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清廷求和(九)

有些旗盟部落的頭人權貴也聚在一起協商對策,但這時誰都想什麼好辦法來,而拖下去也不是辦法,因爲庫倫宣佈的會議時間越來越近了,去不去成了最大的議題。

不去有可能成爲庫倫**攻打的藉口,而去了又能夠解決什麼問題,但最終絕大部份的旗盟部落頭人權貴還是決定去一趟庫倫,畢竟不能主動給庫倫提供藉口,而且還有不少人想着,大家一起反對,也許能讓庫倫**收回成命,或者是給頭人權貴留下幾分家產。當然也有幾個部落最終決定離開。

有的部落是由首領親自去庫倫,有的則是派來代表,不過到了庫倫之後,卻都發現庫倫的情況卻似乎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俱體是什麼變化,又都說不上來,因爲街道還是原來的街道,建築也還是原來的建築,也還是那樣的熱鬧,除了不時有身着灰綠色軍服的士兵走過之外,其他並沒有什麼變化的。

不過終於有人看出了不同點,街上的行人中,穿絲綢衣服,氣高趾揚的貴族、僧侶少了,而身着粗布獸皮,頭髮蓬鬆散亂的牧民,而有人觀察得更爲仔細,發現牧民的神態精神,和原來大不相同,臉上笑意盈盈,渙然一新。

而在庫倫市場上,有好幾個攤位都排滿了長隊,牧民們來來往往,穿梭在不同的攤位中,有人留心觀察,原來有的攤位是收購牧民們帶來的獸皮、獸骨、藥材等物品,有的攤位則是出售米麪、鹽巴、布匹、茶葉、器皿用具等等物品。不少牧民都是帶來一大包,然後又帶走一大包。

庫倫雖是漠北的商業中心,但牧民一向都不是交易的主力,由其是一次**易了大量物品的牧民極少,因爲牧民整體都不富裕,除了極少數自由牧民之外,依附於權貴頭人的牧民一般交易能力都很差。像這樣有大量牧民參與,並進行較大額交易的情況,幾乎從來沒有過。

原來就在前天,人民軍的車隊再次到達庫倫,而這一次有超過一半的汽車裝載的是出售給牧民的商品。現在庫倫的日常秩序己經恢復,但商業還不見起色,一來是戰爭剛剛結束,相對於社會秩序,商業的恢復要慢一些;二來庫倫的商業超過6成是與俄國的貿易,而現在華東**正要驅逐俄國在蒙古的勢力,自然也要暫時限制俄國商人的活動,這是經濟必須讓位於政治的結果。

而要恢復庫倫的商業繁榮,缺少俄國商人的缺口,只能由華東**補上,由其是進行了產財分配之後,牧民都有了相當的產財,也有交易的能力,而且庫倫對內地商品的需求量也很大,因此錦州市**立刻組織了一批商品,讓車隊運到庫倫,同時還計劃在庫倫也收購一批蒙古的特產運回,這樣也可以充份利用車隊的運輸能力。

果然商品到達庫倫之後,牧民們極爲涌越的參加交易,一方面是牧民們現在有財產了;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有些商品是牧民的剛需,因此開市之後,交易十分熱烈。

不過以前庫倫的商品交易是以白銀和銅錢爲貨幣,也有相當程度的交易是以物易物,一則是因爲蒙古的貨幣不足,二則是一般的牧民也不攢錢,畢競也沒有多少東西可以交易的,因此只能以物易物,而這就經常受到商人的欺騙,畢競牧民對鹽巴、布匹、茶葉、器皿的需求是剛性需要,而商人們大多都看不上普通牧民家裡的那點東西,雙方的交易是處於不對等的水平,自然是牧民吃虧得多。

但華東**的商品到達之後,以銀元爲貨幣結算,而是是先收購牧民的貨物,支付銀元,然後牧民們再拿着銀元去購買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並且還提供白銀、銅錢兌換銀元的服務。

