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

寧王這是要他們去送死啊!堅持一個時辰,那怎麼可能呢?再者說,就算他們拼死擋住劉秀軍一個時辰,等己方的船隻過來了,他們只怕也沒有上船機會啊!

見他們四人都站在原地沒動,劉防眉毛豎立,怒聲喝道:“你們還在等什麼?本王的命令,你們沒聽清楚嗎?”

王觀顫聲說道:“寧王,此戰我軍已敗,哪怕……哪怕天神下凡,也……也抵擋不住敵軍一個時辰啊!”

劉防聞言,勃然大怒,想都沒想,一劍掄了過去。耳輪中就聽啪的一聲,劍面狠狠抽打在王觀的臉頰上。

如果現在不是急需用人,劉防也不會用劍面去抽打王觀,而是直接用劍鋒砍的了。

王觀被打得身子向旁一踉蹌,險些趴到地上,再看他的臉頰,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紅腫起來,鼓起好高。

劉防怒視着王觀,咬牙說道:“再敢擾亂軍心,本王要你的腦袋!”說着話,他擡起手中劍,指向馬忠、張鈞、王昶三人,質問道:“你們也想抗命不成?”

馬忠、張鈞、王昶皆是一腦門子的冷汗。奉命行事是死,不奉命行事也是死,今日,他們似乎無論如何也活不成了。馬忠噗通一聲跪到地上,聲淚俱下,哽咽着說道:“寧王,微臣家中上有老,下有小……”

他話還沒說完,劉防已氣得一腳踹了過去,正中馬忠的胸口,把後者踢了個仰面朝天。

馬忠掙扎地正要從地上爬起,劉防一腳踩住他的胸口,劍鋒抵住他的脖頸,凝聲說道:“貪生怕死的鼠輩!你是不是也想效仿東籬,向劉秀投降?”

“寧王,這場仗,我們已經打不了了……”橫豎都是一死,馬忠把心一橫,乾脆豁出去了,他顫聲說道:“數萬將士的生死,現都在寧王一念之間,寧王……寧王帶着我們投降吧……”

“我現在就要你的命!”劉防氣得七竅生煙,怒吼一聲,舉起佩劍,惡狠狠劈砍下去。

噗嗤!隨着一聲悶響,劉防的佩劍懸停在空中,他的身子好像被人點了穴道似的,僵在了原地。

他先是掃視周圍衆人,只見人們的臉上皆露出驚駭的表情,他慢慢低下頭,只見一截劍尖,從自己的胸膛內透出來。

他猛然睜大眼睛,慢慢扭轉回頭,只見站於他身後的人正是王觀,王觀的手還顫巍巍地握着劍柄,而劍鋒則已刺透了他的身體。

“你……你好大的膽子……”劉防一句話還沒說完,人已頹然倒地。王觀身子一震,下意識地鬆開劍柄,劉防身上插着佩劍,倒在地上不停地抽搐,出氣多,入氣少,眼瞅着是不行了。

王觀臉色慘白地倒退了一步,對周圍衆人尖聲說道:“我若……若不殺他,我們……我們都得死,今日我們誰都活不成……”

原本衝着王觀怒目而視的人們,紛紛低下頭,雖然心裡難以接受,但也不得不承認,王觀說的是事實。

今日之戰,己方已全無勝算,繼續打下去,不用等船隻靠岸,他們已先被劉秀軍斬盡殺絕。

馬忠從地上爬起,走到劉防近前看了看,後者的身子已然不動了,側躺在地上,眼睛瞪得大大的,但其中已無神采,只剩下一片死灰。

他吞了口唾沫,抓住劍柄,用力地把佩劍從劉防的屍體內拔出來。

而後,他走到王觀近前,看看王觀,再瞧瞧周圍衆人,正色說道:“王將軍說得沒錯,今日之戰,我軍已無勝算,再打下去,我們……我們都得死在這裡!”

在場的衆人,沒有一個是傻子,當然明白王觀殺劉防,等於是救了他們,只是,事情不是這麼簡單的……

馬忠又掃視了衆人一眼,擡手拍了拍王觀的肩膀,說道:“王將軍殺寧王乃義舉,你這次是救了我們大家啊!”

王觀心頭一熱,眼圈紅了,他哽咽着說道:“如果不是逼不得已,我……我也不會做出這等……這等……”

馬忠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理解地點點頭。而後,他幽幽說道:“王將軍就好人做到底,送人送到家吧!”

“啊?”王觀沒明白馬忠這話是什麼意思,詫異地看着他。

毫無預兆,馬忠的手腕突然翻轉,原本倒提着佩劍,變成了正握,緊接着他的手臂向前一探,就聽噗的一聲,劍鋒刺入王觀的小腹,由他的背後探了出來。

ωwш⊙ttka n⊙¢ ○

誰都沒想到,馬忠竟然出其不意地殺了王觀。

在場的衆人都傻住了,王觀也是露出難以置信地表情,張大嘴巴,看着面前的馬忠,斷斷續續地說道:“你……你這是……”

“王將軍,我們的家人都在睢陽,寧王死了,我等向劉秀投降,我們的家人,恐怕都活不成,只有你死了,擔起刺殺寧王的罪責,我們的家人才能活!”

