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天下時局

從黎丘城頭射出的這記冷箭,沒有對劉秀造成致命傷,只是把他的臉頰劃開一條細細的傷口,但這已經足夠嚇人的了。

漢軍衆將士衝到劉秀近前,保護着劉秀,快速撤回到本方大營。

這一箭不可能是隨隨便便哪個弓箭手射出來的,肯定是早有預謀。

臂力大的弓箭手將箭矢射到百步之外,這並非什麼難事,但箭矢飛行了這麼遠,還能如此精準,那對方絕不會是普通的弓箭手,而是神射手。

回到中軍帳,御醫爲劉秀的臉頰止了血,朱祐氣得臉色鐵青,怒聲說道:“陛下,微臣早就說過了,對秦豐這個老匹夫,我們沒什麼好談的,陛下下令攻城吧!”

“陛下下令攻城吧!”強攻黎丘,並非上策,這也是漢軍圍而不攻的原因。

但現在,秦豐藉着談判之機,暗中放冷箭刺殺天子,如果己方還按兵不動,還要繼續圍困黎丘,就太說不過去了。

劉秀的臉色也同樣不好看,他不想再造殺戮,不想再看到成千上萬的傷亡,才選擇招降秦豐,並開出分封給秦豐五個縣的條件,可秦豐卻毫無和談之誠意,暗中埋伏神射手,欲射殺自己。

他還沒來得及說話,一名羽林衛快步走進來,向劉秀插手施禮,說道:“陛下,秦豐派來的使者求見!”

人們的目光齊刷刷地看向劉秀。劉秀眯了眯眼睛,一字一頓地說道:“趕走使者,全軍籌備,兩日後,我軍將士,強攻黎丘!”

衆人齊刷刷地插手領命。朱祐憤憤不平地說道:“陛下太仁善,秦豐小人,厚顏無恥,先行刺殺之事,再派使者求和,當陛下和我等大漢將士都是傻子不成?以微臣之見,就應斬下使者首級,高掛於轅門之外!”

劉秀眼眸閃了閃,點點頭,說道:“就依仲先之見!”

朱祐一句話,讓秦豐派來的使者成了有命來,無命回,被漢軍擒下的使者還想拼命做出解釋,但根本沒人聽他的,漢軍兵卒將其摁跪在地,刀斧手上前,一刀斬下使者的頭顱,而後高高懸掛在轅門之上,向秦豐乃至黎丘城內的賊兵賊將表明,己方準備強攻黎丘的決心。

其實,秦豐和麾下的數萬將士都屬於受到牽連的倒黴蛋。

倘若沒有這一箭,黎丘之戰很可能就到此結束了,可是這突如其來的一箭,激怒了漢軍將士,也同樣激怒了劉秀,導致雙方和談的大門就此關閉,化爲泡影。

劉秀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留在黎丘這裡督戰,漢軍這邊還沒有對黎丘展開大舉進攻,洛陽先傳來消息,隗囂的使者正在趕往洛陽。

現在北方和西部都不太平。

蜀地的公孫述,三番五次的拉攏隗囂,並承諾授予隗囂大司空之職,扶安王之王位。公孫述給隗囂的承諾不可謂不誘人,這讓劉秀也感到了壓力。

另外,北方的盧芳與匈奴人勾結,在匈奴單于的扶持下,於匈奴稱漢帝。沒錯,又有人稱帝了。

盧芳這個人,和王郎有些相似,能說會道,扯起謊來都是一套一套的,把周圍的人也都能唬得一愣一愣的。

他稱自己的本名叫劉文伯,乃漢武帝的曾孫,他的曾祖母,是匈奴谷蠡渾邪王的親姐姐,也就是漢武帝的皇后。

江充作亂時,太子被殺,武帝的二兒子劉次卿、三兒子劉回卿,都逃出皇宮。

後來撥亂反正,劉次卿被接回皇宮,立爲太子,劉回卿卻不肯回宮,一直隱居在山谷裡,再後來,劉回卿生子,取名劉孫卿,劉孫卿又生子,便是他劉文伯。

(江充作亂這一段歷史,便是大名鼎鼎的‘巫蠱之禍’,英明神武的漢武帝,也受其蠱惑,骨肉相殘。)

盧芳說得有鼻子有眼的,還真就哄騙了一大批追隨者。劉玄爲帝時,封他爲騎都尉,赤眉攻陷長安後,盧芳便在西涼自立爲王,西平王。盧芳在西涼時,與西羌、匈奴通婚,積極拉攏,可惜好日子沒過多久,西涼的大豪強隗囂回來了,盧芳帶着自己的兄弟和一大批的追隨者,一路北上,跑到匈奴領地,尋求匈奴單于的庇護。

