻,噗嗤一聲笑了出來,說道:“等會看看阿秀猜測的到底準不準。”

劉秀聳聳肩,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事實上,還真被劉秀猜對了,蔡陽城果然城門大開,以馮勝爲首的數十名縣府官員以及衙役,都站在城門外。

看到馮勝,鍾慶回頭對劉縯說道:“大將軍,馮勝竟敢出城迎戰我軍,我現在就去取他的狗頭!”說着話,他抽出肋下佩劍,催馬向馮勝直衝過去。他

快馬加鞭地跑到馮勝近前,二話沒說,舉劍就砍。馮勝都被驚呆嚇傻了,看着一道寒光向自己的腦袋劈落下來,一時間都忘了躲避。

就在這時,只聽噹啷一聲脆響,一支箭矢正射在鍾慶的劍身上,讓他劈落的這一劍也隨之砍偏。射出這一箭的人,正是張平。張

平放下手中弓,轉頭看向劉秀,禁不住向他挑起大拇指,暗讚一聲厲害!如果不是十分了解劉秀,恐怕他都要懷疑劉秀是不是能掐會算了。劉

秀當然不會未卜先知,只不過他洞察人性罷了。

馮勝終於回過神來,他激靈靈打個冷顫,急忙屈膝跪地,向騎馬而來的劉縯叩首,顫聲說道:“伯升饒命!伯升饒命!下官是出城投降的,不是出城作戰的,伯升饒命啊!”

劉縯騎馬來到馮勝近前,翻身下馬,在馮勝的面前站定,他舉目向馮勝身後的衆人看了看,隨着他的目光掃過,人們紛紛跪地叩首,一個個都哆嗦得厲害。他

嘴角勾了勾,眼簾低垂,目光落在馮勝身上,慢悠悠地問道:“聽說馮大人要與我柱天都部死戰到底?”

馮勝身子一震,腦袋頂在地上,頭都不敢擡起一下,急聲說道:“下官不敢!就算借下官一百個膽子,下官也不敢與伯升爲敵啊!一定……一定是有小人在伯升面前進獻讒言,誣陷下官,請伯升明鑑,請伯升明鑑!”“

哦,原來是這樣。”劉縯哼笑出聲,幽幽說道:“我部爲柱天都部,我爲柱天大將軍!”馮

勝反應也快,立刻改口說道:“下官帶全城官署,拜見大將軍!”“

起來說話吧!”對於馮勝的態度,劉縯還算滿意,向他揮了下手,又對其餘的官員、衙役說道:“你們也都起來吧!”

“謝大將軍!”

看着衆人紛紛從地上站起,劉縯目光一偏,看向鍾慶。後者嚇得一縮脖,急忙收劍下馬,躬着身子說道:“大……大將軍,是……是小人失察了,差點……差點誤殺了馮大人。”

劉縯倒也沒有多說什麼,他擡起馬鞭,指了指城頭上的旗幟,說道:“即刻起,蔡陽城頭一律懸掛我柱天都部的旗幟!”“

是、是、是!下官這就着人去辦!”馮勝連連點頭應道。

“嗯。”劉縯重新上馬,在劉秀等人的伴隨下,走進城內。

以劉縯爲首的柱天都部,拿下蔡陽城,根本沒動一刀一槍,也未損一兵一卒,隨着縣令馮勝、縣尉鍾慶的主動投誠,完全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全城。

入城之後,劉縯令人張貼出安民告示,在告示當中,先是細數了王莽的大逆不道,昏庸殘暴,而後又表明己方柱天都部的立場,其宗旨就是要光復漢室。現

在的王莽,的確是不得人心,看到柱天都部張貼出來的告示,城中的百姓大多都是歡欣鼓舞,對於柱天都部佔領蔡陽,都很抱着支持的態度。其

實在西漢末年,朝廷的問題已經很大了,皇權旁落,外戚專權,百姓們的日子過得並不好,那時候的王莽,在全國威望是很高的,無論是他的能力,還是他的德行,都被全國的百姓以及朝中的大臣們津津樂道。有件最爲他加分的一件事,他的兒子曾殺了一名家奴,王莽得知此事後,硬是逼着他的兒子自殺了,給家奴償命。

這在當時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爲王莽贏得了不少的人心。

也正是因爲王莽獲得了極高的聲望和威望,他的篡位並不是血腥的舉兵造反或者發動宮廷政變,完全是順理成章的逼着傀儡皇太子禪位於他,他是先接了皇太子的位,然後才順水推舟的做了皇帝。

