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封地修真

見劉秀沉默未語,劉黃說道:“阿秀比阿姐更有道緣,倘若阿秀能隨阿姐一同去修道,將來的造化,一定遠在阿姐之上!”

劉秀苦笑着向劉黃擺擺手,說道:“大姐,我若去修真,那天下怎麼辦?朝廷又怎麼辦?”yuyV

劉黃看了劉秀一眼,說道:“阿秀還是放不下啊!”

這不是放得下、放不下的問題。劉秀不想和大姐在此事上爭論,他沉思許久,說道:“大姐執意要回封地,我想攔也攔不住,大姐的修煉之地,就由少府出錢建造吧!”

少府管的是皇宮錢庫,也可以說是天子的私人管家。劉秀讓少府出錢建造,就等於是他自己掏腰包,而不是動用國庫的錢。

劉黃想了想,淡淡地嗯了一聲,而後又緩緩閉上眼睛,繼續盤膝打坐,同時幽幽說道:“欲治天下,先治其身。”

呦!大姐這是開始學楊朱的‘貴身說’了。

楊朱是道家的重要人物,把老子的‘貴身’觀點發揮到了極致。老子、楊朱、莊子,這三位,稱得上是道家學派的三巨頭。

劉秀搖搖頭,說道:“大姐,我一直在內治其身。”

只有人人都內治起身,才能互相不損,人們才能懂得自重自愛,如此一來,百姓各安其所,天下不就自然而然的治理了嗎?

這便是楊朱學說的核心思想。但劉秀並不喜歡道家的這一派思想,也不能說不喜歡,而是覺得不實用,不現實。

他更尊崇的是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思想。

皇帝,乃至朝中的王公貴胄們,都應像水一樣去潤澤百姓,而不要去和百姓們爭奪利益。

爲官者都能一心爲民,百姓們自然不會起來反抗你,也只有這樣,天下才能長久。

劉秀在南陽治理王公貴胄時,所秉持的就是這樣的思想。

看大姐已經靜心打坐,不想再和自己說話,劉秀起身離開。

回到皇宮,劉秀先是召見少府,讓少府出資,在湖陽爲劉黃建造一座修煉之地。而後,他又召見了劉賜。

中秋之夜,劉賜在皇宮宴會中忘乎所以的直呼天子名諱,他一覺醒來,已經完全不記得這件事了,還是下面的僕人提醒他,他在宴會中,對陛下有大不敬之舉。

劉賜聽完,一臉的茫然,連連揮手,說道:“不可能!那不可能!我怎麼會直呼當今的名諱?”

“倘若侯爺不信,可以去問問趙王,或者與會的其他王侯!”

這麼大的事,下面的僕人可不敢扯謊,劉賜仔細想想,嚇出一身的冷汗。他也怕劉秀找自己秋後算賬,這一整天的時間,他都在侯府裡提心吊膽的。

不過一天都是風平浪靜,劉賜以爲劉秀忘了此事,或者壓根沒在乎此事,他漸漸放下心來。

哪成想,第二天沒事,第三天就有事了,皇宮來的內侍到了侯府,宣他入宮面聖。

劉賜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心驚膽戰的到了皇宮,在清涼殿面見劉秀。見到劉秀後,劉賜立刻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說道:“微臣拜見陛下!請陛下恕罪!”

劉秀一怔,笑問道:“慎侯請起!慎侯何罪之有?”

劉賜剛剛站起身形,一聽這話,立刻又跪了下來,結結巴巴地說道:“中秋之時,微臣酒後失言,竟……竟在宴席中當衆直呼陛下的名諱,微臣罪該萬死,請陛下恕罪!”

劉秀哦了一聲,反問道:“慎侯以爲,我這次召你入宮,只是爲了此事?”

劉賜擡起頭,呆呆地看着劉秀,問道:“難道微臣還有別的錯事?”

看着他一臉茫然的樣子,劉秀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他說道:“就在今日,我出宮微服巡視,發現慎侯侯府的眷屬,光天化日之下調戲民女,而且對方還是個道姑,不知慎侯可知此事?”

劉賜聽聞這話,一臉的懵圈,完全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劉秀意味深長地說道:“在南陽,我已經說過,我們劉漢天下若想長久,必先嚴己律人,善待百姓,你們當時答應的都很好,現在看來,你們是根本沒把我說過的話放在心上啊!”

“微臣不敢!微臣不敢!”劉賜連連向前叩首,結結巴巴地說道:“陛下,微臣回府之後,一定會嚴查此事……”

¸тTk Λn ¸¢ 〇

劉秀繼續說道:“今日之漢室天下,非我劉秀一人之功,也非劉氏一族之功,而是靠着成千上萬的將士,拼死拼活、流血流汗打下來的,每逢想起那些血灑疆場、馬革裹屍的將士們,我就心痛不已,對這漢室天下,我格外珍惜,可你們呢?也有和我一樣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天下嗎?”

