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宋金開戰

第180章 宋金開戰

一切都如玉女宗娉妃所謀劃的那樣進行,完顏吳乞買初登帝位,志得意滿,以爲自己已手掌天下大權。

甚至妄動國庫財產爲己享樂,結果竟然被丞相發覺,並告知完顏宗望等人,完顏宗望邀集朝中實權派,如完顏宗翰、完顏宗乾等人聯手,在朝堂上當衆揭發。

最後竟是羣臣聯合起來,將其連扶帶架請下寶座,當衆杖二十棍!

打完,又把他攙回寶座,然後,以完顏宗翰爲首的全體大臣一齊跪下請罪。

事已到此,屈辱之極的吳乞買也無可奈何,只好忍着疼痛將侍從端來的壓驚酒喝完,然後恕衆臣無罪。

到了晚上,娉妃再三爲其出策,認爲太祖一系子孫既然對他如此不服,當庭羞辱,吳乞買又沒有出衆的軍功,如今唯有南下攻宋,以大宋財富結好諸實權大臣,纔可保住皇位徐徐圖之。

吳乞買想起白日之事,這番屈辱也只能狠狠吞下,遂採用娉妃之計。

不久後聯合衆臣,下定決心攻打大宋!

而後以大宋擅自接收遼國降將張覺爲藉口,開始集合二十萬兵馬,決定分三路南下侵攻。

此時,宋金之間的和平期也不過纔剛剛過去兩年,燕山府路已然是烽火狼煙一片。

作爲長腿將軍的劉延慶驚恐萬分,初時幾日抵抗起來還算有模有樣,忽然間金兵驅民攻城,萬人蟻附。

童貫得知渝關失守的消息,連夜驚醒,在府上怒罵劉延慶,揚言此番必定要將其誅殺。

但被朝中重臣極力反對,但還是在蔡京等人逢迎下,斬殺張覺,向北請罪。

這條路是後世皇太極領清兵攻入BJ城下的路線,遵化守將爲辛興宗,此人雖然喝兵血侵佔下屬功績,但在西軍也算一員悍將,依仗火器之利確保遵化不失。

左路以完顏宗望爲統帥,領兵五萬攻入空虛的雲州、朔州,最終目的是往南攻打太原,掐斷來自西路地區的宋軍精銳支援路線。

各部戰將與士兵也都經過範卓遠訓練,那些河北禁軍雖無野戰膽量,但守城已有一定的規矩。

可至今仍不知劉延慶率領那兩萬兵馬前往了何處,即便要問罪也抓不到人。

完顏婁室拿下這座要塞時,也是莫名其妙,原本想着必有一番傷亡慘重的苦戰。

右路以金國戰神完顏婁室爲統帥,受中路完顏宗翰節制,沿遼西走廊進攻渝關,拿下平州,他纔是拿下燕山府路的最大主力。

不過此時好在燕山防線在手,宋徽宗雖然沒種,但心裡還多少有一道屏障,命令童貫堅守燕山府路,同時調集名將北上,如种師道等人。

金軍惱怒之下四下侵略,屠殺劫掠鄉間百姓無數以做泄憤,並驅民攻城。

臨戰之際,他竟率領中軍兩萬人馬徑直逃離,拋棄城頭上正在抵抗的兩萬將士。

金國左路兵馬是一路偏師,迅速拿下空虛的雲中地區,但在朔州遭受朔州觀察使孫翊率領的西軍精銳頑強阻擊,陷入僵持。

雖然如此,但整體防線不失,依舊穩固,受到童貫嘉獎。

同時範卓遠又獻高爐鍊鋼之法,比之傳統的鍊鋼之法效率更高,並且秘密研製出了最初的城防火炮,但技術不到家還是製造不出火門槍,主力依舊得靠冷兵器作戰。

這番佈置是以二十萬兵馬守燕山府路,即便是被動防守也可確保萬全。

與長城相連,修築得極爲堅固的渝關立時宣告失守!