王莽稱帝之後,他也想有所作爲,推出了一系列復古的新政,什麼均分田地、廢除奴隸、人人生產等等。只

不過王莽太理想主義了,他推出的每一條新政,看起來都很好,思想都很先進,但與當時的社會嚴重脫節,導致地主階層反對他,平民階層也反對他。

或許是推行新政的失敗,或許是自暴自棄了,王莽從一位被人津津樂道的正人君子、道德大家,徹底走上了昏君、暴君的不歸路。如

果說西漢朝廷不怎麼樣,那麼新莽朝廷就是爛的一塌糊塗。西

漢末年,百姓們就算生活辛苦,但起碼還能活得下去,可到了新莽朝廷這,百姓們連活下去的希望都沒有了。

而且連老天似乎都和王莽做對,他在位期間,天災就從沒斷過,不是洪災就是蝗災,再來就是近些年的大旱災。兩

廂比較,矬子裡拔大個,百姓們當然更希望恢復漢制,光復漢室江山。對

於柱天都部的到來,蔡陽百姓雖不至於夾道歡迎,但大多數人的確是支持他們的。

劉縯本打算在縣衙舉辦一場慶功宴,畢竟這麼順利的拿下蔡陽,是一件大喜事,但被劉秀及時阻止了。劉秀對劉縯說道:“大哥,我們拿下蔡陽,完全是水到渠成之事,根本無功可慶,再者說,城內百姓的生活都很艱苦,還有那麼多的流民等着救濟,我們一進城就大擺宴宴,是不是會惹來百姓們的反感?”

朱雲不以爲然地說道:“阿秀,你太多慮了,現在蔡陽是我們的了,我們在城內吃頓飯又有什麼?至於百姓們反不反感,我們根本不用在乎!”

劉秀正色說道:“《荀子·王制》中有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當以此思危!當今天下,爲何有如此之多的人揭竿而起,不懼殺頭之險,起兵反莽,皆因王莽不得人心,我等剛剛起事,毫無根基可言,更應以此爲戒纔是!”

朱雲沒讀過書多少書,劉秀引經據典,把他說得一愣一愣的,啞口無言。劉縯笑了,拍拍劉秀的肩膀,說道:“好了、好了,阿秀,大哥不舉辦酒宴了。”

劉秀聞言,這才欣慰地點點頭。而後劉縯、劉秀等人草草吃過晚飯,當晚就住在縣衙裡。劉秀路過書房的時候,發現裡面的書簡很多,劉秀讓人搬來一牀被子,他就住在書房裡了。

書房裡的竹簡包羅萬象,也不知道馮勝看過多少,反正劉秀是看的愛不釋手。他

正挑燈夜讀的時候,外面傳來啪啪的拍門聲。劉秀皺了皺眉頭,放下手中的竹簡,起身開門。只

見站在門外的是鄧禹、嚴光等人。劉秀不解地問道:“大家有事嗎?”“

主公,城內出事了!”“

什麼事?”

“劉恭、劉謹兩兄弟闖入民宅,要霸佔人家的姑娘!”鄧禹陰沉着臉說道。

劉恭劉謹是堂兄弟,同時也是劉氏宗親。

聽聞鄧禹的話,劉秀的眉頭擰成個疙瘩,問道:“他二人現在哪裡?”

“還在那戶民宅!”“

帶我過去!”說着話,劉秀邁步就往外走。剛出門,他又退回書房,將自己的赤霄劍拿起,掛在腰間。

劉秀帶着鄧禹等人,直奔出事的那戶民宅而去。這

戶人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不是小門小戶,宅院佔地面積不小,門面也十分氣派。此

時在宅子的大門外,站着十多名彪形大漢,一個個插着腰,叉着腿,威風八面。劉

秀到了之後,掃視他們一眼,什麼話都沒說,邁步就往裡走。那些大漢見狀,立刻圍攏上前,堵住大門,擋住劉秀等人的去路。

其中一名膀大腰圓的大漢上下打量劉秀兩眼,問道:“你誰啊?”

“劉秀!”劉秀直接報出自己的名號。劉

秀?魁梧大漢覺得這個名字挺耳熟的,他正琢磨着,旁邊有名大漢低聲提醒道:“是大將軍的弟弟!”魁

梧大漢恍然大悟,臉上的兇相一掃而光,滿臉堆笑地拱手說道:“原來是劉將軍,失敬、失敬!”