這樣做的原因,一方面是以物易物確實不好估算交易物品的價格,也不利於統計做帳;另一方面華東**也是藉機在蒙古地區推廣銀元,讓自己發行的貨幣在蒙古地區流通,不僅可以促進蒙古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也加強華東**對蒙古地區的控制。而且爲了讓自己的貨幣儘快得到牧民們的信任,在蒙古地區流通開,這次投入到蒙古地區的貨幣都是銀元,而沒有紙幣,這樣也更容易讓牧民們接受。

雖然牧民們以前並不習慣使用貨幣,但並不是不懂貨幣的價值,畢竟銀子、銅錢可以買到東西,這個樸實簡單的道理,牧民們都是懂的,而且這一次牧民們要交易的物品遠比以前要多,以物易物的交易確實是不好計算,而明碼標價之後,貨價兩淸,一目瞭然,既使是大多數牧民不識數,但一個一個銀元的數,也還是方便多了,而且華東**制定的價格也十分公道,絕大多數牧民在購買完自己所需的物品之後,都還有一定的剩餘,再加上這次交易的物品,基本都是財產分配時分到的,也可以算成是華東**的一種恩賜,而且銀幣和白銀也沒有太大的區別,因此牧民們對這次的貨幣交易也沒有什麼異議。

今天是開市的第一天,因此顯得異常的火爆。而儘管心裡有事,但還是有不少權貴擠進人羣中看了一會交易,有的還近距離觀察華東**提供的商品以及價格,也都承認商品的質量算是中上水平,而價格可以算是偏中下的,如果是在原來,這樣的價格權貴們會全包下來,然後再加上兩成買出去,可以大賺一筆。而現在華東**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出售給牧民,自然讓人覺得大爲可惜。

不過這也就是一想,現在庫倫己是華東**作主,他們愛這些物品低價買給牧民,也只能由得他們去,現在自己都還有一大堆麻煩呢!那還有心情去管別的事情。

庫倫城裡己經安好人員接待各旗盟部落的代表,城裡原本就館驛,也早就打掃一新,用來招待各旗盟部落的代表,禮數到是很周道,而且飲食供應也十分豐富,算是讓各旗盟部落的代表稍稍安心。

幾天之後,各旗盟部落的代表都到齊了,庫倫**並沒有直接招集他們開會聚議,而且組織他們觀看了一場閱軍。

原來第一批駐守庫倫的軍隊己經到達一個團,加上計劃留守在這裡的騎軍和裝甲摩機部隊,駐守的兵力己經足夠了,而且另一個團也將在不久之後到達,然後會派遣軍隊去替換駐守烏雅裡蘇臺城的軍隊。而歐陽隆興和陳金剛也接到了指揮部的命令,要求兩人處理好庫倫的事務,然後帶領各自的軍隊,撤離庫倫,返回錦州,同時要求兩人寫出詳細的作戰報告。這一次作戰,測試裝甲摩機部隊在戰爭中的運用,積累相關的經驗,因此現在也是需要進行總結分柝的時候。

軍務交接都己經辦完了,新到的庫倫駐軍己經全面接管了庫倫的防務,而這時龔建陽提出,希望軍隊在離開之前,舉行一次閱兵式,給各旗盟部落的代表展示華東**的軍事力量,同時也可以讓庫倫的民衆觀看。

雖然在這次蒙古戰爭中,人民軍取得了重大的勝利,並震攝了整個蒙古地區,但參戰的蒙古軍隊基本都被人民軍在戰場上殲滅,因此在各旗盟部落中,經歷過這場戰爭的人並不多,對人民軍也沒有什麼直觀的認知,舉行一次閱兵式,有利於讓各旗盟部落的代表親眼觀瞻人民軍的軍威,還有飛機也可以在這次閱兵中正式亮相,起到威攝作用,也爲接下來的會議作好準備。