“是、是、是,微臣也有……”

“不要光在嘴上說,更要做出來!”劉秀斬釘截鐵地說道:“無論是誰,倘若他不懂的珍惜漢室江山,甚至還想把漢室江山拱手讓出去,他就不配享受漢室江山帶給他的富貴,我會把他剔除出朝堂,剔除出宗室。”

向來膽大包天、口無遮攔的劉賜,此時業已被嚇得汗如雨下,跪在地上的身子都哆嗦成了一團。

劉秀的爲人偏向柔和,時不時的還開開不着調的玩笑,即便對外姓大臣,也很少會說重話,對宗親更是以禮相待。

這次他訓斥劉賜的話可夠重的,甚至連剔除出宗室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劉賜能不怕嗎?

“回府之後,好好思過,倘若再犯……不,沒有再下一次!慎侯退下吧。”說完話,劉秀揮了揮衣袖。

劉賜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離開的皇宮,回到侯府之後就大病了一場。

當然,他也有派人調查事情的原委,那日,調戲清靜,被劉秀撞個正着的幾名大漢,正是他慎侯府的家奴。

得知事情的真相後,劉賜氣得差點當場吐血,令人將這幾名家奴套上麻袋,亂棍打死。

這件事,不僅給了慎侯府帶來極大的震懾,對其他的宗親、權貴,也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

衆宗親、權貴皆開始約束自家的眷屬,這時候誰若是撞到槍口上,那是成心自找倒黴呢!

劉秀這次把劉賜嚇得不輕,所起到的連帶效果是,讓洛陽的風氣爲之一正。劉玄在長安那麼快的垮臺,歸根結底,是權貴們的無法無天,變本加厲的斂財,欺壓百姓,導致百姓與朝廷離心離德,赤眉軍攻打過來,幫襯者寥寥,推波助瀾者不計其數。前車之鑑,近在咫尺,劉秀可不想重蹈覆轍。

不日,劉黃離開洛陽,去往湖陽封地。

臨行之時,劉秀親自出宮送行。劉秀把大姐一直送出洛陽城,回頭望望,離洛陽城已經好遠,劉黃對劉秀說道:“阿秀,你就送我到這兒吧!”

劉秀走到劉黃近前,拉着劉黃的手,說道:“大姐若在湖陽住不習慣,及時派人通知我,我接大姐回洛陽。”

劉黃點點頭,看着站在自己面前,比自己高出一頭還多的弟弟,心中感慨萬千,說道:“阿秀也要保重啊,別太操勞了,也別讓阿姐惦記。”

一聽這話,劉秀再控制不住,眼圈溼紅,將劉黃的手握得更緊。劉黃拍了拍他的手背,笑道:“現在阿秀長大了,還已貴爲天子,光宗耀祖,阿爹阿孃都可含笑九泉了。”

“大姐……”

“好了,阿秀,阿姐該走了。”說着話,她又含笑看了看劉秀,轉身向馬車走去。

劉秀亦步亦趨地跟在劉黃身後,看着她被侍女扶上馬車,看着劉黃從車窗裡探出頭來,向自己揮手。

他也下意識地揮了揮手,很快,劉黃的隊伍開始行進,漸漸走遠。劉秀站在原地,望着遠去的隊伍,久久沒有離開。

劉黃離京,去到了湖陽封地。

在少府的財政支持下,劉黃於湖陽附近的山區,修建了一座巨大的道觀,取名爲煉真宮,作爲劉黃坐禪修真的場所。

(劉黃有沒有修成大道,不知道,但即便過去了近兩千年,這座道觀一直被保留了下來,期間不時有看破紅塵的名仕去到煉真宮修真,延續至今。現煉真宮依舊保持完好,坐落於河南方城縣,已作爲當地的旅遊景點。)

劉黃的離開,讓劉秀傷感的一陣子,但沒過多久,一件喜事沖淡了這件事,郭聖通又懷孕了。不得不說,劉秀的後宮雖然凋零,但他的皇后倒是很能生育。

劉秀和郭聖通成親之後,只有前期在軍中顛沛流離的生活沒有讓郭聖通懷上孩子,但自從穩定下來了,郭聖通幾乎是一年一個。

先是太子劉強,後來是二皇子劉輔,現在她又懷上身孕了。

得知此事,劉秀也非常高興,不僅重賞了長秋宮,連帶着,所有的後宮嬪妃都有收到劉秀的賞賜,當然,其他嬪妃的賞賜,肯定是遠沒有長秋宮那麼多。

消息傳到西宮,雪瑩、紅箋、李秀娥的心裡都很不是個滋味。皇后的子嗣,是一個接着一個,而自家貴人的肚子,還一點動靜都沒有呢。

雪瑩端着煮好的湯藥,邊向大殿走,邊對身邊的紅箋說道:“也不知道邳太常的藥方到底是有用沒用。”

紅箋白了她一眼,說道:“怎會沒用?你沒看到鳳凰宮的那位都誕下長公主了嗎?”

