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

董宣寧死都不肯給劉黃磕頭認錯,最後連劉秀都拿他沒轍了,向兩名羽林衛揮了揮手,示意二人不用再逼董宣。

他輕嘆口氣,說道:“先把董宣帶至偏殿,把頭上的傷口包一包。”伏

黯快步上前,來到董宣身邊,架着他的胳膊,把他從地上拽起,然後攙着他,快步向外走去,同時又向周圍的羽林衛使個眼色,人們紛紛撿起庭杖,跟着伏黯和董宣,魚貫走出大殿。到

了外面,伏黯忍不住鬆了口氣,看着董宣,意味深長地說道:“董縣令,今日你可是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啊!”

陛下一向重情重義,對家人,更是好的沒話說,這次董宣竟然招惹上長公主,而且還是對長公主如此的不敬,伏黯都以爲董宣這次死定了,沒想到,陛下最後竟然壓下了火氣,饒了董宣一命。

董宣聽聞伏黯的話,正色說道:“下官無錯!既然無錯,下官又爲何要認錯!下官可以死,但絕不會厚顏無恥的做出違心之舉,搖尾乞憐!”伏

黯看着一本正經的董宣,差點笑出來,也不知道該罵董宣死腦筋,還是該贊他運氣太好。

他也就是在洛陽,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當官,倘若換成在旁人手下做官,以董宣這一根筋直腸子的性格,都不知道要死上多少個來回了。他

嘆口氣,拍了拍董宣的胳膊,說道:“走吧!我幫你包紮下傷口!”董

宣恍然想起什麼,倒退兩步,畢恭畢敬地向伏黯深施一禮。伏黯一怔,不解地問道:“董縣令這是作甚?”

“剛纔多虧光祿勳出手相救,下官多謝光祿勳的救命之恩!”董宣並非不明事理,不知好歹的人,一碼歸一碼,伏黯救了他,他就得向人家真誠道謝。伏

黯笑了笑,擺手說道:“並非是我救你,而是陛下在救你!”

董宣正色說道:“陛下乃明君聖主,自然不會殘害忠良……”

“行、行、行!”伏黯打斷董宣的話,擺手說道:“我們去包紮傷口!”他帶着董宣,向偏殿走去。

正殿內。劉黃難以置信地看着劉秀,問道:“阿秀,你就這麼把董宣放了?”

劉秀攤着雙手,無奈地說道:“不然,又如之奈何?”

劉黃氣鼓鼓地看着劉秀,眼圈一紅,哽咽着說道:“當年阿秀不爲官,尚且敢收留逃犯,官府不敢前來抓捕,現在阿秀貴爲天子,卻反而不如從前。”說

到這裡,劉黃還傷感地用袖口擦了擦眼角。當

年把逃犯收入家中,養成門客的人是劉縯,而非劉秀,不過劉秀一向和大哥穿一條腿褲子,說此事和劉秀有關,倒也沒錯。聽

着大姐的抱怨,劉秀嘆息一聲,苦笑道:“大姐,做天子,和做百姓不一樣啊!”做

百姓,只要膽子夠大,便可以爲所欲爲,但做皇帝,有許多方面需要考量,有許多因素需要顧慮。

劉黃自然也能看出劉秀的爲難,但她就是覺得心有不甘。堂堂公主,皇親國戚,憑什麼被一個外臣如此欺負,而且這個外臣還只是個縣令。

劉秀是好話軟話說了一好大通,才總算讓劉黃漸漸消了火氣。而後他又令內侍,取了內府的許多金銀珠寶,送於大姐,這才讓劉黃作罷,回了公主府。

送走大姐,劉秀再次召見董宣。現在,董宣腦門的傷口已經被包紮好,纏着好厚一圈的繃帶,不過精神頭很好,一點也不像頭部受傷的樣子。

看着神清氣爽,步伐矯健的董宣走進大殿裡,劉秀哭笑不得,這次他對董宣的態度軟化了許多,說道:“董縣令奉公嚴法,做得很好!”董

宣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說道:“微臣只是行分內之責,不敢受陛下誇獎!”

看着叩首的董宣,劉秀立刻想到剛纔董宣在大姐面前,死活不肯磕頭賠罪的樣子。他令張昆取來筆墨,在帛召上唰唰唰的寫下三個大字:強項令。寫

好之後,劉秀樂呵呵地讓張昆把帛召送給董宣。後者接過來,定睛一看,面露喜色,再次向前叩首,大聲說道:“微臣謝陛下賞賜!”