匈奴單于見到盧芳後,也是感觸良多,稱匈奴和漢,原本是兄弟之邦,奈何到了呼韓邪單于時,匈奴衰敗,只能依附於漢,漢則出兵,對匈奴予以保護。

現在漢也不幸衰敗,我當擁立你爲漢天子,讓漢室尊奉、臣服於我。

就這樣,在匈奴單于的支持下,盧芳在匈奴的領地內稱帝,自稱爲大漢天子。

盧芳在匈奴稱帝后,還真吸引來一大羣的擁簇者,李興、隨昱、田颯、石鮪、閔堪等人,都是其中帶頭的人,他們來到匈奴,迎接盧芳回中原。yuyV

在這些投奔者和匈奴人的支持下,盧芳率領着所謂的漢軍,攻入幷州的五原郡,先是一舉攻克九原縣,定國都於九原,然後以九原爲中心,向外擴張,先後攻佔五原、朔方、雲中、定襄、雁門諸郡。

幷州總共就上黨、太原、定襄、上郡、西河、五原、雲中、定襄、雁門、朔方十個郡,盧芳佔了其中五個郡,等於是打下了幷州的半壁江山。

有了半個幷州做基礎,盧芳的勢力迅速壯大起來,盧芳帶着手下的將士,領着匈奴軍,四處搶掠,爲禍北方。

對於洛陽朝廷來說,現在北方有盧芳,西面有公孫述,都是心腹之患,而位於西北,夾在盧芳勢力和公孫述勢力之間的隗囂,變得至關重要。

只要隗囂能死心塌地的臣服於洛陽,能站在己方這一邊,向西他能牽制公孫述,向北他能牽制盧芳,可謂是洛陽朝廷的左膀右臂。

在這種局面下,劉秀對於隗囂使者入京的事還是很重視的。劉秀在和秦豐和談失敗後,沒有在軍中多做逗留,即刻返回洛陽。

臨走之下,劉秀對岑彭、朱祐說道:“秦豐卑鄙無恥,可惡至極,破城之時,可將其就地處決,並,誅滅三族!”

到目前爲止,劉秀唯一下令要滅族的,就是對秦豐,由此可見,劉秀這次是真的被秦豐給氣到了。

劉秀走後,以岑彭爲首的漢軍,開始了對黎丘城展開強攻。黎丘城內的糧草、物資已沒剩下多少,對面漢軍的大舉進攻,黎丘守軍的抵禦也越來越吃力。

要命的是,漢軍這次的攻城,就如同發了瘋打了雞血似的,絲毫沒有停止的意思,第一天攻不下來,第二天繼續攻,第二天攻不下來,第三天繼續攻。

一連七日,漢軍沒有一天停歇的,從早打到晚,即便到了晚上也不休息,要麼是出兵佯攻,要麼是出兵真打,虛虛實實,讓城內守軍疲於奔命。

這樣的鏖戰,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消耗巨大,此時,就是看誰能咬牙堅持住,看誰的意志力能更堅強。顯然,在這方面秦豐軍是不如漢軍的。

等到漢軍攻城的第八天,秦豐以及麾下將士終於堅持不住,秦豐下令,打開城門,他帶着全家老小,一共九口人,率先出城,一個個皆是捆綁着繩子,向漢軍投降。

按照朱祐的意思,陛下離開之間已經交代得很清楚了,攻破黎丘,對秦豐乃至家眷,殺無赦。

岑彭阻止了要殺秦豐泄憤的朱祐,他下令,將秦豐及其家眷,裝入囚車,押送到洛陽,交於陛下處置。

至此,耗時長久是黎丘之戰終於宣告結束。此戰,漢軍先是圍城,圍而不攻,圍點打援,重創了前來救援的田戎。

再後來,劉秀親臨黎丘,欲勸降秦豐,結果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秦豐的一名部將,私自下令射出冷箭,欲擊殺劉秀,導致雙方的談判瞬時破裂。

感覺陛下受辱的漢軍將士們,個個怒火攻心,對黎丘展開了連續數日的瘋狂進攻,最終,終於讓秦豐堅持不住,主動出城投降。

在南郡稱王稱霸的秦豐,也就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秦豐在被漢軍押送回洛陽後,劉秀沒有見他,直接下令處斬,至於秦豐的家眷,劉秀終究還是沒下殺手,將其流放。

漢軍在黎丘全殲了秦豐勢力,南郡一下子變成了羣龍無首,各地方官,各守治地,人人自危。

在這種情況下,被封爲簡陽侯相的趙憙來到簡陽。此時的簡陽令還是尊崇秦豐的。

得知劉秀派的使者趙憙來到簡陽,簡陽令馬上下令關閉城門,不讓趙憙入城。趙憙就站在城門外,僅憑着一條三寸不爛之舌,對簡陽令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後簡陽令還真被他給說服了,下令打開城門,恭迎趙憙入城,並表明簡陽願意歸附洛陽,尊崇洛陽天子。

趙憙未帶一兵一卒,就靠着一張嘴,成功說服了簡陽令,招撫了簡陽城,這也成爲當時的一段佳話。

且說劉秀,趕回到洛陽,第二天,隗囂派來的使者也到了洛陽,劉秀親自接見了他。

使者名叫申屠剛,在隗囂麾下任持書之職。持書這個官,差不多相當於御使,屬主公的心腹之臣。

劉秀見到申屠剛後,上下打量了一番。隗囂這個人,特別能禮賢下士,三教九流,無論對方是名士還是布衣,只要有才華,他就愛結交。

也正因爲這樣,隗囂的麾下聚集了一大批人才,申屠剛便是其中之一。

申屠剛年紀不大,也有三十出頭,相貌堂堂,五官周正,雖爲文官,但身材高大、健碩,身上帶着一股子西北人的豪放和粗獷。

劉秀打量他一番,含笑問道:“隗公近來可好?”