歐陽隆興請示過指揮部之後,答應了龔建陽的要求,這時機場己經建設了一條長約300米的跑道,足夠讓螺旋槳飛機起飛了,而且運來的飛機經過檢修、調試之後,也都進行了試飛,證明這6架飛機的機體狀態都十分良好,完全可以進行一次表演性的飛行訓練。

整個閱兵式的規模並不大,時間也不長,前後也就是40分鐘左右,分爲步兵、騎兵、裝甲戰車三個部份,由於準備的時間不長,隊列並不太整齊,遠沒有達到閱軍要求的齊整劃一的水平,但士兵們都是剛剛經歷過戰爭,而且又是勝利者,因此每個方隊都是殺氣騰騰,氣勢逼人,呼喊的口號更是聲振雲空,由其是後面的裝甲戰車方陣,這也是裝甲戰車首次在閱兵中亮像,龐大的車體、炮管也給觀看的人帶來沉重的壓迫感。

觀看的庫倫民衆發出了一次次的歡呼掌聲,對他們來說,庫倫**的武力自然是越強大越好,而旗盟部落的代表也都留下了極爲深刻印像,不少人都發出了驚歎,人民軍果然是強悍無比。

最後壓軸出場是飛機,一架架在跑道上駛過,飛上天空。有不少觀看的民衆甚致都跪下來頂禮膜拜,不少代表看了之後,也都顏色更變,有的甚致暗自心驚不己,懷疑華東**是不是有什麼神靈相助。畢竟這個時代的人們對能飛起來的東西都有強大的敬畏感。

儘管龔建陽對他們解釋,這東西並非是什麼神器,只是一種機器而己,和剛纔看到的裝甲戰車的原理相同,華東**還有很多,不久之後還有一批飛機會運到庫倫來。

但這個解釋並沒有讓各旗盟部落的代表安心,反而更爲恐慌起來,就連哲布尊丹巴八世也暗自僥倖,好在是自己被俘投降了,否則就算逃出庫倫又如何,華東**擁有如此神器,豈是可以相抗的。