馬忠的這番話,讓王觀的身子猛然一震,也終於明白馬忠爲何會突然對自己下殺手了。

他還想說話,但已經沒有力氣開口,馬忠猛然把刺入王觀腹內的佩劍抽出來。王觀倒退兩步,直挺挺地仰面而倒。

馬忠看了地上的屍體一眼,將手中的佩劍直接扔到王觀身上,他對周圍衆人一字一頓地說道:“寧王不死,我們活不成,殺害寧王的王觀不死,我們的家人活不成。”

衆人臉上的詫異、驚駭之色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冷酷與麻木,沒有一人站出來爲劉防或者王觀報仇,也沒有一人站出來指責馬忠哪裡做得不對,人們的沉默,等於是默認了馬忠的說詞。

事實上,也的確如馬忠所說。

寧王可是陛下的親弟弟,寧王被殺,如果沒有人來承擔這件事,那麼他們留在睢陽的家人,有一個算一個,誰都跑不掉,都得給寧王陪葬。

現在馬忠殺了王觀,等於是給遇害的寧王報了仇,天子得知此事後,即便悲痛,也不會再把氣撒在他們的家眷頭上了。

張鈞和王昶對視一眼,雙雙向馬忠拱手施禮,說道:“馬將軍救我等家眷於水火,請受我等一拜!”

見狀,周圍的衆人也都紛紛拱手施禮,齊聲說道:“請馬將軍受我等一拜!”

殺劉防,救下他們的人是王觀,而馬忠則是殺害王觀的兇手,但此時衆人卻都在拜謝馬忠,這便是人性,自私、貪婪,明哲保身。

隨着劉防被殺,劉永軍將士不再抵抗漢軍,紛紛繳械投降,黎陽渡口之戰,就此宣告結束。

此戰,劉秀軍可謂是大獲全勝,全殲了八萬之衆的劉永軍,劉永的親弟弟,寧王劉防,也死在了黎陽渡口。

這一戰的大獲全勝,可以說是對劉永勢力最沉重的一擊,大大傷了劉永的元氣,也大大打擊了劉永的士氣。

也正是從黎陽之戰後,劉永與劉秀的大漢天子之爭,開始陷入全面的劣勢。

劉秀取得黎陽渡口之戰的大勝,並沒有就此停手,他和銚期指揮己方的將士,乘船渡河,直撲對岸的白馬津。

已經向劉秀投降的東籬,是白馬津的主將,白馬津的駐軍,皆以東籬馬首是瞻。

有東籬相助,劉秀軍沒費吹灰之力,很順利便拿下了白馬津,另外,留在黃河南岸這邊的兩萬劉永軍殘部,也被劉秀軍殺得大敗,多半將士都繳械投降。

如果說黎陽之戰前,劉秀勢力和劉永勢力還處於勢均力敵的局面,那麼黎陽之戰後,勝利的天平已完全向劉秀這邊傾斜。

劉永策劃攻佔魏郡的計劃,全面失敗,不僅折損了十萬大軍,還搭上了自己的親弟弟,左膀右臂的劉防,更要命的是,以蓋延爲首的十萬漢軍,長驅直入,抵達睢陽,兵臨城下。

以劉永爲首的睢陽朝廷,立刻陷入到岌岌可危的境地。

黎陽之戰結束後,劉秀把餘下的事情交給銚期處理,他自己則帶上兩位夫人以及羽林衛、京師軍,班師回朝。

劉秀的這次御駕親征,意義非凡,不僅平定了在魏郡作亂的五校軍,而且還粉碎了劉永暗中奪取魏郡的計劃。

他更是將計就計的消滅了劉永的十萬大軍,穩定了後方的同時,還大大消損了劉永的實力,可謂是一次出征,達成了多個戰略意義。

從此之後,劉永的睢陽朝廷,對劉秀的洛陽朝廷,已然無法再構成直接威脅。

洛陽,皇宮。

劉秀剛回到洛陽,便聽說景丹患病的消息。yuyV

先前,景丹率朱祐、王樑、祭遵、臧宮諸將攻打弘農,現弘農戰事結束,己方已經控制弘農全境,景丹等人業已凱旋而歸。

聽張昆說景丹病倒了,劉秀關切地問道:“孫卿所患何病,嚴不嚴重,有沒有讓太醫去探病?”

在劉秀的大臣當中,景丹算是年紀較大的,劉秀對景丹,既尊敬,又倚重。

景丹原本是上谷郡的長史,他是和耿弇、寇恂、吳漢、王樑等同一批追隨劉秀的人,爲劉秀平定河北,立下了汗馬功勞。

張昆小心翼翼地說道:“太醫已經去過了!太醫說,大將軍年事已高,且太過操勞,需安心休養,才能調理好身子!”

