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

大漢朝臣們覺得太子殿下瘋了,武威城尚未建成,又想着要建甚麼西寧城。

丞相袁盎率先出列,躬身問道:“敢問殿下,爲何又要興建新城?”

劉徹笑道:“丞相莫急,且待孤王讓人搬來山川圖,再仔細講解。”

片刻後,數位虎背熊腰的郎衛齊力將一副巨大的屏風從內殿搬出,有小心翼翼的擡到御階之上,將之擺放好。

殿內羣臣紛紛望去,見那屏風丈許見方,邊框爲竹製,屏面則是白絹,甚是簡陋。然那畫着許多繁複線條的屏面側邊,赫然五個大字,卻教羣臣眸光大亮。

社稷山川圖!

劉徹從御座起身,行至屏風近前,輕笑着招呼羣臣道:“煩請諸位離席近前,都來瞧瞧我大漢的萬里河川。”

羣臣們皆是依言出列,照着府司和官位排着行至御階之下,微微仰頭便能瞧清偌大屏面上的線條。

“今日時辰不多,明日孤王會將此屏風放在中央官署,並遣人常候其側,以便隨時爲諸位講解,可好?”

劉徹大方得緊,反正不是精準的軍事地圖,比例尺都未必對得上,無非特意用來讓朝臣們稍微瞭解些地理常識。

“殿下此舉大善!”

老宗正劉通興致最高,他慣是覺得整個大漢皆是老劉家的,看這社稷山川圖就跟守財奴看祖產般的感覺。

丞相袁盎亦是頜首道:“身爲朝臣,雖未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若能將大漢山川地形熟稔於心,眼界便能開闊些,利於統攬大漢全局,避免頒佈政令時以偏概全。”

“正是此理!”

劉徹撫掌笑道,他先前壓根沒想過這些,經袁盎這通說,他想不佩服自己高瞻遠矚都不行。

“時辰不早,孤王便是單刀直入的挑揀關節處給諸位講解。”

劉徹手執細長竹枝,接連點着山川圖上的幾處大圓點,緩緩道:“諸位看,此圖爲左東右西,上北下南,這圓點代表城池,此處爲長安城,此處爲隴西郡治狄道,此處爲武威城,此處爲蜀郡成都……”

羣臣能混到朝堂大員,自非蠢的,且過往也是曾見過山川圖,只是遠不如此圖精細和完整罷了,故而皆是輕鬆領會,紛紛頜首。

“黑色的墨線爲山脈,藍色的線條與區塊爲河川與湖泊,這兩條蜿蜒綿長的藍線即爲大江大河。”

劉徹頗是滿意朝臣們的智商水準,想來也不用費太多口水,語調都不由輕快了幾分,繼續道:“此處爲陰山,描繪其上的齒狀線條皆爲長城關牆。”

朝臣們皆是目光熠熠,見相似的齒狀線從隴西郡起始,至遼東郡終止,似乎比大江大河還要長,心中隱隱有些自豪。

這綿延萬餘里的長城關牆,他們盡數從匈奴手中奪回來了!

劉徹心中微喜,畢竟是鐵血尚武的煌煌大漢,羣臣大多渴望能開疆拓土,開創千古盛世。

既是如此,想要說服他們同意興建西寧城,應是不難。

劉徹意有所指道:“長城雖是關牆堅固,但其之所以能助我大漢抵禦匈奴人,多是因其修建之處皆山勢險峻,匈奴騎兵難以翻越,故而真正的北地屏障乃是數千裡陰山山脈。”

“不錯!”

