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

希望劉秀能更進一步的,可不僅僅是劉接,還包括趙王劉林、真定王劉楊,以及劉秀麾下的鄧禹、吳漢、賈復、耿弇、寇恂、馬武諸將。

不過在劉秀看來,現在依舊不是最佳的時機,他還得再繼續等。對

於這些勸進的言論,劉秀一律嚴厲對待,強行壓了下去。不

日,天子詔書傳到了邯鄲。在

詔書中,劉玄對於劉秀在河北的作爲,大加稱讚,簡直把劉秀誇得天上有,地上無,對於劉秀所做出的功績,更是誇讚到沒邊了。

在詔書的末尾,劉玄冊封劉秀爲蕭王,並讓劉秀將河北兵權交於尚書令謝躬,他自己回長安覆命。讓

明眼人來看劉玄的這份詔書,前面說的那些話,基本都是假的、虛的,沒什麼實際意義,甚至連給劉秀的封王,也只是走個過場罷了,只封王,沒封地,那就是個空頭銜嘛!這

份詔書,真正要表達的,就是讓劉秀放下兵權回長安。看得出來,劉玄對劉秀在河北的做大,忌憚不已,現在打算收回劉秀手中的兵權,回到長安,任他宰割。接

到劉玄的詔書後,劉秀接受了劉玄的封賞,收下蕭王的印綬,至於將自己的兵權交給謝躬,自己要回長安覆命,那對不起,他做不到。

劉秀給出的理由也很充分,雖說他在河北平定了王郎之亂,但河北遠沒有進入太平盛世。

在河北境內,流竄着大批的賊軍,包括銅馬、尤來、青犢、高湖、重連、五校、富平等等起義軍。別

說銅馬、尤來那些大型的起義軍人數衆多,即便是像五校軍這種中型起義軍,人數都多達二十餘萬。

整個河北地區,大大小小的起義軍,數百萬之衆,河北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當

初劉秀奉命來河北巡撫,平定叛亂是他的工作,平定賊軍也同樣是他的工作,現在他的工作遠未完成,又豈能半途而廢,回長安享受太平盛世?

對於劉玄的這封詔書,劉秀是接受封王,但不肯回長安覆命,而且他也給出了拒絕回長安的理由。

劉秀不肯回長安,送詔書的使臣也拿他沒辦法。劉秀的態度,讓謝躬更加認定劉秀有不臣之心,對他的提防之意也更重,甚至都透出了敵意。此

時,邯鄲的局勢很有意思,由原本的王郎一人做主,現在變成了劉秀和謝躬兩人做主。兩

人倒是很有默契地在邯鄲城內劃出一條分界線,劉秀掌管邯鄲的東半邊,謝躬掌管邯鄲的西半邊。在

兩人共同治理邯鄲期間,劉秀和謝躬也都沒閒着。

劉秀派人出使邯鄲東面的清河郡,希望清河郡能效忠於自己,謝躬則派人出使邯鄲西南的魏郡,希望魏郡能效忠於朝廷。兩

人的動作都行之有效。清河郡太守連琦向劉秀表了忠心,而魏郡太守陳康,則向謝躬表了忠心。說起來,在劉秀和謝躬共同治理邯鄲期間,兩人都是有所收穫。

劉秀接封不聽召,讓劉玄大爲惱火,這則是在趙萌的預料之中,他讓劉玄趕快給代郡太守趙永去書信,趁着劉秀還沒把注意力轉移到幽州的空檔,儘快拿下代郡,然後再替換掉上谷太守和漁陽太守,進而控制整個幽州,斷掉劉秀的幽州根基。

劉玄採納趙萌的意見,傳詔趙永,調趙永到長安任職。趙永以爲天上掉餡餅,好事落到了自己的頭上,屁顛顛的離開了郡城桑乾,南下去往長安。

他人還沒出代郡地界,消息傳到了上谷,上谷太守耿況聽聞這個消息後,大吃一驚。他急忙修書一封,派人連夜追趕趙永。耿

況派出的屬下,很快在代郡地界追上趙永,將耿況的書信交給了他。

趙永是代郡太守,耿況是上谷太守,兩郡左右比鄰,趙永和耿況自然也是老熟人。

也正因爲是熟人,耿況在書信中的話也說得很直白。耿

況幫趙永做了一番分析。更始與蕭王的河北之爭,愈演愈烈,幽州爲重中之重。現

更始調你到長安,目的是什麼?你在代郡的功績,真大到都傳進了長安,連更始帝都對你青睞有加?不可能!