第三一六章 錦州(四)第七二七章 決策(一)第七百章 求和(七)第六四九章 撤僑(一)第三零四章 南線,北線(二)第五七九章 進攻瀋陽(三)第六九五章 求和(二)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第一零三章 攔截(中)第一九七 日本的算盤第三六一章 大戰之前(八)第五零六章 清廷招撫(三)第二二一章 談判(三)第八十三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下)第十五章 接管濟南(八)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一零六章 造艦(一)第七十一章 金融(二)第四三四章 進京(一)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二)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一九九章 蒙古攻略(二)第一七三章 投資考察(四)第六六六章 臺灣海峽之戰(七)第四八二章 統一商界(四)第四十一章 造艦計劃(五)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第二十二章 接管濟南(十五)第一八五章 護僑行動(七)第三七二章 德國的收穫(下)第二二九章 技術討論第四四三章 遼陽之戰(五)第七十七章 陸軍編制(一)第九十一章 青州之亂(四)第六四二章 日本本土作戰(二)第二三一章 總結(上)第四十章 造艦計劃(四)第一八四章 德國海軍戰略(二)第十八章 接管濟南(十一)第四五四章 新聞發佈(三)第一零四章 考查(一)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十六章 日艦逃跑第一八七章 德國海軍戰略(五)第四五零章 外交斡旋(七)第三零四章 反制行動(二)第一四七章 徳國之行(四)第三九零章 對馬海戰(十六)第三一零章 二進膠州(三)第二八四章 協商(上)第六六一章 臺灣海峽之戰(二)第五十四章 上海新區(七)第二五四章 工作組(二)第二四零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三)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一八五章 護僑行動(七)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一六零章 對日談判(五)第一九三章 訪問英法(四)第七十八章 陸軍編制(二)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一七三章 德國之行(五)第一四零章 合肥見聞(四)第二十八章 錦州告急(七)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一六四章 年終(上)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四三零章 戰爭再啓(一)第四十二章 造艦計劃(六)第二九四章 漁人行動(六)第二八二章 立項之爭第一一七章 農村調查(三)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五)第六十六章 工業(三)第四一九章 北京攻略(十五)第四十五章 天津分治(三)第一八零章 軍事交流(二)第一五七章 對日談判(二)第二四七章 第一家族(六)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第二一二章 青島攻略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一七三章 投資考察(四)第三九二章 新聞發佈會(六)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亂(五)第三八五章 對馬海戰(十一)第三五二章 前往青島(五)第六六三章 臺灣海峽之戰(四)第五八八章 農場巡視(三)第四八八章 登陸作戰(九)第一九五章 巴達維亞(三)第三四四章 歐洲危機(上)第一五二章 徳國之行(九)第三一七章 騎軍(一)第四四一章 遼陽之戰(三)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
第三一六章 錦州(四)第七二七章 決策(一)第七百章 求和(七)第六四九章 撤僑(一)第三零四章 南線,北線(二)第五七九章 進攻瀋陽(三)第六九五章 求和(二)第五零二章 清廷出兵(二)第一零三章 攔截(中)第一九七 日本的算盤第三六一章 大戰之前(八)第五零六章 清廷招撫(三)第二二一章 談判(三)第八十三章 八國聯軍的動向(下)第十五章 接管濟南(八)第二三四章 突破口(下)第五七九章 袁世凱來訪(三)第一零六章 造艦(一)第七十一章 金融(二)第四三四章 進京(一)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二)第五一七章 叛逃第五八五章 青島密約(五)第一九九章 蒙古攻略(二)第一七三章 投資考察(四)第六六六章 臺灣海峽之戰(七)第四八二章 統一商界(四)第四十一章 造艦計劃(五)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第二十二章 接管濟南(十五)第一八五章 護僑行動(七)第三七二章 德國的收穫(下)第二二九章 技術討論第四四三章 遼陽之戰(五)第七十七章 陸軍編制(一)第九十一章 青州之亂(四)第六四二章 日本本土作戰(二)第二三一章 總結(上)第四十章 造艦計劃(四)第一八四章 德國海軍戰略(二)第十八章 接管濟南(十一)第四五四章 新聞發佈(三)第一零四章 考查(一)第三五三章 上海警戒(六)第十六章 日艦逃跑第一八七章 德國海軍戰略(五)第四五零章 外交斡旋(七)第三零四章 反制行動(二)第一四七章 徳國之行(四)第三九零章 對馬海戰(十六)第三一零章 二進膠州(三)第二八四章 協商(上)第六六一章 臺灣海峽之戰(二)第五十四章 上海新區(七)第二五四章 工作組(二)第二四零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三)第一一八章 秋收行動(七)第一八五章 護僑行動(七)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一六零章 對日談判(五)第一九三章 訪問英法(四)第七十八章 陸軍編制(二)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一七三章 德國之行(五)第一四零章 合肥見聞(四)第二十八章 錦州告急(七)第五四六章 土地改革(一)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一六四章 年終(上)第四二九章 撤軍第四三零章 戰爭再啓(一)第四十二章 造艦計劃(六)第二九四章 漁人行動(六)第二八二章 立項之爭第一一七章 農村調查(三)第六三三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五)第六十六章 工業(三)第四一九章 北京攻略(十五)第四十五章 天津分治(三)第一八零章 軍事交流(二)第一五七章 對日談判(二)第二四七章 第一家族(六)第五四七章 土地改革(二)第二一二章 青島攻略第三零二章 革命者(七)第一七三章 投資考察(四)第三九二章 新聞發佈會(六)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九十二章 青州之亂(五)第三八五章 對馬海戰(十一)第三五二章 前往青島(五)第六六三章 臺灣海峽之戰(四)第五八八章 農場巡視(三)第四八八章 登陸作戰(九)第一九五章 巴達維亞(三)第三四四章 歐洲危機(上)第一五二章 徳國之行(九)第三一七章 騎軍(一)第四四一章 遼陽之戰(三)第三七一章 餘波未平(八)