羣臣紛紛頜首認同,在未奪回這長城關牆前,大漢亦是憑着勾注山和雁門邊塞抵禦了匈奴數十年。

“自古以來,關中和中原皆曾戰亂頻頻,唯有巴蜀之地鮮少被戰火波及,無非是因此地羣山環視,大軍難以入蜀。”

劉徹用竹枝描着巴蜀附近的數條墨線,緩緩道:“北緣米倉山,南緣大婁山,東緣巫山,西緣邛崍山,西北邊緣龍門山,東北邊緣大巴山,西南邊緣大涼山,東南邊緣相望於武陵山。”

羣臣們皆是深以爲然,巴蜀這等地形,端是易守難攻,卻也註定巴蜀不宜定都立國,否則極易被困死其中,霸業難成。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秦國據此雄關,退可閉守關中,進可逐鹿中原,故能橫掃六合,定鼎天下,故我大漢亦定都關中。”

劉徹引導着話頭,緩緩轉到他想要的方向,“諸位再瞧雍涼之地,如此廣袤肥沃,我大漢如今雖將之奪回,卻唯恐匈奴人再度侵擾,故而不敢大肆移民,真正佔據此方沃土。”

老宗正劉通雖年過八旬,但依舊耳聰目明,心思更是通透,隱隱猜出劉徹的意思,有心暗助於他,便是頜首道:“不錯,即便李廣此番攻陷匈奴右部王庭,又宰了右賢王,但匈奴一日未滅,我大漢便一日不得安生。”

劉徹會心一笑“老宗正說得是。”

俚語有言: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劉通是劉氏宗室的砥石,更是大漢朝堂的定海神針,有他坐鎮,鮮少有朝臣敢真正作妖。

“我大漢過往爲防備匈奴右部和諸羌,在隴西,安定和北地這三大邊郡常年屯駐邊軍,兵員最多時竟高達三十餘萬,着實勞民傷財。”

劉徹刻意頓了頓,方纔沉聲道:“若能似函谷關般,在雍涼的西邊設立塞城,徹底阻絕匈奴和諸羌進入雍涼乃至關中的通道,我大漢非但能真正坐擁雍涼,更能大大削減三大邊郡屯駐的邊軍,端是一舉兩得。”

朝臣們此時皆是曉得太子爲何如此耐心的爲他們講解,原來正是爲了要說服他們同意興建那西寧城。

不過太子確實言之有理,他們倒是不介意繼續聽聽他的謀劃,若真是可行,倒也可以商量。

劉徹見得無人出言反對,不由鬆了口氣。

他不願事事專斷獨行,否則長此以往,必會破壞大漢的官僚體系,得不償失。

皇朝的衰敗,往往是從官僚體系的崩塌開始的。

大漢此時的朝堂和郡國的體制架構尚算完整高效,若劉徹爲獨攬大權而肆意將之架空,那他日後便得事必躬親,活活累死。

“其西側唯有兩條狹長的通道可進入雍涼之地。”

劉徹用竹枝在地圖上描繪,緩緩講解道:“兩條狹長通道位於祁連山脈南北兩側,祁連山北面的通道即爲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的北臨騰格里大漠,南依祁連山,而焉支山正是祁連山的分支,故而我大漢在焉支山北興建武威城,便是爲了扼守住河西走廊的東側咽喉。”

對於武威城的位置,朝臣們並不陌生,皆是認同劉徹的話,此城確實能扼守住河西走廊進入雍涼的咽喉要道。

那匈奴右賢王亦知曉待武威徹底建成,想從河西走廊進犯雍涼便再無可能,故才急着領兵奔襲武威城。

劉徹復又在地圖上描繪道:“另一條通道在祁連山南,湟水及其三大支流的交匯處,大河亦經此流入雍涼之地,故可將其稱爲河湟谷地。河湟谷地北倚祁連山,瀕西海,南面的這條山脈爲大河的源頭所在,被羌人喚作巴顏喀拉山脈,乃是崑崙山脈的東段支脈。

這巴顏喀拉山脈東延之處,幾欲與蜀地以西的諸多縱貫山脈相連。亦即是說,我大漢只需在此處興建邊城,扼守住這河湟谷地,祁連山南的各族蠻夷再無通道可進入雍涼之地,西陲自是安寧,故此邊城應以西寧爲名。

待武威城和西寧城盡皆建成,扼守住河西走廊和河湟谷地,就如在我大漢的西陲建起兩座函谷關,只需分別屯駐數萬將士,便是進可攻,退可守。匈奴,諸羌乃至各族蠻夷,大漢還需忌憚麼?”