“多謝陛下惦記,主公一切安好!”申屠剛向劉秀欠了欠身。

劉秀點點頭,話鋒一轉,他樂呵呵地問道:“我曾傳書於隗公,讓隗公出兵入蜀,不知隗公有無接到朕的詔書?”

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七百二十章 狐假虎威第六百八十三章 名將隕落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二百九十章 逃兵作亂第八百二十七章 種下善因第一百章 情有獨鍾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頭血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親相助第八百章 迷霧重重第八百一十三章 第三條路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偷襲佯攻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六十四章 謀反起事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佈局第七百五十五章 震懾敵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道相助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五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六百零九章 後院之事第七百七十七章 心生疑惑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敗再敗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得聖寵第四百七十六章 矛盾尖銳第二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四百零八章 河北之變第二百二十六章 肆無忌憚第七百三十四章 緣起緣滅第二百零五章 違抗軍令第六百四十章 身爲人臣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三百一十章 奇襲奏效第四百一十七章 勸進之事第八百四十七章 決定出徵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七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八十三章 禍事之根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六百七十五章 南陽再敗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自食其蠱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親關係第五百八十五章 揣摩聖意第八百四十八章 馳援桃鄉第三百六十三章 揮師南下第十章 初次相見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光武皇帝第八十四章 天子劉秀第八百三十一章 善因善果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八百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第四百九十四章 厚顏無恥第七百一十五章 馭人之道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爲天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兇現身第一百八十五章 長治久安第四百四十六章 毛遂自薦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漢興百年第三百一十九章 襄城之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八百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和之力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襲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戰在即第七百四十二章 風波又起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一十三章 勾心鬥角第六百四十六章 神主洛陽第九十四章 赤霄寶劍第五百四十一章 定都洛陽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謀算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悍將劉稷第六百三十三章 營外相遇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八百八十五章 誤解爆發第七百七十八章 暗中有鬼第七百一十二章 仁至義盡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四十九章 地獄難度第六百一十六章 狠人本色第七百八十一章 劉秀改制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鬼莫測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七百二十三章 心生殺意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八百七十二章 心急如焚第一百六十六章 盡棄前嫌第四百七十一章 爭霸之路第四百七十二章 矛盾漸起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六百四十四章 千秋萬代
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七百二十章 狐假虎威第六百八十三章 名將隕落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二百九十章 逃兵作亂第八百二十七章 種下善因第一百章 情有獨鍾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頭血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親相助第八百章 迷霧重重第八百一十三章 第三條路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偷襲佯攻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六十四章 謀反起事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佈局第七百五十五章 震懾敵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道相助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五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六百零九章 後院之事第七百七十七章 心生疑惑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敗再敗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得聖寵第四百七十六章 矛盾尖銳第二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四百零八章 河北之變第二百二十六章 肆無忌憚第七百三十四章 緣起緣滅第二百零五章 違抗軍令第六百四十章 身爲人臣第二十章 去往郡城第三百一十章 奇襲奏效第四百一十七章 勸進之事第八百四十七章 決定出徵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七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三百二十六章 奇襲陽關第八十三章 禍事之根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六百七十五章 南陽再敗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自食其蠱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親關係第五百八十五章 揣摩聖意第八百四十八章 馳援桃鄉第三百六十三章 揮師南下第十章 初次相見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光武皇帝第八十四章 天子劉秀第八百三十一章 善因善果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八百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第四百九十四章 厚顏無恥第七百一十五章 馭人之道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爲天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昆陽之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兇現身第一百八十五章 長治久安第四百四十六章 毛遂自薦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漢興百年第三百一十九章 襄城之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八百三十二章 機關算盡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和之力第三百零九章 率兵奇襲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戰在即第七百四十二章 風波又起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一十三章 勾心鬥角第六百四十六章 神主洛陽第九十四章 赤霄寶劍第五百四十一章 定都洛陽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謀算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悍將劉稷第六百三十三章 營外相遇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八百八十五章 誤解爆發第七百七十八章 暗中有鬼第七百一十二章 仁至義盡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四十九章 地獄難度第六百一十六章 狠人本色第七百八十一章 劉秀改制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鬼莫測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七百二十三章 心生殺意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八百七十二章 心急如焚第一百六十六章 盡棄前嫌第四百七十一章 爭霸之路第四百七十二章 矛盾漸起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六百二十八章 密謀出宮第六百四十四章 千秋萬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