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將星隕落

劉秀沒把密縣的叛軍當回事,劉植也同樣沒把密縣的叛軍當回事。密

縣叛軍的兵力,總共才兩千來人,劉植從剛剛打下的郾城出發,率兵五千,而且都是久經沙場的精銳之士,雙方戰力相差懸殊,此戰似乎也沒有任何的懸念,以劉植的軍事才能,平定密縣叛軍,簡直是易如反掌之事。劉

植率軍抵達密縣後,戰事的確很順利,密縣的叛軍被劉植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總共兩千餘衆的叛軍,在密城之外,便被劉植軍殲滅了一千多人。

餘下不足一千的叛軍,倉皇逃入城內。劉

植也沒客氣,下令強攻密城。面對着漢軍兇猛的攻勢,叛軍完全抵擋不住,城防被撕開,叛軍倉皇往城內跑。劉植率軍攻入城內,追殺逃竄之叛軍。戰

事到此,大局已定,劉植的神經也隨之鬆懈下來。

他率領部下,追殺一撥百餘人的叛軍,來到密城的大通街。這是密城的一條主街道,街道兩旁,店鋪林立,不過現在已全部關門。

劉植追殺敵軍到大通街中央路段的時候,街道兩旁商鋪的屋頂上,一下子站起身數十名黑衣人,他們的手中端着的是清一色的連弩。

這些黑衣人現身之後,二話不說,所有的連弩一致對準了一馬當先的劉植。緊

接着,數十支連弩齊齊發射,一百多支的弩箭集中射向劉植這一點。

縱然劉植的武藝再怎麼高強,也抵擋不住這麼多弩箭近距離的勁射。劉植意識到不好,拼盡全力,揮舞大刀,格擋周圍射來的箭矢。

但他是擋上擋不了下,擋左擋不了右。只一輪箭射過後,劉植和他胯下的戰馬皆倒在地上,人的身上和戰馬的身上,皆插滿了箭矢。在

場的漢軍將士們嚇得大驚失色,一撥人衝上去搶救劉植,另一撥人則去攻打屋頂上的伏兵。

當人們把劉植擡下戰場的時候,劉植就已經不行了,在醫官們的急救中,劉植連句遺言都沒說出來,便氣絕身亡。劉

植是劉秀平定河北的大功臣之一,他跟隨劉秀,南征北戰,戰功彪炳,另外,劉秀和真定王劉楊的聯姻,劉植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當

初正是劉植隻身去往真定,成功說服劉楊,促成了劉秀和郭聖通之間的婚事,讓當時搖擺不定的劉楊,堅定不移地站在了劉秀這一邊,還爲劉秀提供了十萬之衆真定軍,爲劉秀勢力的壯大打下堅實的基礎。這

些功績,也使得劉植躋身於雲臺二十八將之列。劉

秀麾下,人才濟濟,奇人異士,不計其數,從這麼多能人當中篩選出來的雲臺二十八將,個個都是人中龍鳳,只可惜,劉植最後卻是死在了在密縣的平亂當中,可謂是陰溝裡翻船。

這一年,是建武二年,公元二十六年,劉植成爲雲臺二十八將當中死得最早的一位。

劉植雖然死了,但密縣的叛軍也成功被漢軍平定。劉植部下的將士們,將劉植的屍體運回到洛陽。當

劉秀聽聞劉植陣亡的消息時,好半晌沒回過神來。

他呆呆地坐在榻上,許久都是一動不動。報信的張昆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人死不能復生,還請陛下節哀啊!”

“出去!”劉秀頭也不擡地說道。“

陛下……”“

我讓你出去!”劉秀怒視着張昆。張昆嚇得一縮脖,再不敢多言一個字,快步退出大殿。等張昆走後,劉秀眼圈溼紅。自

劉秀到河北以來,雖說征戰無數,麾下的將領們也有負傷打敗仗的時候,但還真的從未折損過大將,劉植的陣亡,是對劉秀一個不小的打擊。調

派劉植去密縣平亂的人是他,如果他當時派旁人前去平叛,是不是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了?劉秀對劉植的死,是既感悲痛,又自責不已。

原本劉秀以爲劉植的陣亡,只是意外,等劉植的屍體被運送到洛陽,看到從劉植身上取下的那些弩箭,劉秀這才意識到密縣的叛亂絕不簡單。他

召見光祿勳伏黯,將射殺劉植的弩箭擺在伏黯面前,問道:“稚文,你看看這些弩箭,是否眼熟?”

伏黯拿起一支弩箭,定睛細看,臉色頓是一變,脫口說道:“是墨袖堂!”

劉秀眯了眯眼睛,說道:“果然是墨袖堂所用的連弩!”