重炮在手,金軍唯一的短板攻城能力立即得到解決。

此前在戰場上見識了守軍火炮之利,此時他得到了十餘座千斤以上的重炮,立時欣喜不已。

金軍中路攻打古北口,但燕山防線險要,遭受种師道部下嚴防死守,而金軍不善攻城,大受挫敗,又轉移方向,進入灤陽,連破龍井關、大安口、洪山口,跨越長城攻打薊州遵化。

然而事實並未如預料一般進行,金軍以二十萬大軍攻宋,卻分三部。

鄉野之間,千里哀嚎,血流漂杵。

當下早已由最初的五千兵馬擴充到了一萬,其中半數爲騎兵。

最終問題出在劉延慶駐守的平州渝關處,金國戰神完顏婁室名頭實在極盛,而十萬金兵主力密密麻麻無邊無際。

金國中路軍頓駐堅城之下,爲火炮所驚,克城不利。

宋徽宗最初的想法是斬殺遼國降將張覺,送其首級前往金國“請罪”。

遵化守軍默而注視,並不出城救援,面對驅民攻城,士卒士氣雖然極低,卻依舊被辛興宗以督戰隊監督着守城。

中路以完顏宗翰爲統帥,領兵五萬沿潮河而下,預備攻破古北口進入檀州,實則是一路佯攻兵馬。

這兩年時間,範卓遠未雨綢繆,已將精製火藥配方交給了童貫,童貫送入宮中。

同時往往攻城必掠的金軍,此番竟破天荒的沒有殺俘,反而留下了大多數投降的宋軍,並重用裡面的操炮手,一路往薊州而去。

卻不過區區數日,竟然就攻破了渝關,令他又驚又喜。

此時聽聞金國正在集結兵馬,準備撕毀海上之盟南下進攻,宋國上下皆是一片慌亂。

童貫自領十萬兵馬坐鎮燕城,居中協調,隨時出兵支援各方。

範卓遠也因這兩項功勞,權限再增,童貫經過樞密院將其提拔成都統制,可名正言順手掌一軍。

並且在燕京城內設立專門的火器司,用以屯儲火藥。

种師道領五萬兵馬守密雲、薊州遵化一線,劉延慶四萬兵馬守渝關。

金人認爲宋國並無誠意,執意發兵,如此大宋上下也就只能被動抗敵。

當下,範卓遠佈防於居庸關、得勝口,防止金國自朔州而入,畢竟雲朔等四州人口皆被劫掠一空,大宋雖得四州之地,卻無人防守,等於空城。

李綱與一衆將領入府,開始討論當今局勢如何應對。

渝關一失,從平州至燕京城下,就是一片坦途,無險可守。

那十萬金兵又獲得了重炮這樣的軍國重器,到時在遵化城下與中路五萬大軍會師,想都不用想辛興宗那幾萬守軍必然無法堅守。

屆時必將是一場慘烈的燕城保衛戰……

(本章完)

第337章 開仙門第264章 引蛇出洞第395章 風神本色第96章 報應不爽第120章 入殿第344章 破關而出第209章 戰後局面第245章 實戰軍演第198章 氣勢如虹第379章 唯死而已第393章 恩將仇報第417章 邀請第371章 極意天災第275章 能力的真相第302章 實戰練兵第348章 人生第一課第134章 奚族大王第195章 談笑用兵第160章 仇恨噬心第144章 西軍諸將第159章 慈航劍典第339章 主線完成第72章 三豐相勸第242章 雙龍在手 奇貨可居第244章 耀武八方第461章 合作第270章 雄心第371章 極意天災第33章 合戰第66章 耍賴第421章 逆襲第114章 統帥之令第458章 孟婆第413章 工業力量第408章 荒野獵戶第236章 搗黃龍第426章 戰功的評估第392章 梟雄末路第272章 無憾第103章 禮送郭襄第85章 聖火光明第61章 摔跤第226章 邪帝第352章 傳功破劍第15章 大難不死第190章 野戰困局第442章 上帝之手第107章 郭襄之請第4章 對馬島之魂第71章 朝廷組織第85章 聖火光明第234章 誰更自信第122章 鏖戰第219章 交易第166章 古寺密道第451章 與魔鬼的交易第405章 終末第167章 天魔策殘卷第198章 氣勢如虹第181章 戰守之爭第76章 糾纏激鬥第304章 生死磨礪第347章 劍懾羣雄第453章 滅頂之災第281章 琴娘第69章 降龍神掌第351章 無名所託第296章 臨危出手第137章 攻城準備第4章 對馬島之魂第62章 凡人的力量章節被吞,放出來了第162章 內功體系第124章 弒王第375章 人禍四式第407章 陰司幽冥第421章 逆襲第144章 西軍諸將第103章 禮送郭襄第20章 撲滅第9章 攻城拔寨第414章 三方混戰第296章 臨危出手第208章 金營震動第326章 任務信息第87章 明教女子第310章 危機四伏第342章 死關難度 神識離體第151章 劍道之理第92章 孤膽第262章 秘密聚會第452章 不速之客第179章 金皇駕崩第113章 生聚圓滿第287章 刺殺第446章 漁翁得利第246章 大宋宰執第464章 終章第340章 武學改進第44章 髓成境
第337章 開仙門第264章 引蛇出洞第395章 風神本色第96章 報應不爽第120章 入殿第344章 破關而出第209章 戰後局面第245章 實戰軍演第198章 氣勢如虹第379章 唯死而已第393章 恩將仇報第417章 邀請第371章 極意天災第275章 能力的真相第302章 實戰練兵第348章 人生第一課第134章 奚族大王第195章 談笑用兵第160章 仇恨噬心第144章 西軍諸將第159章 慈航劍典第339章 主線完成第72章 三豐相勸第242章 雙龍在手 奇貨可居第244章 耀武八方第461章 合作第270章 雄心第371章 極意天災第33章 合戰第66章 耍賴第421章 逆襲第114章 統帥之令第458章 孟婆第413章 工業力量第408章 荒野獵戶第236章 搗黃龍第426章 戰功的評估第392章 梟雄末路第272章 無憾第103章 禮送郭襄第85章 聖火光明第61章 摔跤第226章 邪帝第352章 傳功破劍第15章 大難不死第190章 野戰困局第442章 上帝之手第107章 郭襄之請第4章 對馬島之魂第71章 朝廷組織第85章 聖火光明第234章 誰更自信第122章 鏖戰第219章 交易第166章 古寺密道第451章 與魔鬼的交易第405章 終末第167章 天魔策殘卷第198章 氣勢如虹第181章 戰守之爭第76章 糾纏激鬥第304章 生死磨礪第347章 劍懾羣雄第453章 滅頂之災第281章 琴娘第69章 降龍神掌第351章 無名所託第296章 臨危出手第137章 攻城準備第4章 對馬島之魂第62章 凡人的力量章節被吞,放出來了第162章 內功體系第124章 弒王第375章 人禍四式第407章 陰司幽冥第421章 逆襲第144章 西軍諸將第103章 禮送郭襄第20章 撲滅第9章 攻城拔寨第414章 三方混戰第296章 臨危出手第208章 金營震動第326章 任務信息第87章 明教女子第310章 危機四伏第342章 死關難度 神識離體第151章 劍道之理第92章 孤膽第262章 秘密聚會第452章 不速之客第179章 金皇駕崩第113章 生聚圓滿第287章 刺殺第446章 漁翁得利第246章 大宋宰執第464章 終章第340章 武學改進第44章 髓成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