強項令的意思就是,脖子非常硬的縣令!打死不低頭,寧死不叩首。

董宣對於天子賜給自己的這個封號,欣然接受,恨不得馬上回到縣府,把天子賜的帛召裱起來,掛在縣府的大堂上。見

董宣看了自己送他的封號,喜形於色,劉秀也忍不住笑了出來。他又令張昆從內府提出三十萬錢,重賞董宣。

董宣的爲人,值得敬佩,而劉秀的心胸,則更加令人敬佩。董宣得罪了劉秀的大姐,把劉黃氣得跑進皇宮裡告御狀,又哭又鬧。劉

秀最終非但沒殺董宣,反而還賜了董宣強項令的封號,另外又獎賞他三十萬錢。像董宣這種性情的官員,能遇到劉秀這樣的皇帝,也的確是他的運氣好。對

於劉秀賜的封號,董宣欣然接受,對於劉秀嘉獎的三十萬錢,董宣是一錢都沒留下,帶回到縣府,全部分給了縣府的官員和衙役。

劉秀不殺董宣,反而還大大嘉獎了董宣,當然也有他自己的考量。

其一,董宣嚴格執法,做得並沒錯,倘若因此殺了董宣,這完全是昏君所爲。其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業未成,急需天下歸心,絕不能因爲一個家奴,而讓漢室法度蒙塵,失了民心。第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劉秀的性情偏柔和,能不殺的人,他會盡量不殺,能不嚴懲的人,他會盡量將其放掉,這樣的性格,會被人誇讚仁義,寬宏大量,但一味的寬鬆,也很難治理好國家。所

以劉秀需要有一批官員能和他的性情進行互補,而能和他性情互補的官員,那絕對都是酷吏。

董宣便是酷吏當中的典型。心狠手辣,鐵面無私,冷酷無情,無論是誰,只要觸犯了法度,犯在他的手裡,那就只有一個結果,一切皆依法來辦,找誰都沒用。所

以說,董宣在洛陽任職期間,沒人會去官府擊鼓鳴冤,做官都做到了這個份上,恐怕連後世的包拯也比不過他。當

然,董宣之所以能在權貴遍地的洛陽做到鐵面無私,嚴行法度,也全靠有劉秀這個天子在他的背後撐腰。

說白了,這君臣二人,就是一個做紅臉,一個做白臉,一個在幕前,一個在幕後,一個嚴,一個鬆,一個狠,一個柔,配合得那叫一個張弛有度。

有劉秀這麼一個深明事理又開明大度皇帝治理,洛陽乃至漢室天下,想不興盛也難。

洛陽分爲內外兩個城區,內城區,也就是城牆之內的區域,皇宮以及各個衙門、官員府邸,佔用了大半區域,剩下的小半區域,纔是百姓的住地。所

以洛陽城內住不了多少人,大量的人口都集中的外城區,也就是城牆之外的周邊地區。

歷史書上說洛陽有百萬人口,那是不可能的,按照漢書記載,整個河南尹(河南郡),包括洛陽在內,共二十一城,合計二十八萬戶,人口一百萬。但

洛陽內外城區的人口加到一起,有三四十萬,甚至四五十萬,是非常有可能的。這麼多人口的城邑,在當時,乃至放眼全世界,都稱得上是數一數二了。

擁有如此衆多人口的洛陽,龍蛇混雜,臥虎藏龍,花非煙追查墨袖堂,追查至洛陽便查不下去了。

因爲沒法再往下查了。現在的洛陽,正在極速膨脹,每天的外來人口,不計其數,既有富人,也有逃避戰亂的窮人,外城區是一擴再擴,雲兮閣的能耐再大,想從數十萬人裡找出潛伏在其中的墨袖堂人員,亦如大海撈針。

花非煙還沒查到墨袖堂的人究竟潛伏在洛陽的什麼地方,墨袖堂的人倒是先出手了。這

日晚上,劉秀召見邳彤。邳彤官拜太常,乃九卿之首。

太常主要掌管的是宗廟禮儀,監管博士、太學,以及音樂、醫學等等。因爲負責教化,太常的地位非常高,也十分受人尊敬,在九卿當中位列第一。邳

彤沒投靠劉秀之前,是和成郡太守。王

郎在河北稱帝的時候,冀州這裡只有兩位太守不肯臣服王郎,而是直接倒向了劉秀,一位是信都郡太守任光,另一位便是和成郡太守邳彤。

劉秀稱帝后,邳彤能擔任太常,當然也是有原因的,首先邳彤出身於官宦之家,文化底蘊十足,其次,他精於玄學、醫學,尤其擅長煉丹。邳

彤的煉丹,還真不是瞎胡亂搞,在民間,邳彤被尊爲‘藥王’,即便到現代,還有邳彤的藥王廟。

這次並不是劉秀想召邳彤入宮,而是許汐泠想見邳彤。許汐泠出自於道家高人苡塵先生門下,學的是道法,練的是媚術,她的體質,不太容易受孕。

對於這一點,她的師父苡塵先生早就告訴過她。以前許汐泠沒當回事,現在她成了劉秀的美人,不易受孕的體質便成爲最令她頭痛的問題。

後宮的女人,年輕的時候靠容貌,年長後,就得母憑子貴了,沒有子嗣,是後宮女人最大的命門。

邳彤精通醫藥之術,許汐泠想讓邳彤幫她診治一下,還有沒有辦法可以改善她的體質。

聽完陛下召見自己的目的,邳彤瞭然地點點頭,他看向許汐泠,意味深長地說道:“許美人曾修煉過道家媚法,難免要服用息肌丸之類的藥物作爲輔助,而這類藥物,固然可讓人嬌豔欲滴,但也有弊端,就是極難受孕。”許

汐泠連連點頭,只聽邳彤的分析,便可判斷出來,他是行家。她關切地問道:“邳太常,我……我還能生育嗎?”