“哦!”劉秀先是輕輕應了一聲,而後皺着眉頭說道:“我還是放心不下,得親自去看看。”

自他定都洛陽以來,已經連損了數員大將,先有劉植,後有萬脩,現在景丹又病了,劉秀實在是擔心得緊。

劉秀換了一身衣服,正打算親自去驃騎大將軍府,張昆進來稟報,皇后求見。劉秀愣了一下,說道:“有請。”

郭聖通從外面走了進來,向劉秀福身施禮,說道:“陛下!”

劉秀不解地問道:“聖通可是有事?”

郭聖通說道:“臣妾聽說陛下要去探望景老將軍。”

“嗯!”劉秀點點頭,說道:“孫卿患病,已有多日未上朝,太醫說沒有大礙,可我還是不太放心啊。”

郭聖通正色說道:“臣妾陪陛下一同去吧!”

見劉秀不解地看向自己,她頷首說道:“當初臣妾隨陛下征戰,老將軍對臣妾亦是照顧有加,現在老將軍患病,臣妾也心中難安。”說到這裡,她眼圈紅了。

劉秀見狀,擡手輕輕撫了撫郭聖通的臉頰。劉秀本身是個非常重情義的人,他的皇后能表現出重情重義的一面,這是他非常樂於看到的,心裡也非常的高興。

第四百九十三章 破釜沉舟第四十二章 危機緩解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爾反爾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四百五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城迎敵第七十六章 被擺一道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鄉之戰第八百七十三章 歪打正着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二百九十四章 驚爲天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心急如焚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得聖寵第六百零七章 心裡暗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路上巧遇第六百零四章 詭異病症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八十三章 差強人意第五百五十三章 家事難平第三百二十三章 清剿餘孽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進第六百零九章 後院之事第六百二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五章 再次遇險第四百五十章 再次勸進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九十章 真假難辨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四百一十章 繼續努力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將回歸第六百八十一章 天倫之樂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身立命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二百五十九章 挺身相助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將回歸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動請辭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二百九十一章 害羣之馬第一百三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一百七十一章 巧佔朝陽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八百五十九章 權掌九州第七百三十八章 睢陽戰線第五百三十四章 兄妹相見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四十四章 意氣用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後院偶遇第七百一十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一十五章 矇混入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八十三章 禍事之根第二百二十六章 肆無忌憚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脫困第三百零三章 強推劉玄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前兆第六百零一章 乾柴烈火第六十三章 厚此薄彼第六百九十六章 天神下凡第二百九十五章 局勢突變第三百三十八章 印象深刻第七百二十一章 節外生枝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六百二十九章 東西合璧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身立命第六百九十二章 決戰開啓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五十四章 急需人才第三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第六十四章 謀反起事第六百六十五章 陣前立約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六百章 開口表白第六百八十二章 弘農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賈復參拜第七百二十九章 知恩圖報第四百八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三百五十五章 決戰開始第六百八十章 增派援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危機來臨第八百二十三章 仗勢欺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殺機重重第三百二十章 解決糧草第二百九十一章 害羣之馬第六百七十六章 前來營救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東窗事發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進第一百八十六章 時機把握第五百九十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有頭無腦第四百五十章 再次勸進
第四百九十三章 破釜沉舟第四十二章 危機緩解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爾反爾第六十七章 回到老家第四百五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城迎敵第七十六章 被擺一道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鄉之戰第八百七十三章 歪打正着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二百九十四章 驚爲天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心急如焚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得聖寵第六百零七章 心裡暗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路上巧遇第六百零四章 詭異病症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八十三章 差強人意第五百五十三章 家事難平第三百二十三章 清剿餘孽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進第六百零九章 後院之事第六百二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五章 再次遇險第四百五十章 再次勸進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其鋒芒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九十章 真假難辨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四百一十章 繼續努力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將回歸第六百八十一章 天倫之樂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身立命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三十章 識破陰謀第二百五十九章 挺身相助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將回歸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動請辭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二百九十一章 害羣之馬第一百三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一百七十一章 巧佔朝陽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八百五十九章 權掌九州第七百三十八章 睢陽戰線第五百三十四章 兄妹相見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四十四章 意氣用事第三百一十六章 後院偶遇第七百一十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一十五章 矇混入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八十三章 禍事之根第二百二十六章 肆無忌憚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脫困第三百零三章 強推劉玄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前兆第六百零一章 乾柴烈火第六十三章 厚此薄彼第六百九十六章 天神下凡第二百九十五章 局勢突變第三百三十八章 印象深刻第七百二十一章 節外生枝第七百一十一章 初見成效第六百二十九章 東西合璧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身立命第六百九十二章 決戰開啓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五十四章 急需人才第三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第六十四章 謀反起事第六百六十五章 陣前立約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六百章 開口表白第六百八十二章 弘農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賈復參拜第七百二十九章 知恩圖報第四百八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漢爲名第三百五十五章 決戰開始第六百八十章 增派援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危機來臨第八百二十三章 仗勢欺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殺機重重第三百二十章 解決糧草第二百九十一章 害羣之馬第六百七十六章 前來營救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東窗事發第三百八十章 向南推進第一百八十六章 時機把握第五百九十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有頭無腦第四百五十章 再次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