更始帝調你去長安,其目的是爲了派人接管代郡,以代郡爲根基,進而控制整個幽州。如此一來,便可大大消損蕭王在河北的實力。而

你呢,到了長安,也必然會受到更始的重用,充其量就得一閒職,天下腳下,遍地貴胄,你無根無基,又哪裡有在代郡做太守來得逍遙自在?

說白了,代郡在北疆,天高皇帝遠,身爲太守的趙永在這裡,那就是名副其實的土皇帝,跺一腳,整個代郡顫三顫。而

去到長安呢,他這個代郡土皇帝,一下子就會變成只小螻蟻,隨便哪個權貴看他不順眼,都能一腳把他踩死。

看到這裡,趙永被熱血衝昏的頭腦迅速冷靜下來,同時也驚出一身的冷汗。耿況的這番分析,讓他有醍醐灌頂之感。他

繼續往後看,耿況給他出的注意是,不能接受更始的召見,不能去長安任職,你應該去邯鄲,拜見蕭王,向蕭王俯首稱臣,如此方可繼續做代郡的太守。

看罷耿況的建議後,趙永深以爲然,當即改了主意,不再去長安,而是取道前往邯鄲。

邯鄲,劉秀府邸。這

天早上,劉秀吃完早飯,在書房裡坐了一會,靜下心來,連續寫了兩封書信。

一封是寫給陰麗華,表達他的思念之情,另一封是寫給陰識,讓他護送陰麗華回新野老家。他

這次接封不聽宣,必然會讓劉玄大動肝火,自己遠在河北,劉玄還奈何不了自己,他擔心,劉玄會暗中把矛頭指向自己的家人。

大哥死了,二哥死了,二姐死了,大姐住在母親的孃家,小妹業已嫁給了李通,現在劉秀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妻子陰麗華。讓

陰識把陰麗華接回新野老家,起碼安全上能有所保證。他把自己寫好的書信交給虛英、虛飛、虛庭三人,讓他們帶着自己的書信回去,並對陰麗華提供保護。虛

英、虛飛、虛庭齊齊躬身施了一禮,而後拿起劉秀寫好的兩卷書簡,轉身離去。等他們三人走後,劉秀吁了口氣,離家這麼久了,也不知道麗華在家中如何。

他心頭感慨萬千,正琢磨着,郭聖通和許汐泠從外面走了進來,後者手中還端着一杯熱騰騰的茶水。進

入書房,許汐泠說了一聲:“主公!”而後她把茶杯放在桌案上,站立到一旁。

郭聖通看了她一眼,問劉秀道:“妾剛剛看到虛英他們急匆匆的離府,而且都揹着行囊,夫君可是派他們遠行?”虛

英三人都是劉秀的貼身侍衛,而郭聖通是劉秀的夫人,他們之間也經常接觸,彼此之間自然很熟悉。

“嗯!”劉秀點了點頭,說道:“我讓他們去趟南陽,護送麗華回新野老家。”

郭聖通眼眸一閃,喃喃問道:“姐姐她……”

劉秀淡然一笑,說道:“我與天子,已漸成水火不容之勢,麗華還是回新野老家更安全些。”郭

聖通哦了一聲,沉吟片刻,問道:“阿秀爲何不讓虛飛他們接姐姐來河北?”許

汐泠聞言,不自覺地皺了皺眉頭,同時深深看了一眼郭聖通。沒

等劉秀說話,許汐泠緩緩說道:“麗華夫人若回新野老家,還可平安無事,倘若來河北,半路必遭劫難!”現

在劉玄對劉秀可是充滿了提防和戒備,劉秀派人把陰麗華送到新野老家,這或許還不算是個事,可一旦劉秀派人接陰麗華來河北,那可是捅了馬蜂窩。

你把家人接到河北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已經打算在河北造反了?劉玄無論如何也不會放行,而且這麼做還給了劉玄對麗華下手的口實。

見劉秀看向自己,郭聖通連忙解釋道:“我只是覺得姐姐一個人在家裡生活太辛苦了,理應來河北,與夫君團聚纔是……”

她話到一半,突然臉色一變,捂着胸口,連連乾嘔起來。許

汐泠嚇了一跳,劉秀也急忙站起身形,扶住身形搖晃的郭聖通,問道:“夫人怎麼了?身體不舒服嗎?”郭

聖通乾嘔了好一會,纔算把嘔吐感強壓下去,她有氣無力地搖搖頭,說道:“最近也不知怎麼了,可能是受了風寒。”

劉秀揚頭說道:“龍淵!”