“好!”

老宗正劉通聽罷,由衷道:“興建武威城和西寧城乃是福澤後人的大好事,必是要建。老夫願傾盡家業,捐輸國庫,以資建城所需!”

“……”

朝臣們聞言,皆是滿心無奈,老宗正都這般說了,難道他們還能反對麼?

何況太子殿下的謀劃確是良策,旁的不說,只需削減十萬邊軍,朝廷每年便能省下數億錢的糧餉。若真能如此,兩三年便能將建城的錢全數掙回來。

“殿下,近年朝廷歲入雖是大增,但因連番大戰,大軍的糧餉和各式賞賜都耗費頗巨,武威城又正在興建,國庫怕是一時難以支應……”

大農令曹欒自是會算這賬,曉得興建西寧城是划得來的,但他仍希望再緩些時日。

劉徹擺手道:“大農令無需煩惱,用不着國庫出錢,讓朝臣和各大世家捐輸即可,先前老宗正不也說要捐輸麼?”

朝臣們見他不似作僞,盡皆譁然,多是面露不虞之色,需知大漢立朝數十載可從未有過強迫世家權貴向國庫捐輸之事,太子這般做可是太過了。

唯有老宗正不以爲意,捐就捐了,反正膝下子孫皆有湯沐邑,餓不死的。

劉徹環視羣臣,謔笑道:“孤王也不強迫你等,不過有言在先,不願捐輸的,日後可別後悔!”

朝臣們皆是啞然,想到太子殿下那點石成金的財神手段,以及那皇室實業每年發放的大筆紅利,不免有些猶豫。

老宗正倒是出言緩頰道:“殿下就別打趣諸位臣僚了,捐輸有甚好處,便直說吧。”

“西海側畔及祁連山南爲諸羌和月氏僅存的駐牧地,兩族部衆遠超百萬。西寧城興建時,必得安排守軍,以防蠻夷進犯,但守軍亦不能白吃糧餉,總要到諸羌和月氏打些草谷的。”

劉徹頓了頓,笑問羣臣道:“若執捐輸憑證可往西寧城兌換奴隸,每捐輸千萬,可兌千頭奴隸,諸位以爲如何?”

朝臣們聞言,登時換了臉色,紛紛笑着諂媚道:“殿下英明啊!”

好在先前沒和殿下撕破臉,否則嘴邊的肥肉可就飛走了,如今每頭精壯奴隸在關中各郡縣至少能賣兩萬錢。

劉徹又是問道:“哦?那西寧城該不該建?”

羣臣頜首:“自然要建!”

朝堂和諧,大漢幸甚!

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四百八十六章 揚帆遠航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廣致仕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六百一十章 趙府貴女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業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二百五十章 鐵騎封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六百四十二章 過載保護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一百七十五章 東郭農丞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四百二十章 創投基金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一百六十章 懾服中原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七章 太子廢立
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七百一十六章 離京赴滇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后有孕第八十六章 西北狀況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五百九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四百八十六章 揚帆遠航第六百一十九章 母女探病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八百章 欲善其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五百二十六章 李廣致仕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三百四十三章 艦隊停靠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六百一十章 趙府貴女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五百三十二章 子承父業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二百三十章 百年毒計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二百五十章 鐵騎封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六百四十二章 過載保護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一百三十七章 血洗臨洮 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六百一十六章 得妻如此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宮赴宴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二百零四章 池畔踏春第九十二章 帝國物流第四十九章 湖心垂釣 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一百七十五章 東郭農丞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西域都護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五百四十一章 浪蕩少年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四百二十章 創投基金第二十七章 新華書局 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第五百八十二章 身毒禁海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三百二十章 兵發西域第七百二十七章 電力發展第五百七十六章 特殊賭賽第一百六十章 懾服中原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七章 太子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