劉秀懶得和他廢話,直截了當地問道:“劉恭、劉瑾可在這裡?”魁

梧大漢嘿嘿一笑,說道:“兩位公子都在!這戶人家的小姐,可是遠近聞名的大美人……”劉

秀打斷他的話,沉聲喝道:“讓開!”“

這……我家公子交代了,什麼人都不許進!”“

我說讓開!”“

劉將軍,你就別讓小的難做了!”魁梧大漢搓着手說道。現

在的柱天都部,嚴格來說都算不上是一支軍隊,人員的成分太雜了,有單幫的,有結夥的,還有家僕、護院、門客。

像眼下的這十幾號大漢,就都是劉瑾家的僕人和門客,他們也都以劉瑾馬首是瞻。

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第三百四十一章 佳人來信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一百一十七章 巧遇族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第二百六十三章 手刃仇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欲結親家第八百六十七章 佈局開始第八百九十四章 出其不意第十九章 再次營救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門說情第七百五十五章 震懾敵軍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現第八百二十七章 種下善因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八十九章 偷兒被擒第四百零五章 謙謙君子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七百六十九章 手腕高超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八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五百八十五章 揣摩聖意第八百六十章 輿論戰爭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第八百一十五章 中央集權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一百四十四章 艱難突圍第七百五十七章 秦漢之爭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賊難防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襲第五百九十四章 化鬼還陽第八百八十六章 隱忍不發第七百七十八章 暗中有鬼第七百零六章 堵鄉之戰第六百七十七章 朝陽相見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四百二十六章 實力飛漲第八十二章 合力輔佐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七百三十八章 睢陽戰線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來赴宴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五百一十三章 風波又起第六百一十五章 頭號酷吏第一百零三章 孤軍營救第二百五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五百章 被迫獻城第八百五十章 最終決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五百一十四章 隻身勸降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一百二十五章 入京刺莽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探無果第七百二十一章 節外生枝第六百五十五章 掩蓋真相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三百零六章 以哭收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留我身邊第六百九十一章 排兵佈陣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六百二十五章 含恨而反第四百一十六章 拉開帷幕第六百四十五章 寧死不撤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七百二十一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一十四章 陰險小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禍亂本源第二十二章 明犯漢者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八百零九章 湯藥風波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四百九十九章 忠臣隕落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二百五十二章 香消玉損第六百二十五章 含恨而反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勁敵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自食其蠱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一百零五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章 情有獨鍾第八百四十六章 告老還鄉第一百零二章 打探虛實第六百九十二章 決戰開啓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增益蠱蟲第六百九十一章 排兵佈陣第一百一十四章 陰險小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天神下凡第三十三章 仗義相救第五十四章 隨機應變
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第三百四十一章 佳人來信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一百一十七章 巧遇族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第二百六十三章 手刃仇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欲結親家第八百六十七章 佈局開始第八百九十四章 出其不意第十九章 再次營救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門說情第七百五十五章 震懾敵軍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現第八百二十七章 種下善因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八十九章 偷兒被擒第四百零五章 謙謙君子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七百六十九章 手腕高超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八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五百八十五章 揣摩聖意第八百六十章 輿論戰爭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第八百一十五章 中央集權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一百四十四章 艱難突圍第七百五十七章 秦漢之爭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賊難防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襲第五百九十四章 化鬼還陽第八百八十六章 隱忍不發第七百七十八章 暗中有鬼第七百零六章 堵鄉之戰第六百七十七章 朝陽相見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四百二十六章 實力飛漲第八十二章 合力輔佐第四百六十七章 局勢逆轉第七百三十八章 睢陽戰線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來赴宴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五百一十三章 風波又起第六百一十五章 頭號酷吏第一百零三章 孤軍營救第二百五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五百章 被迫獻城第八百五十章 最終決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五百一十四章 隻身勸降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一百二十五章 入京刺莽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探無果第七百二十一章 節外生枝第六百五十五章 掩蓋真相第六百七十章 草菅人命第三百零六章 以哭收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留我身邊第六百九十一章 排兵佈陣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六百二十五章 含恨而反第四百一十六章 拉開帷幕第六百四十五章 寧死不撤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七百二十一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一十四章 陰險小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禍亂本源第二十二章 明犯漢者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八百零九章 湯藥風波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四百九十九章 忠臣隕落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二百五十二章 香消玉損第六百二十五章 含恨而反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勁敵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自食其蠱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一百零五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章 情有獨鍾第八百四十六章 告老還鄉第一百零二章 打探虛實第六百九十二章 決戰開啓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增益蠱蟲第六百九十一章 排兵佈陣第一百一十四章 陰險小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天神下凡第三十三章 仗義相救第五十四章 隨機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