邳彤低垂着頭,沒有立刻回答。見狀,許汐泠不由得緊張起來,身子前傾,目不轉睛地看着邳彤。劉秀走到她近前,輕輕握住她的手。許

汐泠看向劉秀,眼圈一紅,眼珠在眼眶中直打轉。現在她真的是追悔莫及,早知會有今天,當初她真不該修煉媚術。劉

秀開口問道:“偉君,真的就沒有辦法了嗎?”

其實許汐泠能不能生育,對於劉秀而言,並沒有那麼重要,她能生育,自然是最好,不能生育,他也不會嫌棄她。

不過看許汐泠如此重視此事,劉秀也不想讓她失望。

邳彤欠身說道:“陛下,辦法是一定會有的,不過,微臣需要一些時間來仔細斟酌。”

第七百四十六章 夜間行動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三百四十章 激發鬥志第八百七十七章 沒事找事第四百八十九章 接受諂媚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震諸敵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五百九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中博弈第五百九十三章 冠軍破敵第六百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一百零七章 血戰突圍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六百九十章 真假難辨第三百一十九章 襄城之戰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二百七十七章 節點之戰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入帳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中血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幕後主使第六百四十四章 千秋萬代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次相遇第五百四十八章 姐弟不同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見佳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恃強凌弱第五百五十六章 立後之事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三百七十六章 勾結一處第八百五十八章 董憲覆滅第三百六十八章 垂涎已久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襲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三百三十七章 世紀之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四百五十六章 決戰開始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艱險第八百八十二章 重用縣府第六百六十一章 睢陽朝廷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請合作第五百九十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峽谷設伏第三百七十六章 勾結一處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於來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婦人之心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騰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二百二十章 兄弟交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活一個第二百零三章 掃平隱患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然倒塌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討發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六百八十三章 名將隕落第五百七十八章 兩漢並立第三百三十章 全軍覆沒第三百九十四章 雙喜臨門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人相求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親相助第五百零一章 出頭之鳥第二十一章 蠻軍來襲第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五百七十八章 兩漢並立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五十六章 決戰開始第七十一章 龍淵暴露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八百七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四百四十二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七十章 帶走弟妹第五百六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六百一十六章 狠人本色第八百三十六章 交代真相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六百三十三章 營外相遇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中博弈第二百二十六章 肆無忌憚第二百五十七章 觸底反彈第六百八十九章 營中刺客第三百二十三章 清剿餘孽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戰第五十五章 自鳴得意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張奪用蠱第八百七十六章 閒逛南市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一百四十三章 迫在眉睫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哥威武第六百九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聞喜訊第四百五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一百三十七章 罪證確鑿
第七百四十六章 夜間行動第一百九十三章 穩定局勢第三百四十章 激發鬥志第八百七十七章 沒事找事第四百八十九章 接受諂媚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震諸敵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五百九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中博弈第五百九十三章 冠軍破敵第六百五十八章 環環相扣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傷元氣第一百零七章 血戰突圍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六百九十章 真假難辨第三百一十九章 襄城之戰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二百七十七章 節點之戰第六百四十八章 後宮日常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入帳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中血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幕後主使第六百四十四章 千秋萬代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次相遇第五百四十八章 姐弟不同第二百八十三章 再見佳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恃強凌弱第五百五十六章 立後之事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三百七十六章 勾結一處第八百五十八章 董憲覆滅第三百六十八章 垂涎已久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襲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三百三十七章 世紀之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三十章 一敗塗地第四百五十六章 決戰開始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艱險第八百八十二章 重用縣府第六百六十一章 睢陽朝廷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請合作第五百九十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峽谷設伏第三百七十六章 勾結一處第二百三十四章 終於來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婦人之心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騰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二百二十章 兄弟交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活一個第二百零三章 掃平隱患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然倒塌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討發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六百八十三章 名將隕落第五百七十八章 兩漢並立第三百三十章 全軍覆沒第三百九十四章 雙喜臨門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人相求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親相助第五百零一章 出頭之鳥第二十一章 蠻軍來襲第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三十一章 身陷絕境第五百七十八章 兩漢並立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五十六章 決戰開始第七十一章 龍淵暴露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八百七十八章 突生變故第四百四十二章 正面交鋒第三百七十章 帶走弟妹第五百六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六百一十六章 狠人本色第八百三十六章 交代真相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六百三十三章 營外相遇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中博弈第二百二十六章 肆無忌憚第二百五十七章 觸底反彈第六百八十九章 營中刺客第三百二十三章 清剿餘孽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戰第五十五章 自鳴得意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張奪用蠱第八百七十六章 閒逛南市第七百八十章 深不可測第一百四十三章 迫在眉睫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哥威武第六百九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七百四十三章 再聞喜訊第四百五十三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雙方融洽第一百三十七章 罪證確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