“屬下在!”他話音剛落,龍淵從外面走了進來,向劉秀拱手施禮。“

去請醫官來,幫夫人看一看。”劉秀說道。“

是!”龍淵應了一聲,快步離去。

郭聖通向劉秀強顏笑了笑,說道:“夫君不用擔心,妾的身體沒事。”

“剛剛開春,河北這裡的溫差大,還是得多注意些。”劉秀轉頭看向許汐泠,說道:“汐泠,代我送夫人回房間休息。”

“好!”許汐泠走到郭聖通身旁,攙扶着她,走出書房。

等郭聖通和許汐泠離開,劉秀輕輕嘆了口氣。

如果可以,他當然很想把陰麗華接到河北,夫妻二人團聚,但正如許汐泠所言,他一旦這麼做了,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劉玄又怎麼可能會放走麗華?

劉秀不願意現在稱帝,陰麗華也是他考慮的因素之一。

他在書房裡看書的時候,外面傳來噔噔噔急促的腳步聲,時間不長,龍淵連門都沒顧得上敲,直接衝了進來,一臉喜色地說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

劉秀不解地看着龍淵,不明白平日裡一直老成穩重的龍淵,這是怎麼了。他問道:“什麼事?”

“主公,夫人有喜了!”

劉秀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騰的一下站起身形,邊快步往外走,邊急聲問道:“當真?”“

醫官已經替夫人把過脈了,千真萬確,絕對錯不了!”龍淵興奮地說道。

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一百五十章 兄弟情深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五百九十三章 冠軍破敵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震諸敵第八百一十五章 中央集權第六百六十三章 黎陽之戰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五百六十四章 進入平原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親關係第三百四十八章 賈君請纓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活一個第一百四十四章 艱難突圍第一百八十一章 寶馬烏騅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族衰亡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六百七十七章 朝陽相見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四百二十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四十三章 後位之爭第七百一十四章 鮮明對比第七百二十八章 上門謝恩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然倒塌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斷真兇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的敵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部署第七百六十九章 手腕高超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八百九十七章 兩軍陣前第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矛盾第八百三十六章 交代真相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艱險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騰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五百八十章 風譎雲詭第四章 亦師亦友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現第五百六十二章 種因得因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一百零五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親事第八百四十八章 馳援桃鄉第二百五十四章 被迫結盟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一百六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五百八十三章 迅速平亂第六百八十八章 決戰在即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來求第六百一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六百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第八百五十四章 五校傭兵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厚顏無恥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見佳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請合作第六百零五章 伐骨洗髓第四十章 勾心鬥角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人相求第一百六十四章 鄧縣易主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二十九章 慘遭埋伏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才統帥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帥不和第六百七十八章 情關難過第六百一十六章 狠人本色第三十九章 及時趕到第三十二章 福緣深厚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三十三章 仗義相救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狠手辣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綠林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七百六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三百七十八章 秘密渡河第二百七十章 戰與不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將回歸第五百三十四章 兄妹相見第五百二十九章 長安驚變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五百零四章 大戰銅馬第五百九十六章 旗開得勝第三百三十八章 印象深刻第二百九十章 逃兵作亂第六十章 接頭爲實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
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一百五十章 兄弟情深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五百九十三章 冠軍破敵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震諸敵第八百一十五章 中央集權第六百六十三章 黎陽之戰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五百六十四章 進入平原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親關係第三百四十八章 賈君請纓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活一個第一百四十四章 艱難突圍第一百八十一章 寶馬烏騅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族衰亡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外收穫第六百七十七章 朝陽相見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四百二十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四十三章 後位之爭第七百一十四章 鮮明對比第七百二十八章 上門謝恩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然倒塌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斷真兇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的敵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攻城部署第七百六十九章 手腕高超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八百九十七章 兩軍陣前第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矛盾第八百三十六章 交代真相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艱險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騰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五百八十章 風譎雲詭第四章 亦師亦友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現第五百六十二章 種因得因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一百零五章 出其不意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親事第八百四十八章 馳援桃鄉第二百五十四章 被迫結盟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一百六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五百八十三章 迅速平亂第六百八十八章 決戰在即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來求第六百一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六百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第八百五十四章 五校傭兵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厚顏無恥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見佳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請合作第六百零五章 伐骨洗髓第四十章 勾心鬥角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人相求第一百六十四章 鄧縣易主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二十九章 慘遭埋伏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六百八十七章 天才統帥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帥不和第六百七十八章 情關難過第六百一十六章 狠人本色第三十九章 及時趕到第三十二章 福緣深厚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三十三章 仗義相救第一百三十四章 心狠手辣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綠林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七百六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三百七十八章 秘密渡河第二百七十章 戰與不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將回歸第五百三十四章 兄妹相見第五百二十九章 長安驚變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五百零四章 大戰銅馬第五百九十六章 旗開得勝第三百三十八章 印象深刻第二百九十章 逃兵作亂第六十章 接頭爲實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