雪瑩皺着眉頭說道:“可咱們貴人怎麼還……”

二女說着話,走進大殿,陰麗華正坐在梳妝檯前,李秀娥在給她梳頭。她透過銅鏡,看眼走進來的雪瑩和紅箋,問道:“你倆還嘀咕些什麼?”

“沒……沒什麼。”雪瑩、紅箋福身施了一禮。雪瑩端着湯藥,走到陰麗華近前,說道:“貴人請服藥。”

“放下吧!”陰麗華微不可察地皺了皺眉。邳彤開的藥,實在是太難喝了,現在不用入口,只是聞其氣味,她就有作嘔感。

雪瑩看眼陰麗華,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交代了,要婢子一定看着貴人把湯藥服下。”

陰麗華瞪了雪瑩一眼,一臉的無奈。一旁的李秀娥說道:“貴人,讓婢子來吧!”說着話,她接過湯碗,用湯勺輕輕的攪和,似乎想讓湯藥變涼一些。

雪瑩和紅箋則接過梳子,繼續爲陰麗華梳頭。趁着二女給陰麗華梳頭的機會,李秀娥從袖口內掏出一隻小錦囊,打開,將裡面的東西倒入湯藥裡。

別看雪瑩和紅箋正給陰麗華梳頭,但眼睛尖得很,都看到了李秀娥的小動作。

二人一同轉頭向李秀娥看去,厲聲問道:“你做什麼?你給貴人的湯藥里加了什麼東西?”

第七百八十五章 君臣議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揚名河北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脫困第一百七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七十二章 暫避新野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五十五章 決戰開始第八百七十七章 沒事找事第四百零五章 謙謙君子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不翼而飛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四百七十章 裡應外合第四百零八章 河北之變第四百九十章 主動來訪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二百三十章 顯露蹤跡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賊方針第七百二十二章 點到爲止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八百九十九章 變數到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第三百六十八章 垂涎已久第七百五十章 貪圖官爵第五百一十八章 賈復病危第六百二十一章 無事生非第八百九十章 吊人胃口第六百九十二章 決戰開啓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不翼而飛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兵作戰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五百五十章 舉兵歸漢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親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中吃味第五百九十六章 旗開得勝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野之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鬼莫測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三十五章 屠殺報復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代郡之亂第二十七章 謝絕重禮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九十八章 現身示警第二百六十八章 災星初現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中挑唆第七百四十八章 北伐之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渡河北上第四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一百四十九章 親戚反對第六十九章 再次謀算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臨時徵召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漢興百年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二十二章 明犯漢者第五百二十九章 長安驚變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敵要害第五十五章 自鳴得意第八百四十一章 見死不救第四百一十七章 勸進之事第七百三十六章 閒雲野鶴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六百四十四章 千秋萬代第四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五百八十七章 駐足不前第七百四十六章 夜間行動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二章 仗義相救第八百一十九章 朝堂議事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二十九章 慘遭埋伏第八百九十九章 變數到來第二百一十三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第三十三章 仗義相救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四百三十章 機警過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聞喜訊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心思變第二百二十章 兄弟交心第八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第八百二十九章 再次相救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
第七百八十五章 君臣議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揚名河北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脫困第一百七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七十二章 暫避新野第九十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五十五章 決戰開始第八百七十七章 沒事找事第四百零五章 謙謙君子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不翼而飛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四百七十章 裡應外合第四百零八章 河北之變第四百九十章 主動來訪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二百三十章 顯露蹤跡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賊方針第七百二十二章 點到爲止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八百九十九章 變數到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第三百六十八章 垂涎已久第七百五十章 貪圖官爵第五百一十八章 賈復病危第六百二十一章 無事生非第八百九十章 吊人胃口第六百九十二章 決戰開啓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不翼而飛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兵作戰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五百五十章 舉兵歸漢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親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中吃味第五百九十六章 旗開得勝第二百一十六章 新野之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鬼莫測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三十五章 屠殺報復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代郡之亂第二十七章 謝絕重禮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九十八章 現身示警第二百六十八章 災星初現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中挑唆第七百四十八章 北伐之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渡河北上第四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一百四十九章 親戚反對第六十九章 再次謀算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臨時徵召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漢興百年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二十二章 明犯漢者第五百二十九章 長安驚變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敵要害第五十五章 自鳴得意第八百四十一章 見死不救第四百一十七章 勸進之事第七百三十六章 閒雲野鶴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六百四十四章 千秋萬代第四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五百八十七章 駐足不前第七百四十六章 夜間行動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二章 仗義相救第八百一十九章 朝堂議事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二十九章 慘遭埋伏第八百九十九章 變數到來第二百一十三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第三十三章 仗義相救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四百三十章 機警過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聞喜訊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心思變第二百二十章 兄弟交心第八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第八百二十九章 再次相救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