稍頓,他說道:“伯先是被這種弩箭射殺,偷襲伯先的人,肯定出自於墨袖堂,那麼密縣叛亂之事,想來也必和劉永有關。”

伏黯點點頭,說道:“陛下所言極是,墨袖堂早已投靠到劉永的麾下,既然密縣縣兵謀反之事有墨袖堂參與其中,那麼,此事定和劉永脫不開干係!微臣以爲,密縣縣兵的謀反,十之八九是受到劉永的挑撥!”劉

秀深深吸了口氣,他已經派遣蓋延,統帥五萬大軍駐紮開封,提防劉永趁虛而入。

結果劉永還是把手伸進了河南,將墨袖堂的人悄悄佈置在密縣,換句話說,他派劉植平亂,會遭受墨袖堂的黑手,他換成旁人去平亂,也同樣會遭受墨袖堂的黑手。無論派誰前去,下場都未必會比劉植更好。

想到這裡,劉秀狠狠一拍桌案,怒聲說道:“劉永該誅!”

伏黯低垂着頭,沒敢接話。劉秀深吸口氣,儘量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他喚道:“張昆!”

“奴婢在!”張昆急忙走進大殿,躬身施禮。“

召非煙前來見我!”

“是!陛下!”張昆答應一聲,快步走了出去。時

間不長,花非煙從外面急匆匆走了進來,她先是看眼伏黯,而後向劉秀福身施禮,說道:“屬下參見陛下!”

劉秀擺擺手,說道:“密縣作亂,伯先陣亡,想必非煙都已經聽說了吧?”

花非煙頷首說道:“還請陛下節哀。”

劉秀說道:“要徹查!無論劉永向河南安插了多少部下,你二人要統統給我揪出來,我不想密縣的事再發生第二次。”

伏黯和花非煙齊齊躬身應道:“微臣(屬下)遵命!”劉

秀揮了下手,他二人躬身退出大殿。到了外面,兩人相視苦笑。伏黯說道:“劉永麾下,江湖人士甚多,偌大的河南,想將其一一揪出,又談何容易啊。”

花非煙說道:“非煙以爲,墨袖堂危害最大,當務之急,應將潛伏在河南境內的墨袖堂幫衆全部擒獲!”

伏黯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墨袖堂的人,武藝未必有多高強,但個個都是暗器高手,墨袖堂的連弩霸道,但類似的暗器還有許多,這些人潛伏在暗處,伺機而動,危害之大,的確難以估量。

他問道:“非煙可有良策?”花

非煙說道:“非煙對墨袖堂並不瞭解,若想揪出墨袖堂的人,還需大人多多相助纔是!”

“非煙客氣了,我必竭盡所能!”兩人說着話,並肩而去。

劉植陣亡,劉秀下旨厚葬。劉植生前的爵位爲昌城侯,他死後,昌城侯爵位由其子劉向繼承。

另外,劉秀還召見了劉植的弟弟劉喜,讓劉喜接任劉植驍騎將軍的職位。劉

秀對自己麾下的大臣,的確是很夠意思,劉植死後,官職由弟弟繼承,爵位由兒子繼承。即便後來劉喜病故了,劉秀又讓劉植的堂兄,繼續擔任驍騎將軍之職。在

給大臣們的詔書中,劉秀一再表示,他們皆爲開國功臣,爲漢室江山,出過力,流過血,立下了汗馬功勞,他都有銘記在心,現在初有所成,勸誡大臣們不要自滿,不要驕傲,都應潔身自愛,把爵位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永爲漢家藩屬,永享錦衣玉食。他

是這麼說的,也的的確確是這麼做的。

有功的大臣們陣亡,換成別的皇帝,恐怕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把權利趕快收回來,劉秀從來不這樣,而是全力照拂忠烈的家人,繼續放權給他們。劉

秀的做法,讓死者的家眷們安心,也讓活着的大臣們倍感窩心,對劉秀也越發的忠心耿耿。

接下來的幾日,弘農和南陽相繼傳回戰報。景丹率部,在弘農大敗赤眉軍,現在已佔領弘農大半的城鎮,基本上是堵住了赤眉軍的東進之路。與

弘農的戰報相比,南陽的戰報比較有意思。堅鐔和萬脩率兵去往宛城,按照劉秀的意思,兩人讓南陽太守劉驎出城相見,劉驎當然不肯出城。堅

鐔和萬脩正商議着如何強攻宛城的時候,城內的董訢突然造反,活捉了劉驎,一舉掌控了宛城的軍政大權。董

訢的造反,倒不是想投靠劉秀,完全是爲他自己謀私利。他控制宛城之後,便想着要自立爲王。趁

着宛城內部生變的機會,堅鐔和萬脩連夜對宛城發起進攻。堅鐔親自率領一批敢死隊,趁夜摸上宛城的城牆,然後率領着這批敢死隊,硬是打開了城門。城

外的漢軍一擁而入,董訢見勢不妙,帶着殘部,倉皇而逃,一直逃回到他的堵陽老家。

堅鐔和萬脩攻陷宛城,其實並沒費多大的力氣,這當然要感謝董訢的突然謀反,如果城內不發生這麼大的亂子,他二人想強行攻下宛城,還真是那麼容易的事。

董訢逃回到堵陽後,開始了大張旗鼓的招兵買馬,準備重整旗鼓,殺回宛城,一雪前恥,與董訢交好的許邯,於杏聚起兵,響應董訢。

他二人的勢力迅速擴張、壯大,另外,更始舊臣秦豐,也在南陽的南部作亂,南陽局勢,急轉直下,各路反軍,已然對宛城形成包夾之勢。

宛城局勢吃緊,洛陽這邊不能坐視不理。劉秀經過仔細考量,最終決定,派出大司馬吳漢,率軍洛陽漢軍八萬,南下馳援宛城。吳

漢麾下兵馬有八萬,駐守宛城的堅鐔和萬脩,有兵馬兩萬,合計十萬之衆。以十萬大軍,平定南陽的各路反軍,對於此戰,吳漢很有信心。

第六百九十章 真假難辨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斷真兇第八百零一章 嚴刑逼供第五百零七章 血戰兗州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四百五十八章 於心不忍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八百四十一章 見死不救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六十九章 陷入險境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七十四章 道明真相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艱險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七百七十八章 暗中有鬼第七百五十三章 再伐劉永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張奪用蠱第五百七十五章 帝王心機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六百二十章 主動找茬第一百五十八章 先行一步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四十八章 順利聯姻第四百七十四章 王朗伏誅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滅第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七百四十章 橫掃豫州第五百六十章 擊退來敵第八百零二章 重歸於好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二百八十六章 死戰到底第一百一十四章 陰險小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天下時局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二百八十章 大局已定第六百七十二章 以和爲貴第八百三十一章 善因善果第四百五十六章 決戰開始第一百七十章 挽回危局第一章 禍起劉秀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八百六十七章 佈局開始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八百八十八章 人選難定第五百九十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三百八十五章 驚天鉅變第一百二十九章 足底纖細第三百一十五章 矇混入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命中剋星第二百九十二章 選主之爭第一百零八章 救兵趕到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弘農之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蹈覆轍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八百三十章 婦人之毒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歸來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戰成名第三百六十三章 揮師南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接受諂媚第五百八十三章 迅速平亂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五百四十二章 暗示警告第四百零七章 發展壯大第八百八十章 大難臨頭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四百四十二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四十九章 地獄難度第五百五十二章 封賞親信第七百四十九章 山谷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悍將劉稷第二百三十三章 惹來震怒第六十五章 殺賊殺王第五百七十五章 帝王心機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親事第二百九十章 逃兵作亂第二百七十章 戰與不戰第五百零七章 血戰兗州第三百一十二章 攔路打劫第三百二十八章 陽關之戰第七百八十六章 貴胄欺人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六百九十三章 宜陽血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七百零九章 元氣大傷
第六百九十章 真假難辨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斷真兇第八百零一章 嚴刑逼供第五百零七章 血戰兗州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四百五十八章 於心不忍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八百四十一章 見死不救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六十九章 陷入險境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七十四章 道明真相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艱險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七百七十八章 暗中有鬼第七百五十三章 再伐劉永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張奪用蠱第五百七十五章 帝王心機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六百二十章 主動找茬第一百五十八章 先行一步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四十八章 順利聯姻第四百七十四章 王朗伏誅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滅第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七百四十章 橫掃豫州第五百六十章 擊退來敵第八百零二章 重歸於好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五百零二章 謀劃戰略第二百八十六章 死戰到底第一百一十四章 陰險小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天下時局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二百八十章 大局已定第六百七十二章 以和爲貴第八百三十一章 善因善果第四百五十六章 決戰開始第一百七十章 挽回危局第一章 禍起劉秀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八百六十七章 佈局開始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八百八十八章 人選難定第五百九十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第三百八十五章 驚天鉅變第一百二十九章 足底纖細第三百一十五章 矇混入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命中剋星第二百九十二章 選主之爭第一百零八章 救兵趕到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弘農之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蹈覆轍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八百三十章 婦人之毒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歸來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戰成名第三百六十三章 揮師南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接受諂媚第五百八十三章 迅速平亂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五百四十二章 暗示警告第四百零七章 發展壯大第八百八十章 大難臨頭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四百四十二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四十九章 地獄難度第五百五十二章 封賞親信第七百四十九章 山谷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悍將劉稷第二百三十三章 惹來震怒第六十五章 殺賊殺王第五百七十五章 帝王心機第六百七十九章 定下親事第二百九十章 逃兵作亂第二百七十章 戰與不戰第五百零七章 血戰兗州第三百一十二章 攔路打劫第三百二十八章 陽關之戰第七百八十六章 貴胄欺人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六百九十三章 宜陽血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七百零九章 元氣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